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张友发
电影行业年前最后一个大档期,以刚过及格线的成绩收官。
据灯塔专业版,截止10月7日21时12分,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7日)票房突破21亿,同比去年的27.36亿下滑了23%,但基本达到业内守住20亿大关的预期。
在档期新片豆瓣评分普遍难过7分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证明了国庆档的票房潜力和各方拉动假期消费的努力。但电影的供给问题持续存在,让大档期失去了真正激活电影大盘的机会。
具体来看,战争片《志愿军:存亡之战》(下称《志愿军》)以8.05亿票房位列档期票房第一,与去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坚如磐石》基本持平。相比之下,第二梯队影片表现差强人意,犯罪片《浴火之路》和科幻冒险片《749局》在国庆档结束都落在3.5亿票房上下,与去年国庆档二、三名的《前任4:英年早婚》的6.19亿和《志愿军:雄兵出击》的4.98亿差距较大。
得益于猫淘两大平台的大规模票补和部分城市发放的服务消费券,国庆档电影平均票价40.4元,为近四年最低。但乏善可陈的影片供给并未唤起观影热情,档期内总出票5207.4万张,场次324.11万,相比去年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今年国庆档共有10部新片上映,从类型供给来看,除了两部科幻怪兽和战争类型的“大片”,还有喜剧片、犯罪片、灾难片、动画片、歌舞片等选择。但进程未过半时,《皮鲁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和《出入平安》选择撤档。
整个国庆档,不论是科幻大片,还是商业类型片,多数影片没有达到观众的类型期待,消解了难得的观影需求,总体有些乘兴而来失望而返的意味。
重工业大片,供给跟不上需求
国庆档票房没有迈入更高台阶,《749局》的失利与之有着很大的关联。
在《流浪地球》系列获得成功后,科幻片就与主旋律题材和喜剧片一起,成为驱动国产电影票房的三股动态力量。但不同于喜剧电影和主旋律题材的稳定供应、类型细分进化,国产重工业科幻大片供给严重不足,观众一直处于“饥渴”状态。
在观众预期中,《749局》应该是填补这种饥渴状态的电影。科幻片和怪兽片本身是两大国产电影稀缺类型,预告中的科研机构、外星怪物、城市灾难和异能少年攒足了看点,既唤醒了观众对《九层妖塔》的遥远记忆,也调动起暑期档票房黑马《异形:夺命舰》刺激的观影体验。
导演陆川过去数年多次接受采访都强调过《749局》的投资之巨、特效之重、后期之难,被媒体放大的幕后故事,无形中拉高了观众对这部影片的期待。
从预售到上映首日,《749局》在10部新片中遥遥领先,首日为大盘贡献1.7亿票房,在其带动下,10月1日成为今年春节档后单日票房最高的一天,足见观众对国产重工业科幻大片的渴望。
但由于人物、叙事、特效的全方位垮塌,观众对《749局》的热情很快转化为上当受骗的情绪。上映首日的短暂高光过后,《749局》就一蹶不振,到10月7日已经只有不到1000万票房进账,平台给出的预测总票房也大幅跳水,从此前的近10亿降至不到4亿。
在这种情形下,唯一还有大片质感的《志愿军》承接了主力观影需求。据导演陈凯歌首映礼介绍,《志愿军》三部曲拍摄镜头总数高达一万两千个,直观观感上,第二部的战争场面也大幅增加,而在《749局》七零八碎叙事的反衬下,《志愿军》也显得口碑过关,成为观众的重工业大片的“代餐”。
自10月2日起,《志愿军》取代了《749局》的日票房冠军位置,单日稳定产出1亿以上票房,总票房已经超过其前作《志愿军:雄兵出击》,灯塔预测总票房将近14亿。
《志愿军》的超预期表现,很大程度上仰赖于保家卫国的主题与国庆档的契合,战争片本身也是中外影坛的长青类型,所容纳的极端暴力、人性极限、牺牲复仇等元素,与当下流行的奇观片有重合之处。
