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05后”股民,第一次尝到了股市的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05后”股民,第一次尝到了股市的甜

入场1个月,赚到生活费。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首席人物观 钱钰 小葵

编辑 | 江岳

“你开着酷炫的黄色跑车和我住一样的破楼,你一个月到底赚了多少?”

“我上个月赚了7万美元,准确地说是7.2万美元。”

上述对话发生在《华尔街之狼》中。结合电影二十世纪90年代的背景,提问者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800美元。在听到这个答案后,他马上给老板打电话裸辞,义无反顾冲进了资本市场。

类似的诱惑,正在A股市场上演。

从9月24日起,A股经历了连续5个交易日的大涨,尤其在9月30日这天,股民们的手机里一片红彤彤,想要在大涨的行情中找到下跌的股票,都变成了难事。

踏空的痛苦比套牢要强1万倍,没有人想错过这次机会。当真假难辨的收益截图在网上被疯传,很多人都哀叹自己怎么没这命。来自身边人的获利,则有更直接的刺激效果。有才入校的05后大学生,见舍友入场1个月收益过千元,马上跟风开户,结果连基础的交易知识都没搞懂。

同样的诱惑面前,不同经历与性格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人重新下载炒股软件,打开2年没再看过的炒股账户;有人赌性大作,用7倍杠杆从这波大涨中捞到了金;也有人心态平和,看到朋友圈里日入800万元的股市收益截图,也不为之所动。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01 新开户的大一新生,拿着盗版《量化分析》炒股

一个月前黎胥才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大学报道,如今他已经靠着大A赚了笔生活费。

证券账户是在9月初开的。开户的理由也十分简单,老爸给他办校园卡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机上全是游戏APP。与其在游戏上花钱,不如在大A成长,老爸当场给他手机下载了炒股软件,完成开户,转入1万元本金。

“我爸说,赚了就让我自己当零花钱,亏了就当交学费”。

这并不稀奇。黎胥家在杭州,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炒股。父母经常在饭桌上讨论股市主线与趋势,耳濡目染之下,黎胥对很多专业名词都熟悉了。

但真正操盘1万元的资金时,他还是很谨慎。

作为电商专业的大一新生,他拿到大学教材也就1个月,其中并没有专业的金融教材。金融专业书籍普遍价格昂贵,即使网购,也动辄七八十元一本。他认为这是必须要买的,但出于成本考虑,最后选择在盗版书店一站式搞定,包括:泛着荧光白的盗版书、价值两元钱的影印版PDF、以及像素不到360k的盗版视频。

要对金融市场保持敬畏之心,这是他从盗版学习材料中学到的第一课。落到实操中,他把资金尽量分散,覆盖多个板块:既有券商与银行的股票,也有不知名的汽车股票,还有“一带一路”概念股,覆盖了多个板块。此外,他持仓也很分散,基本上每只股票只买一手——最小的购买单位,即100股。

至于购买时机,还在新手村的黎胥毫无章法,主要看灵感。有时候是听雪球大神、“投资顾问”推荐,有时候是无意发现某只热门股的形态与盗版书上的某些战法形态相似。

9月前面大半个月,他的战绩并不理想,经常是A公司亏100块,B公司赚10块,整体收益浮动在-15%到5%之间。直到国庆节前这几天,他跟着A股大涨“喝到了汤”,炒股APP里,他的全部自选股、关注板块都是“涨停”的状态,涨幅轻松达到10%。而且,有些股票是直接跳空高开,有些涨停是直接封“一字板”,涨得十分坚定。

那几天,黎胥的很多同学都在聊炒股的事情,就连学校里的体育生、三食堂的厨师都在聊能不能进场。黎胥没有忍住,直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收益率25%的图片。发出没多久,评论区就像炸了一样,很多朋友都追问“财富密码”、求带。

黎胥注意到,周围不少人都没有炒股的知识,没弄明白创业板的资金门槛,不知道开户交易的要求,只是看到他25%的涨幅,就急不可耐地开户了。

就连黎胥的一位室友,也没忍住在上周五开户。周一才刚刚开户成功,他就急着买股票,一分钟内提交了两次订单。可惜他根本不知道开户首个交易日无法进行交易,所有订单只能作废。而个中缘由,室友直到晚上问了几个同学才搞明白。

