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名创优品掏62亿想“爆改”永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名创优品掏62亿想“爆改”永辉

叶国富看上的,是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

文 | 《中国企业家》 李欣

编辑 | 米娜

9月23日晚,永辉超市的一纸公告宣布,名创优品花费62.7亿元,成了成立23年之久的永辉超市的最大股东。

在当晚名创优品举行的电话会上,对于这场交易,许多分析师直言“看不懂”。不过,网传截图显示,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发朋友圈说:“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错了。”

据《第一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认为,永辉超市谋划出售股权应该有一段时间了,此前与胖东来合作调改门店,一方面是希望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借此来提升自身商业价值,这会有利于永辉超市的资本运作。

2021年开始,永辉进入连亏三年的“至暗时刻”,尽管一直在不停求变,但始终未见成效,直到寻求胖东来的帮扶,转型才真正提速,但时至今日,距离回到最好的时光,仍很遥远。

而叶国富看上的,正是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

昨晚的电话会上,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表示,从零售的角度看,名创优品看好永辉超市的调改前景,认为这个业务有前途。

在某种程度上,永辉的前途,是自己俯身赚来的。今年5月,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和永辉超市CEO李松峰带了一众高管,前往河南许昌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几天后,于东来宣布启动帮扶调改永辉超市,尽管此时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是胖东来的70多倍。

公开资料显示,调改开始后,永辉超市对郑州的两家门店实施了以胖东来为样本的调整和改革。在商品策略上淘汰了70%的现有商品,并根据胖东来的商品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同时,引入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产品,包括江米条、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DL燕麦片和DL洗衣液等。另外,还效仿胖东来,提高了一线员工的薪资。

永辉尝到了胖东来调改带来的红利。永辉披露,位于郑州的瀚海海尚店是永辉超市经过改造的第二家门店,于8月7日重新开张。截至8月22日,该店的日均销售额飙升至108万元,相较于改造前的业绩增长了8.2倍,客流量提升近10倍。

永辉身上的胖东来基因,正是叶国富最终选择收购永辉超市的原因。

在电话会上,叶国富谈起自己对于调改后的永辉门店的印象。他说自己在7月底和8月初分别去了两家永辉的胖东来模式店,人流如织,自己颇受触动,“我在想,如果这个店是我的该多好。”

他还表示,中国的线下超市正面临着二十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而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对产品高度重视,且更重视顾客体验,更加尊重员工,而且没有会员制。

电话会上,张靖京称,预计名创优品不会控制永辉超市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因此,名创优品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也不会合并财务报表,这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做出的判断。预计此次交易会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24日,就此次收购《中国企业家》联系名创优品,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

这些年,大众谈起永辉超市的境遇时,总会以小见大,以曾经“超市之王”的命运隐喻整个线下零售业。

随着名创优品押注永辉超市,线下零售业是否会显现全新的机会点。而这笔交易会成就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是会沦为一声叹息,在这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这些疑问,也许很快就会有结果。

01 张氏兄弟的困局

9月23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牛奶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才国际”)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8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股份为29.40%。骏才国际的实控方为名创优品。

而牛奶公司则完成清退,京东持股从11.25%降至2.94%,低于5%,创始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则分别持股8.72%、7%。

23日晚,《中国企业家》联系永辉超市方面,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告为准,暂时没有更多信息。

名创优品则在公告中称,交易完成后,双方可以通过业务合作共享资源,进一步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优化成本结构。收购也将扩大名创优品对于日用品零售业务的投资和经营渠道。

或受上述公告影响,9月24日,名创优品港股大幅低开,盘中股价一度下探至20港元/股,跌幅39.21%。与之相反的是,永辉超市9月24日开盘涨停,截至发稿,报2.48元/股,总市值225.1亿元。

永辉超市由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创立,而他们的奋斗史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彼时,他们在福州市鼓楼区开办了第一家超市——“古乐微利超市”,以经营日用品为主,面积仅有100平方米,这便是永辉超市的前身。此后几年,在“农改超”的大趋势下的2001年3月,张氏兄弟成立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的业态经营模式。

9年后,曾受外资巨头夹击的永辉超市,靠生鲜、土特产等本地化属性强的特性,走出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2010年,永辉超市登陆A股,之后股价持续上涨,门店每年以新增60~70家的速度在全国铺开,发展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8年,永辉超市股价达到每股11.89元的高点,总市值一度超过了1000亿元,张轩松也陆续将“超市之王”“福建闽侯首富”“中国的沃尔玛”等称号收入囊中。

但也是这一年,永辉超市首次遭遇净利润大跌的挫败。且兄弟二人对于基于新零售概念探索出来的,餐饮+零售+体验式消费的产物——“超级物种”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分歧。

张轩宁认为超级物种的重心在于餐饮,而张轩松则认为应该将精力放在送货到家。2018年12月,两兄弟通过一纸公告,宣告长达8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解除。

2020年,永辉超市扣非净利润虽相比2019年腰斩,也还能达5.8亿元。而此后,永辉超市则连续3年出现大额亏损。2021~2023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3亿元、-25.65亿元、-19.76亿元。

