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5.4万家,20只白酒股上半年经销商比去年同期多了2000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5.4万家,20只白酒股上半年经销商比去年同期多了2000家

能否打造紧密型厂商关系、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经销商队伍,成为酒企穿越新周期的关键。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丨云酒头条

白酒消费市场已经进入转型期,结构性繁荣、挤压式增长成为行业新特点。在这种形势下,能否打造紧密型厂商关系、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经销商队伍,成为酒企穿越新周期的关键。

这一趋势在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云酒头条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岩石股份未披露)的经销商总数超过5.4万家,同比增长2000家,拥有经销商数量最多的依然还是老白干酒,多达11423家。

与此同时,各家企业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也是大相径庭,经销商数量增长的企业多达15家,数量下降的企业只有5家。其中,经销商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五粮液,达到了366家。而这种变化也直观地反映在了业绩上。

经销商增减,关联业绩表现

经销商向来是白酒销售的主力军,其数量的增减直接关系到酒企的业绩。这在老白干酒、酒鬼酒的身上有鲜明体现。

老白干酒的经销商数量多年来始终稳居第一名,这也为其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了业绩与净利润双增。

具体到各销售区域,经销商对老白干酒的贡献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在河北、山东、安徽、湖南等白酒消费大省的营业收入均有增长,而河北、安徽的经销商数量分别增加了113家、20家,湖南的经销商数量虽然减少了141家,但是总数仍有8508家。

业内人士认为,老白干酒业绩的增长与其采取了积极的经销商政策有很大关系。老白干酒致力于打造“名酒-名商-名企”闭环,不断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注重动销和开瓶率等,从而带来业绩的飞升。

酒鬼酒半年报中,业绩与经销商数量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同向变动。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4亿元,同比下降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71.32%。同期公司经销商数量减少473家,包括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的经销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但也应该看到,酒鬼酒反应迅速、及时调整,其第二季度营业收入降幅较第一季度大幅收窄,终端建设成果逐步开始向客户回款效果转化,形成了BC联动的市场正向循环。

走出根据地,加快全国化

除了经销商总数上的变化,许多上市酒企的经销商在省内、省外的布局也在起变化,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些酒企走出根据地、走向全国化的决心。

其中,省外布局最坚决的当属洋河股份,省外经销商达到5891家,几乎是省内经销商的两倍,今年上半年省外经销商又增加了62家。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洋河股份坚持战略聚焦和资源聚焦,着眼于省内市场、省外高地市场和样板市场,深度拓展全国化,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洋河股份同时坚持以“精简高效 强化统筹”为原则,迭代完善营销组织架构,发挥大区统筹的作用,增强区域市场的管理能力,推动品牌协同发展;推动厂商一体化建设,完善经销商分类分级管理和经销商服务措施,稳定和提升经销商信心……上述举措立竿见影,洋河股份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76亿元,同比增长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7亿元,同比增长1.08%。

五粮液、金徽酒在省外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也很大。前者新增了366家经销商,据悉,这主要是出自五粮浓香公司,该公司深入推进市场精耕,在空白薄弱市场进行扁平化招商布局。后者省外经销商新增了147家,达到了739家,超过省内经销商数量的2倍。财报显示,金徽酒在西北市场已经形成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正积极拓展华东市场、北方市场和互联网市场,逐步打造全国化品牌。

山西汾酒、舍得酒业的经销商数量也增长很快。

山西汾酒延续了去年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46亿元,同比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为84.1亿元,同比增长24.27%,其中,营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

在渠道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经销商数量为4196户,报告期内增加341户,减少85户。这主要是山西汾酒加大了对长江以南百强县空白市场的招商力度。山西汾酒持续拓展全国市场,通过持续精耕长江以南核心市场,优化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市场战略方案,提升整体布局水平,长江以南市场实现稳步突破。

这种布局亦体现在了业绩上: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在省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83.94亿元,同比增长11.36%;省外市场销售收入142.66亿元,同比增长25.68%。可以看出,山西汾酒的省外营收增速和营收占比均高于省内,足以体现其全国化成效显著。

