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肽”爆炸,2W+中外美妆产品谁将胜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肽”爆炸,2W+中外美妆产品谁将胜出?

科研做深,传播做简。

文 | 未来迹FutureBeauty 陈龙

编辑 | 刘颖

作为和A醇、玻色因、胶原蛋白齐名的“抗老四巨头”之一,肽类成分的热度最近几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 年度中国肽类化妆品原料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4.5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3.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2.5%,远高于美妆行业的整体增速。

原料端的高增长传导到成品端,直接导致含有“肽类”成分的产品数量暴增。

美修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将“肽类”成分作为主打卖点,且在备案有效期内的护肤产品数量多达21665个,其中大部分产品的备案时间集中在最近两年,仅2024年备案的新品就超过4000个。而在配方中使用了肽类成分的商品则更多,使用率最高的“乙酰基六肽-8”相关商品多达11.34万件。

但即便当下新品扎堆,肽类护肤品的市场竞争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肽爆炸,中外企业“八仙过海”

“肽类成分的爆火是功效护肤发展的必然结果。”有资深科研人士指出,而这种“必然”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

一方面,肽类成分在活性和安全性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据了解,在成品中极低用量的肽就能发挥美容功效,一般用于产品中的含量都在微克级。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基因技术表达的多肽与人体基因同源,从而保证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另一方面,在多年的市场教育之下,消费者对成分和功效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知。消费者对肽类成分的认知,已经从“肽能抗老”逐渐深入至“哪些肽具体对应哪几种功效”。

这为不断内卷的肽类研发领域提供了市场应用基础,让肽类成分的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扩大。

从近年国内外发布的相关新品和技术论文中不难看出,众多品牌都已拥有肽领域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根据地,在抗老功效上“大做文章”。

有意思的是,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打法”差异性却越来越明显。

总体上来说,国际品牌在这一领域拥有更长的研发和应用历史,以OLAY品牌为例,公开资料显示:1975年,OLAY就首次将胜肽引入了护肤领域。1998年,OLAY又与Sederma合作,第一次将“棕榈酰侧链修饰技术”引入了美妆行业,克服了胜肽渗透性和稳定性的应用壁垒,让胜肽抗老从理论真正成为现实。2003年,OLAY第一次将棕榈酰五肽稳定应用于抗老面霜,推出了市面上第一款胜肽面霜。在此基础上,今年OLAY接力推出了“黑管精华”并升级推出“第四代超红瓶面霜”,完成了“酸·A·肽”和多重肽类成分的功效复配。

正因为如此,目前国际品牌在胜肽领域的研究侧重于通过“再生医学”等前沿学科,探究肽类物质以及多种复合物在人体内的起效机理;通过AI人工智能辅助,筛选功效更强的肽以及通过促渗透技术,增强透皮能力三个方面。

据宝洁大中华区科学传播总经理高培介绍,OLAY已经在肽类成分的科研、应用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皮肤基础科学、明确机理、有效渗透、临床验证、产品体验科学5大维度,构建独属于OLAY的“肽宇宙”,并正为之建立系统的传播体系。

相较于国际品牌在肽类成分研发和应用上的“步步为营”,中国本土品牌则是“以正和,以奇胜”。通过瞄准1-2种创新型肽类成分,集中资源拿下市场,并逐渐走向系统化,发力更为迅猛。

《FBeauty未来迹》发现,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生物等中国本土企业在肽类成分的科研竞争上,不仅实现了1-2种原创肽类成分的突破;并且完成了肽类成分的筛选、通路研究,功能、结构设计上的自主突破。

例如上美股份的研发团队就创新性地采用前沿制药领域的“环状改性”技术,在众多肽类成分中精准筛选出“六肽-9”进行“环化”,创造了“环六肽-9”。并且突破性地验证了“环六肽-9”的机理和作用靶点,解决了传统直链肽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有限、功效单一的致命缺陷。

