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映当如《哈利·波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映当如《哈利·波特》

重映片的意义在于维持一个起码水平的影院观影文化氛围,当观众沉浸在密闭空间里,进入影像世界后才能感到电影院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文 | 毒眸

自今日(10月11日)起,《哈利·波特》全系列将陆续在内地院线展开重映,从10月中到11月末,一周上映一部。而在11月1日,吕克·贝松的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也将首次登陆内地院线。虽然今年的重映电影普遍表现不佳,但势头上仍不见止歇之意。

截至毒眸发稿前,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已经收获了1000万票房,位居当日票房亚军,在今年的重映片中当属翘楚,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热度趋势在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中还能持续多久。

事实上,《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早在2020年就曾重映,还取得了近两亿的票房成绩,在电影行业复苏伊始,起到了为市场预热的作用。而在当下电影行业整体低潮之中,该系列又重新出山,亦如昨日重现。

系列的渐次重映从方法论上来说也更有新意和诚意,许多海外的经典影片都是系列化形式呈现的,这无疑可以为之后的重映动作提供参考。对于普通周末缺乏供给的影院来说,也多了一道可以给观众开胃的小菜。毒眸无数次呼吁“让电影不要只是过年吃的饺子,而应该是日常的大米饭”,没想到先在重映片身上满足了。

只不过,经典电影的重映也并非稳赚不赔的无本买卖,从近些年的票房表现来看,大部分重映电影交出的成绩都一言难尽。在当下这个档期依赖症和优质电影内容缺乏的双重困局之中,重映电影当然能起到填补市场的作用,但重映电影的选择、宣发的方式以及渠道的安排都需要有更慎重和精细化的构想与实践。毕竟“救饥”的方法有限,每一种都不好浪掷。

风潮与风险

在声势浩大的春节档之后,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就进入了漫长的寒潮期,偶有爆款,但整体低迷。暑期档和国庆档的表现有目共睹,被寄予救市厚望的影片大多数败下阵来。更令人不安的事实是,今年以来,尤其是国庆档的票价相较往年来说是降低了的。

市场表现疲软之下,就迫切需要生力军的加入。国产大制作因为疫情的余波要么正在拍摄中,要么项目取消;好莱坞电影已经失去了在内地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能力,况且也同样面临片荒的问题。相较之下,电影重映成为了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的选择,仅仅在中秋节一个不大的档期,就有三部重映片上映,但除了《流浪地球2》,余下票房勉强才凑够六位数。

究竟什么样的电影适合重映?并没有什么具体而微的标准,但可以有几个可供参考的坐标:一类是经典电影的重制版本,或是经过数字修复或是转成3D格式,抑或是补足了此前删减的部分或增添了新的内容,比如《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在重映时就增添了11分钟的新画面;一类是在电影续作或导演新作即将上映时,重映系列或导演旧作来预热,比如《白蛇:缘起》的重映就是为《白蛇:浮生》的上映预热,《沙丘》的重映也是类似,更多是宣传上的考量,重映的规模也相对有限。

自从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重映拿下近10亿票房,以及陆续有《一代宗师》和《阿凡达》等电影重制版的成功,大量无情怀加持又跟称不上经典的电影也在跟风重映,最后自然是求仁得仁,扑得悄无声息。而像《放牛班的春天》等影视经典也因为过于聚焦影迷群体也成绩平平。

拥有广泛影响力且经久不衰的电影才真正适合重映,可这样的电影本就凤毛麟角,要不然《泰坦尼克号》也不会重映两次。

更重要的是,影片的重映、重制,往往是伴随着额外成本的,并非“无本生意”。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修复一部电影的成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部分修复质量较高的影片成本更是达到千万,各种设备的前期投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很多老电影的底片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划痕、污渍以及过度曝光等问题,在进行清洗和除尘这样的物理修复后还要进行数字修复,部分电影还需要重新调色,以至于修复工作工序复杂且需耗费大量人工。

在过去国内3D电影盛行时期,经典影片转制成3D进行重映也一度成为了一种趋势。2015年,《功夫3D》和《一代宗师3D》先后上映。据当时负责宣发的人员透露,《功夫》的3D转制成本约为2000万元,《一代宗师》没有透露具体成本,但王家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转制的费用就足够拍一部新片了。”这些成本之外,在引进片重映中,版权费有时甚至比买断一部新片还要高。

