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倍差价,国产美妆需提防劣质原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倍差价,国产美妆需提防劣质原料

当原料发生变动,产品的安全和功效也面临着审视,品牌方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文|化妆品观察

纵观勇立潮头的美妆集团,无不有王牌原料坐镇,如宝洁的烟酰胺、SK-II的PITERA 、雅诗兰黛的二裂酵母等,欧莱雅更是凭玻色因“撑起一个美妆帝国”。

如今,原料热潮涌向国内,新规开闸、本土原料崛起、资本蜂拥而至,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国货品牌的“军备竞赛”也升级为核心原料的比拼。

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原料市场仍存在后发劣势明显、检测标准不一、进口原料滤镜等问题。当内卷、价格战愈演愈烈,“降本增效”成为主要目标,化妆品原料也陷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合规的无序竞争中。

如果说以前,劣质原料的源头多在原料供应商,那么如今,有向代工厂乃至品牌方蔓延之势。近日,就有业内人士爆料,不堪成本重压,有品牌打着“升级迭代”的幌子,悄悄换掉了高端原料。

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原料发生变动,产品的安全和功效也面临着审视,品牌方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01、聚光灯下阴影频生

功效时代,原料站在聚光灯下,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整个化妆品行业“恶补”研发课,老牌国货、新锐品牌齐发力,纷纷以原料为噱头撬开新的增量空间。

然而,品牌端和上游原料端之间的信息壁垒,并非短时间内就能消除,也就是说,品牌并不能将“芯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留下了漏洞和可操作的空间。

乱象1:“阴阳配方”——产品实测成分与包装标签不符。

“阴阳配方”,一直是行业顽疾。简言之,就是产品实测成分与其包装标签或者注册备案资料中的内容不符。

2023年,国家药监局抽检了22类化妆品,不合格产品共601批次,其中,成分比对不合格化妆品占35%,为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违禁添加,产品被检出不得添加的抗生素、激素,多涉及儿童面霜、身体乳。

今年1-7月,国家药监局抽检了246批次不合格化妆品,成分比对不合格、违禁添加仍是重灾区。

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的“油橄榄”事件,就捅开了原料作假的“马蜂窝”——宣称含有较高浓度橄榄苦苷的CSS油橄榄精华,标签成分表也标注了“油橄榄叶提取物”,却未检测出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引发虚假宣传、产品成分备案不符合《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质疑,最终,这场闹剧以带货主播骆王宇致歉、退款、退网而落下帷幕。

广州某代工厂负责人则表示,违禁添加屡禁不止背后,也是企业抓住消费者追求功效的心理,在产品中偷偷掺入可快速起效的激素等禁用物质,而一旦曝光,背锅的往往是消费者。

乱象2:“太平洋里打蛋花”——虽添加但未达到起效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抛开浓度谈成分,还是抛开剂量谈功效,都是耍流氓。

据某原料企业总监透露,概念性添加一般指活性物,即化妆品中的起效成分,典型如玻色因,几乎贯穿了欧莱雅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可谓“一种活性成分撑起了一个美妆帝国”。

而原料乱象,多发生于活性物:一是往原料中掺入水分,进行原料勾兑;二是高纯度原料中混入相较更便宜的低纯度原料;三是直接减少活性物原料添加量。

上海某原料代理商王虎(化名)就透露,出售的一款活性物原料被工厂偷偷调包,因为自己和品牌方相识,这才发现原料数量不对,“原料是添加了,只是少加了一点,不出问题,谁没事去查?一般也不好查。”

对于企业而言,少添加一点活性物,成本就降了不少。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活性物未达起效量,产品功效就大打折扣,就如鲍峰博士所言“在太平洋中打一个鸡蛋,请大家喝蛋花汤”1。

以红没药醇为例,市场价每公斤为1200元左右,添加量在0.01%—0.5%时,功效为舒缓皮肤;一旦添加量≥0.5%,就会呈现出另一种功效,即美白。这意味着,一款宣称美白的产品,若主打成分红没药醇的添加量不足0.5%,其美白功效就有待商榷了。

