正在阅读:

磨刀十月的小鹏,练出抵御“修罗场”的金钟罩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磨刀十月的小鹏,练出抵御“修罗场”的金钟罩吗?

被王凤英改造的小鹏,想彻底逆势反弹,仍需扎实的销量与业绩

文|新偶

身处日渐拥挤的赛道,似乎远离新能源最热舆论场中心的小鹏,在同行们的日益内卷之中仍“孤身磨刀”。

在近期争议度不小的理想周销量榜单中,不断有极氪、小米、零跑此类选手刷新出史高的成绩,而在这些后来者的冲击之下,小鹏的位次越来越靠后。

在2024年已经过完的前七个月中,小鹏汽车累计销量达63173辆,虽然同比实现了20%的增长,但月均销量仍然没有突破万辆大关。而进入8月以来,小鹏的数据继续“拉跨”——首周销量将将突破两千辆,位列新势力榜单第八;次周甚至被哪吒、极狐、腾势反超,跌出榜单前十。

而相比于年初定下的28万交付目标,前七个月仅交付6.32万辆,完成度甚至不足23%。

不过,小鹏却好像并没有着急。

7月30日晚,何小鹏将销量比作砍柴,表示小鹏在最近很长的十几个月里都在以磨刀为主,并表示其对小鹏当前的状态特别乐观,对于马拉松长跑式的胜利越来越充满信心。

那么,小鹏磨的是什么刀?又磨出了什么刀?从产品侧看,挤不进前十的小鹏这次真的接近谷底了吗?

01、贯穿三年的小鹏之变,磨出了什么刀?

要谈近两年来小鹏磨的刀,组织架构调整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从长城空降而来的王凤英则是其中无法绕开的核心人物。

自2022年9月开始,小鹏在至今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组织架构大调整。

以小鹏G9因售价与配置过于冗杂而导致行业的质疑造成的滑铁卢为标志,何小鹏在24小时之内开启了一场组织架构调整,拉开了这场自救式变革的序幕。

同年10月,何小鹏将决策权收归自己所有,并将本由总裁室分管的十几个业务组织架构重新整理。按职能所属打乱重新构建为战略、产品、技术、销售、OTA五大委员会,并设立E、F、H三个产品矩阵,分别负责三款车型。

次年年初,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进一步对营销体系和供应链体系进行了巨大的调整。

具体来看,在营销体系中,王凤英推进汽贸和UDS两个渠道团队完成合并,将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调整为小区制,在解决了因直营和经销两套体系内耗而导致在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混乱问题的同时,也让公司可以及时掌握一线动态。此外,还在三季度推出了“木星计划”,在减小公司资金压力的同时加速了经销商质量的提升。

在营销之外,王凤英也主导了小鹏的供应链改革与反腐工作。何小鹏曾在G9发布会上盛赞王凤英的成本控制能力,“她对成本控制很凶残,给我们创造了降本和提升毛利的空间。”,此外,也有多位负责人与员工被警方或带走或约谈。

而在2024年伊始,王凤英再次对小鹏汽车动刀,涉及到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等多个部门。

市场营销端,加入小鹏不足一年的原营销副总裁易寒离职,产品营销、整合营销、市场媒介、用户运营等团队均出现调整。人力资源端,同何小鹏工作经历高度重合、原数据智能中心负责人黄荣海调岗负责人力资源部门,接任已离职的原负责人陈丹。

而在生产制造端,王凤英丈夫、前长城汽车制造总经理、在长城汽车有着年产百万辆汽车的张利入职小鹏,接手原制造副总裁蒋平。在产品规划端,前里斯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曾为长城汽车指定关键战略“聚焦SUV”的江子杨加入并接受负责小鹏汽车产品规划。

至此,小鹏无论从组织架构层面还是高管层面,都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在这轮历时长达十几个月的调整中,从2022年退居二线的联创夏珩和何涛算起,原CEO助理李鹏程、首席人才官兼销售副总裁廖清红、原动力副总裁刘明辉、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纷纷在2023年告别小鹏,再加上2024年离开小鹏的原制造副总裁蒋平、原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陈丹、原营销副总裁易寒、副总裁矫青春。离开小鹏的高管,已有10人。

