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血脉通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
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为解决科技型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助力血脉通畅,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始终把资本作为推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
通过引入“金融活水”推动科技型企业快速壮大,成都高新区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靠前一步主动服务,金融赋能企业纾困解难
9月,成都市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要求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信心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具体到金融领域,成都市委提出:要坚持做强功能和优化服务并重,搭建政金企联动平台,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推出更多符合耐心资本、敏捷资本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近期,成都高新区积极落实市委工作要求。9月20日,“2024年成都高新区惠企政策大讲堂”第七期活动成功举行,活动以“助企纾困,破解中小企业困境”为主题,深度解读惠企政策、展示特色金融产品,搭建“企业提需、政府解难,政府谋划、企业献策”的政企沟通平台,精准对接企业的发展需求,助力企业克服当前面临的困境。
在惠企政策大讲堂现场,相关专家介绍了成都高新区政策性产品及积分贷特色金融产品,多家银行代表详细解读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针对企业关心的贷款流程、审批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选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我最关注的是政策性产品及积分贷特色金融产品,想了解贷款流程、审批时间等细节问题。此次活动信息量极大,从政策解读到资金扶持,再到资源对接,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的信息,这样的服务真的是我们的‘刚需’。”有参会企业代表表示。
此次沙龙只是成都高新区紧密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现场“对症开方”,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和质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作为成都高新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和“高新通”平台的开发运营方,盈创动力目前已走进鼎桥、硅宝科技、航维智芯等多家区内企业,解决了近50项供需对接问题。
9月3日以来,盈创动力累计走访152家企业,共搜集企业问题72个,可以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处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高新通”及时反馈给成都高新区各部门,积极做好企业服务的“小助手”。
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盈创动力是企业与资金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帮助银行和投资机构找到好企业在哪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找到资金,找到载体,提升能级。同时为科技项目与企业提供多种综合服务,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
据了解,在中小微企业发展历程中,盈创动力通过设置“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企业。同时积极探索金融创新服务,以积分贷、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速成长。截至目前,盈创动力累计为17000余家科技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超1000亿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常态化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务实扎实开展走访工作,靠前服务了解金融需求,面对面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营造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发展环境。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厚植高科技产业投资沃土
近期,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考拉悠然完成新一轮亿元级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东方富海、深圳诺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策源资本。
自考拉悠然启动运营,成都高新区各方面的支持长期相伴,2023年的A轮融资当中,策源资本就是投资方之一。截至目前,策源资本已连续2次投资考拉悠然。
考拉悠然相关负责人表示:“策源资本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为我们引荐合作资源、推动IPO进程、介绍其它投资机构。”
策源资本是成都高新区近年来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搭建的产业投资平台,策源资本以“合作基金+直投基金”双轮驱动,挖掘优质企业,吸引增量资源。
数据显示,成立两年来,策源资本已参与组建基金超50支,规模累计突破1,600亿元;参与的合作基金投资项目已达371个,投资额超过210亿元,自主管理基金投资项目70个,投资额逾110亿元。
8月底,由策源资本、成都先导药物、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联合发起的成都蓉创先导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作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只依托上市链主企业组建的医药并购基金,蓉创先导基金将专注于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并购型投资,加快成都形成生物医药“头雁引领、链主带动”的产业格局。
在成都高新区这片高科技产业投资沃土,不仅股权投资活跃,其它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7月5日,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兴业圆融-成都中小担3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设立,这也是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
据悉,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是一种以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在资本市场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知产”变“资产”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企业创新积分制”是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成都高新区自2020年成为首批试点国家高新区之一,成绩斐然,其试点工作取得“参评企业数量全国试点高新区第一、积分贷放款额度全国试点高新区第一”的成绩。
成都高新区通过精准构建“金融画像”,与多家银行和创投机构推出相关创新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及时雨”般的支持,同时,实现“政银企”三方的精彩联动,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创之花。
“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在快要放弃的时候通过成都高新区政府的相关信贷支持政策,企业得以继续发展。”有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客观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规定除法律法规或国务院批准外,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这标志着“以税招商”的做法被叫停。
“当各地不再通过税收优惠来招引,而是将可预期的资源、资金调动到基金层面来,通过基金的方式来实现,这将更加精准,也更符合市场化规律。”多位投资人如此表示。
政府筑巢引凤,从“以税招商”转换为“基金招商”,本质是各地之间的一场激烈的产业发展竞赛。哪个城市的金融环境、创业投资环境更优越,哪里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就更畅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区在今年7月发布“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从初创到成熟的全周期资本赋能支持,不仅将助力资本和项目在成都高新区“双向奔赴”,也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契合。
据悉,自2022年起,成都高新区实施5年3000亿元基金组建计划,持续推动培育大规模、多层级的基金集群。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新增组建基金94支、新增规模1943亿元,基金累计总规模已超2600亿元;通过基金招商累计招引落地永新医疗、遨天科技、沃飞长空、英杰电气等重点项目超160个、落地总投资超1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对各类投资基金明确了容亏尺度,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容亏率从80%到30%进行设置,市场化基金的容亏率设置为20%,建立了全国范围内较高的容亏尺度。
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构后的基金体系在推进政策性和市场化投资上双轮驱动,在强化政府部门深度服务的同时,实现市场化资源高效配置。
有投资业内人士评价,成都高新区探索全国较高容亏尺度,设置80%到30%容亏率,能更好地发挥投资基金助力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成立于2018年的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低轨卫星通信相关标准的重要参与者,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新一代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端到端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力的企业。去年至今,创智联恒先后进行了两轮融资,其中都有策源资本的身影。
“卫星通信行业需要的是耐心资本。”创智联恒公共事务负责人宋锫培表示,卫星通信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前沿科技领域的独特挑战,几乎处于“不进则亡”状态。市场对通信速率、覆盖范围和稳定性的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公司不断进行大规模、多轮次的融资,以确保研发投入。
据了解,创智联恒今年有一颗自研的星上再生处理载荷已上天,为加速系列卫通产品的研发和后续批量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而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离不开策源资本、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成都高新投资集团等组建的企业服务专班鼎力支持。
策源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往往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因而需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国有耐心资本的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投早、投小、投资未来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助力资本和项目在成都高新区‘双向奔赴’”。
近期,成都高新区正在新设2亿元种子基金,助力100个创新团队以公司形式启动产业化、商业化,5年计划投资30亿元,目前正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初创科技项目。
种子基金为创始团队设置原价回购机制,比例最高可达到80%,此举将保护创始团队利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得到合理保障。在当前众城市纷纷打响“抢人大战”的背景下,这有利于人才引进,为四川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保障支撑。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明年成都高新区形成3000亿元产业基金规模,持续优化产业基金生态;未来5年,围绕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打造万亿级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持续推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以营造适宜高科技产业投资的强发展磁场。”上述负责人说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