乱象3:“挂羊头卖狗肉”——货不对板。

随着“成分党”崛起,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重成分,并希望通过成分的珍稀性来丰富产品的科研故事,或添加大牌同款成分来凸显品牌价值。

然而,实际操作中,“挂羊头卖狗肉”的桥段却频繁上演:

1.某原料代理商,自行生产所代理的进口原料,然后包装成正品,源源不断分销至全国各地。

2.主打抗老功效的某品牌,其核心功效成分,被代工厂替换为价格低、质量次的原料,导致该品牌被消费者吐槽“产品越做越差,效果没有以前好了”。

如果说上述案例,是品牌方被原料供应商或代工厂蒙蔽,那么如今,也有不少品牌方主动更换原料,把消费者蒙在鼓里。

3.亟需资本续命的某新锐品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投资方,结果对方第一个要求就是,将进口原料换成国产,以压缩成本。

“当下,稍微贵点的原料,压根就没有市场。”下游在原料上的克制,把压力给到了原料端,有原料商吐槽,这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已有好几批每公斤上千的原料砸在手里了。

02、内卷时代下的“降本增效”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在经历野蛮生长后,化妆品原料乱象仍未根除,反而有卷土重来之势,成为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而深扒幕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缺乏检测标准和检测能力。

当下,一些原料,尤其是植提原料,尚缺乏科学、客观的检测标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料的产地、提取工艺甚至采摘时间,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然而,由于没有标准可依,导致争议频出。

王虎直言,现在独家原料很少,95%的原料都能找到多个生产厂家,品质、价格自然有区别,“同一款原料被以次充好,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大概率也识别不出来”。而这,也让一些有心之人钻了漏洞。

曾闹得沸沸扬扬的“HPR原料”事件,其本质就是,美国原料公司格兰特的中国区总代理,将国产原料掺入进口原料后销售,换言之,国产品牌用买进口原料的钱,最终买了国产原料。

虽然两者差价10倍有余,但混合一起后不易识别,正是因为原料检测方法和检测能力的缺失,导致国货品牌集体踩坑。

又如,“母婴第一股”金发拉比因生产的贝比拉比蛋黄油被检出禁用原料“黄体酮”,被处罚260万,而黄体酮成分由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带入而非人为后期添加。该案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建立关键原料的验收质控标准迫在眉睫。

在绿翊(广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柱宏看来,原料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非常重要,但对于大部分没有专业仪器和检测人员的工厂/品牌方来说,行业正陷入一个怪圈:原料商说它是啥就是啥,品牌方无法验证它到底是啥,只关心效果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其二,检测成本高昂。

毒理学检测,是完整版安评报告的必备项,是化妆品从实验室走向梳妆台的必经之路,也是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座山。

据悉,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等项目,收费15万起步,最长周期超90天。也就是说,以一款含有10种原料的化妆品产品为例,在所有原料都没有毒理学数据支撑下,完成整套毒理学试验费用将高达300万元。

高昂的毒理检测费用,致使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某注册备案服务机构负责人就透露,一些特证产品做完功效监测,配方不能更改了,才发现个别原料缺乏毒理数据没法做安评,有的机构直接在注册申报配方中将该原料删除或替换成同等功效的其他原料,这也就埋下了“阴阳配方”的隐患,“胆子真大,这是弄虚作假,骗取特证,被查出来要立案处罚的”。

广东某代工厂负责人则在各行业群广发“英雄帖”,声称“要全面更换原料供应商”,合作的首要条件便是“原料要有完整安评”,至于品质已不再是决定因素。

其三,内卷加剧,为降本铤而走险。

某品牌研发总监透露,同一款原料,由于技术工艺的差别,会被分成三六九等,譬如纯度的细微差距往往会影响到原料的温和性、稳定性、功效性等。

还是以玻色因为例,如今,其被欧莱雅全球独有的时代已经终结,不少品牌标榜添加了欧莱雅同款玻色因,然而,不是所有品牌都用得起欧家玻色因,也并不是所有玻色因都能对标欧家玻色因。