相比之下,才入A股一个月的黎胥,感觉自己心态上已经靠近“老手”。室友成为新股民的故事,也让他相信还有很多人正在开户的路上。于是,节前他只卖掉了部分没有封“一字板”的股票,其他就继续持有了。仅仅是这套操作,他就赚到了1500多元。

这是黎簇第一次靠着自己赚到生活费。这笔钱,也就有了格外特别的意义。

02 定投两年ETF,从亏损10万元到盈利6万元

因为定投ETF被老婆骂了四年,李鑫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李鑫是一名程序员,2020年,出于搞钱的心理,他选中了一支年度收益率一度超过50%的证券保险ETF,开始每个月砸2万元定投。然而,两年间,它从0.9元跌到0.5元,此后就经常在0.5元-0.6元之间挣扎。

两年的时间里,在不断加仓拉低成本的前提下,这支ETF还是一度亏损10万元。加上购买葛兰基金带来的8万元亏损,他坚持“价值投资”的两年里,70万元成本变成了50多万元,没了老家一套房子的首付。

到2023年年中时,李鑫基本接受了自己已经被套牢的现实。他停止了继续加仓,转而投资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定期存款。而且,金额也较小,每个月不过5千元。

对外,李鑫一直都宣传自己看破红尘、早早割肉了,亏损金额也只有两三万元。但只有李鑫和老婆知道,当初卸载证券APP的时候,自己账户上冰冷显示着总亏损10万元的数字。这个成绩也直接影响了李鑫的家庭地位:他不得不主动承包了家庭保洁的活儿,省下请保洁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让老婆息怒。

好在,李鑫心态足够好。

虽然身边的同事没有明说,但是从他们钟情于黄金、大额定期存单、货币基金等动作,他就知道这些人也没少亏损。就连他关注的一些理财博主,也渐渐停更。有时候,博主难得更新了视频,呼吁大家“3000点以下就是抄底,大胆做定投”,评论区里的内容主要也是嘲笑。

变化在国庆节前发生。

大概从上周四开始,李鑫不断看到有股民在微博、小红书的评论区晒盈利图,自己关注的公众号也纷纷用“牛”字做标题的时候。他察觉时间到了,连忙重新下载了证券公司的APP,查看那个“发霉”两年的账户。

果然有惊喜:9月27日时,当初重仓的ETF已经收获了三个大涨,不仅抹平了此前带来的亏损,还带来了2万元的收益。

考虑到自己“清仓走人”的人设,李鑫没敢发朋友圈庆祝,只是悄悄咨询了许久不联系的资深股民,得到了“不要轻易卖出”的建议。听劝的李鑫当时打算再拿一周,果然,9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ETF进一步跳空高开,李鑫又赚到了4万元,账户总盈利变成了6万元。

李鑫此前购买的基金,虽然整体依旧在亏损,但是至少跟着大盘在上涨,这让他有底气自我安慰:只要不卖出就没有实际亏损,账上的亏损都是“浮亏”。

尽管这笔钱还没有落袋为安,但赚钱的喜悦,李鑫已经提前拥有了。

6万元“战报”出炉的当晚,他就带着老婆买了一款ck的包,随后又一起去了洗脚店消费,国庆回程的硬卧也改成了机票。他现在觉得红色是全世界最好看的颜色,这次回家,他也给高三的表弟买了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套卷子的封面是红色。

当然,他也忍不住打听身边股民们的盈利情况。有些人赶上了机会,赚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有些人虽然赚了十个百分点,但是整体依旧亏损30%左右,还需要几个涨停才能解套。有人虽然赚到了,依旧为没买到翻倍股难受。还有人强行凑热闹,打算P个图骗骗自己。

几乎所有人的共识都是:要有信心。

不过李鑫也嗅出了一些疯狂的味道。曾经被嘲笑的财经博主们一天发好几条视频,强调自己过去多么地有眼光。之前在群里大谈黄金和债券投资的那几个同事,开始在朋友圈问什么板块比较稳健。甚至有同事想把定期的钱提前取出来也买股票。