舍得酒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当前,舍得酒业正在稳步推进全国化布局,已初具规模,共有经销商2809家,较2023年末增加了154家,这代表了经销商对舍得酒业品牌的认可,也说明舍得酒的全国化潜力仍在释放。

省外经销商数量远超省内的代表企业还有顺鑫农业、伊力特、天佑德酒、皇台酒业,加快全国化布局已成为越来越多白酒股的选择。

在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曾提出,“成为全国品牌”是各大白酒品牌穿越周期的重要法宝。如今看来,各大白酒品牌已经将此理念落实到了行动上。

酒企纷纷出海,开辟“第二战场”

出海,是上市酒企的另一显著变化。这从海外经销商的数量变化可以明显看出。

贵州茅台的海外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了106家,为所有酒企之冠,这与其一向在海外市场上发挥的引领作用正相吻合。贵州茅台2023年海外营收为43.5亿元,占整个中国白酒出口额的75.1%;2024上半年,其海外市场营收达22.13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海外市场营收的一半。

茅台2024年度市场工作会提出,从2024年开始逐步增加茅台酒、酱香系列酒和集团家族产品的出口量。随着贵州茅台的海外市场营收进一步增长,其有望成为又一业绩增长极。

泸州老窖的海外经销商数量尽管有所减少,但是仍然达到92家。半年报显示,泸州老窖上半年海外营收0.93亿元,同比增长21.8%,距离2023年海外营收1.77亿元近在咫尺。

近年来,泸州老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以弘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为己任,销售网络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建立经销网络。

此前,泸州老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设立了泸州老窖国际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商业发展(北美)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境外子公司,积极拓展和布局境外市场。在此次披露的财报中,泸州老窖又表示,公司在海外布局与墙内开花的路径上更加清晰明朗,闯出了一条具有泸州老窖特色的良性快速发展道路。

从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境外经销商数量可以看出,不仅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头部企业,珍酒李渡、水井坊等白酒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正在加快。

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白酒“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时势必然。而在白酒行业尚处于整体复苏阶段,白酒产业仍处于去库存周期的情势下,出海,相当于帮助酒企开辟了“第二战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老白干酒

  • 吸收丰联酒业,老白干酒继续全国化布局
  • 老白干酒想“瘦身”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5.4万家,20只白酒股上半年经销商比去年同期多了2000家

能否打造紧密型厂商关系、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经销商队伍,成为酒企穿越新周期的关键。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丨云酒头条

白酒消费市场已经进入转型期,结构性繁荣、挤压式增长成为行业新特点。在这种形势下,能否打造紧密型厂商关系、是否拥有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经销商队伍,成为酒企穿越新周期的关键。

这一趋势在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云酒头条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岩石股份未披露)的经销商总数超过5.4万家,同比增长2000家,拥有经销商数量最多的依然还是老白干酒,多达11423家。

与此同时,各家企业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也是大相径庭,经销商数量增长的企业多达15家,数量下降的企业只有5家。其中,经销商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五粮液,达到了366家。而这种变化也直观地反映在了业绩上。

经销商增减,关联业绩表现

经销商向来是白酒销售的主力军,其数量的增减直接关系到酒企的业绩。这在老白干酒、酒鬼酒的身上有鲜明体现。

老白干酒的经销商数量多年来始终稳居第一名,这也为其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40.25%,实现了业绩与净利润双增。

具体到各销售区域,经销商对老白干酒的贡献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在河北、山东、安徽、湖南等白酒消费大省的营业收入均有增长,而河北、安徽的经销商数量分别增加了113家、20家,湖南的经销商数量虽然减少了141家,但是总数仍有8508家。

业内人士认为,老白干酒业绩的增长与其采取了积极的经销商政策有很大关系。老白干酒致力于打造“名酒-名商-名企”闭环,不断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注重动销和开瓶率等,从而带来业绩的飞升。

酒鬼酒半年报中,业绩与经销商数量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同向变动。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4亿元,同比下降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71.32%。同期公司经销商数量减少473家,包括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的经销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但也应该看到,酒鬼酒反应迅速、及时调整,其第二季度营业收入降幅较第一季度大幅收窄,终端建设成果逐步开始向客户回款效果转化,形成了BC联动的市场正向循环。