据宸睿资本研报,目前国内30%玻色因溶液根据质量和品牌的不同,其价格大概在每公斤3000-6000元不等。价格不一,对应的品质自然参差不齐,很多小厂甚至无法提供其玻色因原料的检测报告,如纯度、浓度、PH、防腐体系、渗透率等。

在王虎看来,原料竞争白热化,同一款原料差价数倍很普遍,“中间利润太大了,一些企业可能就铤而走险,偷换原料,以次充好”。

尤其是被寒意笼罩的当下,市场需求不断降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企业都在讲“降本增效”,一些品牌方甚至主动寻求通过调整配方来压缩成本,“所谓的‘产品升级’可能只是遮羞布而已。”一位工厂负责人如是表示。

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配方师陷入窘境,配方又要有卖点,又要控制成本,每天就在成本和功效之间来回拉扯、反复横跳,甚至还冒着更改配方带来的违规风险。

但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观辰生物创始人、美妆垂类科学博主乔舰(胖博士)直言,行业现在有一股趋势,即做一切都要降本增效,“当你的原料成本真的低到100块钱、50块钱一公斤的时候,等于是把你的品牌毁了。”

03、原料造假走向末路

“HPR原料”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上述原料企业总监反馈,偷换原料在行业仍普遍存在,有原料供应商以次充好,也有代工厂偷梁换柱,远比被曝光的多,“抓到基本上内部处理了,该赔的赔,该换的换,大家都不会爆出来,因为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利”。

事实上,当原料出现问题的时候,品牌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原料被调包,品牌方“躺枪”的案例不在少数。典型如,北京润熙怡和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一批护肤品,由于后者擅自变更原料供应商和原料品牌,导致前者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而被处罚。

那么,品牌该如何避免“躺枪”?

一方面,筛选靠谱的原料供应商。

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化妆品中文标签应当进行全成分标注。

某业内配方师直言,一个原料的变动,将导致产品配方、备案、功效评价、安评,全盘推翻重来,动辄浪费几千几万,因此,采购原料前筛选原料商、做配方之前审核好原料很重要,“做好风险规避,也是企业的一种能力,主动应变才是长久之计”。

王虎则表示,品牌方若要提防原料调包,生产多少产品需要多少核心原料要做到心中有数,核对采购记录并跟踪抽检,以防患未然。

某业内资深法规人士直言,品牌方其实很被动,不可能对每一批来料都全面分析检测一遍,“这不现实,成本太高”,所以关键是找一个靠谱、知名的原料供应商。

另一方面,提高原料鉴别能力。

作为化妆品安全和功效的基石,原料一直是监管的重点,监管层已出台了一系列新规约束原料的应用。

“原料的组分、配方表、产品标签全成分应保持一致。”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直言,当下,“检出未添加,标注未检出”这种情况频繁发生,给品牌方带来不少困扰。他建议,品牌方尽可能做好原料乃至配方的安全评估和合规审查,既能应对打假,也是配合监管部门调查最好的合规证明。

浙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梅海平强调,品牌只能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控制,管理上加强对原料供应商/代工厂的监督和检查,技术上提高自己的检测能力,完善原料检测条件,才能防止掉入原料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与科研机构或知名原料商合作,开启了化妆品原料的自主研发,以从源头构建护城河。

比如PMPM,花重金挖来李金华、孙培文、廖峰三位博士坐镇,搭建研发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将原料的审核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如谷雨,依托自主研发的突破性熔融结晶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掌握了该原料的绝对话语权。

“行业肯定会越来越规范。”王虎分析,一方面,随着本土原料崛起,进口原料袪魅,品牌优选本土原料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待检测标准统一、相关法规完善,“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原料乱象,将会迎来强监管”。

参考资料:

[1]鲍峰博士.「其他微量成分」来了,这是要鼓励下猛料了吗?.成分控.2020年9月22日

[2]Truebuty.你买的护肤品越来越烂了,还没发现吗?.2024年5月30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倍差价,国产美妆需提防劣质原料

