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合作出现了89次,人才81次,创新生态56次,数据43次,投资41次,开放39次,人工智能38次……根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在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下称市咨会)现场,这些词语高频出现。
迅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博思帆指出,新加坡是随着城市金融中心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与当地机构、企业密切合作,促进共同增长。博思帆认为,上海港和上海城市的融合发展,对于建设一个全球互联的联运中心至关重要。他建议,上海可以探索新加坡跨机构协调模式,重新定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多式联运物流中心,覆盖陆路、航空、航运和铁路运输。
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表示,上海有很多跨国企业及其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并加快其应用,密切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他建议上海可以利用其现有优势,吸引更多全球顶级创新资源进入上海生态系统,尤其是促进前瞻性的技术合作。
贝尔卡特集团董事会主席丁有仁表示,面对众多全球挑战,创新和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唯一途径。上海在创新开放和国际合作方面有独特优势,应该加强和促进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为企业提供税收、资金、先进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岛达建议,上海可以参考自贸区的做法,探索建立国际合作特区,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先进技术领域。同时放宽限制性管制,在前沿领域建立先进标准。
在人才方面,贝恩公司全球董事会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认为,上海拥有众多高校资源,未来要吸引更多学术界人才,更有效地进行产学研合作。上海已连续13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力的中国城市”,希望上海更加重视外籍人士来华事宜,将市咨会的相关建议落到实处。
在市咨会现场,上海市市长龚正也表示,上海将加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融合集成,同时实行更具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政策,集聚全球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上海还将继续精准对接海内外人才在出入境、安居、创新创业等方面的需求,深入实施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改革,努力营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构建一个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认为,政策和监管环境,是所有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石。相关经验表明,支持性法规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在商业环境动荡或暂时陷入财务困境时进行重组,更快恢复元气。
为此,施铭伦建议,上海要简化初创企业的重组流程,以便让初创企业有更多时间重新协商债务,而不会立即面临清算。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框架,促进对失败企业家的接纳。此外,上海要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包括开发可供访问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对标国际知识产权标准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
施铭伦还认为,当前的监管壁垒一定程度阻碍了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他建议上海要打造更加透明、简化和支持性的监管环境,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全球风投投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
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提出了对于创新生态的建议。他表示,早在数十年前,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就不再强调单一空间,上海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空间规划,注重专项微型创新生态系统和初创社区的培育,更好满足创新企业对定制办公场所日益增长的需求。
例如,上海可以考虑将闲置的办公楼改造成实验室、物流设施、量子计算和数据中心。将虹口北外滩、杨浦滨江等市中心闲置建筑和仓库,转变为经济实用的居住和工作空间,以吸引新时代和千禧一代的创业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