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朴槿惠终于走了,但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朴槿惠终于走了,但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几个月以来,比金恩淑编剧还要“脑洞大开”的《闺蜜们》可谓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从梨花女大“郑瑶罗事件”到光华门大规模游行,在国际新闻上不常出现的韩国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持续几个月的“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朴槿惠事件占据新闻头条

几个月以来,比金恩淑编剧还要“脑洞大开”的《闺蜜们》可谓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从梨花女大“郑瑶罗事件”到光华门大规模游行,在国际新闻上不常出现的韩国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在此,不得不感叹一下“战斗民族”的韧性,游行时正值零下十几度的严冬,但这也没有阻挡络绎不绝前来示威的人群。

游行群众

事实上,“闺蜜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官官相护”在韩国影视剧中很早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主题也是异常丰富,涉及各行各业。

从政府、法院、再到大企业,与其说韩国是韩国人的,不如说是韩国有钱人的。

正如韩国很多年轻人在街坊中提到,“在韩国,几乎每个人都渴望移民,去外国生活,但是如果是有钱人的话,在韩国会过得很舒服。”

示威游行

因为和朴槿惠的关系,崔顺实的女儿可以在高中都没毕业的情况下就成功进入韩国排名靠前的梨花女子大学,不写作业也可以轻松拿A。

奢侈的生活更是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凭借朴槿惠的影响力,她和妈妈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企业的资助甚至贿赂。几个月前,郑瑶拉在FACEBOOK网络上炫富,一匹由企业资助的赛马价值破亿。

崔顺实女儿郑瑶拉

根据韩国法律的规定,一些小罪往往可以通过“交钱”免除,有钱人即使犯了大罪也可以通过贿赂获得较轻的判刑。随着经济的下滑的出口受阻,一些小企业往往活不到一年就被大企业收购,或者宣告破产。

如果说“富人恒富,穷人恒穷”在美国还是知而不言的话,那么在韩国就像黄金档的节目,每一天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人们自己的徒劳。

这样的无力感在韩国影视剧中早已得到充分的体现,只不过,好心的编剧往往选择“邪不胜正”的结局。

《被告人》

《被告人》中,不想自己的杀人罪被公诸于世,大企业创始人的儿子杀死了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并从此以哥哥的身份生存了下去。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弟弟开始利用各种人脉打压追查自己的检察官,不仅杀了他的妻子,诬陷他为凶手,还绑架了他的女儿,让他不得不苦苦寻找了数月。

《被告人》

韩国的法院往往是电视剧中被黑得最厉害的机构。不仅因为这几年韩国法院的不作为,更因为韩国法院有各种不合理的规则。举例来说,“前官礼遇“就遭到了各界的批评。

司法界工作多年的法官退休成为律师后,法院往往会帮助他赢得第一场官司。检察官与富人相互包庇,掩盖事实也成了诸多与《被告人》相同题材韩剧的主题。

说到韩国的腐败,又怎么能少得了医院呢?

《Doctor》

在韩国,被誉为天之骄子的职业包括医生、律师、以及公务员。在这之中,医生在收入上往往是最为可观的,尤其是大医院,更是让医大的学生挤破头。

《Doctor》讲述的就是韩国大医院如何掩盖医生失误,而为病人实施更为昂贵的手术从中获利的故事。

警察中的背叛者也是韩剧中常常涉及的主题。

《Voice》

因为在警察团队中布满了自己的眼线和亲信,大企业社长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甚至将杀人当成了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

《Voice》的变态程度可谓达到了韩剧史上的巅峰,每一个案件看似独立,却又隐约有所联系。

韩国高考学生

学校也是韩国人抱怨最多的地方之一。与中国“万人挤过独木桥”的情景相似,韩国的高考丝毫不逊色。

为了考生听力考试不受干扰,举国当天甚至飞机延飞。学生更是将高考视为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以不正当渠道入学在韩剧中早有体现。

《密会》

《密会》中,母亲利用自己的权利将女儿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送入名校,并在入学后,多次要求老师为女儿修改分数。这样的桥段是否与“亲信们”似曾相识呢?

唯一的不同在于,剧中的女儿与现实中的郑瑶罗比起来要低调许多。

JTBC电视台

此次“亲信们”得以揭露,名为JTBC电视台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家电视台的当家主持兼新闻制作人一直是韩国“公信力”的象征。虽然无法比拟娱乐综艺,但新闻界确如“刘在石”一般的存在。

然而,新闻界也并非一股清流。与美国新闻电视台类似,韩国也有许多为了博眼球而放弃真实报道的记者,当然更有一些人选择依附权贵,隐藏真相。

《匹诺曹》

过去几年中,被崔顺实收买的记者不在少数,而《匹诺曹》就是一部揭露新闻界”黑历史“的韩剧。匹诺曹,意味爱说谎话的人,用这样的名字来称呼记者难免有些讽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朴槿惠终于走了,但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几个月以来,比金恩淑编剧还要“脑洞大开”的《闺蜜们》可谓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从梨花女大“郑瑶罗事件”到光华门大规模游行,在国际新闻上不常出现的韩国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持续几个月的“闹剧”终于尘埃落定。

