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馨仪
步入“金九银十”,青岛楼市似乎并未迎来预期的全面回暖,新房市场反而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
据青岛锐理,上周(9月2日-9月8日)青岛新房住宅成交环比由1045套至1144套,虽整体有所增长,但涨幅并不稳定。一方面,各区市成交分化过于明显,胶州市因名城府邸网签570套的带动,成交量突破式上涨,环比涨幅高达1030.36%,成为市场中的亮点;另一方面,其他市区则却面临全线成交下滑的困境,使整体市场呈现出震荡前行的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分化现象的背后,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外在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市场供需错配、购房者信心不足。
值得关注的是,与新房市场相比,青岛二手房市场亦是表现平平。青岛锐理数据显示,当前青岛二手房住宅挂牌量已突破12.9万套,然而成交量却并未随之增长,反而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尽管主城市北区的成交量环比有所增幅,但这并未能扭转整体市场的颓势。这种“量升价跌”的现象,同样凸显着二手房市场供需失衡的严峻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纷纷选择降价,卓易数据显示,上周青岛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环比下降了21.76%,创近十周新低,凸显着当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然而,只靠以价换量还能走多久?
单一的降价策略不仅可能损害房企的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还可能加剧市场的观望情绪,此外,二手房的挂牌价整体仍有走低趋势,这只会使得购房者更加犹豫不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楼市大背景下,刚需和刚改类客户已经成为了市场需求端的主力军。这部分客户群体对价格敏感,但更注重性价比和长期投资价值。因此,房企需深刻洞察并精准把握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致力于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房企应在居住舒适度和装修成本上多下功夫,通过优化住宅设计、采用性价比高的材料等措施,打造既舒适又经济实用的住宅产品。同时,优质物业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就像是住宅产品的“售后服务”,能够为业主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保障,能有效提升业主的居住体验,进而增强业主对房企的信任和忠诚度。
对于房企而言,不能再寄希望于传统的降价策略来扭转局面,而应深刻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如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即通过精细化运作、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与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成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楼市的未来,取决于供需双方能否打破现有僵局,共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楼市的寒冬或许还将持续,而那些无法适应变革的房企,终将在市场的浪潮中被淘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