本次《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重映,上映的就是4K修复版本,并且是导演剪辑版。能否收获市场积极反馈还不好说,但至少对于平日要去电影节抢票的影迷来说是件好事。这也是大多数经典影片重映的一大缩影——影迷狂欢,普通观众并未可感。

经典影片的口碑逆转

从内容上来说,经典影片重映还有另一重风险——历经岁月变迁,观众主体的变化导致经典影片并不一定符合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观影节奏乃至于价值观。

在《指环王1:护戒使者》重映时,就收获了许多差评,吐槽的点集中在冗长无聊上。本次重映的《哈利·波特》系列则是遭遇了场外因素的干扰,2019年,JK罗琳发布的消息被指责歧视跨性别人群,一石激起千层浪,罗琳被瞬间集火,《哈利·波特》的三位主演纷纷与其割席,随后事态开始失控,罗琳曾发文表示:“自己收到的死亡威胁多到可以糊房子……”

片中“马尔福”的饰演者因为支持罗琳,在一次直播时直接落泪。有电影的粉丝表示,不想再看到这几个白眼狼。无独有偶,《这个杀手不太冷》也曾遭遇空前的舆论危机。先是有网友发文,称该片涉嫌抄袭涉嫌抄袭《女煞葛洛莉》,两片的剧情高度重合,只是吕克贝松把片中人物性转了而已。

从剧情上看,两部电影开头的部分设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但之后的剧情就完全是不同的走向了。吕克·贝松本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女煞葛洛莉》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故存在致敬的可能性。不过致敬还是抄袭众说纷纭,每个人的标准亦有不同,还属于可以进行讨论的技术问题,而导演本人接下来受到的指责则显得有些致命。

《这个杀手不太冷》被认为片中存在着恋童的意味,因此还被部分国家禁映过,延伸开来,导演本人也被质疑是否存在恋童癖的倾向,吕克贝松本人曾深陷性侵风波也加重了这种怀疑。2018年,先后有9位女性指控吕克贝松对自己有过性骚扰行为,在漫长的诉讼过后,吕克贝松胜诉,但对其的种种疑虑与质疑并未完全消去。如何规避潜在的舆情风险也是选择重映电影需要考量的指标。

在公布重映消息之后的社媒平台上,不少国内网友的反馈并不如预期中那样呈现为影迷群体的狂欢,而是对“割韭菜”的质疑以及对经典影片“经典性”的怀疑。在这个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或许经典的魅力本就是存疑的。

基本法

在世界范围内,重映相当普遍,这有赖于海外观众长期培养的观影习惯支撑。

以2022年的法国电影市场为例,超过90%的影片都是重映影片。今年,派拉蒙在英国的420家影院重映了《低俗小说》,以及《卑鄙女孩》、《僵尸肖恩》。

于8月15日在多个国家重映的《鬼妈妈》在4天内就取得了2020万美元,重映后的第一个周末,票房居于全球第五。英国的银幕负责人Robert Lea表示,“(影片重映)在过去的几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增长。2023年重映票房比前一年增长了50%,2024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增高点。”

但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仍然是全新的课题。首先是选择的方向和种类,如果选择近期上映过的大热影片,既可以节省修复费用,又可以吸引粉丝二次观影,但电影行业的边际递减效应仍然存在,很多曾在几年前大热的电影未必会在当下重新火热,如《你的名字。》《灌篮高手》这类往往可遇不可求;如果选择一些年代相对久远的电影,除了一笔不菲的修复费用和版权费用外,受众主要面向影迷群体,难以激发下沉群体观影热情,很容易赔本赚吆喝。

本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每周重映一部的策略可以借鉴。不必局限于某个电影系列,也可以策划以某个演员或导演为主题的放映活动,挑出其几部代表作隔周上映以形成营销事件。

影院也也可以策划相应的活动来呼应。比如此次《哈利·波特》系列上映,部分影院推出了在十一月底进行两天马拉松观影的服务,更有甚者,则是推出一天看完八部的铁人套餐,直接通宵走起。

总体来说,内地所重映的引进片类型仍显得单一,缺少悬疑和喜剧等主流类型片,相当多的重映引进片实际上也曾经在内地上映过,这种谨慎的策略确实起到了减少风险的作用,但也降低了观众的新鲜感,或许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归根到底,对于当下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重映电影只是起到补充市场空白的作用,无法成为左右整个市场走向的主角。但重映片的意义在于维持一个起码水平的影院观影文化氛围,当观众沉浸在密闭空间里,进入影像世界后才能感到电影院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映当如《哈利·波特》