在“环六肽-9”成功备案之前,韩束团队所做的这些研究也已经获得了国家层面和学术界的认可。并获得了2大核心发明专利授权(含金量最高的S级结构专利及功效机理专利)。

上海家化旗下医研共创品牌玉泽也在近日发布了肽类成分的最新科研成果——基于专利算法和AI筛选,玉泽在160万条多肽序列中,优选出敏肌抗老的关键成分“17型环肽”。

本土企业除了在研发上进行“聚焦”创新,在市场推广上同样将“聚焦”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上美股份为例,魔镜洞察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主力品牌韩束在抖音的GMV中,约51.1%和“肽”有关。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多肽市场整体上行,但却并不像“玻色因”“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等成分领域一样,拥有绝对的龙头企业。目前市场上不仅没有一个拥有绝对优势的肽类成分,核心领导品牌的位置也依旧空缺,整体处于“群雄割据”阶段。

可见,虽然外资企业在肽类成分的科研积累十分深厚,但随着越来越多国货的原创、自研肽类成分创新,两者在科研端的差距正在无限缩小。

“群雄割据”只因“肽”费解?

“肽类”市场之所以呈现如此竞争格局,或许也和肽的独特性有关。

如果将人体看作是一座精密的工厂,肽类在其中行使着看门、管理、通风报信等各种职能,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行。从具体功能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种[1]:

1.神经递质抑制类:直接或间接参与突触内神经递质的分泌,或抑制神经递质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2.载体肽:与金属离子自发络合,使金属离子传递至细胞中,促进上皮细胞吸收;

3.信号肽:激活或上调细胞蛋白合成信号,促进细胞内胶原蛋白合成。

在美妆领域应用较多的为信号肽类成分,顾名思义,这类肽是细胞功能“信号枪”,在美白、抗皱、紧致、抗氧化等多个核心功效方向,为皮肤细胞下达工作指令。

然而,具体下达什么指令,实现什么功能由肽类成分自身结构决定。

众所周知,肽类成分由氨基酸组成,生物界中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共22种,包括20种常见氨基酸以及2种不常见氨基酸。这22种氨基酸的排列组合,以及肽链的结构都会决定肽类成分的功效。

例如“乙酰基六肽-8”,乙酰基为肽类成分的运输车,促进肽的透皮吸收,而“六肽”则代表这个肽链由6个氨基酸组成,但从理论上来说,这6个氨基酸拥有22的6次方种排列组合方式。这意味着,存在22的6次方种六肽,六肽-8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海量的“肽”中进行了筛选,但美修大数据显示,目前在备案有效期内的护肤品成分表中所出现的肽类物质和组合物仍然高达1296种,所涉及的功效更是多种多样。

和玻色因、A醇等单一成分对应单一功效的简单直接相比,肽类物质的这种复杂性,给市场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海量的肽类成分,和全面的功效覆盖,加上复杂的概念,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认知门槛。

以上种种让肽类成分的爆火和短期内的“群雄割据”成为一种必然。

研究做深,传播做简

不过,《FBeauty未来迹》通过多方走访研发专业人士,尝试总结了当下肽类产品胜出的核心,关键可能还在于“研究做深、传播做简”8个字上。

从研发端来说,至少有以下4个关键点:

第一,基础研究除冗,在繁多的功效路径和胜肽成分中找到最关键的方向,聚焦深耕;

第二,从单一肽类转向多重肽类复配,从单一通路转为立体通路;

第三,拥有清晰的成分功效机制、渗透机制、肤感设计,塑造胜肽类极致的品质感;

第四,用足够的时间验证成品功效,从众多概念打法中破局,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过去,中国本土企业较少涉及肽类物质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肽的种类太多,氨基酸排列组合、分子结构预测、功效靶点筛选相关科研需要庞大的科研体系支撑。在茫茫“肽”类找到合适的成分,将不得不面对“维数灾难”。

但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蛋白质数据的累积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蛋白、肽类成分研发、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有业内专家表示,通过科学计算设计、筛选方法改进,实验室工作量可大幅减少至万分之一。

