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音乐自媒体民谣故事,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民谣故事”关注。
喜欢李晋的时间不长,不到三年的时间。
我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粉丝,因为至今我一次他的现场都没有看过,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也不是一个称职的晋哥乐迷群主,我很少发关于李晋的东西在群里,也很少组织一些活动,甚至作为官博小编,连微博也很少去打理。
可我就这样喜欢了他三年,又或者说喜欢了他的歌三年。
我在安阳读了四年大学,也是在大学的时候开始听李晋的歌。安阳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李晋歌里那个样子的,文峰塔、立交桥、小火车、白色鸽子……
毕业那会,我拉着行李箱在火车站候车,耳朵里一直都是李晋的安阳安阳。我掉着豆大的泪珠给他微博发私信:四年在安阳这座城市走街串巷,学习,生活,恋爱,成长,安阳赋予了我太多太多,太多的故事都是在安阳发生,我舍不得这座城市。
李晋回我的东西我至今都保存着,以后的以后,或许我还有机会再回去亦或是路过,而那段在安阳度过的日子,终将会变成我以后讲给别人的故事。
围着城市一大圈
找不到我熟悉的画面
看见夕阳把天空染红一片
也许就在某一天
你会为她改变而伤感
也许那天来了你再看不见
文峰塔顶燕子飞
白色鸽子几轮回
那座楼高过了梦想飞不回
立交桥下人儿追
火车带走了眼泪
走太急忘记了归途找不回
相对于痛仰的安阳来说,李晋的安阳安阳是真的有点年轻了,可我却能在他的歌声里听到岁月的痕迹。安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许只有李晋才能唱出被历史沉淀后的安阳。可他说,这只是乡愁。
他的乡愁是什么呢?小时候天不亮的时候,爷爷就骑车大二八自行车,带着他从城东的家到城西的工厂。工厂不忙的时候他们会早早地往回走,路过挺起腰背的立交桥的时候,看看南来北往的列车,和四处奔波的人。
前奏一响起 ,老槐树,文峰塔,安阳河,北大街,文字博物馆;
殷墟、万达、安阳桥、红旗渠;
东风桥、袁林、丹尼斯、后营、三里屯、十里铺、黄河大道;
东风路、三角湖公园、人民公园……
这些只属于安阳的都会浮现在我脑海里。
阳光照亮我的房间 春天温暖我的脸
树叶它还藏在树里面 我们都看不见
奶奶坐在院子中间 看着粉笔的画面
百灵鸟儿隆咚叫得欢 但我却不明白
春天 躲在一个没有人的房间
叹息一场没有雨的阴霾
春天
以为花儿会开的灿烂
以为他们说的都会看见
可是花儿开了 已经是夏天
豆瓣上有人说,李晋的民谣,听得太舒服了。网易上有人说,春天会来的,李晋的春天也会来的。而我听这首歌,则会有想要恋爱的感觉。
但是李晋说,他的歌是性冷淡的民谣。关于爱情的很少,没有什么沸点,所以听他的歌的人,应该有些不冷不热的。
我说,能把生活变成音乐,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李晋说,就是行走,躲开暴风骤雨。
哥哥走的那一天
妈妈没有一滴泪
爸爸什么话也没有说
也不想说
姐姐哭的像个孩子
而我没有欺负她
而我只是有一点失落
我的镜子呢
镜子这首歌,每次听都有掉眼泪的冲动。这首歌里的哥和兄弟,是李晋小时候邻居家的双胞胎兄弟。兄弟俩总是以“哥”、“兄弟”称呼对方,两个人就像是镜子里的你和我。后来哥哥车祸离开了人世,李晋以弟弟的口吻,把故事写成了歌。这件事对李晋的触动很大,也是开始着手写的第一首歌。
他唱得太走心了,走心到我下意识的认为他是双胞胎。这首歌也打动了不少独生子女,让很多人开始幻想能够拥有一个兄弟姐妹。
有时候李晋说的话我可能要很久才能领悟,我曾经问过他以后会尝试一些不性冷淡的歌吗?
他说:不知道,误入其道,然后才是对自己的认知。随后他给了我一串解释,就是先有自己的音乐,才有后来自己的对自己的定义,或者别人对他的定义。
从窗口滴落的时光开始流淌
我依然像孩子一样在梦里飞
十月的天没有下雪
风吹梧桐的果子在唱
他唱夏天被虫子啃出的窟窿
和掉落的东西
十月的天没有下雨
风吹地上的纸片在唱
他唱李雷的书包里东西太多了
作业都写不完
十月的天阳光很好
风吹孩子的风车在唱
他唱风中出来的哭声笑声
和远方的沙土
质朴的弹唱曲风,简单却也不失色彩的旋律,虽然少了一些疯狂,少了一些欲望,少了那些能让你随时亢奋起来的高潮,但就像日记一样在记录生活的轨迹,像胶片一样铭刻在你心里的每一寸。
巨蟹座的男生性格都很温和,深居简出,温情顾家。所以他的歌里都是亲生经历的生活点滴,热爱生活,简单美好的人,似乎都能在他的歌里找到共鸣。
一年紧凑的巡演即将开始了,我问李晋最近忙不忙。他说,还好,不知所措。我不解,他说有点不知道该干啥。对于巡演我问他有什么期待吗,我以为给我的回答可能是遇见什么人听到什么故事,结果李晋只给了我两个字:爆满。
简单的日子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人生,想必,他也是个简单的人。
三月,春天来了,李晋带着“好时光”与我们见面。我问他,对他来说什么是好时光?他回答:能唱歌的每一天,都是好时光。
- End -
文 | 陈真理
编辑 | 36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