当原料发生变动,产品的安全和功效也面临着审视,品牌方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文|化妆品观察

纵观勇立潮头的美妆集团,无不有王牌原料坐镇,如宝洁的烟酰胺、SK-II的PITERA 、雅诗兰黛的二裂酵母等,欧莱雅更是凭玻色因“撑起一个美妆帝国”。

如今,原料热潮涌向国内,新规开闸、本土原料崛起、资本蜂拥而至,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国货品牌的“军备竞赛”也升级为核心原料的比拼。

硬币的另一面,中国原料市场仍存在后发劣势明显、检测标准不一、进口原料滤镜等问题。当内卷、价格战愈演愈烈,“降本增效”成为主要目标,化妆品原料也陷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合规的无序竞争中。

如果说以前,劣质原料的源头多在原料供应商,那么如今,有向代工厂乃至品牌方蔓延之势。近日,就有业内人士爆料,不堪成本重压,有品牌打着“升级迭代”的幌子,悄悄换掉了高端原料。

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原料发生变动,产品的安全和功效也面临着审视,品牌方也不可避免地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01、聚光灯下阴影频生

功效时代,原料站在聚光灯下,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整个化妆品行业“恶补”研发课,老牌国货、新锐品牌齐发力,纷纷以原料为噱头撬开新的增量空间。

然而,品牌端和上游原料端之间的信息壁垒,并非短时间内就能消除,也就是说,品牌并不能将“芯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留下了漏洞和可操作的空间。

乱象1:“阴阳配方”——产品实测成分与包装标签不符。

“阴阳配方”,一直是行业顽疾。简言之,就是产品实测成分与其包装标签或者注册备案资料中的内容不符。

2023年,国家药监局抽检了22类化妆品,不合格产品共601批次,其中,成分比对不合格化妆品占35%,为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违禁添加,产品被检出不得添加的抗生素、激素,多涉及儿童面霜、身体乳。

今年1-7月,国家药监局抽检了246批次不合格化妆品,成分比对不合格、违禁添加仍是重灾区。

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的“油橄榄”事件,就捅开了原料作假的“马蜂窝”——宣称含有较高浓度橄榄苦苷的CSS油橄榄精华,标签成分表也标注了“油橄榄叶提取物”,却未检测出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引发虚假宣传、产品成分备案不符合《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质疑,最终,这场闹剧以带货主播骆王宇致歉、退款、退网而落下帷幕。

广州某代工厂负责人则表示,违禁添加屡禁不止背后,也是企业抓住消费者追求功效的心理,在产品中偷偷掺入可快速起效的激素等禁用物质,而一旦曝光,背锅的往往是消费者。

乱象2:“太平洋里打蛋花”——虽添加但未达到起效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抛开浓度谈成分,还是抛开剂量谈功效,都是耍流氓。

据某原料企业总监透露,概念性添加一般指活性物,即化妆品中的起效成分,典型如玻色因,几乎贯穿了欧莱雅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可谓“一种活性成分撑起了一个美妆帝国”。

而原料乱象,多发生于活性物:一是往原料中掺入水分,进行原料勾兑;二是高纯度原料中混入相较更便宜的低纯度原料;三是直接减少活性物原料添加量。

上海某原料代理商王虎(化名)就透露,出售的一款活性物原料被工厂偷偷调包,因为自己和品牌方相识,这才发现原料数量不对,“原料是添加了,只是少加了一点,不出问题,谁没事去查?一般也不好查。”

对于企业而言,少添加一点活性物,成本就降了不少。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活性物未达起效量,产品功效就大打折扣,就如鲍峰博士所言“在太平洋中打一个鸡蛋,请大家喝蛋花汤”1。

以红没药醇为例,市场价每公斤为1200元左右,添加量在0.01%—0.5%时,功效为舒缓皮肤;一旦添加量≥0.5%,就会呈现出另一种功效,即美白。这意味着,一款宣称美白的产品,若主打成分红没药醇的添加量不足0.5%,其美白功效就有待商榷了。