随着筛选成本大大降低,目标肽类成分的筛选能力已经不能为企业建立科研优势。因此,肽类成分的研究必然向“结构创新”和“复配”两个方向演进,研究越做越深已经是必然。

和在研发上做深同样重要的是,在“传播上做简”。

目前,在肽类产品的传播上韩束品牌实际上已经“趟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以具有结构创新性的“环肽”为建立消费心智的切入点,从而简化对配方体系的复杂解释过程。方便建立消费认知和市场传播。

这可能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解决肽类产品传播复杂性的有效路径之一。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人员进行结构创新的机会也在增加。不失为既能借势肽类市场大势,又能建立企业自身壁垒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将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产品渡过盛年期,而研发部门不能及时发现有新的,在结构实现创新的成分时,如何进一步巩固品牌心智。

一条可能的路径是,当不能通过“结构创新”创造新物质的时候,通过“复配”创新+技术IP的方法,实现功效升级和传播简化,也是一条重要出路。

具体来说,就是从研发端通过将多种肽类物质进行复配,诞生功效强、肤感好的优质组合物。然后将这个组合物“商标化”,以商标为锚点组织传播,从而实现产品价值的升级和传播的简化。

这种操作手法在外资企业和原料企业中,已经较为普遍。

比如,欧莱雅将由“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以及其他几种活性物组成的一个抗老组合物命名为“玻色因”;知名原料商英国禾大公司将由“发光肽、活力肽及两种不同类型修护肽组成的多肽精粹”命名为“黑洛西Haloxyl”等。

总体来看,围绕肽类成分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了“科研”和“传播”的综合较量。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国货品牌正在迎来系统性参与多肽成分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新机遇。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容,短期内肽类成分和肽类品牌可能会向多极化发展,每一个在研发创新和科学传播两方面实力均衡的品牌,都有可能通过一到两种核心的肽类成分,形成有效品牌标签。但从长远来看,相对聚焦的科研方向、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保持品牌续航力的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肽”爆炸,2W+中外美妆产品谁将胜出?

科研做深,传播做简。

文 | 未来迹FutureBeauty 陈龙

编辑 | 刘颖

作为和A醇、玻色因、胶原蛋白齐名的“抗老四巨头”之一,肽类成分的热度最近几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 年度中国肽类化妆品原料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4.5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3.2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12.5%,远高于美妆行业的整体增速。

原料端的高增长传导到成品端,直接导致含有“肽类”成分的产品数量暴增。

美修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将“肽类”成分作为主打卖点,且在备案有效期内的护肤产品数量多达21665个,其中大部分产品的备案时间集中在最近两年,仅2024年备案的新品就超过4000个。而在配方中使用了肽类成分的商品则更多,使用率最高的“乙酰基六肽-8”相关商品多达11.34万件。

但即便当下新品扎堆,肽类护肤品的市场竞争也才刚刚拉开帷幕。

肽爆炸,中外企业“八仙过海”

“肽类成分的爆火是功效护肤发展的必然结果。”有资深科研人士指出,而这种“必然”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

一方面,肽类成分在活性和安全性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据了解,在成品中极低用量的肽就能发挥美容功效,一般用于产品中的含量都在微克级。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基因技术表达的多肽与人体基因同源,从而保证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另一方面,在多年的市场教育之下,消费者对成分和功效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知。消费者对肽类成分的认知,已经从“肽能抗老”逐渐深入至“哪些肽具体对应哪几种功效”。

这为不断内卷的肽类研发领域提供了市场应用基础,让肽类成分的商业化空间进一步扩大。

从近年国内外发布的相关新品和技术论文中不难看出,众多品牌都已拥有肽领域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根据地,在抗老功效上“大做文章”。

