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蚂蚁上线独立App“支小宝”,步入大模型应用竞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蚂蚁上线独立App“支小宝”,步入大模型应用竞争

目前这个产品还在探索阶段。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9月5日至7日,2024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期间,支付宝发布AI生活管家App“支小宝”,正式步入大模型应用的竞争。

支小宝App的定位是服务型AI产品,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它连接的仍是支付宝生态,在功能上,通过对话进行订票、点餐、打车等。目前,“支小宝”的首页界面包含了“此刻”、“对话”和“智能体”三个功能。其中,“此刻”属于专属服务推荐,“对话”是生活相关的问答和服务AI,“智能体”则是让AI解答更专业的问题。 

界面新闻体验发现,例如,在支小宝App内发送“我想打车到(某地)”,对话框内会弹出文字建议,之后弹出滴滴等第三方打车软件,点击跳转至App内的小程序。

 

2023年11月,蚂蚁百灵大模型完成备案。当时蚂蚁集团称,基于百灵大模型的多款产品已陆续完成内测。2024年,蚂蚁明显加速了大模型应用开发的步伐,主要载体就是手握国民级流量资源的支付宝。

支小宝的前身是“支付宝智能助理”,关于这款产品的改变,也反映了蚂蚁在AI方面的探索。事实上,医疗和金融是支付宝做AI最早的切入点。今年4月,支付宝发布“AI就医助理”解决方案,也在首页开启AI产品“支付宝智能助理”的测试,聚焦生活办事。今年5月28日,蚂蚁集团CTO何征宇曾透露,在大模型领域,蚂蚁重点破局三个应用:生活管家、就医助理、金融助手。

变成“服务型产品”之前,支小宝以APP内嵌形式在支付宝上提供服务。依托于支付宝这样的生态流量池,支小宝相当于完成了前期的“热启动”,在用户端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测试。

而未来,支小宝将同时存在于两个应用端内——用户可继续在支付宝App首页下拉找到并体验支小宝的功能,支小宝App则提供AI原生应用体验。

这也让外界对于支付宝和支小宝之间的关系感到疑惑。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保持两种状态并存的原因是,希望用AI焕新支付宝。他们认为,支付宝不是单独的APP,而是一个融入许多服务、连接线上线下的平台,有些人会吐槽支付宝像一个“魔方大厦”,很多服务找不到,但这些服务又很刚需,因此他们希望这个魔方大厦里面有一个“随意门”,让服务更好找、更好用。

同时,支小宝App上会有AI原生应用的体验,例如让它帮用户规划一次行程,做一些提醒功能,并主动推荐用户需要的服务,这需要AI原生产品的支持。

蚂蚁集团支付宝智能助理产品负责人王翼飞强调称,支小宝不会脱离支付宝相关的服务。比如在对话中点星巴克咖啡,背后就是支付宝生态里面的一个服务商户。

基于此理解支小宝,它似乎是支付宝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承担了不少支付宝没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支小宝页面的“此刻”,属于针对用户的生活服务推荐,这是支付宝作为一个超级App很难再去叠加的功能。 

独立成App之后,支小宝一方面要完成新的界面和生态搭建,另一方面也要作为独立App和市面上的产品直接竞争。服务型产品是支小宝打出的差异化战略,但在目前的格局下,在已有的应用中突出重围并不简单。

字节、百度等大厂入局较早,被称为AI“六小虎”的几家独立大模型公司,也已经在应用方面积累了不少成果。QuestMobile数据显示,AI应用方面,截至今年6月份,月活千万级以上用户的APP数量为2个,分别为豆包、文心一言分别为2752万、1134万,500万至千万的APP仅1个,大部分玩家月活用户在50万以下,占比超80%。

不过,相比大模型的成本难题,产品本身的形态可能是支小宝更大的压力来源。蚂蚁集团大模型应用部总经理顾进杰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没太考虑(成本)这件事情”。他们和业界不少公司的观点一样,认为大模型的成本一定会继续往下降,不会因为大模型很贵,不去做创新

在商业化上,支小宝希望连接更多服务,探索用智能体连接商业服务。不过,顾进杰表示,现在还没有考虑做增长的问题,好的体验和好的产品是第一步。

至于这个“好的体验和好的产品”是什么?看起来支小宝团队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关于支小宝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超级APP,王翼飞的回答是“交给时间,交给用户选择”。王翼飞解释称,支小宝之所以叫“小宝”,就是因为其目标用户可能不是用把支付宝用得很溜的人。长期来看,支小宝未来可能不是超级APP,而是一个入口、一个手表——这些都还在探索阶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蚂蚁上线独立App“支小宝”,步入大模型应用竞争

