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热度低的残奥会,“不被看好”的人如何逆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热度低的残奥会,“不被看好”的人如何逆袭

不屈的灵魂集合,上演残奥会的故事。

文|经纬创投

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94金76银50铜,圆满收官。从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中国连续6届残奥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奥林匹克宪章》中写到:“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或许,相较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残奥会的热度相距甚远。无法全身心感受和体会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于运动员们而言仍旧困难。但幸运的是,现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们倔强的身影。

本篇文章,将回顾残奥会的由来、巴黎残奥会的精彩瞬间与无障碍设计。运动员们值得被看见,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以下,Enjoy:

来源:巴黎残奥会官网

1、不屈的灵魂集合 上演残奥会的故事

残奥会的前身

残奥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残疾人体育活动。现代,则可以回顾到1948年。

1948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和热心人士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自发组织了轮椅运动员比赛。这些参赛运动员大多为战争中受到伤病的士兵。这场运动会也被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路德维希·古特曼(图左)与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图源:SportCares)

1952年,荷兰退役军人加入并成立了国际斯托曼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举办了首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当时,只有两个国家的共计130名运动员参赛。但运动会并没有暂停,直到1959年,已经举办了8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

1960年,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办,罗马奥运会结束后的两周,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约400名残疾人参加了罗马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反响极佳。但这一比赛称呼直到1984年才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使用。不过,自1964年起,每届奥运会结束后,都要在同一个城市内开办残奥会。

相比奥运会,残奥会的许多项目设计,更多是为了残障人士的身体复健和开发。追求极致的观赏性反而并不是残奥会的初衷与看点。 就举重项目而言,残障运动员以卧推方式代替。观众无法直观获得力量美的快感。因为画面中同时会出现裁判和医疗人员,这与奥运会的站立式举重在呈现形式上则差别较大。

同样,硬地滚球这一专属项目,是为患有脑瘫等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选手所设计。规则如同玻璃弹珠,却对选手的大脑协调性要求极高。项目本身的参与感远比竞技感更加吸引人。这一项目也是1984年才加入到残奥会中,以吸引更多丧失部分运动功能的群体勇敢加入到体育赛事中来。

残奥会的项目,除了体育价值,更具社会意义。或许偶尔会存在“观感失调”的问题,但这也构成了赛事的独特性。

2、残奥会动人瞬间

284名中国运动员,在19个大项、302个小项的竞技挑战中,一次又一次展示了灵魂的不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光时刻。

1.拥有另一双眼后,只要一直跑,就能到达终点。

巴黎残奥会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的终点线,身披中国国旗、戴着眼罩的何珊珊获得银牌,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在她的身边,是残奥会中的特殊职业“引跑员”游俊杰。

在比赛过程中,引跑员和运动员之间通过一根30厘米的引导绳进行牵引和信息传递。引导员是比赛中真正的「陪跑者」,协助运动员了解前进方向和比赛情况,运动员则将百分百的信任交付在引跑员身上。

视力障碍选手的跑步,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正如何珊珊自述:“因为我看不见,所以教我一个动作,我脑海中根本没有一点概念,学得很慢,可能很简单一个动作,我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而且第二天还会忘得差不多。我能做的只有刻苦和坚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身边的引导员无条件信任。”

能够登上赛场,运动员们的动作甚至形成了肌肉记忆。引导员作为值得信赖的伙伴,对于其中的难处了解更多。如同游俊杰所说:“盲人跑步真的很难。”

“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体会珊珊的感受,我戴着眼罩跑过一次,我以为自己已经跑得很快了,但最后的成绩其实根本没法看。当你看不见的时候,你的前方就像随时有一堵墙,你会恐惧,会退缩。但幸运的是,我们正越来越好。”

男子跳远T11级比赛中,邱东东以6米85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将金牌收入囊中。

比赛中,运动员只能听声辩位。长达30米的助跑中,教练员王琳一声声的引导口令“来、来、来……”,成为了他高高跃起、奔向终点的底气。

“如果跑歪了,会跳到坑外,轻则崴脚,重则脊柱和尾骨都会受伤。”回忆起训练,邱东东需要在完全黑暗的世界中,反复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惧。

邸东东巴黎残奥会男子T11级跳远决赛现场。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 王鹏 摄

或许,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仍旧困难。但幸运的是,现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们倔强的身影。

2.挺起胸膛后,路就在眼前、胜利就在前方

被称为“追风”骑手的陈健新,出生就被诊断为“重度脑瘫”,甚至无法控制身体直线行走。但在残奥会中,他却多次携自行车亮相。早在东京残奥会的公路三轮自行车赛程中,他就连夺两枚金牌。本届巴黎残奥会,陈健新更是不甘落后。

