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区域教育协作新样本:上海交大和港中大合作推出本科双学位项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区域教育协作新样本:上海交大和港中大合作推出本科双学位项目

长三角与大湾区高校合作推出的“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双学项目,是区域教育协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校方提供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正式在沪签约。这是内地和香港两地高校的首个整建制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依托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两校将整合优质资源,培养同时具有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数据建模、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上海市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金融领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以及香港的《金融科技2025策略》,均明确了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的战略目标,强调了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

界面新闻从签约仪式上获悉,项目采取“2+2”联合培养模式,第1、第4学年在上海交大学习,第2、第3学年在港中大学习。招生与录取方面,两校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及流程。招生规模每届30人。其中,港中大招生15人,包括港澳学生和国际学生。上海交大招生15人,全为内地学生。项目计划于今年启动招生。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次的双学位项目并非将两校的两个专业的课程简单叠加,而是经过联合课程管理委员会多次讨论和精密设计,将双方优势学科资源的有机融合。商科课程侧重于科技金融,即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工科课程侧重于金融科技,即如何利用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商科与工科结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同时学习金融和技术知识,体现了金融科技项目交叉学科特色。

“内地与香港学生在一个班级进行学习,这提供了一个跨文化、跨地域生活交流的平台。”上海交大安泰经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个项目会成为区域教育协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上海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金融资源优势,集聚了一批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和相关前沿技术领域头部企业,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金融科技头部企业集聚地之一。金融科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重要连接点和着力点。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指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地,这里有旺盛的高水平人才需求。借助两校丰富的产业资源,相信在4年的学习期间,两地的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企业项目实践及实习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对界面新闻表示,学校一直以来积极与内地高校开展教育协作,比如和深圳的高校在航天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深圳离我们很近,就隔着一条深圳河。此次与交大跨地域的合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将合作扩展到更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也于近日迎来成立一周年。在9月8日举行的“香港中文大学-杨浦周暨上海中心成立一周年发布会”上,宣布了包括医疗分析功能工具、柔性穿戴式康复外骨骼及脑机介面技术在内的五个科研转化项目进驻港中大创博港上海基地。港中大与杨浦区也联合发布一系列合作计划,包括香港学生上海实习计划、大学路公益地标创意大赛,以及数字经济上市预备营等。

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  图片来源:校方提供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处长徐仲锳对界面新闻表示,多年来学校与长三角伙伴已经开展了诸多教育协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港中大就与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签订协议,在研究和教育多个层面开启合作。

徐仲锳透露,未来学校将依托遗传学、基因学和精准医学、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等优势学科及领域,聚焦杨浦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筛选成熟科技项目,帮助其在上海杨浦落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区域教育协作新样本:上海交大和港中大合作推出本科双学位项目

长三角与大湾区高校合作推出的“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双学项目,是区域教育协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校方提供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9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金融科技”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正式在沪签约。这是内地和香港两地高校的首个整建制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依托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两校将整合优质资源,培养同时具有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数据建模、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上海市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上海金融领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以及香港的《金融科技2025策略》,均明确了推动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和培养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的战略目标,强调了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

界面新闻从签约仪式上获悉,项目采取“2+2”联合培养模式,第1、第4学年在上海交大学习,第2、第3学年在港中大学习。招生与录取方面,两校成立联合招生委员会,共同制定招生标准及流程。招生规模每届30人。其中,港中大招生15人,包括港澳学生和国际学生。上海交大招生15人,全为内地学生。项目计划于今年启动招生。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次的双学位项目并非将两校的两个专业的课程简单叠加,而是经过联合课程管理委员会多次讨论和精密设计,将双方优势学科资源的有机融合。商科课程侧重于科技金融,即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工科课程侧重于金融科技,即如何利用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商科与工科结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同时学习金融和技术知识,体现了金融科技项目交叉学科特色。

“内地与香港学生在一个班级进行学习,这提供了一个跨文化、跨地域生活交流的平台。”上海交大安泰经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文宁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个项目会成为区域教育协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上海通过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金融资源优势,集聚了一批优质的金融科技企业和相关前沿技术领域头部企业,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金融科技头部企业集聚地之一。金融科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重要连接点和着力点。

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刘少轩指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地,这里有旺盛的高水平人才需求。借助两校丰富的产业资源,相信在4年的学习期间,两地的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企业项目实践及实习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对界面新闻表示,学校一直以来积极与内地高校开展教育协作,比如和深圳的高校在航天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深圳离我们很近,就隔着一条深圳河。此次与交大跨地域的合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将合作扩展到更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也于近日迎来成立一周年。在9月8日举行的“香港中文大学-杨浦周暨上海中心成立一周年发布会”上,宣布了包括医疗分析功能工具、柔性穿戴式康复外骨骼及脑机介面技术在内的五个科研转化项目进驻港中大创博港上海基地。港中大与杨浦区也联合发布一系列合作计划,包括香港学生上海实习计划、大学路公益地标创意大赛,以及数字经济上市预备营等。

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  图片来源:校方提供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处长徐仲锳对界面新闻表示,多年来学校与长三角伙伴已经开展了诸多教育协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港中大就与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签订协议,在研究和教育多个层面开启合作。

徐仲锳透露,未来学校将依托遗传学、基因学和精准医学、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等优势学科及领域,聚焦杨浦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筛选成熟科技项目,帮助其在上海杨浦落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