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

山东省近年来也是统筹全要素,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的“山水工程”,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

文 | 经济导报 杜杨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十三五”以来,该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称“山水工程”),在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东省近年来也是统筹全要素,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的“山水工程”,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其中,临沂市以东汶河流域为单元,进行“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该项目还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全国累计治理面积

超1亿亩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部署、多措并举,集成整合相关资金和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覆盖自然保护地、森林、湿地、草原、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负责人表示,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四个转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正如联合国在评选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时的赞誉,一个个分布在我国“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的“中国山水工程”,正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音符。

山东构建“两屏三带”

生态安全格局

在“中国山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

2021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其辖区内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称“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该工程以沂河水生态、水安全为重点的施工路径,沿上游而下,将临沂市总体划分为水源涵养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土流失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三大修复区域。并围绕水源涵养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构建从源到汇的总体治理格局。

该工程在上游实施污染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确保源头水质安全;在中游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在下游开展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整治等工程,确保苏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

“系统实施,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投资55亿元,一盘棋谋划53个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409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本底得到系统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以山水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东汶河流域为单元,在流域内进行“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去年,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山东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

山东省近年来也是统筹全要素,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的“山水工程”,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

文 | 经济导报 杜杨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十三五”以来,该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称“山水工程”),在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东省近年来也是统筹全要素,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的“山水工程”,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其中,临沂市以东汶河流域为单元,进行“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该项目还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全国累计治理面积

超1亿亩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自然资源部、财政部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部署、多措并举,集成整合相关资金和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覆盖自然保护地、森林、湿地、草原、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负责人表示,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四个转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正如联合国在评选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时的赞誉,一个个分布在我国“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的“中国山水工程”,正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音符。

山东构建“两屏三带”

生态安全格局

在“中国山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着力构建“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引领美丽山东建设。

2021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其辖区内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称“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该工程以沂河水生态、水安全为重点的施工路径,沿上游而下,将临沂市总体划分为水源涵养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土流失主体生态修复区、水安全水生态主体修复区三大修复区域。并围绕水源涵养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构建从源到汇的总体治理格局。

该工程在上游实施污染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确保源头水质安全;在中游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在下游开展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整治等工程,确保苏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

“系统实施,统筹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投资55亿元,一盘棋谋划53个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总面积4090平方公里,区域生态本底得到系统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以山水工程实施为契机,以东汶河流域为单元,在流域内进行“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去年,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山东推进全要素山水工程建设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