有意思的是,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打法”差异性却越来越明显。

总体上来说,国际品牌在这一领域拥有更长的研发和应用历史,以OLAY品牌为例,公开资料显示:1975年,OLAY就首次将胜肽引入了护肤领域。1998年,OLAY又与Sederma合作,第一次将“棕榈酰侧链修饰技术”引入了美妆行业,克服了胜肽渗透性和稳定性的应用壁垒,让胜肽抗老从理论真正成为现实。2003年,OLAY第一次将棕榈酰五肽稳定应用于抗老面霜,推出了市面上第一款胜肽面霜。在此基础上,今年OLAY接力推出了“黑管精华”并升级推出“第四代超红瓶面霜”,完成了“酸·A·肽”和多重肽类成分的功效复配。

正因为如此,目前国际品牌在胜肽领域的研究侧重于通过“再生医学”等前沿学科,探究肽类物质以及多种复合物在人体内的起效机理;通过AI人工智能辅助,筛选功效更强的肽以及通过促渗透技术,增强透皮能力三个方面。

据宝洁大中华区科学传播总经理高培介绍,OLAY已经在肽类成分的科研、应用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皮肤基础科学、明确机理、有效渗透、临床验证、产品体验科学5大维度,构建独属于OLAY的“肽宇宙”,并正为之建立系统的传播体系。

相较于国际品牌在肽类成分研发和应用上的“步步为营”,中国本土品牌则是“以正和,以奇胜”。通过瞄准1-2种创新型肽类成分,集中资源拿下市场,并逐渐走向系统化,发力更为迅猛。

《FBeauty未来迹》发现,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生物等中国本土企业在肽类成分的科研竞争上,不仅实现了1-2种原创肽类成分的突破;并且完成了肽类成分的筛选、通路研究,功能、结构设计上的自主突破。

例如上美股份的研发团队就创新性地采用前沿制药领域的“环状改性”技术,在众多肽类成分中精准筛选出“六肽-9”进行“环化”,创造了“环六肽-9”。并且突破性地验证了“环六肽-9”的机理和作用靶点,解决了传统直链肽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有限、功效单一的致命缺陷。

在“环六肽-9”成功备案之前,韩束团队所做的这些研究也已经获得了国家层面和学术界的认可。并获得了2大核心发明专利授权(含金量最高的S级结构专利及功效机理专利)。

上海家化旗下医研共创品牌玉泽也在近日发布了肽类成分的最新科研成果——基于专利算法和AI筛选,玉泽在160万条多肽序列中,优选出敏肌抗老的关键成分“17型环肽”。

本土企业除了在研发上进行“聚焦”创新,在市场推广上同样将“聚焦”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上美股份为例,魔镜洞察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主力品牌韩束在抖音的GMV中,约51.1%和“肽”有关。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多肽市场整体上行,但却并不像“玻色因”“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等成分领域一样,拥有绝对的龙头企业。目前市场上不仅没有一个拥有绝对优势的肽类成分,核心领导品牌的位置也依旧空缺,整体处于“群雄割据”阶段。

可见,虽然外资企业在肽类成分的科研积累十分深厚,但随着越来越多国货的原创、自研肽类成分创新,两者在科研端的差距正在无限缩小。

“群雄割据”只因“肽”费解?

“肽类”市场之所以呈现如此竞争格局,或许也和肽的独特性有关。

如果将人体看作是一座精密的工厂,肽类在其中行使着看门、管理、通风报信等各种职能,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行。从具体功能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种[1]:

1.神经递质抑制类:直接或间接参与突触内神经递质的分泌,或抑制神经递质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2.载体肽:与金属离子自发络合,使金属离子传递至细胞中,促进上皮细胞吸收;

3.信号肽:激活或上调细胞蛋白合成信号,促进细胞内胶原蛋白合成。

在美妆领域应用较多的为信号肽类成分,顾名思义,这类肽是细胞功能“信号枪”,在美白、抗皱、紧致、抗氧化等多个核心功效方向,为皮肤细胞下达工作指令。

然而,具体下达什么指令,实现什么功能由肽类成分自身结构决定。

众所周知,肽类成分由氨基酸组成,生物界中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共22种,包括20种常见氨基酸以及2种不常见氨基酸。这22种氨基酸的排列组合,以及肽链的结构都会决定肽类成分的功效。

