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抛弃的古偶,搞“经商101”有用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抛弃的古偶,搞“经商101”有用吗?

古偶为何失去了观众基本盘?观众更喜欢哪种“新古偶”?

文 | 毒眸

今年,古偶风光不再。

据云合数据,截止目前,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过2000万的古偶仅6部,去年同期有13部。豆瓣评分上,由于《柳舟记》的评分从8分跌到了7.9分,今年播出的古偶唯一的8分也没有了,7分以上的只有4部,同比减少5部。

一些早早被寄予厚望的“古偶大剧”今年也失灵了,比如《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祈今朝》等皆低于预期。

尤其是作为暑期档的称霸类型,古偶的退步在暑期档体现得更为明显。前两年的暑期档,头部作品的序列中古偶占据大多数,而今年的几部作品和往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即便考虑到巴黎奥运会这一场外因素,但古偶的整体颓势难掩。

背后原因有些“老生常谈”。太多同质化的古偶套路剧消耗了观众的兴趣、看腻了流量明星“换乘恋爱”、“大流量+大IP”的黄金法则不顶用了等雷点在今年似乎一股脑被应验,让古偶风光不再。

古偶为何失去了观众基本盘?观众更喜欢哪种“新古偶”?“新古偶”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平台和制作方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观众正在抛弃古偶

这两年,古偶一直被认为是剧集优等生。

从最明显的暑期档来看,据云合数据,过去两年暑期档有效播放前四名都是古偶。

2022暑期档《星汉灿烂》《梦华录》《苍兰诀》《沉香如屑·沉香重华》,2023年暑期档《长相思第一季》《长风渡》《莲花楼》《玉骨遥》,都位列前茅。

今年暑期档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20部剧集里,有11部古装剧,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部,但这3部都是老剧,分别是《唐朝诡事录》《甄嬛传》《庆余年》。

实际上,前20部里上新的古装剧数量只相对增加了1部,同时整体热度下滑。去年前20部里,7部上新古装剧正片有效播放为106.6亿,部均15.2亿;今年前20部里,8部上新古装剧正片有效播放为108.1亿,部均才13.5亿。

从数量上看,在上榜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20部的8部古装剧里,有5部是强调“古装+爱情”的古偶剧。但除了《墨雨云间》遥遥领先,有效播放达25.8亿。在古偶里排名第二的《度华年》有效播放直接腰斩到只有10.4亿,《长相思第二季》同获10亿有效播放。

回看去年暑期档,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四名的《长相思第一季》《长风渡》《莲花楼》《玉骨遥》,累计有效播放过80亿,也让去年被人成为“古偶大年”。同时去年榜首《长相思第一季》正片有效播放26.5亿,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6807万,都比今年的《墨雨云间》高。

也就是说,古偶看起来数量不少,但实际上“尖子生”不多。《墨雨云间》以短剧创作思维做出了一种新,但只有一部“新”也很难撑起整个类型。

究其原因,观众或许不是不爱看古偶了,而是不爱看“总是那一套”的古偶。

去年《长相思第一季》新在“雄竞模式”,让杨紫与不同风格的四位男主周旋,能同时满足观众需求繁多的嗑CP心理。但延续同一模式的《长相思第二季》热播期集均才4089万,豆瓣评分也前作的7.8跌至5.9。

作为“一剧两播”的古偶大剧,不少观众吐槽这一季跟第一季没区别,“女主和4男的关系跟鬼打墙一样完全没有推进,来回都是那一套”。

一方面,在故事层面,《长相思第二季》本就不是单独新写的故事,只是拆成上下季播放。

另一方面,这种“一剧两播”的形式非常依赖播出的连贯性。这种形式起于2022年,先有《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后有《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沉香如屑·沉香重华》,但这几部剧集上下两部的播出时间是紧密相连的。而《长相思》两季播出时间间隔有一年之久,新一季既无法吃到第一季播出时的红利,对没看过第一季的路人观众也并不友好。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祈今朝》《颜心记》热播期集均平均才1500万左右,“杨幂+龚俊”“许凯+虞书欣”“罗云熙+宋轶”,三组男女主演都是古偶与现偶的熟脸。剧集播出前宣传声量不小,到了播出期就原形毕露。

