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1980年代末,上海在谋划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集聚全球智慧,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下称市咨会)应运而生。经过30多年发展,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市咨会是否还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9月22日,在第36次市咨会现场,市咨会前主席、S4 Capital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苏铭天收到了这个提问。
“当前,保持沟通和交流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苏铭天充分肯定了市咨会的意义,他表示,在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的影响下,跨国企业的商业决策变得更加谨慎和挑剔,个体的消费行为也变得更加保守,在这种背景下,市咨会的必要性愈加凸显。
30多年来,来自市咨会的很多建设性意见,已经付诸实践,在上海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十周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上海如何以创新驱动增长?在9月22日的市咨会现场,围绕“引领范式变革,扩大开放合作,深化新时期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主题,多位学界、企业界嘉宾为上海市长建言献策。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公司如何才能繁荣发展?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创新。”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普山·杜特在分享了他长期对各国经济发展的观察。他引用了一张由经济学家Danny Quah绘制的地图指出,世界经济中心不断东移,将在2050年转移到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在此过程中,人口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最更为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提升。
普山·杜特认为,公司有生命周期,年轻会进行突破式创新,中年时会进入渐进性创新,成熟后则会封锁创新,会通过收购创新公司来实现发展。比如Facebook收购了instagram,微软“偷”了OpenAI的人才,这些行为导致资源长期扭曲分配。
普山·杜特表示,生产率的提升,需要科创人才、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共同努力。很开心看到上海正前所未有地关注科技创新。
十年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实现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的大幅跃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五名。数据显示,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4年的3.66%提高到4.4%左右。
普山·杜特同时建议,创新能力很容易衡量,例如研发支出、专利数量等,但对于通用技术而言,技术扩散能力更为重要,这体现在使用AI、云计算、小语言模型的企业比例。
在力拓集团董事长鲍达民看来,企业创新、研发活动需要的生态要素包括人才密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稳定的经济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规模等。
在这些层面,上海已取得重大进展。以市场规模为例,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2014年的66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850亿元。外资研发中心从381家增加到累计认证579家,高新技术企业从5333家增加到目前的2.4万家。
但是,鲍达民认为,上海在人才、资金、监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市场覆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在技术领域,尽管人工智能是核心,但新技术即将出现,例如代理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
上述差距、转变和新技术决定了上海需要在以下发面发力,例如上海要更大力度的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建立上海创新成果转化载体。通过风险投资、资本市场拓展投资者的广度和深度,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监管便利化制度。
针对上海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鲍达民还建议,在四大新兴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领域,上海要制定积极的全球企业研发计划,同时,更好地利用数据和生态系统数据共享,采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议》(DEPA)原则,加速所有行业的低碳转型。
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置身大科学时代,上海将把握科学研究范式演进趋势,增强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着眼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全过程,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锚定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界面新闻在会议现场注意到,来自星展集团、A.P.穆勒-马士基、德迅集团、达能集团、西门子股份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等跨国公司的高管们,围绕金融、航运、消费等领域,提出了各自对于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建议,其中,人工智能、人才、数字化、营商环境成为高频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