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港式甜品的人,一定不会错过“班戟”这道经典。“班戟”是pancake的粤语音译,原指一种用黄油在煎锅中烹制的小面包干,在香港地区经过创造改良,与芒果、榴莲等鲜果和奶油结合在一起,就有了香甜软滑的味道与口感。
虽然用“班戟”来命名甜品挺令人费解,但外来事物被接受都需要一个契机和过程。班戟和杨枝甘露等港式糖水的概念能够慢慢被内地消费者所熟识,和港式甜品品牌在内地的发展有着必然关系。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满记甜品。
▲ 满记甜品的芒果班戟。
满记甜品1995年创立于香港西贡区,最初是一间家庭式的糖水店,后发展成为连锁式甜品品牌。2005年,满记正式进入内地市场。此后几年里,满记甜品迅速在内地发展成为港式甜品的代表品牌,并于2013年引入渣打和博裕资本的投资。
▲ 满记每一代店的装饰风格有所不同。第四代店以橙色为主色调,第五代店偏北欧风格,希望能尽量符合或引领大众的喜好。
目前,满记甜品(上海)有限公司拥有江、浙、沪、皖、辽、鲁、京、津、川、渝等十个省市及海外市场新加坡的专营权,共320余家直营门店。
对上海满记来说,管理运营因明显的地域跨度而有更高的难度。尤其是当门店数量规模达到300家这个量级时,上海满记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口味,还要思考如何持续地输出质量稳定、卫生安全的产品。
供应链上设置“三道坎”
上海满记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博裕资本的投资人吴晓力说:“我们看好满记,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看好休闲餐饮这个品类。另一方面,满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是很成熟的,在看不见的地方对各个环节都有非常稳定的把控。”
满记甜品的产品原料以鲜果为主,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台湾和我国南部等地区。原料采购后全部进入中央厨房,有专人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统一的筛选。集中采购除了可以较好地控制成本,还能够做到从源头上对原料品质进行把控,保证送到各个门店的水果品质相同。满记所有家门店使用的水果都是由各地中央厨房直接配送,全程冷链,食材放入黑胶箱,捆扎打包,有类似保险带的作用。门店收到货之后,一旦发现箱子有被打开过,即可拒收,这是为了避免食材在物流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 满记甜品的芒果布甸。满记的产品以鲜果为主,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台湾和我国南部等地区。
满记的管理体系其实是为保障原料品质和安全设置了三道坎。第一道坎在中央厨房原料验收时,有专人进行选货、退货,既能通过统一采购控制价格,也能保证食品安全;第二道坎是中央厨房出货时,还要检验一道,才能打包封箱,进入物流环节;第三道坎在门店端,门店收货后还要用同样的标准对原料进行检验。
中央厨房和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满记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无论是扩展门店数量,还是尝试新的运营模式,都能够保证产品口味稳定,品质如一。
品牌的价值在产品里
当品牌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以后,另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者说应该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就是品牌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对此满记甜品执行副总裁潘冠鹤先生的答案非常感性,他说:“很多人或许并没有留意到,满记甜品的英文名是Honeymoon Dessert,是一个骨子里都透着浪漫情怀的品牌。我们的客人从年少爱恋时光顾满记,到成家后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来享受甜品,其中充满了爱的回忆,感受到的是满记甜品一直以来传递给客人的柔情蜜意。”
▲ 满记甜品经典产品杨枝甘露。
满记的经营关键词有三个:产品、服务和性价比。产品作为发展的核心,一直是排在第一位的。
倡导“健康甜品”
“港式糖水”讲究养生,夏天吃鲜杂果凉粉,用以清热解暑;秋天转吃杏仁露或炖木瓜,取其滋补润燥之效;冬天品尝芝麻糊或姜水汤丸,有助于除寒暖身。满记秉承港式糖水健康养生的传统,“用最新鲜的原料、进行最合理的营养搭配”。
▲ 满记甜品生磨芝麻糊汤丸。
满记的生磨芝麻糊是“满记”三宝之一。与市售的冲泡型芝麻糊不同,满记甜品的芝麻糊经过17道工序研磨而成,口感滑而不腻。“我们很自豪的一点是,满记所有产品的原材料一定用当季最好的,加工过程一定是物理加工而非化学加工,以此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潘冠鹤说。
因为产品的选料都是新鲜食材,满记产品的最佳品鉴期限非常短,至多只有三四天。不同于保质期的概念,过了最佳品鉴期限的产品还是可以食用的,味道也不差,但满记还是会要求门店废弃掉这部分产品。潘冠鹤表示,满记对产品品质高度重视,不会为了食物成本而去降低品质。
坚持经典