朴槿惠事件占据新闻头条

几个月以来,比金恩淑编剧还要“脑洞大开”的《闺蜜们》可谓赚足了”吃瓜群众“的眼球。从梨花女大“郑瑶罗事件”到光华门大规模游行,在国际新闻上不常出现的韩国一下子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在此,不得不感叹一下“战斗民族”的韧性,游行时正值零下十几度的严冬,但这也没有阻挡络绎不绝前来示威的人群。

游行群众

事实上,“闺蜜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官官相护”在韩国影视剧中很早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主题也是异常丰富,涉及各行各业。

从政府、法院、再到大企业,与其说韩国是韩国人的,不如说是韩国有钱人的。

正如韩国很多年轻人在街坊中提到,“在韩国,几乎每个人都渴望移民,去外国生活,但是如果是有钱人的话,在韩国会过得很舒服。”

示威游行

因为和朴槿惠的关系,崔顺实的女儿可以在高中都没毕业的情况下就成功进入韩国排名靠前的梨花女子大学,不写作业也可以轻松拿A。

奢侈的生活更是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凭借朴槿惠的影响力,她和妈妈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企业的资助甚至贿赂。几个月前,郑瑶拉在FACEBOOK网络上炫富,一匹由企业资助的赛马价值破亿。

崔顺实女儿郑瑶拉

根据韩国法律的规定,一些小罪往往可以通过“交钱”免除,有钱人即使犯了大罪也可以通过贿赂获得较轻的判刑。随着经济的下滑的出口受阻,一些小企业往往活不到一年就被大企业收购,或者宣告破产。

如果说“富人恒富,穷人恒穷”在美国还是知而不言的话,那么在韩国就像黄金档的节目,每一天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人们自己的徒劳。

这样的无力感在韩国影视剧中早已得到充分的体现,只不过,好心的编剧往往选择“邪不胜正”的结局。

《被告人》

《被告人》中,不想自己的杀人罪被公诸于世,大企业创始人的儿子杀死了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并从此以哥哥的身份生存了下去。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弟弟开始利用各种人脉打压追查自己的检察官,不仅杀了他的妻子,诬陷他为凶手,还绑架了他的女儿,让他不得不苦苦寻找了数月。

《被告人》

韩国的法院往往是电视剧中被黑得最厉害的机构。不仅因为这几年韩国法院的不作为,更因为韩国法院有各种不合理的规则。举例来说,“前官礼遇“就遭到了各界的批评。

司法界工作多年的法官退休成为律师后,法院往往会帮助他赢得第一场官司。检察官与富人相互包庇,掩盖事实也成了诸多与《被告人》相同题材韩剧的主题。

说到韩国的腐败,又怎么能少得了医院呢?

《Doctor》

在韩国,被誉为天之骄子的职业包括医生、律师、以及公务员。在这之中,医生在收入上往往是最为可观的,尤其是大医院,更是让医大的学生挤破头。

《Doctor》讲述的就是韩国大医院如何掩盖医生失误,而为病人实施更为昂贵的手术从中获利的故事。

警察中的背叛者也是韩剧中常常涉及的主题。

《Voice》

因为在警察团队中布满了自己的眼线和亲信,大企业社长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甚至将杀人当成了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

《Voice》的变态程度可谓达到了韩剧史上的巅峰,每一个案件看似独立,却又隐约有所联系。

韩国高考学生

学校也是韩国人抱怨最多的地方之一。与中国“万人挤过独木桥”的情景相似,韩国的高考丝毫不逊色。

为了考生听力考试不受干扰,举国当天甚至飞机延飞。学生更是将高考视为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以不正当渠道入学在韩剧中早有体现。

《密会》

《密会》中,母亲利用自己的权利将女儿以音乐特长生的身份送入名校,并在入学后,多次要求老师为女儿修改分数。这样的桥段是否与“亲信们”似曾相识呢?

唯一的不同在于,剧中的女儿与现实中的郑瑶罗比起来要低调许多。

JTBC电视台

此次“亲信们”得以揭露,名为JTBC电视台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家电视台的当家主持兼新闻制作人一直是韩国“公信力”的象征。虽然无法比拟娱乐综艺,但新闻界确如“刘在石”一般的存在。

然而,新闻界也并非一股清流。与美国新闻电视台类似,韩国也有许多为了博眼球而放弃真实报道的记者,当然更有一些人选择依附权贵,隐藏真相。

《匹诺曹》

过去几年中,被崔顺实收买的记者不在少数,而《匹诺曹》就是一部揭露新闻界”黑历史“的韩剧。匹诺曹,意味爱说谎话的人,用这样的名字来称呼记者难免有些讽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