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新”鲁力 |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腾飞,烟台谋发展全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新”鲁力 |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腾飞,烟台谋发展全篇

烟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文 | 徐雅琳

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路径。

烟台,这座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力求在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正成为烟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烟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空间布局绘蓝图,产业新貌展宏图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烟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深知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关键。

烟台以黄渤海新区和高新区为示范引领区,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形成了中心城区、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三大产业聚集带。

在中心城区,烟台聚焦于聚集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加持下使相关产业得以快速聚集,一些数字经济企业在政策扶持下迅速成长,带动了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

在北部沿海,高端石化、复合材料、海洋经济、有色金属等标志性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以高端石化产业为例,烟台为裕龙岛一期、万华新材料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提供便捷的审批流程和必要的资金扶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预计到2026年,黄渤海南岸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将完成投资4000亿元、形成产值5000亿元,这将极大地推动烟台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对于南部沿海地区,烟台则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一代核电、航空航天、氢能及储能、多彩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格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烟台还同步布局了10个未来产业加速园,为新兴产业的孵化、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此外,烟台在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战略上“四向发力”。西向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相关产业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南向融入青岛都市圈,加强与青岛的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东向推进烟威同城化,打破区域壁垒,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北向开启烟台大连双城联动,加强与大连在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系列空间布局的优化,不仅为烟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更为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不同区域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烟台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空间布局绘蓝图,产业新貌展宏图”的深刻内涵。

图片来源:摄图网

科技引领强动力,创新驱动铸辉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烟台市深知科技创新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烟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一方面,烟台依托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实施了多项重大科技项目。

烟台依托万华技术团队,持续提升其在全球领先的14项技术和突破47项卡脖子技术,不断巩固和扩大在高端石化领域的竞争优势;依托天津大学与明石致远联合实验室,探索石墨烯功能半导体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硅级材料向碳级材料的迭代,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烟台还瞄准光电传感、微纳制造等一批前沿技术,加快研究应用创新突破,通过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新边界,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慧眼”星座计划是烟台科技创新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该项目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德仁院士团队牵头,旨在推动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烟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另一方面,烟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着力增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

为吸引高端人才,给予高额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同时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烟台通过持续投入和政策激励,以创新为源头活水,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使烟台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高端石化领域,裕龙岛一期、万华新材料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相继投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在高端装备领域,中集来福士、京鲁船业等企业快速成长;在生物医药领域,“蓝色药谷”等产业园区加速崛起……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彰显着烟台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和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产业升级筑基石,政策保障促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烟台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打造出新质生产力的高地。

在新兴产业方面,烟台实施集群发展工程,引领新兴产业融合聚集生态化发展。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烟台的一大亮点产业。烟台以建设“蓝色药谷”为契机,聚集了95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涵盖细胞与基因治疗、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等六大重点领域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还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在未来产业方面,烟台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以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为例,烟台推动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年内投产,启动建设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低碳产业园,加快建设通用东岳纯电整车、配套电池以及泰和新材间位芳纶等项目,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烟台加快布局航空航天领域。打造“星箭船网”一体布局的东方航天港、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发展的空天海装备制造城、水文气象监测一体服务的问天探海科创城,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重点突破以国和一号、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产业,以蓝鲸一号、孪生地球、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深海空天产业,以电化学、半导体封装材料、永磁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当然,想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构建完善的要素支撑体系。

为此,烟台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努力形成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配置。

在要素支撑上,烟台努力形成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配置。加快完成总投资7000亿元的核电、海上风电、光伏、LNG、大型煤电机组、区域性储能中心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启动总投资超百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些能源项目的建设,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充足能源和核能蒸汽保障,同时实现大规模“东电西送”“东气西输”。

与此同时,烟台还在交通和基础设施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和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烟台提高了城市的通达性和承载力,为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保障机制上,烟台重点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政策取向。正确处理发展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关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坚持协同发力,坚决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烟台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繁荣与人民幸福的双赢局面。

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烟台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新”鲁力 |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腾飞,烟台谋发展全篇