还真怪不了85花、95花流量扛不了剧,是“扛剧”需要演员与角色有着较高的适配度,更为基础的还是剧作与制作合理,“流量”更多是锦上添花。这三部剧既掉入被吐槽烂的“换乘恋爱”陷阱,又有IP改编过大、“中年古偶”、演员与角色不适配、CP感不强、“五毛钱特效”等大同小异的问题,几乎把古偶雷点踩了个遍。

除此之外,不少古装剧粉分流至短剧与老剧里。据DataEye短剧热力值数据,2024年以来,在投细分题材榜里,情感、逆袭、战神题材之后,古装、甜宠位列第四、第五。老剧《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相继登上这两年云合数据暑期档·连续剧霸屏榜Top20榜单。

短剧提供的是爽感与新鲜感,老剧满足的是怀旧与高质量需求。这也是当下难出经典作品的一个缩影,观众对“吃”的要求更高了,不够出新,又不够精品的古偶恐怕再难上桌。

古偶该怎么出新

曾经的古偶常常以虐恋、煽情,制造绝美旷世CP为主,让观众获得爱得死去活来的体验。角色与爱情关系成为奇观本身,这也是古偶能够造星的关键。

无论是宫斗古偶《宫》《步步惊心》的穿越甜虐,还是仙侠古偶《花千骨》的师徒虐恋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多生多世,它们的情节、人设、情感模式、世界观甚至服装等设定成为某种范式,“复制粘贴”多了就变成后续古偶剧的常见标配。

但经历了十余年发展,观众难免会对类似的套路免疫,当观众对浪漫关系的想象产生变化,如何满足观众新的浪漫想象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近两年口碑好的古偶剧,都起码做到了对观众某些新的想象的满足,这种想象包括对角色的心理投射,以及对爱情的重新认知。

所谓“谈恋爱不如搞钱”,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主意识的增强,观众不再满足于古偶剧里依附于男性的女性形象,或伪女性主义的女强人形象,而是更加渴望看到以女性为主角、真实反映女性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的叙事。

想要“女主搞事业”的呼声卷进古偶剧里,一批经商的女性形象便开始出现。从《梦华录》里,赵盼儿从被弃女子成长为汴京最大酒楼女掌柜开始,经商大女主形象越来越多。

目前,今年评分最高的两部古偶《惜花芷》《柳舟记》都是经商大女主。花芷从世家千金到落难闺秀,带领花家妇女们从卖糖葫芦到开酒楼,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强人;柳眠棠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开了一家瓷器店,带动镇上百姓一起开创了瓷器品牌。

除了搞事业的女性多了起来,古偶剧里的男强女弱的爱情关系也不再受欢迎,男强女强的双强模式,或女强男弱的模式更受女性观众的偏爱。《惜花芷》《柳舟记》都是双强设定,《与凤行》里的霸道王爷和柔弱不能自理的大娇夫做出了人设反差。

安全型亲密关系也成为创作者试图“反套路”与契合观众心理的尝试,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敌不过细水长流的陪伴”。不少从业者在多个场合提到,在工作与生活的现实压力下,观众需要一种近乎“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状态,“落地古偶”恰好可以提供观众对爱情里互相陪伴的想象。

比如花芷和顾晏惜被网友评价为“高智商高情商的双强soulmate”,导演朱锐斌也说过他们是“偏成熟的恋人关系”;柳眠棠与崔行舟的爱情线也是“势均力敌”,展现了一种“难得的平等爱情”。这些无不戳中了观众“理想中最完美的爱情模式:我们互相依靠,但并不互相依附。”

但古偶的本质,还是偶像剧,观众需要沉浸式“磕CP”。这种CP感,需要有“磕点”的剧情与人设、男女主有化学反应,以及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的理想化人物与情感关系。

今年几部口碑不错的古偶剧,没能成为“爆剧”,CP也不够出圈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剧情虽然不错,但整体过于平淡,男女主也缺乏CP感。

观众觉得《惜花芷》“事业线与感情线过于顺利,女主大开金手指,没有爽点,也没有虐点”;《柳舟记》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叙事逻辑被认为“降频不降智”,但剧情缺乏起伏,两位主角之间也缺乏化学反应,让观众很难找到“氛围感”与“拉扯感”。

