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赫敏到贝儿,独立自强才是青春与爱情的原动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赫敏到贝儿,独立自强才是青春与爱情的原动力

在别的孩子渴望着王子的时候,我却已经在幻想我的野兽!

最近值得一看的电影实在太多,还没从《金刚狼3:殊死一战》里暮狼谢幕的悲伤里回过神来,《美女与野兽》就已经火的一发不可收拾,有多火?去年预告片放出的24小时内,全网点击量高达1.28亿,刷新了《五十度黑》在9月创下的记录。

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16年的《海洋奇缘》,迪士尼塑造的公主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当中包括白雪公主、小美人鱼、冰雪奇缘姐妹等七位为王室血统的正牌公主,灰姑娘、贝儿、蒂亚姆嫁给王子后成为王妃(公主及王妃均可译为Princess),平民姑娘花木兰被皇帝册封后也进入公主阵营。她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性格,全球各个角落的小姑娘都能对号入座享受公主梦。

少女心童话梦,向往爱情的我们永远不会老,或者正是这个原因,每一部上线的迪士尼童话电影,都有着难以言喻的杀伤力。Disney Princess也成为了是华特迪士尼公司的著名商标之一,已经为迪士尼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成为继米老鼠唐老鸭之后最大的吸金法宝。

公主的美梦与觉醒

1934年,沃尔特·迪士尼决定拍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他选中了格林童话中脍炙人口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年年底在一片质疑声中,《白雪公主》上映,首轮发行获得800万美元收入,要知道当时一张成人电影票均价仅为0.27美元。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世界第一张电影原声带,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第一个将名字刻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虚构女性角色……《白雪公主》创下了许多世界纪录。1939年,第十一届奥斯卡为沃尔特·迪士尼先生颁发特别奖。

《灰姑娘》和《睡美人》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上映,这期间经历了二战的摧残以及迪士尼的破产危机。灰姑娘历尽苦难美梦成真的故事,慰藉了在战争中饱受创伤的人们,使迪士尼公司起死回生。根据奥黛丽·赫本设计了睡美人的形象,或许是由于审美疲劳并没有取得轰动。

迪士尼最早的三部公主题材影片,都因公主近乎无脑的纯真受到诟病,直到沃尔特·迪士尼去世,公司没有再启动公主项目。睡美人被王子吻醒的一刹那,似乎也标志着傻白甜式的公主梦惊醒了,梦不能再这么个做法了。

公主身,女王心

20世纪80年代,迪士尼陷入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这一时期选择离开。80年代末90年代初,迪士尼快速调整后步入了复兴时代。

经历了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似乎成为了这一时期作品的主旋律,脍炙人口的《小美人鱼》和《狮子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小美人鱼》中的公主爱丽儿从形象到性格都发生重大革命。她不是乖乖女,而是一个叛逆女孩,不顾家人反对,不惜与巫婆做交易,勇敢追求爱情,并最终赢得幸福。

1991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是迪士尼最受好评的公主片之一,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女编剧琳达·伍尔弗顿从电影《小妇人》中取得灵感,以凯瑟琳·赫本饰演的乔为蓝本,赋予贝儿博鉴群书的爱好和无所畏惧的品质,颠覆了传统公主脆弱忍耐、等待救赎的形象。

贝儿和王子的爱情是建立在精神共鸣之上的,贝儿让野兽学会温柔、学会去爱。而在相遇相知到相许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现实世界中恋人们的摩擦与冲突。这种循序渐进符合现实逻辑的爱情,不会在一瞬间猛然地激发我们的荷尔蒙,但却会有种细水长流般的踏实与满足。

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士尼公主们的人设开始发生变化,从天真善良、依赖王子的傻白甜形象,逐渐转变为拥有独立思考、人生追求多元化的现代女性。

近几年,《冰雪奇缘》与《海洋奇缘》先后与观众见面,童话里再不是骗人的。以安徒生童话《冰雪皇后》为原型改编的《冰雪奇缘》是迪士尼成立90周年纪念作品,也是二十年后再一次让公主系列扬眉吐气的佳作,被一致评价为“女权主义电影”。

影片一举包揽了2013年度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大热主题曲《Let it go》,更是唱出了如女王般的坚韧与勇敢。

姐姐艾丽莎选择在荒无人迹的冰雪深处用自己的力量平地建起冰宫天地,欣然拥抱自由,并且对妹妹说:“你不能和刚刚见面的男人结婚。”

妹妹安娜不爱王子,而是和穷小子共度余生。这一切似乎给各位傻白甜的公主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大颠覆了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套路,也几乎瓦解了之前大部分公主片的剧情合法性。

