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杰晨
3月6日上午11时23分,当看到汪峰在微博贴出其主题为“岁月”的2017巡演海报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位摇滚歌手已经有近两年没有举办巡演了。今年9月9日,汪峰将第二次登上十万人的鸟巢舞台,成为目前唯一一个两次进鸟巢开个唱的内地歌手。
就在微博发布后不久,汪峰又在自家平台“碎乐”上线了本次巡演的预告片,顺势也给这一去年十月才推出的App来了一拨宣传。截至3月7日零时,“碎乐”平台上这支巡演预告片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万次。
近两年时间汪峰都做了什么?自2015年成立锋范科技创业当老板以来,汪峰的“战场”便从舞台逐渐转向了演讲台,小到面对普通大众的网络演讲,大到投资界专业人士参加的论坛,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尽管总是喜欢在公开场合以一身低调的黑色装束示人,但2016年的汪峰却并不低调。去年一年,汪老板的事业从推出互联网音乐平台iwini及其旗下音视频交互平台imixdio,到发布第二代FIIL耳机,再到上线音乐人服务平台碎乐……我们不禁要问,汪峰要转换音乐人的身份了么?
进击的FIIL
2015年10月20日,汪峰在第一代FIIL耳机发布会上这样描述他做这款耳机的初衷,“音乐无形,我需要某种有形的东西来作为我音乐事业的延伸。”尽管出现了诸如外形抄袭、定位存在偏差、购买转化率低、明星品牌“雷声大雨点小”等种种质疑,但去年8月,汪峰依然自信地站在了第二代FIIL Diva耳机的新品发布会上,并公布了第一代FIIL耳机推出9个月来75,000台的销售总量。
FIIL耳机的母公司为成立于2015年3月的锋范科技,由梅花天使创投基金领投,几家投资公司以及汪峰的个人投资,投资额为1000万美元。2016年1月,FIIL耳机宣布完成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中也自然离不开汪峰的明星品牌效应。此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
这笔资金被用于第二代FIIL耳机的改进和研发上,较之第一代FIIL产品,新推出的FIIL Diva主打无线化和智能化,完善了智能音乐系统和降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势、语音和自动感应来控制耳机的播放,也能通过降噪、监听、开放和空中几个模式来适应不同的场景。
两款FIIL Diva耳机(即售价999元的FIIL Diva和售价1499元的FIIL Diva Pro)在发布会之后展开了京东众筹,上线第二天完成众筹目标,并最终筹集资金1692万元,支持人数超过24万,众筹累计售出15万台,这一数字已经是第一代FIIL耳机销售数量的2倍。此前,峰范科技CEO彭锦洲曾表示10万台销量是公司的盈利点。
去年10月20日FIIL耳机面世一周年时,汪峰趁热打铁推出了FIIL Carat蓝牙运动耳机。该耳机主打记步功能,支持一键播报距离、步数、时间等数据,防汗防雨,可连续通话或者播放音乐6小时;Pro版本则增加了实时心率监测和4G本地存储功能。汪峰力图通过FIIL Carat打开年轻人市场。
这次,一直希望将FIIL耳机去明星化的汪峰,其努力似乎也有了一定成效。以代表中国内地主流搜索渠道的“百度指数”为主要参考标准,我们发现近半年来FIIL耳机的百度指数最高值(7.7万)要高于汪峰这个人的最高值(5.7万)。不过就均值而言,汪峰个人的百度指数仍然整体高于FIIL耳机。
2016年精进后的FIIL耳机表现还算不错,接下来是不是可以期待下FIIL的2017?
惊艳的碎乐
不久前,汪峰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时表示,自己除写歌做音乐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碎乐”项目上。采访时碎乐刚刚上线一个多月时间,汪峰在节目中透露,此时碎乐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了60万。
碎乐于去年10月中旬开始公测,而上线1个月60万用户总数的概念是?我们暂且不去将碎乐与Spotify这样用户总量动辄上亿的平台比较,今年年初刚刚卖掉33%股份给美国通讯公司Sprint的Tidal,其用户总量截至2016年3月数据为300万,此时Tidal已经上线2年,这意味着平均一个月其用户数量增长仅17.6万,远少于碎乐目前的60万(而要知道Tidal的老板Jay Z也是个大明星)。
不过与Tidal不同的是,打从碎乐上线开始,其很大一部分用户都是音乐人,汪峰也不止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碎乐的服务对象就是音乐人群体。去年11月,汪峰在腾讯娱乐《星空演讲》进行了主题为“不能饿死音乐”的演讲直播,他在其中袒露了自己之所以做碎乐的最初动力,“在我身边有很多拥有过人才华的音乐人,但因为没有钱,他们甚至没办法拥有体面的生活,有很多人因此离开了这个行业。”
当然,碎乐App知名度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几位著名音乐人的相助。去年10月,李健在碎乐发布了他为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创作的歌曲demo,并随后首发了新歌《枫桥夜泊》;同月,邓紫棋也在该平台曝光Remix舞蹈室版的《泡沫》视频;11月,朴树在碎乐App同步首发了自己的新歌《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仅一天多时间收听量就已达到13.4万……随后碎乐更是吸引到了薛之谦、央吉玛、左小祖咒、草东没有派对等音乐人的入驻。