而在公司级别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外,在智驾技术的路线更迭的推动下,小鹏近日也进行了其自动驾驶部门的组织架构重组。

作为这次组织架构重组的主要推动技术,端到端意味着从感知到决策整个过程都可以使用一个大模型来实现,让智驾不再大比重依赖于人工编程,而是从海量的数据训练中不断增加自身认知,让智能汽车能像人一样将收集到的路况信息进行思考,给出最优判断。

据报道,小鹏本次调整的重心为隶属于算法研发部门的技术开发部,涵盖感知、规划、控制、定位的算法研发。调整之后,技术开发部被拆成了三个部门,分别是AI端到端、AI应用、AI能效,在这样的调整之下,智驾团队“唱戏”的台子被重新搭建,发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可以说,从2022年末开始、贯穿整个2023年,延续2024年大半年,小鹏的关键词一直是“变”,无论是公司部门、负责人的调整,还是扶摇架构、端到端的打散重组,都印证着这一点。

而截至目前,组织架构的变动已经近乎尾声,现在的小鹏完全是一支全新的队伍。这支队伍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这样的修罗场表现如何?

02、除了M03,小鹏2024下半年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在组织架构之外的产品侧,截至8月份,小鹏除了表现很不错但难担大任的纯电MPV X9外,留给市场的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从产品规划来看,同滴滴携手打造、即将面世的MONA M03与四季度上市的小鹏P7+,好像都有着不错的风评。

其中,作为MONA的首款车型,承担着小鹏在10到15万元区间走量任务的MONA M03在价格上就已经占尽了优势,据小鹏终端反馈确认,M03的起售价不超过13.59万元。

虽然售价不高,但从公布的产品参数来看,M03并没有廉价车明显的特征:无论是接近4.8米的车长、超过2米的轴距,都决定了其同比亚迪海狮07EV、海豹EV更接近,车内空间绝不会拥挤;而在续航方面,515km和620km是家用纯电车型的标配数据,也印证了小鹏提到的不会推出网约车版本的回应。

此外,在回应MO3智驾的相关问题时,何小鹏表示,“MONA M03会实现同档位「最强智驾能力」,同时有不同的智驾方案,提供不同的选择。”这对于那些预算在20万元以内,但想拥有第一梯队智能化体验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利好。

在小鹏十周年内部全员会演讲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MONA订单超出预期,并超G6同期。而据快科技报道,一小鹏门店的销售也晒出了客户的下订截图,称M03的市场反馈超乎预期,他手中也已经收到超80笔预订订单。

何小鹏也在演讲中表示,小鹏MONA M03已经提前做好了稳定供应链,生产已准备就绪。只要不出现极为过分的突发问题,M03大概率会成为支撑小鹏销量的车型。

小鹏P7+则是小鹏首款不搭载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的车型。

针对该车型,何小鹏在微博上用“P7+、5米+和技术+”三个“+”透露了相关配置,并表示“#小鹏P7+#的使命:开启智驾新时代”,而更多具体的信息,仍需等待官方透露。

而在M03和P7+外,小鹏子公司小鹏汇天也于近日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B2轮融资。

其在去年11月发布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据小鹏汇天官方表示,“陆地航母”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应对救援、应急、救灾等场景,还可以拓展个人的出行边界。与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同属当下飞行汽车的发展路线。

作为新兴产业的产品,且不论何时能够交付、跑通商业化和盈利,这样一个具有前景的项目本身就是对公司的认可,更有可能会在资本市场上对公司形成助力。

不过,虽然到目前为止,小鹏的组织架构和产品都在外界拥有较为正向的预期,但一些老生长谈的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

譬如,一直以来小鹏的爆款都很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以往爆款产品P7、P5、G6、X9分别在中大型轿车、紧凑型轿车、中型SUV、中大型MPV领域中打出名声,但并没有像理想和问界做全系布局。

而本次MONA M03面世后,小鹏的产品矩阵也将跨度更广,在当前资本、体量、技术无一能支撑小鹏狮子大开口的情况下,很难称其产品设计思路清晰。

此外,经历数轮改革的销售渠道仍然被曝出库存压力遭经销商讨伐的情况。据界面新闻报道,由于内部顾虑和经销商的阻力,批售模式至今仅在小范围内进行灰度测试,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汽车营销口的业内人士也证实,目前小鹏汽车暂时搁置了直营转批售的计划。如若本年度新车再次折戟,想要“苟”到下一轮翻身的这段时间中,不仅难以继续推进经销商策略,还不知会放走多少优秀的经销商。