他们都害怕错过这一轮行情。

03 七倍杠杆,日赚40万元

9月30日,陈慧上演了一场疯狂星期一:本金60万元,盈利40万元。

他是在9月27日中午那场交易所宕机事故中发现机会的。那是这轮A股大涨的第四天,延迟交易的现象在午间出现。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各家券商称,这属于行业共性问题。还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委托量非常大,客户的撤单委托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成功或失败的明确结果,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陈慧综合多方消息以及对数据的计算,判断背后有隐藏投资者在涌入(注: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

陈慧是一位电力市场的研究员。之前在私募机构干过2年,所以陈慧至今会敲代码、研究投资策略,主要面向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这些专业背景,让陈慧的投资策略偏向中性。

然而,在大涨的行情中,这似乎成了劣势。比如在9月24日、25日的交易中,因为中性的投资策略与市场相悖,此前44%的收益率化作了泡沫。

他决定顺势而为,跟着赌一把。于是,他很快把剩余资金全部投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疯狂做多,杠杆高达7倍。选择7倍,而不是按照期货公司最低保证金12%的要求,即8倍左右的最高杠杆进行交易。这是因为8倍杠杆带来收益最大化同时,也导致账上资金只够交保证金、风险最大化。在8倍杠杆下,陈慧不能承受一丁点的市场波动。

最后,陈慧把杠杆数设定在7倍——陈慧心中能够面对一定下跌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率最大化的“最高杠杆”。

七倍杠杆,也就意味着下跌带来的亏损也是七倍。值得庆幸的是,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在9月27日下午、9月30日都如陈慧所期待的大幅上涨。在杠杆效应之下,他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就把整体收益率做到了65%。

最后算下来,不到两天时间内,陈慧利用60万元本金,获得了40万元左右的收益。节前那晚,他花1500元去KTV唱了《好运来》。

04 赚钱了,但又把媳妇惹恼了

仓位最高时,董杰有100万元资金在A股,但这轮大涨前,他减到了30万元。

本来还在为每天从A股捡钱而开心的媳妇,在得知这组数据后,心情马上变了。

节前那几天A股大涨的日子,几乎每天下午3点,媳妇都会照常问:今天赚了多少钱。一般得到的答案是2-3万元。5个交易日大涨下来,董杰的A股账户多出了十几万元。上一次这么“风光”,还是在2015年。可惜,后来全部变成了学费。

2015年的那场股灾,最后让董杰损失了40万元。他随后转战港股,A股就此成为伤心地。

不过,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最佳药剂,几年过后,他在A股的仓位,又回到了100万元附近。

那是2年的数据。当时董杰从大厂离职,一度想靠投资过上自由的生活。股市偶尔日赚一万元的收益,让他跟媳妇都觉得这有戏。可惜,好景不长,后来股市就进入了漫长的萎靡期,董杰账户里的100万元,也慢慢缩水,最低到过六七成。

相比2015年时候的刺激,这个过程更温和、但也更让人迷茫。

有时候,董杰翻遍手机,也想不好投资标的。港股情况也类似,他的资金从最高接近90万元,缩水到一半左右。

很长时间里,股市收益,是他们在家里不愿深谈的话题。“行情不好,个人努力也没用”。何况,市面上也没有更好的投资对象。2015年从股市抽离后,他们还能把手头的钱转投向房市,买下的房产在几年后一度升值高达70%,如今尽管回落,整体算下来依然是升值的,但在2023年之后,当他们想找一个类似标的时,答案却是模糊的,所以,钱就只能继续躺在股市了。

直到今年夏天,家里陆续出现几件需要花大钱的事情:买学区房、媳妇住院、董杰生意转型需要新资金……A股就成了“取款机”,董杰陆陆续续把钱抽出来了。

其中一笔10万块钱,是9月22号左右取出来的——就在大涨前2天。买房时,他跟父母借了10万块钱,尽管他们表示不用还,但董杰不想动老人的退休金,坚持赶在国庆假期前还掉了。如今看来,这笔钱如果还留在A股,是会自己挣钱的。这也是媳妇一度懊恼的点。

好在,假期稀释掉了一切因为股市波动带来的情绪。国庆假期的时候,媳妇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ETF收益,本金6800万元,9月30日的单日收益高达680万元,两人也只是呵呵一乐,继续干饭。

“富贵有命”,作为在股市见过大世面的老股民,董杰如今已经心态平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05后”股民,第一次尝到了股市的甜

入场1个月,赚到生活费。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首席人物观 钱钰 小葵

编辑 | 江岳

“你开着酷炫的黄色跑车和我住一样的破楼,你一个月到底赚了多少?”

