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观察 宿艺
经过2016年市场洗牌,中国手机产业重归三强格局。
从数据上来看,前三大厂商OPPO、华为、vivo市场份额都接近或者超过15%,且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与其他厂商距离还在拉大。
当市场资源和用户向行业主要巨头集中之时,竞争将更接近本质。对于智能手机下半场竞争而言,产品体验和技术驱动力将成为竞争核心因素。这也就意味着,2017年中国手机厂商间的技术和供应链之争将格外激烈。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7MWC上,全球主要通信企业都展出了5G最新技术和产品,其中HPUE(高性能用户设备)成为热门话题。作为现阶段距离用户最近的网络提升技术,HPUE技术的到来,可以明显提升用户在室内、地下室、小区边缘等4G/5G网络下弱信号问题,同时看视频等应用下行速度的提升和缓冲时间大幅下降,可显著提升用户手机上网体验。对于全球运营商来说,意味着LTE TDD/FDD融合组网用户体验大幅上升,最终为全球走向5G标准的统一奠定基础。
坐拥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用户,中国移动是HPUE技术全球推广态度最为积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工信部已宣布2017年内启动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HPUE技术能否在2017年实现成熟商用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vivo通信工程师韩永健接受中国移动邀请,在第18届GTI论坛上分享了在HPUE技术的研究成果。按照计划,vivo搭载HPUE的最新手机将于2017年内上市。
vivo为何选择5G重点发力?
在此之前,用户更多关注vivo手机的拍照和音乐能力,这两者也是vivo多年来重点在应用技术领域的两大突破,为此vivo还在2016年将品牌副标识升级为Camera & Music。那么,vivo为何选择在5G领域重点发力?《壹观察》分析认为:
用户驱动力:年轻用户痛点需求。 vivo在2016年中国市场份额达14.8%,同比增长96.6%。高速增长背后,还可以看到几个其他数据:
1)2016年vivo中国市场新增激活设备中,主力人群为18-23岁(今日头条算数中心数据);
2)vivo在2016年中国市场2000-2500元价格段位居市场第一(份额29%)、2500-3000元价格段位居第二(份额23%),新增中高端用户位居各手机品牌前列(FGK数据);
3)2016年下半年,vivo X9超越苹果iPhone7等其他品牌型号,成为中国市场最热门的智能手机(腾讯大数据检测平台);
4)依靠vivo X9“爆款效应”拉动,vivo在一线城市2016年同比增长超过160%,增幅远超T4-T6线城市(GFK数据)。
以上数据综合来看,说明vivo用户呈现年轻、中高端、一线城市化趋势,而这些用户共同标签则是“年轻高消费重度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以移动视频为代表的高网速依赖是其重要的痛点需求,这也是vivo重点投入HPUE研发的主要原因。
产品驱动力:给用户“创造惊喜”。vivo近两年智能手机产品“迭代突破”带来的市场销量和口碑效应非常明显,这其中背后驱动力来自vivo对年轻用户的行为洞察和理解。如在手机厂商PK摄像头硬件参数之时,vivo认为年轻用户实际上是需要简单拍出颜值高的照片并随手分享,为此推出前置2000万摄像头+系统美颜的“柔光双摄”手机vivo X9,给用户带来超出预期的体验惊喜。
在2017年vivo内部团年晚宴中,vivo总裁沈炜谈及了三个梦想,其中一条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极致产品和服务”。可以想象,对于年轻用户来说,在2017年智能手机同质化的今天,可以获得明显超出其他产品,甚至超出用户自身预期的高网速、无死角的HPUE技术手机,同样是一种惊喜体验,有望改变PK摄像头、外壳工艺、硬件跑分的传统国产手机传统套路。
技术驱动力:核心技术突破。智能手机与其他电子产品的根本和基础区别是通信与连接,在5G“万物互联”时代更是如此。在2G到3G、3G到4G、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转型时代,vivo并不是转身最快的手机企业,也曾在此期间历经转型之困。
对于之前“小而美”的vivo而言,在重点技术升级面前采取“跟随”策略是最稳妥的经营策略。但对于已经成长为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企业的vivo而言,则必须建立企业核心的技术驱动力,引领而不是继续追随通信技术革新,面对5G时代这种重大技术升级和产品变革时刻更应如此。
《壹观察》了解到,对于研发和技术储备,vivo已经开始着眼全球布局,建立深圳、东莞长安、南京、杭州、北京、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成立七个研发中心。
而此次在HPUE技术的突破就来自vivo在北京建立的5G研究院,汇集了vivo多年来在通信技术、人才积累,以及大量移动研究专家。可以看到,通过大量技术和研发投入,vivo正在从一家重视应用技术的手机企业,开始转型为一家基础核心技术+应用技术驱动的科技企业。