乱象3:“挂羊头卖狗肉”——货不对板。

随着“成分党”崛起,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注重成分,并希望通过成分的珍稀性来丰富产品的科研故事,或添加大牌同款成分来凸显品牌价值。

然而,实际操作中,“挂羊头卖狗肉”的桥段却频繁上演:

1.某原料代理商,自行生产所代理的进口原料,然后包装成正品,源源不断分销至全国各地。

2.主打抗老功效的某品牌,其核心功效成分,被代工厂替换为价格低、质量次的原料,导致该品牌被消费者吐槽“产品越做越差,效果没有以前好了”。

如果说上述案例,是品牌方被原料供应商或代工厂蒙蔽,那么如今,也有不少品牌方主动更换原料,把消费者蒙在鼓里。

3.亟需资本续命的某新锐品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投资方,结果对方第一个要求就是,将进口原料换成国产,以压缩成本。

“当下,稍微贵点的原料,压根就没有市场。”下游在原料上的克制,把压力给到了原料端,有原料商吐槽,这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已有好几批每公斤上千的原料砸在手里了。

02、内卷时代下的“降本增效”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在经历野蛮生长后,化妆品原料乱象仍未根除,反而有卷土重来之势,成为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而深扒幕后,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缺乏检测标准和检测能力。

当下,一些原料,尤其是植提原料,尚缺乏科学、客观的检测标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料的产地、提取工艺甚至采摘时间,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然而,由于没有标准可依,导致争议频出。

王虎直言,现在独家原料很少,95%的原料都能找到多个生产厂家,品质、价格自然有区别,“同一款原料被以次充好,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大概率也识别不出来”。而这,也让一些有心之人钻了漏洞。

曾闹得沸沸扬扬的“HPR原料”事件,其本质就是,美国原料公司格兰特的中国区总代理,将国产原料掺入进口原料后销售,换言之,国产品牌用买进口原料的钱,最终买了国产原料。

虽然两者差价10倍有余,但混合一起后不易识别,正是因为原料检测方法和检测能力的缺失,导致国货品牌集体踩坑。

又如,“母婴第一股”金发拉比因生产的贝比拉比蛋黄油被检出禁用原料“黄体酮”,被处罚260万,而黄体酮成分由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带入而非人为后期添加。该案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建立关键原料的验收质控标准迫在眉睫。

在绿翊(广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柱宏看来,原料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非常重要,但对于大部分没有专业仪器和检测人员的工厂/品牌方来说,行业正陷入一个怪圈:原料商说它是啥就是啥,品牌方无法验证它到底是啥,只关心效果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其二,检测成本高昂。

毒理学检测,是完整版安评报告的必备项,是化妆品从实验室走向梳妆台的必经之路,也是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座山。

据悉,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等项目,收费15万起步,最长周期超90天。也就是说,以一款含有10种原料的化妆品产品为例,在所有原料都没有毒理学数据支撑下,完成整套毒理学试验费用将高达300万元。

高昂的毒理检测费用,致使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某注册备案服务机构负责人就透露,一些特证产品做完功效监测,配方不能更改了,才发现个别原料缺乏毒理数据没法做安评,有的机构直接在注册申报配方中将该原料删除或替换成同等功效的其他原料,这也就埋下了“阴阳配方”的隐患,“胆子真大,这是弄虚作假,骗取特证,被查出来要立案处罚的”。

广东某代工厂负责人则在各行业群广发“英雄帖”,声称“要全面更换原料供应商”,合作的首要条件便是“原料要有完整安评”,至于品质已不再是决定因素。

其三,内卷加剧,为降本铤而走险。

某品牌研发总监透露,同一款原料,由于技术工艺的差别,会被分成三六九等,譬如纯度的细微差距往往会影响到原料的温和性、稳定性、功效性等。

还是以玻色因为例,如今,其被欧莱雅全球独有的时代已经终结,不少品牌标榜添加了欧莱雅同款玻色因,然而,不是所有品牌都用得起欧家玻色因,也并不是所有玻色因都能对标欧家玻色因。