“我上个月赚了7万美元,准确地说是7.2万美元。”

上述对话发生在《华尔街之狼》中。结合电影二十世纪90年代的背景,提问者每个月的收入大概在800美元。在听到这个答案后,他马上给老板打电话裸辞,义无反顾冲进了资本市场。

类似的诱惑,正在A股市场上演。

从9月24日起,A股经历了连续5个交易日的大涨,尤其在9月30日这天,股民们的手机里一片红彤彤,想要在大涨的行情中找到下跌的股票,都变成了难事。

踏空的痛苦比套牢要强1万倍,没有人想错过这次机会。当真假难辨的收益截图在网上被疯传,很多人都哀叹自己怎么没这命。来自身边人的获利,则有更直接的刺激效果。有才入校的05后大学生,见舍友入场1个月收益过千元,马上跟风开户,结果连基础的交易知识都没搞懂。

同样的诱惑面前,不同经历与性格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人重新下载炒股软件,打开2年没再看过的炒股账户;有人赌性大作,用7倍杠杆从这波大涨中捞到了金;也有人心态平和,看到朋友圈里日入800万元的股市收益截图,也不为之所动。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01 新开户的大一新生,拿着盗版《量化分析》炒股

一个月前黎胥才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大学报道,如今他已经靠着大A赚了笔生活费。

证券账户是在9月初开的。开户的理由也十分简单,老爸给他办校园卡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机上全是游戏APP。与其在游戏上花钱,不如在大A成长,老爸当场给他手机下载了炒股软件,完成开户,转入1万元本金。

“我爸说,赚了就让我自己当零花钱,亏了就当交学费”。

这并不稀奇。黎胥家在杭州,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炒股。父母经常在饭桌上讨论股市主线与趋势,耳濡目染之下,黎胥对很多专业名词都熟悉了。

但真正操盘1万元的资金时,他还是很谨慎。

作为电商专业的大一新生,他拿到大学教材也就1个月,其中并没有专业的金融教材。金融专业书籍普遍价格昂贵,即使网购,也动辄七八十元一本。他认为这是必须要买的,但出于成本考虑,最后选择在盗版书店一站式搞定,包括:泛着荧光白的盗版书、价值两元钱的影印版PDF、以及像素不到360k的盗版视频。

要对金融市场保持敬畏之心,这是他从盗版学习材料中学到的第一课。落到实操中,他把资金尽量分散,覆盖多个板块:既有券商与银行的股票,也有不知名的汽车股票,还有“一带一路”概念股,覆盖了多个板块。此外,他持仓也很分散,基本上每只股票只买一手——最小的购买单位,即100股。

至于购买时机,还在新手村的黎胥毫无章法,主要看灵感。有时候是听雪球大神、“投资顾问”推荐,有时候是无意发现某只热门股的形态与盗版书上的某些战法形态相似。

9月前面大半个月,他的战绩并不理想,经常是A公司亏100块,B公司赚10块,整体收益浮动在-15%到5%之间。直到国庆节前这几天,他跟着A股大涨“喝到了汤”,炒股APP里,他的全部自选股、关注板块都是“涨停”的状态,涨幅轻松达到10%。而且,有些股票是直接跳空高开,有些涨停是直接封“一字板”,涨得十分坚定。

那几天,黎胥的很多同学都在聊炒股的事情,就连学校里的体育生、三食堂的厨师都在聊能不能进场。黎胥没有忍住,直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收益率25%的图片。发出没多久,评论区就像炸了一样,很多朋友都追问“财富密码”、求带。

黎胥注意到,周围不少人都没有炒股的知识,没弄明白创业板的资金门槛,不知道开户交易的要求,只是看到他25%的涨幅,就急不可耐地开户了。

就连黎胥的一位室友,也没忍住在上周五开户。周一才刚刚开户成功,他就急着买股票,一分钟内提交了两次订单。可惜他根本不知道开户首个交易日无法进行交易,所有订单只能作废。而个中缘由,室友直到晚上问了几个同学才搞明白。