vivo将技术转化为爆款的秘密:强大供应链
vivo给业界的传统印象是线下渠道和品牌营销能力强悍,实际上,与其他手机企业相比,vivo是一家最快将用户需求迅速转化为产品技术优势,并一举打造“爆款”产品的企业,这种效率甚至超过了互联网手机企业。
比如,vivo是中国第一个做1080P大屏手机的厂家、第一个做2K屏幕手机的厂家、第一个做Hi-Fi音乐手机的厂家、第一个做6G内存的手机厂家,而这些当初vivo针对年轻用户需求打造的产品标准,最终都成为后来手机厂家旗舰产品的主流产品参数。
在拍照领域,vivo内部曾成立了一个名为“阿波罗计划”的攻坚团队,主攻拍照和音乐技术。“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大里程碑式进展,足见vivo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
与其他厂商竞相追逐手机后置摄像头硬件参数不同,vivo将人像自拍作为技术突破切入点,同时着力解决暗环境下的人像自拍难题。vivo的创新技术转化方式,采用自主技术+核心供应链合作的模式快速突破。如vivo推出了自主研发的moonlight柔光灯,与美国Arcsoft公司合作进行算法优化,在vivo X9上前置主摄像头采用跟索尼联合研制的IMX376CMOS,像素高达2000万,感光面积1/2.8英寸,F2.0光圈,5P镜头,规格完全可以媲美主流手机的后置摄像头,前置副摄像头800万像素,主副镜头搭配使用,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景深效果,实现人像自拍的最佳效果。
值得关注是是,vivo全球2016年智能手机出货7730万部(IDC数据),同比增长超过103%,搭载与索尼联合研制IMX376 CMOS的vivo X9在2016年下半年出货量更是超过iPhone 7。而这一切,都是在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遭遇供应链紧缺,特别是处理器、摄像头、屏幕、闪存等核心零配件涨价也难求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其中背后的重要驱动力量除了技术研发,强大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同样至关重要。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对此进行了系统解读,《壹观察》将其梳理为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手机企业在供应链要做好规划,行业供应链企业一般是每年11月就做好下一年投资和规划数量,“不规划数量,临时去追,神仙也追不回来”;
第二,vivo不把供应链合作伙伴视为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公平对等的合作关系。vivo内部严格要求跟供应商结款“一定不能超过第45天”,如果供应链企业遇到资金链紧张,vivo甚至会提前付款。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资金链断裂,还能大幅提升供应链的可靠性与时效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增量。
第三,供应链合作伙伴有时考虑问题会偏技术化,比如与索尼联合研制IMX376 CMOS,vivo要做的就是站在用户角度将技术转化成“令用户惊喜”的解决方案,双方在此期间会“经过观点的来回碰撞”,之后进入技术联合开发阶段,一般从技术转化为大批量生产的时间约为2-3年。
第四,由于坚持“本分、诚信”的企业价值观,与vivo长期合作的供应链企业都会把好的技术第一时间与vivo分享,双方合作研发有利于帮助供应链企业转化为未来可以大批量、商业化的技术产品。
第五,vivo之所以能够在研发、供应链、生产线流畅运营,制定高于标准的要求,收获高标准的产品,这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自研自产的体系。根据IHS发布的《手机ODM产业白皮书》显示,vivo是少有的产品全部自研、产品组装以及品质管控全部由自有工厂完成的手机企业。
正是基于对技术的不断投入,强大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与合作伙伴基于“本分、诚信”理念的长期信任,vivo在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明显下滑、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出货量、中高端产品、一线城市的“逆增长”。
从供应链信息反馈来看,vivo在2017年有望迈入“亿台”智能手机俱乐部。从赛诺2017年1月统计数据,vivo以15.6%增幅位居国内市场增速第一位也印证了这一业内判断。而在HPUE技术的突破,则是vivo面向5G基础通讯核心技术重点投入收获的最好回报。
从整个手机发展历史来看,核心技术创新、强大供应链才是保证出货量长期稳定的根本驱动力,从Moto到诺基亚再到今天的苹果,莫不如此,而vivo正走在这一道路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