剧情跌宕起伏,主角互动又甜又虐的也有,比如热度登顶的黑马剧《墨雨云间》。

短剧化的爽剧模式,再叠加“复仇大女主”“黑莲花”等多个爽文设定,一开始就完成了女主惨遭陷害、被丈夫活埋、又被相府千金所救、顶替千金身份等一系列关键情节,迅速构建起复仇主线。在网友看来,这部剧“很土很狗血,但架不住它爽”,又因为很多细节禁不起推敲,只能成为提供情绪价值的快消品。

如今,“古偶+经商”成为新的爆款押注池。由于不少陆续备案和待播的古偶剧都是“经商大女主”题材,这一现象被网友戏称为“商业剧101”。

《蜀锦人家》的女主将家族扎染事业发扬光大,《珠帘玉幕》的女主从采珠女变成珠宝商人,《国色芳华》的女主靠种牡丹创业成功。

“古偶+经商”成为新动向,槽点也随之出现。

一方面,从已播出的经商女主剧的表现来看,“女主大开金手指”“经商只是给爱情披了一层皮”是常被网友吐槽的点,以经商这种新元素为皮,实则还是谈恋爱;另一方面,不少待播剧简介里,不乏女主受挫得到男主帮助顺利度过难关的设定,也难免引起对女主形象塑造的担忧。

如何在古代背景下,更好地将爱情线与事业线融合,塑造女性的独立魅力,合理地填入现代性表达,讲述真正的“大女主”的故事,还需要编剧们狠下功夫。

好剧缺爆点,爆剧难持久。制作方捕捉到观众的需求是好事,想要落地就做得落地、不要只谈恋爱就叠加不同类型。

有了生活气的落地古偶还是需要一点偶像感,需要给好情感加一点“爆点”; 搞事业大女主剧成了新风向,更需要平衡事业与爱情的比例,也不能为了讨好观众将轻喜剧、悬疑等“叠加元素”做成“大锅炖”,好食材也要会组合,才能做出更好的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抛弃的古偶,搞“经商101”有用吗?

古偶为何失去了观众基本盘?观众更喜欢哪种“新古偶”?

文 | 毒眸

今年,古偶风光不再。

据云合数据,截止目前,热播期集均播放量超过2000万的古偶仅6部,去年同期有13部。豆瓣评分上,由于《柳舟记》的评分从8分跌到了7.9分,今年播出的古偶唯一的8分也没有了,7分以上的只有4部,同比减少5部。

一些早早被寄予厚望的“古偶大剧”今年也失灵了,比如《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祈今朝》等皆低于预期。

尤其是作为暑期档的称霸类型,古偶的退步在暑期档体现得更为明显。前两年的暑期档,头部作品的序列中古偶占据大多数,而今年的几部作品和往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滑。即便考虑到巴黎奥运会这一场外因素,但古偶的整体颓势难掩。

背后原因有些“老生常谈”。太多同质化的古偶套路剧消耗了观众的兴趣、看腻了流量明星“换乘恋爱”、“大流量+大IP”的黄金法则不顶用了等雷点在今年似乎一股脑被应验,让古偶风光不再。

古偶为何失去了观众基本盘?观众更喜欢哪种“新古偶”?“新古偶”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平台和制作方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观众正在抛弃古偶

这两年,古偶一直被认为是剧集优等生。

从最明显的暑期档来看,据云合数据,过去两年暑期档有效播放前四名都是古偶。

2022暑期档《星汉灿烂》《梦华录》《苍兰诀》《沉香如屑·沉香重华》,2023年暑期档《长相思第一季》《长风渡》《莲花楼》《玉骨遥》,都位列前茅。

今年暑期档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20部剧集里,有11部古装剧,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部,但这3部都是老剧,分别是《唐朝诡事录》《甄嬛传》《庆余年》。

实际上,前20部里上新的古装剧数量只相对增加了1部,同时整体热度下滑。去年前20部里,7部上新古装剧正片有效播放为106.6亿,部均15.2亿;今年前20部里,8部上新古装剧正片有效播放为108.1亿,部均才13.5亿。

