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乳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于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乳业国创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学院协办。会议上,乳业国创中心联合“乳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布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专利现状与趋势白皮书》。该白皮书汇聚了行业专家和学者的智慧,系统呈现了婴配粉全球专利布局,并提供了技术创新与专利保护的深入指导。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乳业国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韩奎国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他强调了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技术热点和专利布局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技术重点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全球专利布局建议。特别指出,乳业国创中心的白皮书不仅揭示了全球婴配粉产业的专利技术现状及科研前沿,还展示了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在专利创新领域的强劲追赶势头。
多位专家围绕乳业全产业链各个方面做了分享。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敏在奶牛饲料安全方面,围绕超痕量污染物分析方法、分子识别新材料创制及其在新污染物超敏分析方向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技术在牛奶污染物防控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与乳业国创中心合作共同打造的全链条安全防控体系,致力于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林宇带来了《乳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实践与思考》报告,介绍了乳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现状、行业关键需求及完善方向与思路。并提到乳业国创中心积极推动标准化平台建设,聚焦行业共性需求,前瞻性规划乳业全产业链标准布局,依托乳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及示范应用,有利于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助力乳业产业转型升级。
在奶粉行业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的进程这个话题方面,资深专家金射华阐述了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作为奶粉行业最早推动智能化产业链的先驱,众多奶粉企业在他的指导和引领下,率先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的蜕变。
这些企业在行业中最早采用了包括机器人装箱机、隔板裹包机及循环式提升机等在内的定制化智能设备,显著增强了包装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与灵活性,有效减少了人力依赖,降低了操作误差,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系统稳定性,标志着行业向深度自动化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深入,企业继续采用数字化机器人自动投料系统,实现了配方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奶粉成品率,降低了污染风险,还优化了微量元素的精准调配。这一变革使得关键生产环节实现了无人化操作,全程管控确保了生产的高效与精准。
为了解决物流体系中的信息化短板,企业采用了“一物一码”与立体库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精准追踪与实时记录,增强了物流透明度与作业准确性,显著提升了仓储效率与货物周转速度,优化了库存管理策略,最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新鲜、安全的产品保障。在此过程中,SCADA系统作为监控中枢实时监控整个智能化产业链。它自动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支持精准决策,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系统实现了预测性维护,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并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SCADA系统确保了生产环境的稳定性,预防了质量问题,并通过数据分析提前识别并解决潜在问题,增强了产品质量追溯能力。
本次中国乳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不仅展示了乳业国创中心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前瞻性技术和专利布局,也揭示了乳品行业在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显著进步。专家们的深度解读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推动了乳业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通过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奶粉生产企业在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促进了乳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标志着中国乳业在全球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中的不断前行,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利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