从无法行走直线到灵活控制自行车,甚至成为世界冠军,陈健新的训练过程,摔了无数次、爬了无数次。他会拍拍灰、继续站起来,向下一个路口冲刺。

无数次克服自卑和消极心态中,他成为了个人的座右铭:“虽然我从小就是一个残疾人,但只要我挺起胸膛,群山就在我脚下。”

同样,携带自行车登上巴黎赛场的孙变变,也在巴黎赛场上收获了自己的奖牌。但她的自行车,更加特别。

孙变变的参赛项目是手摇自行车。训练过程中,她需要在自行车上保持跪姿,通过双手摇动摇杆的方式启动,极大限度地考验了体能和核心及平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她的手摇自行车上,DIY了两个翅膀的图案。每当她摇起摇杆、激活车轮,一对翅膀随之扇动。如她所说:“车祸让我失去了一条腿,不能奔跑,但是我的车让我长了一双翅膀,让我飞翔。”

14岁失去右腿后,孙变变尝试用运动改变人生。她在2018年全国残运会获得冠军、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获得两枚银牌,在本届巴黎残奥会收获一枚铜牌。

目前,她已经成为残疾人自行车队的中坚力量,更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

巴黎残奥会的首金得主,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选手李樟煜幼年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走路、说话、入座,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动作,对他来说却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

但当他找到了自己的伙伴“自行车”,他寻找到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目标,再次掌控自己的身体,朝着努力就能到达的前方冲刺。人生的路或许也不平坦,他在征服道路之前,先征服了自己。

3.发挥身体的极限,任何空间都可以变成主场

擂台中央,女子K44级57公斤决赛中,李羽洁以11:0的比分取得中国在残奥会跆拳道项目的首枚金牌,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

虽然失去手臂,但她仍然将肢体开发到极致,甚至超过常人的控制力,在筋骨的磨练中,挖掘肌肉带来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力量。

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选手强势追赶,将泳池变成主场。

虽然没有双臂,但双腿仍然可以让运动员们变身“涡轮增压马达”,成为徜徉水中的冠军。

比赛中,最后一棒用头全速触壁,为中国队锁定一枚金牌。

3、巴黎残奥会的无障碍设计,让残疾人“更完整”地被看见

《推拿》小说中写到:“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世界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和定义,不再定格于「不忍」和「超人」。

2012年至今,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内部机构Creative共发布了四支残奥会的广告宣传片。在最开始,残障人士被赞誉为「超人」。

近期,宣传片的风向则有所转变,将镜头对准残障运动员们的真实生活障碍。焦虑与恐惧、不安成为了充斥残障运动员日常生活中的主色调。 即便你是奥运会冠军,仍然会因为一节台阶无法进入咖啡馆享受一次下午茶。

聚焦于残障运动员本身, 公众的目光逐渐从悲悯转向敬佩再到平和。在残奥会中,观众庆祝着突破极限的运动精神,而非「残缺」带来的景观。

无障碍设计的存在,更加让“平等”日常化。巴黎奥运村也针对残奥会设计了许多无障碍设施。

城市内,增加了适合轮椅通行者的出租车数量;联合Airbnb提供无障碍的住宿,增加无障碍接驳车服务。在赛事转接方面,巴黎奥运会还提供了视障人士语音描述、触觉平板电脑和低视力头盔等。

同样,地铁也进行了相应升级,配备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通道,让轮椅通行者更加畅行无阻。

来源: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

此外,地铁和公交还提供了周到的说明服务。盲文标识和触觉地图被安放在多个站点,以便每位乘坐者都能获取直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

当设计师抛开同情与优越感回归设计服务人的本身,人文关怀才真正显现出来。如同雷姆·库哈斯对于无障碍设计的理解,这样的设计不再是“尽我们所能便利于残障人士”,而是“对身体残疾的奋力反抗”。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相比奥运会的激动瞬间,残奥会赛场上的震撼,往往会带来更多赛场外的深思。或许,传统的定义下,残奥会是一幕幕催泪大片,但现在,赛场上的分秒必争,更像一场场逆行者的人生直播。

每一个不屈的生命,都曾踟蹰、迷茫甚至自我怀疑。不过,高光时刻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等待着勇敢者用脚步走向目标,叩响意义的大门。

Reference:

1.“感谢杰哥,你就是我的眼!” by 新华社

2.巴黎残奥会,值得铭记的闪耀时刻 by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3.残奥会为什么「不好看」?by 体育产业生态圈 4.中文社交网络不感兴趣的残奥会,正在重新讨论“残障”和“运动” by乌云装扮者

5.从巴黎残奥会出发,关注无障碍设计:平等地对待所有人,而不是庆祝“残缺”带来的奇迹 by 人居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热度低的残奥会,“不被看好”的人如何逆袭

