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新”鲁力 | “集成改革”推陈出新,德州撬动高质量发展杠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新”鲁力 | “集成改革”推陈出新,德州撬动高质量发展杠杆

坐拥资源禀赋,德州更加懂得,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集群的加速聚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破局之钥。

文 | 张馨仪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这一次,位于山东北大门的德州,站在了“集成改革”的潮头。

从构建“一张水网”的节约集约用水新体系,到“收储运加消”全链条的节粮减损集成改革;从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县镇同权”和镇街底线集成改革,到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集成改革,近年来,德州持续在多个领域深入推进集成改革。

由点到面,一连串环环相扣的改革,正成为德州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向“新”而生,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德州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深度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这是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革新、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唯有勇于向内革新,才能解锁潜能。

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征途中,德州以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为双翼,引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华丽转身。

今年上半年,德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的坚实支撑,增长面超八成,彰显了德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生机。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智慧,德州以产业创新工程为支点,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德州,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德州将其视为“一号产业”重点培育,成功吸引了有研半导体、英望科技等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三线城市“一线产业”的奇迹。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德州发展的坚定信念。德州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节能节水设备推广,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坚持“新能源+储能”发展思路,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生产力,致力于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和“绿电”示范区。截至2024年7月底,德州市新能源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54.4%,位居全省第1位。

此外,德州还加速挺进氢能产业“新蓝海”,依托雄厚的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基础和充足的氢气来源,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

迎难而上,科创助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灵魂。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德州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携手科研院所,共同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出一系列高精尖产品。

走进德州恒力电机,从2018年起,这家企业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3%投入研发。经过不懈努力,德州恒力电机成功研发出船用高速电机,填补了行业空白。这款电机在保证各项性能的基础上,转速高达每分钟8万转,是普通电机的27倍,一举占据了船用电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持续增长的创新能力为德州半导体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德州仪器,凭借其在模拟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多年来始终稳居全球模拟芯片供应商的首位。

有研半导体等重点项目的落地,为德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德州已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德州半导体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使其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大脑成功入选省级入库培育名单。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德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270家,其中52家企业实现了“小升规”的跨越。此外,德州还拥有130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6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76家。这些企业的涌现,不仅为德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使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全市有84项产品产能、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或全球第一,43项制造工艺达到全球领先或国内首创水平。

源头赋能,链动创新,共筑新质生产力高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以说,在全球化浪潮中,链式发展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基石,以创新为引擎,驱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紧密咬合,让产业不仅“大而全”,更“强而精”,是为产业注入持续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更是突破国际竞争重围的锋利刃剑。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德州围绕产业链精心布局创新链,致力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推动产业升级打开局面。

通过积极争取各级支持资金、成功举办融链固链对接会、出台针对性强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德州成功吸引并沿链集聚了一批龙头引领型和高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加入,为船舶与海工装备等标志性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坐拥资源禀赋,德州更加懂得,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集群的加速聚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破局之钥。因此,德州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精心布局,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加快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向下扎根厚植沃土。

走进陵城区的全国工业一体化鲁北大数据中心,这片充满未来感的区域,已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山东省重点规划布局的 3 个省级区域中心之一。项目搭建视频监控、城市运行管理、无线感知城市、时空信息、电子政务云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六大基础平台,建设百种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未来将构建形成“鲁东烟台、鲁南枣庄、鲁北德州”的工业数据中心大格局,加速形成百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为德州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壮大提供强大支撑。

当前的德州,正以改革为经纬,链式发展作引擎,坚实构筑起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道路上,德州将科技创新视为灵魂引擎,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生机勃勃。创新改革的德州,正以前瞻性的视野链接未来。一幅描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蓝图的壮美画卷正缓缓铺展于世人面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新”鲁力 | “集成改革”推陈出新,德州撬动高质量发展杠杆

坐拥资源禀赋,德州更加懂得,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集群的加速聚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破局之钥。

文 | 张馨仪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这一次,位于山东北大门的德州,站在了“集成改革”的潮头。

从构建“一张水网”的节约集约用水新体系,到“收储运加消”全链条的节粮减损集成改革;从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县镇同权”和镇街底线集成改革,到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集成改革,近年来,德州持续在多个领域深入推进集成改革。

由点到面,一连串环环相扣的改革,正成为德州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向“新”而生,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德州的传统产业面临着深度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这是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革新、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唯有勇于向内革新,才能解锁潜能。

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征途中,德州以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为双翼,引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华丽转身。

今年上半年,德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的坚实支撑,增长面超八成,彰显了德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蓬勃生机。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智慧,德州以产业创新工程为支点,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德州,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德州将其视为“一号产业”重点培育,成功吸引了有研半导体、英望科技等一批高端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三线城市“一线产业”的奇迹。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德州发展的坚定信念。德州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强节能节水设备推广,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坚持“新能源+储能”发展思路,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绿色生产力,致力于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和“绿电”示范区。截至2024年7月底,德州市新能源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54.4%,位居全省第1位。

此外,德州还加速挺进氢能产业“新蓝海”,依托雄厚的煤化工、盐化工产业基础和充足的氢气来源,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

迎难而上,科创助力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灵魂。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德州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携手科研院所,共同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出一系列高精尖产品。

走进德州恒力电机,从2018年起,这家企业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3%投入研发。经过不懈努力,德州恒力电机成功研发出船用高速电机,填补了行业空白。这款电机在保证各项性能的基础上,转速高达每分钟8万转,是普通电机的27倍,一举占据了船用电机市场的领先地位。

持续增长的创新能力为德州半导体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德州仪器,凭借其在模拟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多年来始终稳居全球模拟芯片供应商的首位。

有研半导体等重点项目的落地,为德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德州已形成了以有研公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威讯公司射频芯片封测为核心,鲲程电子公司芯片模组、英望科技整机生产为补充的“一核多元”产业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德州半导体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使其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大脑成功入选省级入库培育名单。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德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270家,其中52家企业实现了“小升规”的跨越。此外,德州还拥有130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46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76家。这些企业的涌现,不仅为德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使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目前,全市有84项产品产能、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或全球第一,43项制造工艺达到全球领先或国内首创水平。

源头赋能,链动创新,共筑新质生产力高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可以说,在全球化浪潮中,链式发展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基石,以创新为引擎,驱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紧密咬合,让产业不仅“大而全”,更“强而精”,是为产业注入持续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更是突破国际竞争重围的锋利刃剑。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德州围绕产业链精心布局创新链,致力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推动产业升级打开局面。

通过积极争取各级支持资金、成功举办融链固链对接会、出台针对性强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德州成功吸引并沿链集聚了一批龙头引领型和高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加入,为船舶与海工装备等标志性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坐拥资源禀赋,德州更加懂得,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集群的加速聚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破局之钥。因此,德州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精心布局,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行动,加快塑强现代化产业新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向下扎根厚植沃土。

走进陵城区的全国工业一体化鲁北大数据中心,这片充满未来感的区域,已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山东省重点规划布局的 3 个省级区域中心之一。项目搭建视频监控、城市运行管理、无线感知城市、时空信息、电子政务云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六大基础平台,建设百种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未来将构建形成“鲁东烟台、鲁南枣庄、鲁北德州”的工业数据中心大格局,加速形成百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为德州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壮大提供强大支撑。

当前的德州,正以改革为经纬,链式发展作引擎,坚实构筑起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道路上,德州将科技创新视为灵魂引擎,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生机勃勃。创新改革的德州,正以前瞻性的视野链接未来。一幅描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蓝图的壮美画卷正缓缓铺展于世人面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