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山
700年前
南宋末年
一个来自福建漳浦的年轻小伙子和家人经商到了江苏无锡
在无锡的日子里不务正业
一时兴起学了当地有名的惠山泥塑
由于好景不长遇到了蒙古铁骑入侵
一家辗转于多地
最后南迁入潮州定居在大吴村
从此将泥塑技艺在此生根发芽
世代相传...
大吴泥塑
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
当地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
为中国三大泥塑
潮州人将泥塑玩偶称为“土安仔”,“涂安仔”
潮州民间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翁仔"("翁"谈"安")
不仅形容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大吴村的"土翁仔"
巧夺天工,美妙绝伦
清末最鼎盛时期大吴村1000多余人有400多名泥塑艺人
当地有名气的字号有
“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等40多家
产量远远超过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塑
在浮洋镇形成了一条专卖泥塑的街道-翁仔街
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大吴村人才辈出
从早期的吴潘强、到吴光让、吴木河、吴宜兴...
100多名泥塑艺人
不要问为什么都是姓吴的大师
因为一直保持着技艺不传外姓的传统
泥塑制作步骤
1、挖泥练泥
大吴人都是用大吴村西面的那一片田土
当地人称牛牮土,作为原材料的
2、泥塑手法
每屏泥塑都是由模塑、捏塑和贴塑三大手法
由里而外
由下而上
先躯干后四肢
有机拼合而成
并且最早进入产业化阶段
3、烧坯
大吴泥塑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之处-低温烧坯
烧坯过程一般是:先用砖块在地上围成一条土窑,其次在土窑内放上粟壳,再浇上汽油或煤油,把泥塑坯并排平放在粟壳上面,然后再盖上粟壳,注意在泥制坯与泥制坯的空隙处填满粟壳低温煨烧二天。在烧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火候,待到粟壳完全化为灰烬、并呈乳白色时,烧坯才告完成。
4、彩绘
都说泥塑
三分塑,七分彩
先烧后上彩
也不进行釉烧步骤大吴泥塑多取材于潮剧内容
与当地木雕,潮绣一样喜用色彩艳丽
5、安胡须
虽说泥塑作品用泥和彩绘能把人刻画得惟妙惟肖
但为了更真实、更自然,也会在某些部位用上别的材料
如长胡须、长兵器的手柄等
胡须基本都是用塑料毛线(以前用麻绳抽成丝再用墨水染黑)
安在早已设计好的脸上
艺术创作来源
内容取材于地方传统戏剧--潮剧的主要情节,民间传说和章回小说故事中人民大众喜欢的题材,另一方面取材与人们生活有关且有意趣的内容。其人物特点组合分为五大门类:即戏曲故事人物,具体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第二类是脸谱、童头、木偶头、纱灯头。第三类是肖像,多以真人为形象进行雕塑,是名师高手方能如此,有较高的艺术性。第四类为神、佛像,系供人膜拜或观赏品。第五类是儿童玩具,如动物、胖娃娃、鲤鱼童、也称“杂锦”。这五大类中的大斧批、文寸已失传几十年。
当代传承人-吴光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大吴泥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文化部授予的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40余年来一直为传承民间泥塑艺术努力奉献,而今仍宝刀不老。
拾方(ID:shifangwh)
这里是拾方,我们关注传统手工艺,希望能为它们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