界面文娱此前总结过,主旋律电影近几年的票房号召力在下滑,而《志愿军》的超预期表现,颇有点“靠同行衬托”,由此折射出电影公司在资金链紧张情况下重工业电影的供给匮乏。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档期得来不易的观影期待落空,热情被虚耗,对于急需召回观众进场的电影行业来说,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
垂类电影的空间
除了重工业大片,观众对成熟的商业类型片,尤其是喜剧、犯罪动作片这两大黑马类型需求强烈,这在上半年的《周处除三害》《九龙城寨之围城》,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都已经被反复验证。
可惜的是,国庆档的喜剧片和犯罪片并没有出现黑马,总体影片气质都显得过时。两部喜剧片《爆款好人》和《熊猫计划》,主演分别是葛优和成龙,属于上个时代的电影票房号召力代表,二人的上一部电影票房都在1.4亿左右,年轻观众对他们兴致寥寥。
在叙事维度上,这几部影片也有些不合时宜。从《红毯先生》到《爆款好人》,宁浩导演的喜剧暴露出多是“闷包袱”、缺乏戏剧性的通病。刘德华主演的动作片《危机航线》积压近三年,基本可以对标2019年的《中国机长》,有限空间内紧张刺激的追逐打斗是主要看点,但放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中欠缺卖点。
在过时感的笼罩下,类型片的竞争变成“矮子里拔将军”,只有失利、略超预期选手,不见黑马踪迹。
映前缺乏声量的《熊猫计划》,因为比《爆款好人》更加轻松接地气,在国庆档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喜剧刚需,单日票房多次逆跌,最终以2.14亿票房冲到档期第四位。
犯罪片《浴火之路》的打拐题材并不算新颖,但不同于10年前《亲爱的》《失孤》的苦情路线,场外宣传和电影叙事紧紧依托“爆裂打拐 虎狼复仇”八个字,直奔垂类观众的情感宣泄的爽感需求。最终在《749局》票房跳水后,以档期第三名的成绩收官。
但由于《浴火之路》的剧本完成度的欠缺,很难与同样以复仇和爽感为卖点的《默杀》等片相提并论,尽管影片在预售阶段甚至一度领先于《志愿军》,仅次于《749局》,最终也只能停留在达标水位上,无法向黑马跃进。
在当下市场内,垂类电影的上限并不容易触达,中小成本以小搏大的门槛相当高。它要求相对纯熟的叙事水准、较高的奇观集成度,同时精准把握观影情绪诉求,尤其容易触霉头的是情绪“逆向而行”。
今年国庆档,情绪的大盘轻易“甩落”了不少电影“大咖”。《爆款好人》的导演宁浩,将讽刺解构当下短视频和直播时代视为创作责任感,但在意义感缺失的当下,“消解意义”的过程已经在短视频中被充分延展,再在电影中讽刺而不事意义建构,是另一种观念上的过时。
刘江江导演的前作《人生大事》曾以中小成本挑战超强长尾票房,但新作《出入平安》的“苦相”直接劝退观众,不同于《志愿军》的历史感和国族情绪托底,《出入平安》呈现的悲惨更当下,产生的观影不适很难释放,最终撤档败走。
相比直观的类型和演员,电影的情绪微妙,但它产生的影响并非不可捉摸。《浴火之路》《熊猫计划》都是紧抓一个直给的宣泄性情绪,比如“爽”和“乐”,完成这一步,票房基本不会让人大跌眼镜。但要想更进一步,成为《抓娃娃》和《默杀》这样的爆款,就需要更巧妙的奇观和情绪调配了。
总的来说,国庆档原本可以交出一张不仅仅是及格的答卷,但由于重工业大片《749局》高开低走,商业类型片的完成度有限,整个档期没有跑出黑马,相当一部分观众是被迫选择观影平替,最后被消磨观众热情。
撤档也是耗费观影期待的操作,从春节档的《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到五一档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这些影片的档期适配问题都已经在映前阶段清晰呈现,片方实在没有必要强行“挑战观众”。
撤档的游戏玩一次观众或许会为营销噱头买账想一探究竟,但多次之后,只会落得“打不赢就跑”的骂名,消磨掉观众对影片的最后一丝好奇。
国庆档过后,撤档的游戏,该叫停了。片方也应该再思忖一下,有限的资金和大片如何排布,才能不辜负冷淡市场中观众残存的信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