烟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文 | 徐雅琳

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路径。

烟台,这座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力求在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正成为烟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烟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图片来源:摄图网

空间布局绘蓝图,产业新貌展宏图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烟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深知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关键。

烟台以黄渤海新区和高新区为示范引领区,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形成了中心城区、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三大产业聚集带。

在中心城区,烟台聚焦于聚集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加持下使相关产业得以快速聚集,一些数字经济企业在政策扶持下迅速成长,带动了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

在北部沿海,高端石化、复合材料、海洋经济、有色金属等标志性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以高端石化产业为例,烟台为裕龙岛一期、万华新材料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提供便捷的审批流程和必要的资金扶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预计到2026年,黄渤海南岸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将完成投资4000亿元、形成产值5000亿元,这将极大地推动烟台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对于南部沿海地区,烟台则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一代核电、航空航天、氢能及储能、多彩农业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格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烟台还同步布局了10个未来产业加速园,为新兴产业的孵化、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此外,烟台在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战略上“四向发力”。西向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相关产业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南向融入青岛都市圈,加强与青岛的产业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东向推进烟威同城化,打破区域壁垒,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北向开启烟台大连双城联动,加强与大连在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系列空间布局的优化,不仅为烟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更为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不同区域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烟台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空间布局绘蓝图,产业新貌展宏图”的深刻内涵。

图片来源:摄图网

科技引领强动力,创新驱动铸辉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烟台市深知科技创新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烟台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一方面,烟台依托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实施了多项重大科技项目。

烟台依托万华技术团队,持续提升其在全球领先的14项技术和突破47项卡脖子技术,不断巩固和扩大在高端石化领域的竞争优势;依托天津大学与明石致远联合实验室,探索石墨烯功能半导体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硅级材料向碳级材料的迭代,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烟台还瞄准光电传感、微纳制造等一批前沿技术,加快研究应用创新突破,通过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新边界,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慧眼”星座计划是烟台科技创新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该项目由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李德仁院士团队牵头,旨在推动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烟台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另一方面,烟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着力增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

为吸引高端人才,给予高额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资金,同时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烟台通过持续投入和政策激励,以创新为源头活水,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使烟台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高端石化领域,裕龙岛一期、万华新材料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相继投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在高端装备领域,中集来福士、京鲁船业等企业快速成长;在生物医药领域,“蓝色药谷”等产业园区加速崛起……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彰显着烟台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和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产业升级筑基石,政策保障促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烟台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打造出新质生产力的高地。

在新兴产业方面,烟台实施集群发展工程,引领新兴产业融合聚集生态化发展。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烟台的一大亮点产业。烟台以建设“蓝色药谷”为契机,聚集了95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涵盖细胞与基因治疗、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等六大重点领域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还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来源:摄图网

而在未来产业方面,烟台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以新能源汽车“三电”领域为例,烟台推动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年内投产,启动建设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低碳产业园,加快建设通用东岳纯电整车、配套电池以及泰和新材间位芳纶等项目,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烟台加快布局航空航天领域。打造“星箭船网”一体布局的东方航天港、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发展的空天海装备制造城、水文气象监测一体服务的问天探海科创城,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重点突破以国和一号、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新一代核电产业,以蓝鲸一号、孪生地球、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深海空天产业,以电化学、半导体封装材料、永磁材料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当然,想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构建完善的要素支撑体系。

为此,烟台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努力形成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配置。

在要素支撑上,烟台努力形成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配置。加快完成总投资7000亿元的核电、海上风电、光伏、LNG、大型煤电机组、区域性储能中心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启动总投资超百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些能源项目的建设,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充足能源和核能蒸汽保障,同时实现大规模“东电西送”“东气西输”。

与此同时,烟台还在交通和基础设施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和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烟台提高了城市的通达性和承载力,为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保障机制上,烟台重点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政策取向。正确处理发展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关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坚持协同发力,坚决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烟台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繁荣与人民幸福的双赢局面。

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烟台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