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小鹏已经太久没有同新新势力短兵相接了,无论是小米、极氪,还是深蓝、哪吒、极狐、腾势,都在虎视眈眈,彼时的小鹏能否拿出超越或是相对应的产品竞争力,能否一改市场对其营销“理工男”的印象,仍是未知之数。

03、写在最后

8月20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Q2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总营收为81.1亿元,同比增长60.2%,毛利率为14%,同比上升17.9%;经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2.2亿元,去年同期亏26.7亿元,而上一季度净亏损14.1亿元,同比环比亏损均有所收窄。

这样的业绩,有些不符合市场预期,但不可否认,小鹏正在走自己的“上坡路”。

有人说,主打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产品的“理工男”小鹏,智驾比不过华为,价格比不过比亚迪,营销也比不过曾经同为新势力的理想和蔚来,将会消失在这场新能源车企的内卷当中。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智驾比过比亚迪,价格比过华为,磨刀十几个月的小鹏还是值得市场期待的。毕竟,这样一家以技术立身、以产品立命的企业,如果真的被大众当作技术储备库一口吞下,也是中国车企的损失,不是吗?

参考资料:

《小鹏MONA M03:把行业第一梯队的智能化体验打进15w》,车主星球;

《13.59万元大卖!小鹏销售称MONA订单超预期,已手握80多个订单》,快科技;

《销量失速、重押端到端,小鹏汽车没有退路》,连线出行;

《小鹏自动驾驶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新设三大板块职能,加速组织AI化转型》,每日经济新闻;

《小鹏十年|“磨刀”已久,何时“挥刀”?》,观山车局;

《小鹏跌出新势力周销前十》,大块机器;

《王凤英主导,小鹏汽车再次对组织架构“动刀”|钛度车库》,钛媒体APP;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鹏汽车

5.9k
  • 港股开盘:恒指跌1.28%,恒生科技指数跌1.7%,小鹏汽车、蔚来跌近3%
  • 港股开盘:恒指涨0.93%,恒生科技指数涨1.48%,小鹏汽车、美团涨近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磨刀十月的小鹏,练出抵御“修罗场”的金钟罩吗?

被王凤英改造的小鹏,想彻底逆势反弹,仍需扎实的销量与业绩

文|新偶

身处日渐拥挤的赛道,似乎远离新能源最热舆论场中心的小鹏,在同行们的日益内卷之中仍“孤身磨刀”。

在近期争议度不小的理想周销量榜单中,不断有极氪、小米、零跑此类选手刷新出史高的成绩,而在这些后来者的冲击之下,小鹏的位次越来越靠后。

在2024年已经过完的前七个月中,小鹏汽车累计销量达63173辆,虽然同比实现了20%的增长,但月均销量仍然没有突破万辆大关。而进入8月以来,小鹏的数据继续“拉跨”——首周销量将将突破两千辆,位列新势力榜单第八;次周甚至被哪吒、极狐、腾势反超,跌出榜单前十。

而相比于年初定下的28万交付目标,前七个月仅交付6.32万辆,完成度甚至不足23%。

不过,小鹏却好像并没有着急。

7月30日晚,何小鹏将销量比作砍柴,表示小鹏在最近很长的十几个月里都在以磨刀为主,并表示其对小鹏当前的状态特别乐观,对于马拉松长跑式的胜利越来越充满信心。

那么,小鹏磨的是什么刀?又磨出了什么刀?从产品侧看,挤不进前十的小鹏这次真的接近谷底了吗?

01、贯穿三年的小鹏之变,磨出了什么刀?

