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牧原斥资30-40亿回购股份,负债总额依然近千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牧原斥资30-40亿回购股份,负债总额依然近千亿

原股份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不注销,而是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界面新闻记者 张晓迪

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宣布多项经济支持政策,猪周期之王牧原股份(002714.SZ)遂抛出回购股份计划。

9月27日,牧原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已表决同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根据公告,牧原股份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 58.60 元/股(含本数),回购总金额30亿元至40亿元,预计可回购股数约 5119.45 万股至6825.94 万股,占牧原目前总股本的 0.94%-1.25%。

回购实施期限自9月27日起12个月内。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不注销,而是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而这也引起的外界的讨论。在我国,股票回购注销与不注销是上市公司在资本运营中的两种重要策略,所谓股票回购注销是指公司购回股票后,将其从公司股本中永久性地消除,即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这表明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将减少,而公司的净资产和盈利总额保持不变;

股票回购不注销是指公司购回股票后,将其作为库存股保留,不直接注销。这些库存股可以在未来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并购或其他资本运作目的。

股市评论专家皮海洲称,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中,注销式回购是最值得推崇的,也是投资者最期待的。就回报投资者的意义而言,注销式回购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在陈述此次回购不注销一事的目的时,牧原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公开信息显示,牧原股份始创于1992年,2014年上市。目前,其业务布局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目前,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省104市218县,2023年生猪出栏6382万头,出栏量全球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量72662万头,较上年上升3.8%。 牧原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8.78%。

据牧原称,当前,其生猪养殖产能设计的规模为8000万头/年,截至2023年末,生猪产能利用率86%左右。2024年,牧原的产能规模相比2023年预计会有一定的增长。目前牧原已建设完成猪场足以支撑1亿头/年的出栏规模。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告诉界面新闻,对行业来说,牧原的壮大确实使其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可能未来牧原在全国的生猪产能占比会达到15%的份额,而这对行业而言也是利弊参半。徐洪志表示,好处是能促进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降低全行业平均成本,弊端是可能会挤压散户生存空间,加剧市场波动风险,因为散户是猪周期产能增减的主要载体。

巨量规模和成本控制力使牧原成为不折不扣地猪周期之王。不过过去的2021年-2023年,生猪行业陷入漫长的下行周期。牧原也在2023年出现了业绩亏损。这也令牧原进一步放缓扩张的脚步,2023年,牧原下修出栏量,同时,压缩在线工程金额至2022年三分之一。

2023年,牧原实现营业收入1108.61亿元,同比下滑11.19%,实现归属净利润-42.6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32.14%,实现扣非净利润-40.26亿元,同比下滑130.90%。

不过,得益于优于同行的成本控制力,牧原熬过了艰难的下行周期。2024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回暖,上半年生猪养殖业大范围扭亏。牧原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行业的回暖,也让牧原在资金方面松了一口气。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74亿元。截至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03.60亿元。

尽管如此,但牧原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仍然在。截至2024年中,牧原总负债1184亿元,资产负债率61.81%,较一季度末下降1.78%。其中,有息负债合计832.55亿元,占总负债的70%以上。此外,流动负债余额高达915.05亿元,其中短期有息金融负债达627.91亿元,远高于同期货币资金余额。

长期存在的大额有息债务,使牧原利息支出不断攀升。2022年、2023年,牧原全年利息支出增长至28.90亿元和32.39亿元。2024年上半年,牧原利息支出达16.68亿元。

而于此同时,牧原的融资成本并不低。截至2024年6月末,牧原存量贷款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左右。

牧原表示,当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以来逐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整体负债规模,预计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下降。

而此次回购股份,又将为牧原增加30-40亿资金敞口。

值得一提的是,9月27日,牧原公告称,以自有资金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其中6000万元留于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西湖大学人才建设、学科建设等,4000万元用于资助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及发展。

据牧原股份称,由于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担任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董事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牧原首席人力资源官(CHO)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本次捐赠构成关联交易。

据了解,用低豆日粮技术,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是牧原降低养殖成本的重要手段。2021年牧原向行业公开低豆日粮配方技术,2023年其豆粕进一步降低至5.7%,比全国平均值13%低了7.3个百分点。牧原与西湖大学合作,成立牧原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进一步替代大豆。

牧原曾表示未来将继续压降养殖成本。2024年,其全年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 元/kg,年底目标希望能降到13元/k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牧原斥资30-40亿回购股份,负债总额依然近千亿