据宸睿资本研报,目前国内30%玻色因溶液根据质量和品牌的不同,其价格大概在每公斤3000-6000元不等。价格不一,对应的品质自然参差不齐,很多小厂甚至无法提供其玻色因原料的检测报告,如纯度、浓度、PH、防腐体系、渗透率等。

在王虎看来,原料竞争白热化,同一款原料差价数倍很普遍,“中间利润太大了,一些企业可能就铤而走险,偷换原料,以次充好”。

尤其是被寒意笼罩的当下,市场需求不断降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企业都在讲“降本增效”,一些品牌方甚至主动寻求通过调整配方来压缩成本,“所谓的‘产品升级’可能只是遮羞布而已。”一位工厂负责人如是表示。

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配方师陷入窘境,配方又要有卖点,又要控制成本,每天就在成本和功效之间来回拉扯、反复横跳,甚至还冒着更改配方带来的违规风险。

但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观辰生物创始人、美妆垂类科学博主乔舰(胖博士)直言,行业现在有一股趋势,即做一切都要降本增效,“当你的原料成本真的低到100块钱、50块钱一公斤的时候,等于是把你的品牌毁了。”

03、原料造假走向末路

“HPR原料”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上述原料企业总监反馈,偷换原料在行业仍普遍存在,有原料供应商以次充好,也有代工厂偷梁换柱,远比被曝光的多,“抓到基本上内部处理了,该赔的赔,该换的换,大家都不会爆出来,因为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利”。

事实上,当原料出现问题的时候,品牌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原料被调包,品牌方“躺枪”的案例不在少数。典型如,北京润熙怡和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可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一批护肤品,由于后者擅自变更原料供应商和原料品牌,导致前者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而被处罚。

那么,品牌该如何避免“躺枪”?

一方面,筛选靠谱的原料供应商。

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化妆品中文标签应当进行全成分标注。

某业内配方师直言,一个原料的变动,将导致产品配方、备案、功效评价、安评,全盘推翻重来,动辄浪费几千几万,因此,采购原料前筛选原料商、做配方之前审核好原料很重要,“做好风险规避,也是企业的一种能力,主动应变才是长久之计”。

王虎则表示,品牌方若要提防原料调包,生产多少产品需要多少核心原料要做到心中有数,核对采购记录并跟踪抽检,以防患未然。

某业内资深法规人士直言,品牌方其实很被动,不可能对每一批来料都全面分析检测一遍,“这不现实,成本太高”,所以关键是找一个靠谱、知名的原料供应商。

另一方面,提高原料鉴别能力。

作为化妆品安全和功效的基石,原料一直是监管的重点,监管层已出台了一系列新规约束原料的应用。

“原料的组分、配方表、产品标签全成分应保持一致。”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直言,当下,“检出未添加,标注未检出”这种情况频繁发生,给品牌方带来不少困扰。他建议,品牌方尽可能做好原料乃至配方的安全评估和合规审查,既能应对打假,也是配合监管部门调查最好的合规证明。

浙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梅海平强调,品牌只能从管理和技术上进行控制,管理上加强对原料供应商/代工厂的监督和检查,技术上提高自己的检测能力,完善原料检测条件,才能防止掉入原料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与科研机构或知名原料商合作,开启了化妆品原料的自主研发,以从源头构建护城河。

比如PMPM,花重金挖来李金华、孙培文、廖峰三位博士坐镇,搭建研发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将原料的审核和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如谷雨,依托自主研发的突破性熔融结晶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掌握了该原料的绝对话语权。

“行业肯定会越来越规范。”王虎分析,一方面,随着本土原料崛起,进口原料袪魅,品牌优选本土原料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待检测标准统一、相关法规完善,“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的原料乱象,将会迎来强监管”。

参考资料:

[1]鲍峰博士.「其他微量成分」来了,这是要鼓励下猛料了吗?.成分控.2020年9月22日

[2]Truebuty.你买的护肤品越来越烂了,还没发现吗?.2024年5月30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