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石四药集团(02005.HK)盘中震荡,截至收盘报3.76港元/股,股价上涨0.53%,公司总市值111.6亿港元。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8月28日,石四药集团在港交所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石四药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以人民币计约30.34亿元,同比增长约2.4%。以港元而言,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3.39亿港元,同比增长约0.2%,实现净利润约6.86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4%。董事局议决于2024年9月27日向于2024年9月13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发中期息0.08港元/股,同比增长14.3%。
石四药集团在业务回顾中表示,集团坚持市场准入先行,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集采,推动重点产品的放量和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上半年,参与国家集采、省级联盟等药品集中招标、接续采购及医院招标超500次。在国家集采协议期满接续采购中,阿奇霉素片、利奈唑胺葡糖糖注射液等13个品规产品中标,在京津冀“3+N”省级医药集采联盟采购中,中标优势明显,为中选产品份额最大的企业之一。与此同时,高效做好新产品市场准入,盐酸罗哌卡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尼可地尔等10个产品完成15个以上省份的准入,新产品的可覆盖性得到持续提升。
接下来,石四药集团在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中提到,本集团成药的销售及利润受到我们产品于中国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家集采”)及其他形式药品招标的中选结果及中标价格所影响。为应对该风险,本集团已设立专业团队负责该等药品招标,包括国家集采。本集团亦已取得更多已通过或被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注册批准,从而有资格参加包括国家集采在内的药品招标。目前,本集团的整体收入只有一小部分来自通过国家集采进行销售。另一方面,本集团近年致力于产品多元化,在原料药及医用材料推出新产品。本集团将继续留意有关状况的变动并做出及时回应。
通过石四药集团在中期业绩报告中的上述言论,可见其对国家集采的重视程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石四药集团却因在国家集采中串通投标,被列入违规名单。
因串标进入国家集采“违规名单”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示了一份名为《有关团伙及企业在药品集中采购中串通投标被严肃处置》的文件,6家违规企业进入“违规名单”,包括石四药集团。
据文件显示,经查,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6家投标企业,包括成都欣捷高新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仁合益康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江西亿友药业有限公司,以及占某泽、黄某栋、黄某铭、高某等自然人团伙成员和该药品部分代理商组织、参与了串通投标。串标企业和代理商之间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协商申报价格、给予利益分成等方式,事先约定了中选企业和落选企业,涉嫌违反采购标书及有关法律规定,并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目前,医保部门已将相关企业串通投标造成多支出的资金追回至医保基金。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已发布公告,取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4家原中选企业的中选资格,并将6家企业全部列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违规名单”,暂停其一定期限内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资格。各省份医药集中采购机构已分别对参与串通投标的企业实施“严重”等级的失信评级,有关企业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挂网资格、企业参与集中采购的申报资格或入围顺位、综合评分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约束。此外,各有关部门已对串通投标团伙、6家企业及有关人员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开展调查。
在6家涉事企业中,有2家位于河北辖内:仁合益康集团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而石四药集团作为后者的上市平台,引发舆论热议。
石四药集团公开回应
随后,石四药集团发布了《有关盐酸溴己新注射液采购招标的最新消息》,进行公开回应。
据公告显示,石四药集团获悉一份由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公示,本集团被认为在第七批国家集采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招标违背在招标申报材料的承诺及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有关条款。该公示确认:本集团在该招标的中标已被取消;本集团被列入《违规名单》,并鉴于其积极配合,自2024年8月21日至2025年2月20日的6个月期间被暂停参与国家集采的资格。
石四药集团表示,除有关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该招标外,该公示不影响本集团在该期限以外已中标的第七批 及其他批次国家集采的招标,亦不影响本集团通过集中采购以外的渠道销售其产品。因此,本集团仅有很小部分有关该期限的整体销售将受到影响,且于该期限内,本集团将调配资源,通过集中采购以外的渠道拓展其产品(包括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销售。因此,于本公告日期,认为该公示对本集团整体的营运或财务状况并无重大不利影响。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示文件显示,目前已追回相关企业串通投标造成多支出的资金。但在石四药集团的公告中,并未披露退回的具体资金数额。
官网信息显示,石家庄四药集团(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新药、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高端制剂及药包材等产业链多领域研发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大型高新技术制药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制剂出口型优秀品牌企业行列。2007年,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