目前这个产品还在探索阶段。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9月5日至7日,2024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期间,支付宝发布AI生活管家App“支小宝”,正式步入大模型应用的竞争。

支小宝App的定位是服务型AI产品,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开发。它连接的仍是支付宝生态,在功能上,通过对话进行订票、点餐、打车等。目前,“支小宝”的首页界面包含了“此刻”、“对话”和“智能体”三个功能。其中,“此刻”属于专属服务推荐,“对话”是生活相关的问答和服务AI,“智能体”则是让AI解答更专业的问题。 

界面新闻体验发现,例如,在支小宝App内发送“我想打车到(某地)”,对话框内会弹出文字建议,之后弹出滴滴等第三方打车软件,点击跳转至App内的小程序。

 

2023年11月,蚂蚁百灵大模型完成备案。当时蚂蚁集团称,基于百灵大模型的多款产品已陆续完成内测。2024年,蚂蚁明显加速了大模型应用开发的步伐,主要载体就是手握国民级流量资源的支付宝。

支小宝的前身是“支付宝智能助理”,关于这款产品的改变,也反映了蚂蚁在AI方面的探索。事实上,医疗和金融是支付宝做AI最早的切入点。今年4月,支付宝发布“AI就医助理”解决方案,也在首页开启AI产品“支付宝智能助理”的测试,聚焦生活办事。今年5月28日,蚂蚁集团CTO何征宇曾透露,在大模型领域,蚂蚁重点破局三个应用:生活管家、就医助理、金融助手。

变成“服务型产品”之前,支小宝以APP内嵌形式在支付宝上提供服务。依托于支付宝这样的生态流量池,支小宝相当于完成了前期的“热启动”,在用户端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测试。

而未来,支小宝将同时存在于两个应用端内——用户可继续在支付宝App首页下拉找到并体验支小宝的功能,支小宝App则提供AI原生应用体验。

这也让外界对于支付宝和支小宝之间的关系感到疑惑。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保持两种状态并存的原因是,希望用AI焕新支付宝。他们认为,支付宝不是单独的APP,而是一个融入许多服务、连接线上线下的平台,有些人会吐槽支付宝像一个“魔方大厦”,很多服务找不到,但这些服务又很刚需,因此他们希望这个魔方大厦里面有一个“随意门”,让服务更好找、更好用。

同时,支小宝App上会有AI原生应用的体验,例如让它帮用户规划一次行程,做一些提醒功能,并主动推荐用户需要的服务,这需要AI原生产品的支持。

蚂蚁集团支付宝智能助理产品负责人王翼飞强调称,支小宝不会脱离支付宝相关的服务。比如在对话中点星巴克咖啡,背后就是支付宝生态里面的一个服务商户。

基于此理解支小宝,它似乎是支付宝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承担了不少支付宝没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支小宝页面的“此刻”,属于针对用户的生活服务推荐,这是支付宝作为一个超级App很难再去叠加的功能。 

独立成App之后,支小宝一方面要完成新的界面和生态搭建,另一方面也要作为独立App和市面上的产品直接竞争。服务型产品是支小宝打出的差异化战略,但在目前的格局下,在已有的应用中突出重围并不简单。

字节、百度等大厂入局较早,被称为AI“六小虎”的几家独立大模型公司,也已经在应用方面积累了不少成果。QuestMobile数据显示,AI应用方面,截至今年6月份,月活千万级以上用户的APP数量为2个,分别为豆包、文心一言分别为2752万、1134万,500万至千万的APP仅1个,大部分玩家月活用户在50万以下,占比超80%。

不过,相比大模型的成本难题,产品本身的形态可能是支小宝更大的压力来源。蚂蚁集团大模型应用部总经理顾进杰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没太考虑(成本)这件事情”。他们和业界不少公司的观点一样,认为大模型的成本一定会继续往下降,不会因为大模型很贵,不去做创新

在商业化上,支小宝希望连接更多服务,探索用智能体连接商业服务。不过,顾进杰表示,现在还没有考虑做增长的问题,好的体验和好的产品是第一步。

至于这个“好的体验和好的产品”是什么?看起来支小宝团队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关于支小宝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个超级APP,王翼飞的回答是“交给时间,交给用户选择”。王翼飞解释称,支小宝之所以叫“小宝”,就是因为其目标用户可能不是用把支付宝用得很溜的人。长期来看,支小宝未来可能不是超级APP,而是一个入口、一个手表——这些都还在探索阶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