碎乐区别于目前国内很多音乐平台的地方在于,可以使得音乐人能够“直达”乐迷。它的主要模式为,在音乐人的内容上传后,创作者可以设定付费或免费收听/观看,同时乐迷也可以为音乐人打赏、送礼物,以此来实现音乐内容的直接变现。此外,碎乐在去年11月还启动了“碎乐Live”的演出赞助计划,“碎乐App”不仅冠名赞助支持了赵雷《无法长大》全国巡演,还全程赞助了音乐人李夏《离开北京》的全国巡演活动。
通过线上打赏的方式,音乐人能够获得的收入有多少呢?从汪峰在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类似于汪峰这样的头部艺人,能够获得的收入至少在万元以上,而李延亮这样稍有知名度的音乐人,累计收入也有3,000元以上(采访时间为碎乐上线约一个月时)。我们同样了解到,在去年9月上线打赏功能的网易云音乐,该平台打赏收入最高的音乐人之一齐一,截至11月(打赏功能上线约2个月时)通过打赏获得的收入也高达9,000多元。
这些收入虽然还远不能达到让音乐人养活自己的程度(更别提致富),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至少让音乐人们看到了一些希望。
2016年随着音乐产业向着深耕内容的方向发展,“扶持音乐人”可以说也成为了这一年行业的主题之一。譬如郑钧创办现属太合旗下的合音量3月推出的“全球原创音乐现金榜”T榜,网易云音乐11月中旬推出的“石头计划”,echo回声也在12月初宣布了自己的”echo未来音乐人·百人签约计划”……这一切,正如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所认为的那样:扶持独立音乐人,是整个产业的需要,发掘新的音乐也是为了让整个产业更良性地发展。
若隐若现的音乐版图
我们曾在《汪峰凭借“新音乐商业模式”,能否撑起音乐的“半壁江山”?》一文中对汪峰在去年年初推出的互联网音乐平台iwini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其子平台imixdio,其实也从很早便显示出汪峰希望“先富带动后富”、创建音乐人服务平台的愿景,当时的他也喊出了“让音乐家重新拥有尊严与财富,让音乐重新被人们热爱与期待!”的口号。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分析指出,通过走类似Beats+Apple Music这样“硬件+流媒体”的路线,汪峰希望结合FIIL耳机和iwini平台构建其数字音乐生态圈。虽然iwini并不是流媒体,不过其能完成从作品的创作再到作品的传播,再加上能够连接音乐与用户的耳机,汪峰的“生产+传播+社交+销售”的数字音乐生态圈基本得以展现。
直至10月碎乐上线,又有分析指出,通过将硬件耳机(FIIL)和软件在线音乐平台(iwini、碎乐)相结合,有可能孕育出音乐人、唱片公司、硬件厂商、用户终端四方的多点分成模式。
目前看来,汪峰数字音乐生态布局的几个关键节点已经成型,那么他的下一步会不会是将这些点实现串联呢?
不管怎样,凭着汪峰为中国音乐日夜操劳的这份心,2016年的音乐圈“最佳劳模”称号也理应归他所有。不过对于这些外界给予的期待,汪老板倒是显得很淡定,就像他在《鲁豫有约》中所设想的碎乐的未来,“真要等到音乐人每天都在受益的那一天,我就可以不来公司了,因为它已经自生长到成为一个特别厉害的平台。碎乐能达到这样的成功,基本就是我这辈子的终极梦想。”
迟到的巡演
作为这部分“先富起来”的音乐人,在力所能及帮助其他优秀同行的同时,当然也不能忘记自己音乐人的根本属性。而对于喜欢汪峰的乐迷来说,今年的这场巡演也着实让他们等了太久。
将首站定在鸟巢足见汪峰的自信。截至目前,有能力在鸟巢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歌手除了汪峰,就只有王力宏、陈奕迅和五月天。汪峰上一次进鸟巢是在2014年,这场演唱会之所以被人们记住,还因为它开创了演出直播O2O模式。
此前,汪峰曾在2013-2015年期间进行了分别名为“存在”和“峰暴来临”两轮巡演,共47场。道略音乐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一年,汪峰演唱会票房高达1.39亿元,在个唱歌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陈奕迅;这一年中,内地歌手个唱全年的票房为4.25亿,同比增长47%,其中又有47%的市场增量是由汪峰带来的。到2015年,汪峰的巡演票房依然高达1.22亿。在这两年的内地巡演票房排名前十位的歌手中,汪峰都是唯一一个大陆歌手。
能有这样的成绩就不能不提到与汪峰合作长达7年的北京罗盘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简称“罗盘文化”)。罗盘文化两大代表性案例是把内地艺人从千人演唱会带到了万人演唱会级别,一个是凤凰传奇,一个就是汪峰。2011年,汪峰和凤凰传奇的演唱会之路均从北京北四环奥体中心体育馆起步,从这个容纳近5000人的场馆,凤凰传奇经过万事达中心(能够容纳一万人)、工人体育场(能够容纳四万人)最终走向大规模全国巡演,而汪峰则创造了上述纪录。此外去年陈奕迅鸟巢演唱会也由罗盘文化主办,在大型演唱会的操盘运作上,罗盘文化有着充足的经验。
今年汪峰的全程巡演也将由罗盘文化全程主办出品,同样对于罗盘文化来说,与汪峰这样长久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成为其创业的基石。
曾经创下的纪录和汪峰本人的话题度都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巡演吸引了足够的关注,那么,即将重回巡演舞台的汪峰将会有哪些创新?会将自家产品与巡演进行怎样的结合?巡演是否又会产生新的票房纪录?值得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