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相对于传统金融,由于市场化和技术革命,当前金融的形态、风险形成、监管理念和准则都发生了深刻变化。”10月20日,在全国首届高校数字金融案例大赛颁奖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指出,各类新技术都在向金融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上海金融办副主任葛平表示,上海市政府近两年来加快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已经在产业生态集聚、重大试点实施、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本次大赛能够助力挖掘和发现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和有潜力的金融科技项目,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在活动现场,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了一项有关金融科技人才供需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显示,受访企业最紧缺的前三项技术是人工智能(占比66.4%)、大数据(占比66.0%)和云计算(占比53.7%)。各类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保险机构、券商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均热烈欢迎拥有这类技术的人才,并且不仅大中型机构如此,小机构也同样紧缺。此外,近年来火爆的大模型需求虽不算迫切,但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占比29.7%),不可忽视。
企业最期望的前三类专业分别是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占比82.7%)、计算机(占比69.1%)和软件工程(占比65.3%)。
金融科技培训需求呼声高,企业培训市场大有可为。
从培训方式来看,有56%的受访者希望参加企业的相关金融科技内部培训。另一方面,从企业需求侧可以看出,受访企业最关注的一点是相关工作经验,其次是专业和操作技能。两者之间的需求差异表明,市场上极其需要成熟的金融科技行业企业培训课程,以弥补较高技术壁垒与个人经验不匹配带来的人才缺口,以打破企业招不到、求职者进不来的职业壁垒。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落地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金融工具。
10月18日,央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宣布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央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吴晓求认为,这次政策的变化适应了中国金融的发展趋势。央行创设的基于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极富有战略意义。将有效改变中国全社会的资产负债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完善的法制、制度的稳定性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保证。
“同时,我们必须要从技术、金融层面推动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改善,这需要很宏观的视野。”
他说,因为过去我们央行的稳定目标是单一的,但是今天中国央行的功能必须走向多元。其中,关心金融结构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帮助资本市场的稳定,显然是要进入央行的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