要谈近两年来小鹏磨的刀,组织架构调整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从长城空降而来的王凤英则是其中无法绕开的核心人物。

自2022年9月开始,小鹏在至今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组织架构大调整。

以小鹏G9因售价与配置过于冗杂而导致行业的质疑造成的滑铁卢为标志,何小鹏在24小时之内开启了一场组织架构调整,拉开了这场自救式变革的序幕。

同年10月,何小鹏将决策权收归自己所有,并将本由总裁室分管的十几个业务组织架构重新整理。按职能所属打乱重新构建为战略、产品、技术、销售、OTA五大委员会,并设立E、F、H三个产品矩阵,分别负责三款车型。

次年年初,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进一步对营销体系和供应链体系进行了巨大的调整。

具体来看,在营销体系中,王凤英推进汽贸和UDS两个渠道团队完成合并,将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调整为小区制,在解决了因直营和经销两套体系内耗而导致在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混乱问题的同时,也让公司可以及时掌握一线动态。此外,还在三季度推出了“木星计划”,在减小公司资金压力的同时加速了经销商质量的提升。

在营销之外,王凤英也主导了小鹏的供应链改革与反腐工作。何小鹏曾在G9发布会上盛赞王凤英的成本控制能力,“她对成本控制很凶残,给我们创造了降本和提升毛利的空间。”,此外,也有多位负责人与员工被警方或带走或约谈。

而在2024年伊始,王凤英再次对小鹏汽车动刀,涉及到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等多个部门。

市场营销端,加入小鹏不足一年的原营销副总裁易寒离职,产品营销、整合营销、市场媒介、用户运营等团队均出现调整。人力资源端,同何小鹏工作经历高度重合、原数据智能中心负责人黄荣海调岗负责人力资源部门,接任已离职的原负责人陈丹。

而在生产制造端,王凤英丈夫、前长城汽车制造总经理、在长城汽车有着年产百万辆汽车的张利入职小鹏,接手原制造副总裁蒋平。在产品规划端,前里斯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曾为长城汽车指定关键战略“聚焦SUV”的江子杨加入并接受负责小鹏汽车产品规划。

至此,小鹏无论从组织架构层面还是高管层面,都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在这轮历时长达十几个月的调整中,从2022年退居二线的联创夏珩和何涛算起,原CEO助理李鹏程、首席人才官兼销售副总裁廖清红、原动力副总裁刘明辉、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纷纷在2023年告别小鹏,再加上2024年离开小鹏的原制造副总裁蒋平、原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陈丹、原营销副总裁易寒、副总裁矫青春。离开小鹏的高管,已有10人。

而在公司级别的组织架构调整之外,在智驾技术的路线更迭的推动下,小鹏近日也进行了其自动驾驶部门的组织架构重组。

作为这次组织架构重组的主要推动技术,端到端意味着从感知到决策整个过程都可以使用一个大模型来实现,让智驾不再大比重依赖于人工编程,而是从海量的数据训练中不断增加自身认知,让智能汽车能像人一样将收集到的路况信息进行思考,给出最优判断。

据报道,小鹏本次调整的重心为隶属于算法研发部门的技术开发部,涵盖感知、规划、控制、定位的算法研发。调整之后,技术开发部被拆成了三个部门,分别是AI端到端、AI应用、AI能效,在这样的调整之下,智驾团队“唱戏”的台子被重新搭建,发力的方向更加明确。

可以说,从2022年末开始、贯穿整个2023年,延续2024年大半年,小鹏的关键词一直是“变”,无论是公司部门、负责人的调整,还是扶摇架构、端到端的打散重组,都印证着这一点。

而截至目前,组织架构的变动已经近乎尾声,现在的小鹏完全是一支全新的队伍。这支队伍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这样的修罗场表现如何?

02、除了M03,小鹏2024下半年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在组织架构之外的产品侧,截至8月份,小鹏除了表现很不错但难担大任的纯电MPV X9外,留给市场的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从产品规划来看,同滴滴携手打造、即将面世的MONA M03与四季度上市的小鹏P7+,好像都有着不错的风评。

其中,作为MONA的首款车型,承担着小鹏在10到15万元区间走量任务的MONA M03在价格上就已经占尽了优势,据小鹏终端反馈确认,M03的起售价不超过13.59万元。

虽然售价不高,但从公布的产品参数来看,M03并没有廉价车明显的特征:无论是接近4.8米的车长、超过2米的轴距,都决定了其同比亚迪海狮07EV、海豹EV更接近,车内空间绝不会拥挤;而在续航方面,515km和620km是家用纯电车型的标配数据,也印证了小鹏提到的不会推出网约车版本的回应。