相比之下,才入A股一个月的黎胥,感觉自己心态上已经靠近“老手”。室友成为新股民的故事,也让他相信还有很多人正在开户的路上。于是,节前他只卖掉了部分没有封“一字板”的股票,其他就继续持有了。仅仅是这套操作,他就赚到了1500多元。

这是黎簇第一次靠着自己赚到生活费。这笔钱,也就有了格外特别的意义。

02 定投两年ETF,从亏损10万元到盈利6万元

因为定投ETF被老婆骂了四年,李鑫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李鑫是一名程序员,2020年,出于搞钱的心理,他选中了一支年度收益率一度超过50%的证券保险ETF,开始每个月砸2万元定投。然而,两年间,它从0.9元跌到0.5元,此后就经常在0.5元-0.6元之间挣扎。

两年的时间里,在不断加仓拉低成本的前提下,这支ETF还是一度亏损10万元。加上购买葛兰基金带来的8万元亏损,他坚持“价值投资”的两年里,70万元成本变成了50多万元,没了老家一套房子的首付。

到2023年年中时,李鑫基本接受了自己已经被套牢的现实。他停止了继续加仓,转而投资风险较低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定期存款。而且,金额也较小,每个月不过5千元。

对外,李鑫一直都宣传自己看破红尘、早早割肉了,亏损金额也只有两三万元。但只有李鑫和老婆知道,当初卸载证券APP的时候,自己账户上冰冷显示着总亏损10万元的数字。这个成绩也直接影响了李鑫的家庭地位:他不得不主动承包了家庭保洁的活儿,省下请保洁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让老婆息怒。

好在,李鑫心态足够好。

虽然身边的同事没有明说,但是从他们钟情于黄金、大额定期存单、货币基金等动作,他就知道这些人也没少亏损。就连他关注的一些理财博主,也渐渐停更。有时候,博主难得更新了视频,呼吁大家“3000点以下就是抄底,大胆做定投”,评论区里的内容主要也是嘲笑。

变化在国庆节前发生。

大概从上周四开始,李鑫不断看到有股民在微博、小红书的评论区晒盈利图,自己关注的公众号也纷纷用“牛”字做标题的时候。他察觉时间到了,连忙重新下载了证券公司的APP,查看那个“发霉”两年的账户。

果然有惊喜:9月27日时,当初重仓的ETF已经收获了三个大涨,不仅抹平了此前带来的亏损,还带来了2万元的收益。

考虑到自己“清仓走人”的人设,李鑫没敢发朋友圈庆祝,只是悄悄咨询了许久不联系的资深股民,得到了“不要轻易卖出”的建议。听劝的李鑫当时打算再拿一周,果然,9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ETF进一步跳空高开,李鑫又赚到了4万元,账户总盈利变成了6万元。

李鑫此前购买的基金,虽然整体依旧在亏损,但是至少跟着大盘在上涨,这让他有底气自我安慰:只要不卖出就没有实际亏损,账上的亏损都是“浮亏”。

尽管这笔钱还没有落袋为安,但赚钱的喜悦,李鑫已经提前拥有了。

6万元“战报”出炉的当晚,他就带着老婆买了一款ck的包,随后又一起去了洗脚店消费,国庆回程的硬卧也改成了机票。他现在觉得红色是全世界最好看的颜色,这次回家,他也给高三的表弟买了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套卷子的封面是红色。

当然,他也忍不住打听身边股民们的盈利情况。有些人赶上了机会,赚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有些人虽然赚了十个百分点,但是整体依旧亏损30%左右,还需要几个涨停才能解套。有人虽然赚到了,依旧为没买到翻倍股难受。还有人强行凑热闹,打算P个图骗骗自己。

几乎所有人的共识都是:要有信心。

不过李鑫也嗅出了一些疯狂的味道。曾经被嘲笑的财经博主们一天发好几条视频,强调自己过去多么地有眼光。之前在群里大谈黄金和债券投资的那几个同事,开始在朋友圈问什么板块比较稳健。甚至有同事想把定期的钱提前取出来也买股票。