重映片的意义在于维持一个起码水平的影院观影文化氛围,当观众沉浸在密闭空间里,进入影像世界后才能感到电影院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文 | 毒眸

自今日(10月11日)起,《哈利·波特》全系列将陆续在内地院线展开重映,从10月中到11月末,一周上映一部。而在11月1日,吕克·贝松的名作《这个杀手不太冷》也将首次登陆内地院线。虽然今年的重映电影普遍表现不佳,但势头上仍不见止歇之意。

截至毒眸发稿前,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已经收获了1000万票房,位居当日票房亚军,在今年的重映片中当属翘楚,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热度趋势在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中还能持续多久。

事实上,《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早在2020年就曾重映,还取得了近两亿的票房成绩,在电影行业复苏伊始,起到了为市场预热的作用。而在当下电影行业整体低潮之中,该系列又重新出山,亦如昨日重现。

系列的渐次重映从方法论上来说也更有新意和诚意,许多海外的经典影片都是系列化形式呈现的,这无疑可以为之后的重映动作提供参考。对于普通周末缺乏供给的影院来说,也多了一道可以给观众开胃的小菜。毒眸无数次呼吁“让电影不要只是过年吃的饺子,而应该是日常的大米饭”,没想到先在重映片身上满足了。

只不过,经典电影的重映也并非稳赚不赔的无本买卖,从近些年的票房表现来看,大部分重映电影交出的成绩都一言难尽。在当下这个档期依赖症和优质电影内容缺乏的双重困局之中,重映电影当然能起到填补市场的作用,但重映电影的选择、宣发的方式以及渠道的安排都需要有更慎重和精细化的构想与实践。毕竟“救饥”的方法有限,每一种都不好浪掷。

风潮与风险

在声势浩大的春节档之后,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就进入了漫长的寒潮期,偶有爆款,但整体低迷。暑期档和国庆档的表现有目共睹,被寄予救市厚望的影片大多数败下阵来。更令人不安的事实是,今年以来,尤其是国庆档的票价相较往年来说是降低了的。

市场表现疲软之下,就迫切需要生力军的加入。国产大制作因为疫情的余波要么正在拍摄中,要么项目取消;好莱坞电影已经失去了在内地电影市场呼风唤雨的能力,况且也同样面临片荒的问题。相较之下,电影重映成为了一个可操作性更强的选择,仅仅在中秋节一个不大的档期,就有三部重映片上映,但除了《流浪地球2》,余下票房勉强才凑够六位数。

究竟什么样的电影适合重映?并没有什么具体而微的标准,但可以有几个可供参考的坐标:一类是经典电影的重制版本,或是经过数字修复或是转成3D格式,抑或是补足了此前删减的部分或增添了新的内容,比如《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在重映时就增添了11分钟的新画面;一类是在电影续作或导演新作即将上映时,重映系列或导演旧作来预热,比如《白蛇:缘起》的重映就是为《白蛇:浮生》的上映预热,《沙丘》的重映也是类似,更多是宣传上的考量,重映的规模也相对有限。

自从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重映拿下近10亿票房,以及陆续有《一代宗师》和《阿凡达》等电影重制版的成功,大量无情怀加持又跟称不上经典的电影也在跟风重映,最后自然是求仁得仁,扑得悄无声息。而像《放牛班的春天》等影视经典也因为过于聚焦影迷群体也成绩平平。

拥有广泛影响力且经久不衰的电影才真正适合重映,可这样的电影本就凤毛麟角,要不然《泰坦尼克号》也不会重映两次。

更重要的是,影片的重映、重制,往往是伴随着额外成本的,并非“无本生意”。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修复一部电影的成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部分修复质量较高的影片成本更是达到千万,各种设备的前期投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很多老电影的底片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划痕、污渍以及过度曝光等问题,在进行清洗和除尘这样的物理修复后还要进行数字修复,部分电影还需要重新调色,以至于修复工作工序复杂且需耗费大量人工。

在过去国内3D电影盛行时期,经典影片转制成3D进行重映也一度成为了一种趋势。2015年,《功夫3D》和《一代宗师3D》先后上映。据当时负责宣发的人员透露,《功夫》的3D转制成本约为2000万元,《一代宗师》没有透露具体成本,但王家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转制的费用就足够拍一部新片了。”这些成本之外,在引进片重映中,版权费有时甚至比买断一部新片还要高。