也就是说,3年里,永辉超市总共亏损83.74亿元。

但将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这些年,永辉超市从没停止为自己谋出路。

永辉超市春风得意之时,也正值新零售的风口期。为追赶新零售,张轩宁亲自负责建立“永辉云创”,之后,定位在“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新业态“超级物种”首店落地。该项目对标的是盒马鲜生。

在超级物种之外,mini店业态、“仓储”会员制等新模式,永辉超市也曾有过尝试。

2021年,曾在京东任职的李松峰担任永辉超市CEO后,永辉便开始重金朝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转型,之后分别在数字化和“仓店合一”上进行探索。

今年上半年,永辉继续自救,方式是学习胖东来。不过,各种转型、改革之下,永辉现在仍处在调整的阵痛期。

8月23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滑26.34%。在门店数量方面,已开业门店合计943家,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86家。

此外,今年上半年永辉也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月份,自2001年起便在永辉服务的副总裁彭华生宣布离职,他被视为公司的核心元老之一。到了4月,永辉宣布免去吴光旺和林建华的副总裁职务。

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核心高管,如今的永辉超市仍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

02 未来的可能性

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易事,名创优品在此刻收购永辉,则更像是给永辉超市、线下零售打开了一个名为可能性的窗口。毕竟,大卖场模式起家的零售商们仍在面临着关店、业绩下滑的困境,它们也在等待二者给行业带来一个关于未来发展的更好答案。

对于此次交易,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中国企业家》分析称,尽管从业态上来看,永辉超市走大店模式,名创优品多为小店,商品结构也差得相对较远。但名创优品的能力是建设自有品牌的能力,这正是当下零售行业走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能力。

因此,名创优品入主永辉后,很有可能利用自身建设自有品牌的能力,来进一步改造永辉。此外,名创优品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平台开展并购,条件也相对便利。

但其也指出,由于双方业态、商品结构差别较大,对于供应链建设能力、门店管理等细节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未来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对于双方的未来,叶国富在电话会上透露,在渠道方面,名创优品会借助永辉的品牌更好地对商圈产生影响,拿到更好的位置和租金条件;在供应链方面,名创优品不会将永辉超市变成其品牌的销售渠道,而是会利用名创优品的供应链优势,撬动永辉的渠道规模,以量制价,更大程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互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名创优品

963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超微电脑涨超15%
  • 中概股美股盘前涨跌不一,理想汽车跌近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名创优品掏62亿想“爆改”永辉

叶国富看上的,是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

文 | 《中国企业家》 李欣

编辑 | 米娜

9月23日晚,永辉超市的一纸公告宣布,名创优品花费62.7亿元,成了成立23年之久的永辉超市的最大股东。

在当晚名创优品举行的电话会上,对于这场交易,许多分析师直言“看不懂”。不过,网传截图显示,名创优品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发朋友圈说:“大家都看不懂就对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错了。”

据《第一财经》报道,有业内人士认为,永辉超市谋划出售股权应该有一段时间了,此前与胖东来合作调改门店,一方面是希望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很有可能是借此来提升自身商业价值,这会有利于永辉超市的资本运作。

2021年开始,永辉进入连亏三年的“至暗时刻”,尽管一直在不停求变,但始终未见成效,直到寻求胖东来的帮扶,转型才真正提速,但时至今日,距离回到最好的时光,仍很遥远。

而叶国富看上的,正是胖东来“调改”后的永辉。

昨晚的电话会上,名创优品首席财务官张靖京表示,从零售的角度看,名创优品看好永辉超市的调改前景,认为这个业务有前途。

在某种程度上,永辉的前途,是自己俯身赚来的。今年5月,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和永辉超市CEO李松峰带了一众高管,前往河南许昌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几天后,于东来宣布启动帮扶调改永辉超市,尽管此时永辉超市的门店数量是胖东来的70多倍。

公开资料显示,调改开始后,永辉超市对郑州的两家门店实施了以胖东来为样本的调整和改革。在商品策略上淘汰了70%的现有商品,并根据胖东来的商品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同时,引入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产品,包括江米条、DL果汁、DL精酿小麦啤酒、DL燕麦片和DL洗衣液等。另外,还效仿胖东来,提高了一线员工的薪资。

永辉尝到了胖东来调改带来的红利。永辉披露,位于郑州的瀚海海尚店是永辉超市经过改造的第二家门店,于8月7日重新开张。截至8月22日,该店的日均销售额飙升至108万元,相较于改造前的业绩增长了8.2倍,客流量提升近10倍。

永辉身上的胖东来基因,正是叶国富最终选择收购永辉超市的原因。

在电话会上,叶国富谈起自己对于调改后的永辉门店的印象。他说自己在7月底和8月初分别去了两家永辉的胖东来模式店,人流如织,自己颇受触动,“我在想,如果这个店是我的该多好。”

他还表示,中国的线下超市正面临着二十年一遇的结构性机会。而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对产品高度重视,且更重视顾客体验,更加尊重员工,而且没有会员制。