不屈的灵魂集合,上演残奥会的故事。

文|经纬创投

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94金76银50铜,圆满收官。从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中国连续6届残奥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奥林匹克宪章》中写到:“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或许,相较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残奥会的热度相距甚远。无法全身心感受和体会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于运动员们而言仍旧困难。但幸运的是,现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们倔强的身影。

本篇文章,将回顾残奥会的由来、巴黎残奥会的精彩瞬间与无障碍设计。运动员们值得被看见,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以下,Enjoy:

来源:巴黎残奥会官网

1、不屈的灵魂集合 上演残奥会的故事

残奥会的前身

残奥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残疾人体育活动。现代,则可以回顾到1948年。

1948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和热心人士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自发组织了轮椅运动员比赛。这些参赛运动员大多为战争中受到伤病的士兵。这场运动会也被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路德维希·古特曼(图左)与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图源:SportCares)

1952年,荷兰退役军人加入并成立了国际斯托曼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举办了首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当时,只有两个国家的共计130名运动员参赛。但运动会并没有暂停,直到1959年,已经举办了8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

1960年,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办,罗马奥运会结束后的两周,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约400名残疾人参加了罗马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反响极佳。但这一比赛称呼直到1984年才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使用。不过,自1964年起,每届奥运会结束后,都要在同一个城市内开办残奥会。

相比奥运会,残奥会的许多项目设计,更多是为了残障人士的身体复健和开发。追求极致的观赏性反而并不是残奥会的初衷与看点。 就举重项目而言,残障运动员以卧推方式代替。观众无法直观获得力量美的快感。因为画面中同时会出现裁判和医疗人员,这与奥运会的站立式举重在呈现形式上则差别较大。

同样,硬地滚球这一专属项目,是为患有脑瘫等严重运动功能障碍的选手所设计。规则如同玻璃弹珠,却对选手的大脑协调性要求极高。项目本身的参与感远比竞技感更加吸引人。这一项目也是1984年才加入到残奥会中,以吸引更多丧失部分运动功能的群体勇敢加入到体育赛事中来。

残奥会的项目,除了体育价值,更具社会意义。或许偶尔会存在“观感失调”的问题,但这也构成了赛事的独特性。

2、残奥会动人瞬间

284名中国运动员,在19个大项、302个小项的竞技挑战中,一次又一次展示了灵魂的不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光时刻。

1.拥有另一双眼后,只要一直跑,就能到达终点。

巴黎残奥会女子1500米T11级决赛的终点线,身披中国国旗、戴着眼罩的何珊珊获得银牌,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在她的身边,是残奥会中的特殊职业“引跑员”游俊杰。

在比赛过程中,引跑员和运动员之间通过一根30厘米的引导绳进行牵引和信息传递。引导员是比赛中真正的「陪跑者」,协助运动员了解前进方向和比赛情况,运动员则将百分百的信任交付在引跑员身上。

视力障碍选手的跑步,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正如何珊珊自述:“因为我看不见,所以教我一个动作,我脑海中根本没有一点概念,学得很慢,可能很简单一个动作,我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而且第二天还会忘得差不多。我能做的只有刻苦和坚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身边的引导员无条件信任。”

能够登上赛场,运动员们的动作甚至形成了肌肉记忆。引导员作为值得信赖的伙伴,对于其中的难处了解更多。如同游俊杰所说:“盲人跑步真的很难。”

“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体会珊珊的感受,我戴着眼罩跑过一次,我以为自己已经跑得很快了,但最后的成绩其实根本没法看。当你看不见的时候,你的前方就像随时有一堵墙,你会恐惧,会退缩。但幸运的是,我们正越来越好。”

男子跳远T11级比赛中,邱东东以6米85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将金牌收入囊中。

比赛中,运动员只能听声辩位。长达30米的助跑中,教练员王琳一声声的引导口令“来、来、来……”,成为了他高高跃起、奔向终点的底气。

“如果跑歪了,会跳到坑外,轻则崴脚,重则脊柱和尾骨都会受伤。”回忆起训练,邱东东需要在完全黑暗的世界中,反复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惧。

邸东东巴黎残奥会男子T11级跳远决赛现场。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 王鹏 摄

或许,看见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仍旧困难。但幸运的是,现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他们倔强的身影。

2.挺起胸膛后,路就在眼前、胜利就在前方

被称为“追风”骑手的陈健新,出生就被诊断为“重度脑瘫”,甚至无法控制身体直线行走。但在残奥会中,他却多次携自行车亮相。早在东京残奥会的公路三轮自行车赛程中,他就连夺两枚金牌。本届巴黎残奥会,陈健新更是不甘落后。