满记在内地发展的十年间,很多消费者是伴随满记一起成长起来的。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在满记吃到始终如一的好味道,满记一直坚持把经典产品做好。
满记的产品以冰品为主,很多产品中都会添加满记招牌的冰片状“白雪汁”。虽然很多消费者反馈说更喜欢绵密口感的冰,但港式冰品中标准的做法就是做成冰片状的。这种做法能让客人在品尝奶味冰的同时,感受到冰片带来的清爽,使产品甜而不腻,奶香绵长。
“做出泥沙状的绵密感很容易,把奶和奶油自然混合就可以了。但冰片状白雪汁的工艺却很繁复。这是一个自然的物理过程:牛奶和奶油进入冷冻库之后,风机要不间歇地吹,同时保证冷冻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的话奶水容易出现分层,太快就会变成泥沙状,把握好这个程度很不容易。”潘冠鹤介绍说。冰片状的白雪汁和黑糯米再混合,口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满记与市面上其他港式冰品不同的地方。
▲ 满记甜品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白雪汁做成冰片状是满记的标准和坚持。
事实上,满记在坚持一些标准的同时,也在引领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很多人刚开始吃满记芝麻糊的时候,会觉得不够甜。但当味蕾适应了这种天然的味道之后,就开始能够辨别其他的芝麻糊是不是添加了什么,顺滑程度好不好。作为消费者,挑剔程度也越来越高。“从一开始我们就保持住一个很高的水准,这样才能经得住任何一代消费者、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品牌这样沉淀下来才更有价值。”潘冠鹤说。
追求趣味性
市场和消费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满记甜品近年来也感受到了休闲餐饮板块竞争的加剧。新的甜品类型层出不穷,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新的消费者对价值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之消费人群的分流和租金、人力成本的上升,面对这样的压力,满记希望能够在坚持产品品质的同时,变得年轻和有趣,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一个餐饮品牌要想不断获得新的客源,保持有趣和新鲜感,不断推出新品是方法之一。满记每一季都会根据当季的水果推出一些新品。近期推出的优酪雪系列,就是由不同的鲜果和优酪雪、综合谷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多层次的口感给消费者提供多层次的享受和满足感。
▲ 满记甜品应季新品草莓甜心优酪雪。鲜果、优酪雪、综合谷物的组合给消费者多层次的享受和满足感。
由于鲜果很难去做标准化衡量,选择品质好、供应稳定的原料就成为新品研发工作的重点。
“最近我们推出了草莓系列新品,为此还专门开了一个会,研究怎么界定草莓的成熟度。因为草莓第一要好吃,第二还要好看。”潘冠鹤说,“最后我们定下来一个相对严苛的标准,并要求中央厨房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进货验收,门店也以这个标准来收货、出品。”
▲ 满记甜品应季推出了一系列草莓新品。
要找到品质稳定的草莓货源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满记只能在供应链上严格把控和筛选,选择自然生长的草莓,花很多精力进行个头筛选,也要杜绝使用打了膨大剂的草莓。
一款新品面市,背后其实要很多的摸索和努力。在新的产品中增加趣味性,将会是满记产品的主要发展思路。
提供满足感
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产品的品质和标准,还有一些方面,是满记从未改变过的。如在其他甜品店中很少见的“桌边式服务”,还有产品的份量和价格。
“满记到现在基本没调过价。十年前一份杨枝甘露是这么多,现在还是这么多。成本我们都内部消化掉了,为消费者提供有性价比和品质感的产品是很重要的。”潘冠鹤认为,对消费者来讲,甜品不是需要每天都吃的东西,吃一次最好就能有一次满足感。这也是满记执着追求产品性价比的原因。
▲ 满记产品的super size让消费者“吃一次就能有一次的满足感。”
为给消费者提供这种满足感,除了产品口味好,性价比高,满记还希望从呈现方式的角度做一些尝试。去年12月,满记开始做外卖,几个月里也一直在对产品和包装不断进行改进。满记希望在外卖这个新的消费场景下,消费者获得的满足感与在店里享用甜品是一样的,甚至希望甜品能够慢慢超脱于产品的概念,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某种仪式感。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满记除了一直以来坚持的产品、服务和性价比,另一个核心竞争力将是“文化”。如何将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理念以品牌文化的形式进行输出,让消费者更理解品牌、更信任品牌,是值得满记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经过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相信满记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