走出根据地,加快全国化

除了经销商总数上的变化,许多上市酒企的经销商在省内、省外的布局也在起变化,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些酒企走出根据地、走向全国化的决心。

其中,省外布局最坚决的当属洋河股份,省外经销商达到5891家,几乎是省内经销商的两倍,今年上半年省外经销商又增加了62家。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洋河股份坚持战略聚焦和资源聚焦,着眼于省内市场、省外高地市场和样板市场,深度拓展全国化,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洋河股份同时坚持以“精简高效 强化统筹”为原则,迭代完善营销组织架构,发挥大区统筹的作用,增强区域市场的管理能力,推动品牌协同发展;推动厂商一体化建设,完善经销商分类分级管理和经销商服务措施,稳定和提升经销商信心……上述举措立竿见影,洋河股份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76亿元,同比增长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7亿元,同比增长1.08%。

五粮液、金徽酒在省外的经销商数量变化也很大。前者新增了366家经销商,据悉,这主要是出自五粮浓香公司,该公司深入推进市场精耕,在空白薄弱市场进行扁平化招商布局。后者省外经销商新增了147家,达到了739家,超过省内经销商数量的2倍。财报显示,金徽酒在西北市场已经形成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正积极拓展华东市场、北方市场和互联网市场,逐步打造全国化品牌。

山西汾酒、舍得酒业的经销商数量也增长很快。

山西汾酒延续了去年的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46亿元,同比增长19.65%;归母净利润为84.1亿元,同比增长24.27%,其中,营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

在渠道管理方面,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经销商数量为4196户,报告期内增加341户,减少85户。这主要是山西汾酒加大了对长江以南百强县空白市场的招商力度。山西汾酒持续拓展全国市场,通过持续精耕长江以南核心市场,优化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市场战略方案,提升整体布局水平,长江以南市场实现稳步突破。

这种布局亦体现在了业绩上:今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在省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83.94亿元,同比增长11.36%;省外市场销售收入142.66亿元,同比增长25.68%。可以看出,山西汾酒的省外营收增速和营收占比均高于省内,足以体现其全国化成效显著。

舍得酒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当前,舍得酒业正在稳步推进全国化布局,已初具规模,共有经销商2809家,较2023年末增加了154家,这代表了经销商对舍得酒业品牌的认可,也说明舍得酒的全国化潜力仍在释放。

省外经销商数量远超省内的代表企业还有顺鑫农业、伊力特、天佑德酒、皇台酒业,加快全国化布局已成为越来越多白酒股的选择。

在AIIC 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曾提出,“成为全国品牌”是各大白酒品牌穿越周期的重要法宝。如今看来,各大白酒品牌已经将此理念落实到了行动上。

酒企纷纷出海,开辟“第二战场”

出海,是上市酒企的另一显著变化。这从海外经销商的数量变化可以明显看出。

贵州茅台的海外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了106家,为所有酒企之冠,这与其一向在海外市场上发挥的引领作用正相吻合。贵州茅台2023年海外营收为43.5亿元,占整个中国白酒出口额的75.1%;2024上半年,其海外市场营收达22.13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海外市场营收的一半。

茅台2024年度市场工作会提出,从2024年开始逐步增加茅台酒、酱香系列酒和集团家族产品的出口量。随着贵州茅台的海外市场营收进一步增长,其有望成为又一业绩增长极。

泸州老窖的海外经销商数量尽管有所减少,但是仍然达到92家。半年报显示,泸州老窖上半年海外营收0.93亿元,同比增长21.8%,距离2023年海外营收1.77亿元近在咫尺。

近年来,泸州老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以弘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为己任,销售网络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建立经销网络。

此前,泸州老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设立了泸州老窖国际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商业发展(北美)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境外子公司,积极拓展和布局境外市场。在此次披露的财报中,泸州老窖又表示,公司在海外布局与墙内开花的路径上更加清晰明朗,闯出了一条具有泸州老窖特色的良性快速发展道路。

从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境外经销商数量可以看出,不仅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头部企业,珍酒李渡、水井坊等白酒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正在加快。

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白酒“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时势必然。而在白酒行业尚处于整体复苏阶段,白酒产业仍处于去库存周期的情势下,出海,相当于帮助酒企开辟了“第二战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