他们都害怕错过这一轮行情。

03 七倍杠杆,日赚40万元

9月30日,陈慧上演了一场疯狂星期一:本金60万元,盈利40万元。

他是在9月27日中午那场交易所宕机事故中发现机会的。那是这轮A股大涨的第四天,延迟交易的现象在午间出现。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各家券商称,这属于行业共性问题。还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场委托量非常大,客户的撤单委托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成功或失败的明确结果,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陈慧综合多方消息以及对数据的计算,判断背后有隐藏投资者在涌入(注: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

陈慧是一位电力市场的研究员。之前在私募机构干过2年,所以陈慧至今会敲代码、研究投资策略,主要面向股指期货以及期权。这些专业背景,让陈慧的投资策略偏向中性。

然而,在大涨的行情中,这似乎成了劣势。比如在9月24日、25日的交易中,因为中性的投资策略与市场相悖,此前44%的收益率化作了泡沫。

他决定顺势而为,跟着赌一把。于是,他很快把剩余资金全部投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疯狂做多,杠杆高达7倍。选择7倍,而不是按照期货公司最低保证金12%的要求,即8倍左右的最高杠杆进行交易。这是因为8倍杠杆带来收益最大化同时,也导致账上资金只够交保证金、风险最大化。在8倍杠杆下,陈慧不能承受一丁点的市场波动。

最后,陈慧把杠杆数设定在7倍——陈慧心中能够面对一定下跌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率最大化的“最高杠杆”。

七倍杠杆,也就意味着下跌带来的亏损也是七倍。值得庆幸的是,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在9月27日下午、9月30日都如陈慧所期待的大幅上涨。在杠杆效应之下,他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就把整体收益率做到了65%。

最后算下来,不到两天时间内,陈慧利用60万元本金,获得了40万元左右的收益。节前那晚,他花1500元去KTV唱了《好运来》。

04 赚钱了,但又把媳妇惹恼了

仓位最高时,董杰有100万元资金在A股,但这轮大涨前,他减到了30万元。

本来还在为每天从A股捡钱而开心的媳妇,在得知这组数据后,心情马上变了。

节前那几天A股大涨的日子,几乎每天下午3点,媳妇都会照常问:今天赚了多少钱。一般得到的答案是2-3万元。5个交易日大涨下来,董杰的A股账户多出了十几万元。上一次这么“风光”,还是在2015年。可惜,后来全部变成了学费。

2015年的那场股灾,最后让董杰损失了40万元。他随后转战港股,A股就此成为伤心地。

不过,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最佳药剂,几年过后,他在A股的仓位,又回到了100万元附近。

那是2年的数据。当时董杰从大厂离职,一度想靠投资过上自由的生活。股市偶尔日赚一万元的收益,让他跟媳妇都觉得这有戏。可惜,好景不长,后来股市就进入了漫长的萎靡期,董杰账户里的100万元,也慢慢缩水,最低到过六七成。

相比2015年时候的刺激,这个过程更温和、但也更让人迷茫。

有时候,董杰翻遍手机,也想不好投资标的。港股情况也类似,他的资金从最高接近90万元,缩水到一半左右。

很长时间里,股市收益,是他们在家里不愿深谈的话题。“行情不好,个人努力也没用”。何况,市面上也没有更好的投资对象。2015年从股市抽离后,他们还能把手头的钱转投向房市,买下的房产在几年后一度升值高达70%,如今尽管回落,整体算下来依然是升值的,但在2023年之后,当他们想找一个类似标的时,答案却是模糊的,所以,钱就只能继续躺在股市了。

直到今年夏天,家里陆续出现几件需要花大钱的事情:买学区房、媳妇住院、董杰生意转型需要新资金……A股就成了“取款机”,董杰陆陆续续把钱抽出来了。

其中一笔10万块钱,是9月22号左右取出来的——就在大涨前2天。买房时,他跟父母借了10万块钱,尽管他们表示不用还,但董杰不想动老人的退休金,坚持赶在国庆假期前还掉了。如今看来,这笔钱如果还留在A股,是会自己挣钱的。这也是媳妇一度懊恼的点。

好在,假期稀释掉了一切因为股市波动带来的情绪。国庆假期的时候,媳妇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ETF收益,本金6800万元,9月30日的单日收益高达680万元,两人也只是呵呵一乐,继续干饭。

“富贵有命”,作为在股市见过大世面的老股民,董杰如今已经心态平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