例如“乙酰基六肽-8”,乙酰基为肽类成分的运输车,促进肽的透皮吸收,而“六肽”则代表这个肽链由6个氨基酸组成,但从理论上来说,这6个氨基酸拥有22的6次方种排列组合方式。这意味着,存在22的6次方种六肽,六肽-8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在海量的“肽”中进行了筛选,但美修大数据显示,目前在备案有效期内的护肤品成分表中所出现的肽类物质和组合物仍然高达1296种,所涉及的功效更是多种多样。

和玻色因、A醇等单一成分对应单一功效的简单直接相比,肽类物质的这种复杂性,给市场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海量的肽类成分,和全面的功效覆盖,加上复杂的概念,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认知门槛。

以上种种让肽类成分的爆火和短期内的“群雄割据”成为一种必然。

研究做深,传播做简

不过,《FBeauty未来迹》通过多方走访研发专业人士,尝试总结了当下肽类产品胜出的核心,关键可能还在于“研究做深、传播做简”8个字上。

从研发端来说,至少有以下4个关键点:

第一,基础研究除冗,在繁多的功效路径和胜肽成分中找到最关键的方向,聚焦深耕;

第二,从单一肽类转向多重肽类复配,从单一通路转为立体通路;

第三,拥有清晰的成分功效机制、渗透机制、肤感设计,塑造胜肽类极致的品质感;

第四,用足够的时间验证成品功效,从众多概念打法中破局,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过去,中国本土企业较少涉及肽类物质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肽的种类太多,氨基酸排列组合、分子结构预测、功效靶点筛选相关科研需要庞大的科研体系支撑。在茫茫“肽”类找到合适的成分,将不得不面对“维数灾难”。

但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蛋白质数据的累积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蛋白、肽类成分研发、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有业内专家表示,通过科学计算设计、筛选方法改进,实验室工作量可大幅减少至万分之一。

随着筛选成本大大降低,目标肽类成分的筛选能力已经不能为企业建立科研优势。因此,肽类成分的研究必然向“结构创新”和“复配”两个方向演进,研究越做越深已经是必然。

和在研发上做深同样重要的是,在“传播上做简”。

目前,在肽类产品的传播上韩束品牌实际上已经“趟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以具有结构创新性的“环肽”为建立消费心智的切入点,从而简化对配方体系的复杂解释过程。方便建立消费认知和市场传播。

这可能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解决肽类产品传播复杂性的有效路径之一。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人员进行结构创新的机会也在增加。不失为既能借势肽类市场大势,又能建立企业自身壁垒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将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当产品渡过盛年期,而研发部门不能及时发现有新的,在结构实现创新的成分时,如何进一步巩固品牌心智。

一条可能的路径是,当不能通过“结构创新”创造新物质的时候,通过“复配”创新+技术IP的方法,实现功效升级和传播简化,也是一条重要出路。

具体来说,就是从研发端通过将多种肽类物质进行复配,诞生功效强、肤感好的优质组合物。然后将这个组合物“商标化”,以商标为锚点组织传播,从而实现产品价值的升级和传播的简化。

这种操作手法在外资企业和原料企业中,已经较为普遍。

比如,欧莱雅将由“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以及其他几种活性物组成的一个抗老组合物命名为“玻色因”;知名原料商英国禾大公司将由“发光肽、活力肽及两种不同类型修护肽组成的多肽精粹”命名为“黑洛西Haloxyl”等。

总体来看,围绕肽类成分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了“科研”和“传播”的综合较量。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国货品牌正在迎来系统性参与多肽成分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新机遇。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容,短期内肽类成分和肽类品牌可能会向多极化发展,每一个在研发创新和科学传播两方面实力均衡的品牌,都有可能通过一到两种核心的肽类成分,形成有效品牌标签。但从长远来看,相对聚焦的科研方向、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保持品牌续航力的基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