从数量上看,在上榜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20部的8部古装剧里,有5部是强调“古装+爱情”的古偶剧。但除了《墨雨云间》遥遥领先,有效播放达25.8亿。在古偶里排名第二的《度华年》有效播放直接腰斩到只有10.4亿,《长相思第二季》同获10亿有效播放。

回看去年暑期档,全网剧集有效播放前四名的《长相思第一季》《长风渡》《莲花楼》《玉骨遥》,累计有效播放过80亿,也让去年被人成为“古偶大年”。同时去年榜首《长相思第一季》正片有效播放26.5亿,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6807万,都比今年的《墨雨云间》高。

也就是说,古偶看起来数量不少,但实际上“尖子生”不多。《墨雨云间》以短剧创作思维做出了一种新,但只有一部“新”也很难撑起整个类型。

究其原因,观众或许不是不爱看古偶了,而是不爱看“总是那一套”的古偶。

去年《长相思第一季》新在“雄竞模式”,让杨紫与不同风格的四位男主周旋,能同时满足观众需求繁多的嗑CP心理。但延续同一模式的《长相思第二季》热播期集均才4089万,豆瓣评分也前作的7.8跌至5.9。

作为“一剧两播”的古偶大剧,不少观众吐槽这一季跟第一季没区别,“女主和4男的关系跟鬼打墙一样完全没有推进,来回都是那一套”。

一方面,在故事层面,《长相思第二季》本就不是单独新写的故事,只是拆成上下季播放。

另一方面,这种“一剧两播”的形式非常依赖播出的连贯性。这种形式起于2022年,先有《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后有《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沉香如屑·沉香重华》,但这几部剧集上下两部的播出时间是紧密相连的。而《长相思》两季播出时间间隔有一年之久,新一季既无法吃到第一季播出时的红利,对没看过第一季的路人观众也并不友好。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祈今朝》《颜心记》热播期集均平均才1500万左右,“杨幂+龚俊”“许凯+虞书欣”“罗云熙+宋轶”,三组男女主演都是古偶与现偶的熟脸。剧集播出前宣传声量不小,到了播出期就原形毕露。

还真怪不了85花、95花流量扛不了剧,是“扛剧”需要演员与角色有着较高的适配度,更为基础的还是剧作与制作合理,“流量”更多是锦上添花。这三部剧既掉入被吐槽烂的“换乘恋爱”陷阱,又有IP改编过大、“中年古偶”、演员与角色不适配、CP感不强、“五毛钱特效”等大同小异的问题,几乎把古偶雷点踩了个遍。

除此之外,不少古装剧粉分流至短剧与老剧里。据DataEye短剧热力值数据,2024年以来,在投细分题材榜里,情感、逆袭、战神题材之后,古装、甜宠位列第四、第五。老剧《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相继登上这两年云合数据暑期档·连续剧霸屏榜Top20榜单。

短剧提供的是爽感与新鲜感,老剧满足的是怀旧与高质量需求。这也是当下难出经典作品的一个缩影,观众对“吃”的要求更高了,不够出新,又不够精品的古偶恐怕再难上桌。

古偶该怎么出新

曾经的古偶常常以虐恋、煽情,制造绝美旷世CP为主,让观众获得爱得死去活来的体验。角色与爱情关系成为奇观本身,这也是古偶能够造星的关键。

无论是宫斗古偶《宫》《步步惊心》的穿越甜虐,还是仙侠古偶《花千骨》的师徒虐恋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多生多世,它们的情节、人设、情感模式、世界观甚至服装等设定成为某种范式,“复制粘贴”多了就变成后续古偶剧的常见标配。

但经历了十余年发展,观众难免会对类似的套路免疫,当观众对浪漫关系的想象产生变化,如何满足观众新的浪漫想象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近两年口碑好的古偶剧,都起码做到了对观众某些新的想象的满足,这种想象包括对角色的心理投射,以及对爱情的重新认知。

所谓“谈恋爱不如搞钱”,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主意识的增强,观众不再满足于古偶剧里依附于男性的女性形象,或伪女性主义的女强人形象,而是更加渴望看到以女性为主角、真实反映女性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的叙事。