与时代挂钩的公主梦,必须要随时去应对市场和社会的诉求。玛丽苏和傻白甜之后,公主们重新加冕脱胎换骨。亲手把自己建立的标准否定,不是件容易的事。迪士尼敢于推倒重来的创新精神,让公主片终于重登动画帝国的巅峰。

只有独立,才能扣响真爱

夜观星象,掐指一算,或许今年叫Emma的女主都注定要大红大紫的啊!上个月石头姐才凭借《爱乐之城》以大热姿态首度加冕奥斯卡影后,另一个90后Emma也千呼万唤地出现在《美女与野兽》中,与《唐顿庄园》的大表哥Dan Stevens上演一场唯美而浪漫的邂逅。

Emma说:“从我四岁起,《美女与野兽》就是我的最爱。我记忆中的贝儿是一个有着好胜心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年轻女性,她有理想、非常独立并且渴望去看看这个世界。她与野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我来说,这样的关系有着妙不可言的张力,是我之前在任何童话故事里都未曾见过的。”

Emma甚至还推掉了《爱乐之城》,只因为贝儿勇敢独立和追求平等,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而非被动等待,难怪导演Bill Condon说:“能演好贝儿的只有Emma。”

9岁开始便成功塑造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赫敏经典形象的Emma Watson,曾被称为“好莱坞的公主”,在全世界尤其是80,90后一代人的瞩目和赞誉之下,她走出了一条星光熠熠的成长之路。

2011年告别“赫敏时代”,拥有着演艺界金钥匙的Emma华丽转身,以“学霸”的身份再次让人惊叹。

Emma在《壁花少年》、《诺亚》以及《珠光宝气》等电影中也塑造了性格鲜明的角色。同时,她还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权活动者,并身兼联合国全球亲善大使,这些都成为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在Emma扮演过的角色里,赫敏和贝儿也许是最接近她本人的两个,因为他们都具备认真的品质。总是抱着书的格兰芬多优等生,法国小村庄里爱读书的少女,都是不折不扣的书虫。

Emma曾经说过:“对一件事物深爱则必然希望让它充分释放魅力”,温柔坚强、善良聪慧、每个褒义词都可以作为Emma Watson的注脚,作为如假包换的真女神,Emma出演贝儿,收获的是清一色五星好评!还有谁,能比她更完美的诠释一位公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赫敏到贝儿,独立自强才是青春与爱情的原动力

在别的孩子渴望着王子的时候,我却已经在幻想我的野兽!

最近值得一看的电影实在太多,还没从《金刚狼3:殊死一战》里暮狼谢幕的悲伤里回过神来,《美女与野兽》就已经火的一发不可收拾,有多火?去年预告片放出的24小时内,全网点击量高达1.28亿,刷新了《五十度黑》在9月创下的记录。

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16年的《海洋奇缘》,迪士尼塑造的公主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当中包括白雪公主、小美人鱼、冰雪奇缘姐妹等七位为王室血统的正牌公主,灰姑娘、贝儿、蒂亚姆嫁给王子后成为王妃(公主及王妃均可译为Princess),平民姑娘花木兰被皇帝册封后也进入公主阵营。她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性格,全球各个角落的小姑娘都能对号入座享受公主梦。

少女心童话梦,向往爱情的我们永远不会老,或者正是这个原因,每一部上线的迪士尼童话电影,都有着难以言喻的杀伤力。Disney Princess也成为了是华特迪士尼公司的著名商标之一,已经为迪士尼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成为继米老鼠唐老鸭之后最大的吸金法宝。

公主的美梦与觉醒

1934年,沃尔特·迪士尼决定拍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他选中了格林童话中脍炙人口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年年底在一片质疑声中,《白雪公主》上映,首轮发行获得800万美元收入,要知道当时一张成人电影票均价仅为0.27美元。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世界第一张电影原声带,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第一个将名字刻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虚构女性角色……《白雪公主》创下了许多世界纪录。1939年,第十一届奥斯卡为沃尔特·迪士尼先生颁发特别奖。

《灰姑娘》和《睡美人》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上映,这期间经历了二战的摧残以及迪士尼的破产危机。灰姑娘历尽苦难美梦成真的故事,慰藉了在战争中饱受创伤的人们,使迪士尼公司起死回生。根据奥黛丽·赫本设计了睡美人的形象,或许是由于审美疲劳并没有取得轰动。

迪士尼最早的三部公主题材影片,都因公主近乎无脑的纯真受到诟病,直到沃尔特·迪士尼去世,公司没有再启动公主项目。睡美人被王子吻醒的一刹那,似乎也标志着傻白甜式的公主梦惊醒了,梦不能再这么个做法了。