本次《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重映,上映的就是4K修复版本,并且是导演剪辑版。能否收获市场积极反馈还不好说,但至少对于平日要去电影节抢票的影迷来说是件好事。这也是大多数经典影片重映的一大缩影——影迷狂欢,普通观众并未可感。

经典影片的口碑逆转

从内容上来说,经典影片重映还有另一重风险——历经岁月变迁,观众主体的变化导致经典影片并不一定符合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观影节奏乃至于价值观。

在《指环王1:护戒使者》重映时,就收获了许多差评,吐槽的点集中在冗长无聊上。本次重映的《哈利·波特》系列则是遭遇了场外因素的干扰,2019年,JK罗琳发布的消息被指责歧视跨性别人群,一石激起千层浪,罗琳被瞬间集火,《哈利·波特》的三位主演纷纷与其割席,随后事态开始失控,罗琳曾发文表示:“自己收到的死亡威胁多到可以糊房子……”

片中“马尔福”的饰演者因为支持罗琳,在一次直播时直接落泪。有电影的粉丝表示,不想再看到这几个白眼狼。无独有偶,《这个杀手不太冷》也曾遭遇空前的舆论危机。先是有网友发文,称该片涉嫌抄袭涉嫌抄袭《女煞葛洛莉》,两片的剧情高度重合,只是吕克贝松把片中人物性转了而已。

从剧情上看,两部电影开头的部分设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但之后的剧情就完全是不同的走向了。吕克·贝松本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女煞葛洛莉》是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故存在致敬的可能性。不过致敬还是抄袭众说纷纭,每个人的标准亦有不同,还属于可以进行讨论的技术问题,而导演本人接下来受到的指责则显得有些致命。

《这个杀手不太冷》被认为片中存在着恋童的意味,因此还被部分国家禁映过,延伸开来,导演本人也被质疑是否存在恋童癖的倾向,吕克贝松本人曾深陷性侵风波也加重了这种怀疑。2018年,先后有9位女性指控吕克贝松对自己有过性骚扰行为,在漫长的诉讼过后,吕克贝松胜诉,但对其的种种疑虑与质疑并未完全消去。如何规避潜在的舆情风险也是选择重映电影需要考量的指标。

在公布重映消息之后的社媒平台上,不少国内网友的反馈并不如预期中那样呈现为影迷群体的狂欢,而是对“割韭菜”的质疑以及对经典影片“经典性”的怀疑。在这个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里,或许经典的魅力本就是存疑的。

基本法

在世界范围内,重映相当普遍,这有赖于海外观众长期培养的观影习惯支撑。

以2022年的法国电影市场为例,超过90%的影片都是重映影片。今年,派拉蒙在英国的420家影院重映了《低俗小说》,以及《卑鄙女孩》、《僵尸肖恩》。

于8月15日在多个国家重映的《鬼妈妈》在4天内就取得了2020万美元,重映后的第一个周末,票房居于全球第五。英国的银幕负责人Robert Lea表示,“(影片重映)在过去的几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增长。2023年重映票房比前一年增长了50%,2024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增高点。”

但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仍然是全新的课题。首先是选择的方向和种类,如果选择近期上映过的大热影片,既可以节省修复费用,又可以吸引粉丝二次观影,但电影行业的边际递减效应仍然存在,很多曾在几年前大热的电影未必会在当下重新火热,如《你的名字。》《灌篮高手》这类往往可遇不可求;如果选择一些年代相对久远的电影,除了一笔不菲的修复费用和版权费用外,受众主要面向影迷群体,难以激发下沉群体观影热情,很容易赔本赚吆喝。

本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每周重映一部的策略可以借鉴。不必局限于某个电影系列,也可以策划以某个演员或导演为主题的放映活动,挑出其几部代表作隔周上映以形成营销事件。

影院也也可以策划相应的活动来呼应。比如此次《哈利·波特》系列上映,部分影院推出了在十一月底进行两天马拉松观影的服务,更有甚者,则是推出一天看完八部的铁人套餐,直接通宵走起。

总体来说,内地所重映的引进片类型仍显得单一,缺少悬疑和喜剧等主流类型片,相当多的重映引进片实际上也曾经在内地上映过,这种谨慎的策略确实起到了减少风险的作用,但也降低了观众的新鲜感,或许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归根到底,对于当下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重映电影只是起到补充市场空白的作用,无法成为左右整个市场走向的主角。但重映片的意义在于维持一个起码水平的影院观影文化氛围,当观众沉浸在密闭空间里,进入影像世界后才能感到电影院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