原股份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不注销,而是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界面新闻记者 张晓迪

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宣布多项经济支持政策,猪周期之王牧原股份(002714.SZ)遂抛出回购股份计划。

9月27日,牧原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已表决同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根据公告,牧原股份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 58.60 元/股(含本数),回购总金额30亿元至40亿元,预计可回购股数约 5119.45 万股至6825.94 万股,占牧原目前总股本的 0.94%-1.25%。

回购实施期限自9月27日起12个月内。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表示,本次回购的股份将不注销,而是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而这也引起的外界的讨论。在我国,股票回购注销与不注销是上市公司在资本运营中的两种重要策略,所谓股票回购注销是指公司购回股票后,将其从公司股本中永久性地消除,即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这表明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将减少,而公司的净资产和盈利总额保持不变;

股票回购不注销是指公司购回股票后,将其作为库存股保留,不直接注销。这些库存股可以在未来用于员工股权激励、并购或其他资本运作目的。

股市评论专家皮海洲称,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中,注销式回购是最值得推崇的,也是投资者最期待的。就回报投资者的意义而言,注销式回购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在陈述此次回购不注销一事的目的时,牧原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主营业务发展前景、公司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公开信息显示,牧原股份始创于1992年,2014年上市。目前,其业务布局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目前,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省104市218县,2023年生猪出栏6382万头,出栏量全球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猪出栏量72662万头,较上年上升3.8%。 牧原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8.78%。

据牧原称,当前,其生猪养殖产能设计的规模为8000万头/年,截至2023年末,生猪产能利用率86%左右。2024年,牧原的产能规模相比2023年预计会有一定的增长。目前牧原已建设完成猪场足以支撑1亿头/年的出栏规模。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告诉界面新闻,对行业来说,牧原的壮大确实使其拥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可能未来牧原在全国的生猪产能占比会达到15%的份额,而这对行业而言也是利弊参半。徐洪志表示,好处是能促进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降低全行业平均成本,弊端是可能会挤压散户生存空间,加剧市场波动风险,因为散户是猪周期产能增减的主要载体。

巨量规模和成本控制力使牧原成为不折不扣地猪周期之王。不过过去的2021年-2023年,生猪行业陷入漫长的下行周期。牧原也在2023年出现了业绩亏损。这也令牧原进一步放缓扩张的脚步,2023年,牧原下修出栏量,同时,压缩在线工程金额至2022年三分之一。

2023年,牧原实现营业收入1108.61亿元,同比下滑11.19%,实现归属净利润-42.6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32.14%,实现扣非净利润-40.26亿元,同比下滑130.90%。

不过,得益于优于同行的成本控制力,牧原熬过了艰难的下行周期。2024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回暖,上半年生猪养殖业大范围扭亏。牧原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行业的回暖,也让牧原在资金方面松了一口气。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74亿元。截至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余额203.60亿元。

尽管如此,但牧原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仍然在。截至2024年中,牧原总负债1184亿元,资产负债率61.81%,较一季度末下降1.78%。其中,有息负债合计832.55亿元,占总负债的70%以上。此外,流动负债余额高达915.05亿元,其中短期有息金融负债达627.91亿元,远高于同期货币资金余额。

长期存在的大额有息债务,使牧原利息支出不断攀升。2022年、2023年,牧原全年利息支出增长至28.90亿元和32.39亿元。2024年上半年,牧原利息支出达16.68亿元。

而于此同时,牧原的融资成本并不低。截至2024年6月末,牧原存量贷款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左右。

牧原表示,当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以来逐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整体负债规模,预计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下降。

而此次回购股份,又将为牧原增加30-40亿资金敞口。

值得一提的是,9月27日,牧原公告称,以自有资金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其中6000万元留于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西湖大学人才建设、学科建设等,4000万元用于资助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及发展。

据牧原股份称,由于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担任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董事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牧原首席人力资源官(CHO)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本次捐赠构成关联交易。

据了解,用低豆日粮技术,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是牧原降低养殖成本的重要手段。2021年牧原向行业公开低豆日粮配方技术,2023年其豆粕进一步降低至5.7%,比全国平均值13%低了7.3个百分点。牧原与西湖大学合作,成立牧原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进一步替代大豆。

牧原曾表示未来将继续压降养殖成本。2024年,其全年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 元/kg,年底目标希望能降到13元/kg。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