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8月31日,MiniMax低调发布首款视频生成大模型,同时发布一条由MiniMax大模型生成的2分钟视频《魔法硬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iniMax并未公布模型的具体参数和技术要点。当天,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群访时表示,“我们确实在视频模型生成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根据内部评测以及跑分,我们比Runway的(生成视频)效果更好。”
据其透露,目前的视频生成模型只是第一版,很快会有新版本,后续还会在数据、算法本身、使用细节等方面继续迭代,现在只提供文生视频。未来图生视频、文+图生成视频都会陆续出来。
“我们的策略先再等一两周,等新东西到达满意状态后,可能会考虑商业化。”闫俊杰进一步表示。
目前,MiniMax的商业化由两部分组成,开放平台有两千多家客户。其次,该公司的产品中也有广告机制。“现阶段,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商业化,而是技术能够到达广泛可用的程度。”闫俊杰说。
然而,相较于快手可灵,MiniMax推出视频生成模型在时间上晚了一两个月。
闫俊杰解释,这期间,团队一直在解决更难的技术问题——如何训练算力较高的内容。难度在训练视频生成能力,需要先把视频变成token,这些token非常长,越长复杂度越高。最终,MiniMax团队通过算法不断降低复杂度,压缩率变得更高,因此发布时间晚了一两个月。
但他也表示,不管是视频、文本、声音,MiniMax团队的核心研发思路不在于找一个算法提升5%、10%的路径,“如果能提升几倍就一定要做出来,只提升5%就不太值得做。”
谈及为何一定要做文生视频,闫俊杰认为,本质在于人类每天消费的大部分内容是图文和视频,文字占比不高。为了有更高的用户覆盖度和使用度,唯一的办法是输出多模态内容,而不是单纯输出文字内容,一定要做多模态,这个路线是一以贯之的。
视频生成大模型存在一定难度。闫俊杰解释称,视频的工作复杂度比做文本更难,视频的上下文文本天然很长,处理难度大。
其次,视频量很大,例如5秒视频有几兆,100个字可能都不到1K,背后是几千倍的存储差距。
生成视频模型的挑战在于,之前基于文本建的这套底层基础设施不适用于视频生成,例如怎么处理、清洗以及标注数据,这就意味着基础设施也需要升级。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闫俊杰着重提及“快”。他认为,长期看,进步越快的东西就越好。不管是做MOE还是Linear attention,还是其他探索,本质上还是让同样的效果模型变得更快。闫俊杰指出:“快才意味着同样的算力(训练内容)可以变得更好。”
当天,MiniMax开放平台负责人魏伟业在活动中表示,当前,大模型的效果、成本和多模态还面临挑战。
第一,大模型有不可避免的幻觉,也会因为对指令遵从和语言理解能力不足,导致输出不符合预期,因此要坚持做更高、更快、更强的模型。
第二,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成本是制约很多企业用不起大模型的原因。
今年五月以来,大模型领域掀起价格战,API一路降至“白菜价”。魏伟认为,低成本能够激发出更多应用场景的出现,未来API成本会再进一步降级。
第三,多模态会触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文本和语音的结合,能够让大模型更好地识别和表达情绪。语音和视频的结合,能够生成带配音的短视频和广告片段。
当前,大模型领域存在很多非共识:到底要做toB(企业)还是toC(用户)?国内市场还是做海外市场,Scaling Law(规模法则)能否延续?针对这些行业内普遍的问题,闫俊杰直言:尽管有很多挑战,我们属于最乐观的公司,对技术进步、用户、产品迭代效率都充满乐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