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离开生活十几年的祖国和家乡,远渡重洋到了陌生的国度和环境,大部分留学生会感到不适应。这主要因为国内外在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最常见的差异有:语言、文化和社交模式的差异。
中国学生从小习惯填鸭式的教育。上课时,乖乖坐着听老师讲课,老师不发问,一般学生不发言。这样的习惯导致在国外的课堂上,中国学生往往安静的坐在一旁,默默的聆听,反而在教授的眼里成了“不积极”分子,与歪果仁形成反差。在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课业上遇到了困难,许多中国学生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找老师寻求帮助,而是跟熟悉的中国学生吐槽。其实,中国学生并不是不用功,他们只是太“害羞”。
听到当地学生之间聊的流行话题,或不太懂的词汇,许多中国学生是不会主动问的。尽管在内心深处可能很想加入对话,但碍于面子等很多原因往往就一笑而过了,中学课本里学的“不耻下问”完全没有学以致用。学习语言千万不能怕丢脸,要大胆的尝试表达和交流,这样才能进步。这一点歪果仁跟我们大相径庭,他们往往让自己处在一个“主动”的位置上,积极融入话题。”What are you guys talking about?”, ”What does that mean?”这些耳熟能详的英文对白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事实上,生活中他们也是如此。
除了语言障碍,初来乍到的不适应还来自于文化差异和社交模式的不同。中国人在国外与歪果仁的在中国的待遇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至少,歪果仁在中国比较吃香。当你在中国的校园里看到金发碧眼的同学,大部分中国学生会给予他们关注甚至帮助。但在东方面孔不再那么新鲜的国外,一个亚裔在旁边一言不发,傻傻微笑时,没几个人会去在意你。这并不是歪果仁有多么不友善,而是在他们的文化中觉得你对他们的话题不感兴趣才会置身事外,否则早就主动攀谈了。
中国学生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要轻易麻烦别人,但这种“麻烦”和歪果仁的认知还是有所不同的。歪果仁理解的“麻烦”是不要影响别人,比如,你的室友在睡觉,你在旁边大声喧哗,这是麻烦;再比如,你不小心在别人家打翻了咖啡洒了一地,这也是麻烦。但中国人所谓的“麻烦”很多时候是在客气,甚至是在拒绝别人的好意。
比如,你的外国室友有车,主动offer带你去超市采购,这时候如果你有需要就应大方的说声谢谢,然后钻进车里,既增进了友情,还省得自己扛重东西了。在国外不见得楼下就有便利店,有时买个东西真是要跋山涉水,如果你拒绝了别人的好意,就只能自己可怜兮兮的当苦力了。歪果仁多数是直线思维,有什么说什么。而中国人更习惯婉转的“迂回”模式,讲真,绕了一大圈歪果仁可能被你绕晕了也不晓得你在说什么,还不如直接把你的诉求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有些留学生出国只想好好学习、吃好吃的、出去旅游、买买买,常年跟自己的同族混在一起,出国几年对当地的文化一知半解,更不要提“融入”二字。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来自北方的留学生在澳洲留学几年,回国后英文基本停留在出国前的水平,而广东话却对答如流,这全是拜他的广东室友所赐。
一个人背井离乡,出国留学年难免需要有适应的过程,心态很重要。可以理解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人本能的会倾向于跟自己有共同点的群体混在一起。表面上看,在异国他乡跟同种族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实际上,大部分留学生忽略了留学的本质,走出去,才能真正开阔眼界长见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