想要“女主搞事业”的呼声卷进古偶剧里,一批经商的女性形象便开始出现。从《梦华录》里,赵盼儿从被弃女子成长为汴京最大酒楼女掌柜开始,经商大女主形象越来越多。

目前,今年评分最高的两部古偶《惜花芷》《柳舟记》都是经商大女主。花芷从世家千金到落难闺秀,带领花家妇女们从卖糖葫芦到开酒楼,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强人;柳眠棠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开了一家瓷器店,带动镇上百姓一起开创了瓷器品牌。

除了搞事业的女性多了起来,古偶剧里的男强女弱的爱情关系也不再受欢迎,男强女强的双强模式,或女强男弱的模式更受女性观众的偏爱。《惜花芷》《柳舟记》都是双强设定,《与凤行》里的霸道王爷和柔弱不能自理的大娇夫做出了人设反差。

安全型亲密关系也成为创作者试图“反套路”与契合观众心理的尝试,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敌不过细水长流的陪伴”。不少从业者在多个场合提到,在工作与生活的现实压力下,观众需要一种近乎“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状态,“落地古偶”恰好可以提供观众对爱情里互相陪伴的想象。

比如花芷和顾晏惜被网友评价为“高智商高情商的双强soulmate”,导演朱锐斌也说过他们是“偏成熟的恋人关系”;柳眠棠与崔行舟的爱情线也是“势均力敌”,展现了一种“难得的平等爱情”。这些无不戳中了观众“理想中最完美的爱情模式:我们互相依靠,但并不互相依附。”

但古偶的本质,还是偶像剧,观众需要沉浸式“磕CP”。这种CP感,需要有“磕点”的剧情与人设、男女主有化学反应,以及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的理想化人物与情感关系。

今年几部口碑不错的古偶剧,没能成为“爆剧”,CP也不够出圈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剧情虽然不错,但整体过于平淡,男女主也缺乏CP感。

观众觉得《惜花芷》“事业线与感情线过于顺利,女主大开金手指,没有爽点,也没有虐点”;《柳舟记》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叙事逻辑被认为“降频不降智”,但剧情缺乏起伏,两位主角之间也缺乏化学反应,让观众很难找到“氛围感”与“拉扯感”。

剧情跌宕起伏,主角互动又甜又虐的也有,比如热度登顶的黑马剧《墨雨云间》。

短剧化的爽剧模式,再叠加“复仇大女主”“黑莲花”等多个爽文设定,一开始就完成了女主惨遭陷害、被丈夫活埋、又被相府千金所救、顶替千金身份等一系列关键情节,迅速构建起复仇主线。在网友看来,这部剧“很土很狗血,但架不住它爽”,又因为很多细节禁不起推敲,只能成为提供情绪价值的快消品。

如今,“古偶+经商”成为新的爆款押注池。由于不少陆续备案和待播的古偶剧都是“经商大女主”题材,这一现象被网友戏称为“商业剧101”。

《蜀锦人家》的女主将家族扎染事业发扬光大,《珠帘玉幕》的女主从采珠女变成珠宝商人,《国色芳华》的女主靠种牡丹创业成功。

“古偶+经商”成为新动向,槽点也随之出现。

一方面,从已播出的经商女主剧的表现来看,“女主大开金手指”“经商只是给爱情披了一层皮”是常被网友吐槽的点,以经商这种新元素为皮,实则还是谈恋爱;另一方面,不少待播剧简介里,不乏女主受挫得到男主帮助顺利度过难关的设定,也难免引起对女主形象塑造的担忧。

如何在古代背景下,更好地将爱情线与事业线融合,塑造女性的独立魅力,合理地填入现代性表达,讲述真正的“大女主”的故事,还需要编剧们狠下功夫。

好剧缺爆点,爆剧难持久。制作方捕捉到观众的需求是好事,想要落地就做得落地、不要只谈恋爱就叠加不同类型。

有了生活气的落地古偶还是需要一点偶像感,需要给好情感加一点“爆点”; 搞事业大女主剧成了新风向,更需要平衡事业与爱情的比例,也不能为了讨好观众将轻喜剧、悬疑等“叠加元素”做成“大锅炖”,好食材也要会组合,才能做出更好的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