此外,在回应MO3智驾的相关问题时,何小鹏表示,“MONA M03会实现同档位「最强智驾能力」,同时有不同的智驾方案,提供不同的选择。”这对于那些预算在20万元以内,但想拥有第一梯队智能化体验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利好。

在小鹏十周年内部全员会演讲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MONA订单超出预期,并超G6同期。而据快科技报道,一小鹏门店的销售也晒出了客户的下订截图,称M03的市场反馈超乎预期,他手中也已经收到超80笔预订订单。

何小鹏也在演讲中表示,小鹏MONA M03已经提前做好了稳定供应链,生产已准备就绪。只要不出现极为过分的突发问题,M03大概率会成为支撑小鹏销量的车型。

小鹏P7+则是小鹏首款不搭载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的车型。

针对该车型,何小鹏在微博上用“P7+、5米+和技术+”三个“+”透露了相关配置,并表示“#小鹏P7+#的使命:开启智驾新时代”,而更多具体的信息,仍需等待官方透露。

而在M03和P7+外,小鹏子公司小鹏汇天也于近日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并同时启动B2轮融资。

其在去年11月发布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据小鹏汇天官方表示,“陆地航母”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应对救援、应急、救灾等场景,还可以拓展个人的出行边界。与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同属当下飞行汽车的发展路线。

作为新兴产业的产品,且不论何时能够交付、跑通商业化和盈利,这样一个具有前景的项目本身就是对公司的认可,更有可能会在资本市场上对公司形成助力。

不过,虽然到目前为止,小鹏的组织架构和产品都在外界拥有较为正向的预期,但一些老生长谈的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

譬如,一直以来小鹏的爆款都很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以往爆款产品P7、P5、G6、X9分别在中大型轿车、紧凑型轿车、中型SUV、中大型MPV领域中打出名声,但并没有像理想和问界做全系布局。

而本次MONA M03面世后,小鹏的产品矩阵也将跨度更广,在当前资本、体量、技术无一能支撑小鹏狮子大开口的情况下,很难称其产品设计思路清晰。

此外,经历数轮改革的销售渠道仍然被曝出库存压力遭经销商讨伐的情况。据界面新闻报道,由于内部顾虑和经销商的阻力,批售模式至今仅在小范围内进行灰度测试,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汽车营销口的业内人士也证实,目前小鹏汽车暂时搁置了直营转批售的计划。如若本年度新车再次折戟,想要“苟”到下一轮翻身的这段时间中,不仅难以继续推进经销商策略,还不知会放走多少优秀的经销商。

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小鹏已经太久没有同新新势力短兵相接了,无论是小米、极氪,还是深蓝、哪吒、极狐、腾势,都在虎视眈眈,彼时的小鹏能否拿出超越或是相对应的产品竞争力,能否一改市场对其营销“理工男”的印象,仍是未知之数。

03、写在最后

8月20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Q2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总营收为81.1亿元,同比增长60.2%,毛利率为14%,同比上升17.9%;经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2.2亿元,去年同期亏26.7亿元,而上一季度净亏损14.1亿元,同比环比亏损均有所收窄。

这样的业绩,有些不符合市场预期,但不可否认,小鹏正在走自己的“上坡路”。

有人说,主打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产品的“理工男”小鹏,智驾比不过华为,价格比不过比亚迪,营销也比不过曾经同为新势力的理想和蔚来,将会消失在这场新能源车企的内卷当中。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智驾比过比亚迪,价格比过华为,磨刀十几个月的小鹏还是值得市场期待的。毕竟,这样一家以技术立身、以产品立命的企业,如果真的被大众当作技术储备库一口吞下,也是中国车企的损失,不是吗?

参考资料:

《小鹏MONA M03:把行业第一梯队的智能化体验打进15w》,车主星球;

《13.59万元大卖!小鹏销售称MONA订单超预期,已手握80多个订单》,快科技;

《销量失速、重押端到端,小鹏汽车没有退路》,连线出行;

《小鹏自动驾驶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新设三大板块职能,加速组织AI化转型》,每日经济新闻;

《小鹏十年|“磨刀”已久,何时“挥刀”?》,观山车局;

《小鹏跌出新势力周销前十》,大块机器;

《王凤英主导,小鹏汽车再次对组织架构“动刀”|钛度车库》,钛媒体APP;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