电话会上,张靖京称,预计名创优品不会控制永辉超市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因此,名创优品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也不会合并财务报表,这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做出的判断。预计此次交易会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24日,就此次收购《中国企业家》联系名创优品,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

这些年,大众谈起永辉超市的境遇时,总会以小见大,以曾经“超市之王”的命运隐喻整个线下零售业。

随着名创优品押注永辉超市,线下零售业是否会显现全新的机会点。而这笔交易会成就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是会沦为一声叹息,在这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这些疑问,也许很快就会有结果。

01 张氏兄弟的困局

9月23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牛奶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才国际”)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8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股份为29.40%。骏才国际的实控方为名创优品。

而牛奶公司则完成清退,京东持股从11.25%降至2.94%,低于5%,创始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则分别持股8.72%、7%。

23日晚,《中国企业家》联系永辉超市方面,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告为准,暂时没有更多信息。

名创优品则在公告中称,交易完成后,双方可以通过业务合作共享资源,进一步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优化成本结构。收购也将扩大名创优品对于日用品零售业务的投资和经营渠道。

或受上述公告影响,9月24日,名创优品港股大幅低开,盘中股价一度下探至20港元/股,跌幅39.21%。与之相反的是,永辉超市9月24日开盘涨停,截至发稿,报2.48元/股,总市值225.1亿元。

永辉超市由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创立,而他们的奋斗史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彼时,他们在福州市鼓楼区开办了第一家超市——“古乐微利超市”,以经营日用品为主,面积仅有100平方米,这便是永辉超市的前身。此后几年,在“农改超”的大趋势下的2001年3月,张氏兄弟成立首家“农改超”超市——福州永辉屏西生鲜超市,开创了“生鲜食品超市”这种全新的业态经营模式。

9年后,曾受外资巨头夹击的永辉超市,靠生鲜、土特产等本地化属性强的特性,走出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2010年,永辉超市登陆A股,之后股价持续上涨,门店每年以新增60~70家的速度在全国铺开,发展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8年,永辉超市股价达到每股11.89元的高点,总市值一度超过了1000亿元,张轩松也陆续将“超市之王”“福建闽侯首富”“中国的沃尔玛”等称号收入囊中。

但也是这一年,永辉超市首次遭遇净利润大跌的挫败。且兄弟二人对于基于新零售概念探索出来的,餐饮+零售+体验式消费的产物——“超级物种”的未来发展也产生了分歧。

张轩宁认为超级物种的重心在于餐饮,而张轩松则认为应该将精力放在送货到家。2018年12月,两兄弟通过一纸公告,宣告长达8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解除。

2020年,永辉超市扣非净利润虽相比2019年腰斩,也还能达5.8亿元。而此后,永辉超市则连续3年出现大额亏损。2021~2023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3亿元、-25.65亿元、-19.76亿元。

也就是说,3年里,永辉超市总共亏损83.74亿元。

但将时间线拉长会发现,这些年,永辉超市从没停止为自己谋出路。

永辉超市春风得意之时,也正值新零售的风口期。为追赶新零售,张轩宁亲自负责建立“永辉云创”,之后,定位在“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新业态“超级物种”首店落地。该项目对标的是盒马鲜生。

在超级物种之外,mini店业态、“仓储”会员制等新模式,永辉超市也曾有过尝试。

2021年,曾在京东任职的李松峰担任永辉超市CEO后,永辉便开始重金朝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转型,之后分别在数字化和“仓店合一”上进行探索。

今年上半年,永辉继续自救,方式是学习胖东来。不过,各种转型、改革之下,永辉现在仍处在调整的阵痛期。

8月23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滑26.34%。在门店数量方面,已开业门店合计943家,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86家。

此外,今年上半年永辉也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月份,自2001年起便在永辉服务的副总裁彭华生宣布离职,他被视为公司的核心元老之一。到了4月,永辉宣布免去吴光旺和林建华的副总裁职务。

无论是业绩表现,还是核心高管,如今的永辉超市仍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

02 未来的可能性

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易事,名创优品在此刻收购永辉,则更像是给永辉超市、线下零售打开了一个名为可能性的窗口。毕竟,大卖场模式起家的零售商们仍在面临着关店、业绩下滑的困境,它们也在等待二者给行业带来一个关于未来发展的更好答案。

对于此次交易,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中国企业家》分析称,尽管从业态上来看,永辉超市走大店模式,名创优品多为小店,商品结构也差得相对较远。但名创优品的能力是建设自有品牌的能力,这正是当下零售行业走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能力。

因此,名创优品入主永辉后,很有可能利用自身建设自有品牌的能力,来进一步改造永辉。此外,名创优品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平台开展并购,条件也相对便利。

但其也指出,由于双方业态、商品结构差别较大,对于供应链建设能力、门店管理等细节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未来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对于双方的未来,叶国富在电话会上透露,在渠道方面,名创优品会借助永辉的品牌更好地对商圈产生影响,拿到更好的位置和租金条件;在供应链方面,名创优品不会将永辉超市变成其品牌的销售渠道,而是会利用名创优品的供应链优势,撬动永辉的渠道规模,以量制价,更大程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互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