从无法行走直线到灵活控制自行车,甚至成为世界冠军,陈健新的训练过程,摔了无数次、爬了无数次。他会拍拍灰、继续站起来,向下一个路口冲刺。

无数次克服自卑和消极心态中,他成为了个人的座右铭:“虽然我从小就是一个残疾人,但只要我挺起胸膛,群山就在我脚下。”

同样,携带自行车登上巴黎赛场的孙变变,也在巴黎赛场上收获了自己的奖牌。但她的自行车,更加特别。

孙变变的参赛项目是手摇自行车。训练过程中,她需要在自行车上保持跪姿,通过双手摇动摇杆的方式启动,极大限度地考验了体能和核心及平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她的手摇自行车上,DIY了两个翅膀的图案。每当她摇起摇杆、激活车轮,一对翅膀随之扇动。如她所说:“车祸让我失去了一条腿,不能奔跑,但是我的车让我长了一双翅膀,让我飞翔。”

14岁失去右腿后,孙变变尝试用运动改变人生。她在2018年全国残运会获得冠军、在2021年东京残奥会获得两枚银牌,在本届巴黎残奥会收获一枚铜牌。

目前,她已经成为残疾人自行车队的中坚力量,更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

巴黎残奥会的首金得主,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选手李樟煜幼年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走路、说话、入座,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动作,对他来说却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

但当他找到了自己的伙伴“自行车”,他寻找到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目标,再次掌控自己的身体,朝着努力就能到达的前方冲刺。人生的路或许也不平坦,他在征服道路之前,先征服了自己。

3.发挥身体的极限,任何空间都可以变成主场

擂台中央,女子K44级57公斤决赛中,李羽洁以11:0的比分取得中国在残奥会跆拳道项目的首枚金牌,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

虽然失去手臂,但她仍然将肢体开发到极致,甚至超过常人的控制力,在筋骨的磨练中,挖掘肌肉带来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力量。

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选手强势追赶,将泳池变成主场。

虽然没有双臂,但双腿仍然可以让运动员们变身“涡轮增压马达”,成为徜徉水中的冠军。

比赛中,最后一棒用头全速触壁,为中国队锁定一枚金牌。

3、巴黎残奥会的无障碍设计,让残疾人“更完整”地被看见

《推拿》小说中写到:“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世界对于残疾人的关注和定义,不再定格于「不忍」和「超人」。

2012年至今,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内部机构Creative共发布了四支残奥会的广告宣传片。在最开始,残障人士被赞誉为「超人」。

近期,宣传片的风向则有所转变,将镜头对准残障运动员们的真实生活障碍。焦虑与恐惧、不安成为了充斥残障运动员日常生活中的主色调。 即便你是奥运会冠军,仍然会因为一节台阶无法进入咖啡馆享受一次下午茶。

聚焦于残障运动员本身, 公众的目光逐渐从悲悯转向敬佩再到平和。在残奥会中,观众庆祝着突破极限的运动精神,而非「残缺」带来的景观。

无障碍设计的存在,更加让“平等”日常化。巴黎奥运村也针对残奥会设计了许多无障碍设施。

城市内,增加了适合轮椅通行者的出租车数量;联合Airbnb提供无障碍的住宿,增加无障碍接驳车服务。在赛事转接方面,巴黎奥运会还提供了视障人士语音描述、触觉平板电脑和低视力头盔等。

同样,地铁也进行了相应升级,配备无障碍电梯和无障碍通道,让轮椅通行者更加畅行无阻。

来源: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

此外,地铁和公交还提供了周到的说明服务。盲文标识和触觉地图被安放在多个站点,以便每位乘坐者都能获取直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

当设计师抛开同情与优越感回归设计服务人的本身,人文关怀才真正显现出来。如同雷姆·库哈斯对于无障碍设计的理解,这样的设计不再是“尽我们所能便利于残障人士”,而是“对身体残疾的奋力反抗”。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相比奥运会的激动瞬间,残奥会赛场上的震撼,往往会带来更多赛场外的深思。或许,传统的定义下,残奥会是一幕幕催泪大片,但现在,赛场上的分秒必争,更像一场场逆行者的人生直播。

每一个不屈的生命,都曾踟蹰、迷茫甚至自我怀疑。不过,高光时刻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中,等待着勇敢者用脚步走向目标,叩响意义的大门。

Reference:

1.“感谢杰哥,你就是我的眼!” by 新华社

2.巴黎残奥会,值得铭记的闪耀时刻 by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3.残奥会为什么「不好看」?by 体育产业生态圈 4.中文社交网络不感兴趣的残奥会,正在重新讨论“残障”和“运动” by乌云装扮者

5.从巴黎残奥会出发,关注无障碍设计:平等地对待所有人,而不是庆祝“残缺”带来的奇迹 by 人居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