公主身,女王心

20世纪80年代,迪士尼陷入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危机,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这一时期选择离开。80年代末90年代初,迪士尼快速调整后步入了复兴时代。

经历了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似乎成为了这一时期作品的主旋律,脍炙人口的《小美人鱼》和《狮子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小美人鱼》中的公主爱丽儿从形象到性格都发生重大革命。她不是乖乖女,而是一个叛逆女孩,不顾家人反对,不惜与巫婆做交易,勇敢追求爱情,并最终赢得幸福。

1991年上映的《美女与野兽》是迪士尼最受好评的公主片之一,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女编剧琳达·伍尔弗顿从电影《小妇人》中取得灵感,以凯瑟琳·赫本饰演的乔为蓝本,赋予贝儿博鉴群书的爱好和无所畏惧的品质,颠覆了传统公主脆弱忍耐、等待救赎的形象。

贝儿和王子的爱情是建立在精神共鸣之上的,贝儿让野兽学会温柔、学会去爱。而在相遇相知到相许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现实世界中恋人们的摩擦与冲突。这种循序渐进符合现实逻辑的爱情,不会在一瞬间猛然地激发我们的荷尔蒙,但却会有种细水长流般的踏实与满足。

从《美女与野兽》开始,迪士尼公主们的人设开始发生变化,从天真善良、依赖王子的傻白甜形象,逐渐转变为拥有独立思考、人生追求多元化的现代女性。

近几年,《冰雪奇缘》与《海洋奇缘》先后与观众见面,童话里再不是骗人的。以安徒生童话《冰雪皇后》为原型改编的《冰雪奇缘》是迪士尼成立90周年纪念作品,也是二十年后再一次让公主系列扬眉吐气的佳作,被一致评价为“女权主义电影”。

影片一举包揽了2013年度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大热主题曲《Let it go》,更是唱出了如女王般的坚韧与勇敢。

姐姐艾丽莎选择在荒无人迹的冰雪深处用自己的力量平地建起冰宫天地,欣然拥抱自由,并且对妹妹说:“你不能和刚刚见面的男人结婚。”

妹妹安娜不爱王子,而是和穷小子共度余生。这一切似乎给各位傻白甜的公主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大颠覆了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套路,也几乎瓦解了之前大部分公主片的剧情合法性。

与时代挂钩的公主梦,必须要随时去应对市场和社会的诉求。玛丽苏和傻白甜之后,公主们重新加冕脱胎换骨。亲手把自己建立的标准否定,不是件容易的事。迪士尼敢于推倒重来的创新精神,让公主片终于重登动画帝国的巅峰。

只有独立,才能扣响真爱

夜观星象,掐指一算,或许今年叫Emma的女主都注定要大红大紫的啊!上个月石头姐才凭借《爱乐之城》以大热姿态首度加冕奥斯卡影后,另一个90后Emma也千呼万唤地出现在《美女与野兽》中,与《唐顿庄园》的大表哥Dan Stevens上演一场唯美而浪漫的邂逅。

Emma说:“从我四岁起,《美女与野兽》就是我的最爱。我记忆中的贝儿是一个有着好胜心并且敢于表达自我的年轻女性,她有理想、非常独立并且渴望去看看这个世界。她与野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我来说,这样的关系有着妙不可言的张力,是我之前在任何童话故事里都未曾见过的。”

Emma甚至还推掉了《爱乐之城》,只因为贝儿勇敢独立和追求平等,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而非被动等待,难怪导演Bill Condon说:“能演好贝儿的只有Emma。”

9岁开始便成功塑造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赫敏经典形象的Emma Watson,曾被称为“好莱坞的公主”,在全世界尤其是80,90后一代人的瞩目和赞誉之下,她走出了一条星光熠熠的成长之路。

2011年告别“赫敏时代”,拥有着演艺界金钥匙的Emma华丽转身,以“学霸”的身份再次让人惊叹。

Emma在《壁花少年》、《诺亚》以及《珠光宝气》等电影中也塑造了性格鲜明的角色。同时,她还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权活动者,并身兼联合国全球亲善大使,这些都成为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在Emma扮演过的角色里,赫敏和贝儿也许是最接近她本人的两个,因为他们都具备认真的品质。总是抱着书的格兰芬多优等生,法国小村庄里爱读书的少女,都是不折不扣的书虫。

Emma曾经说过:“对一件事物深爱则必然希望让它充分释放魅力”,温柔坚强、善良聪慧、每个褒义词都可以作为Emma Watson的注脚,作为如假包换的真女神,Emma出演贝儿,收获的是清一色五星好评!还有谁,能比她更完美的诠释一位公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