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家、慈善家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周一在纽约州Pocantico Hills的家中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101岁。
他曾是美国最年长的亿万富翁,也曾是美国首位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唯一在世的幼孙;他曾是喜爱周游列国、主打软实力外交的美国“形象大使”,也是饱经非议的“极权政体代言人”。
据《财富》杂志估算,大卫·洛克菲勒截至2015年的个人财富高达30亿美元,虽然仅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零头,甚至比特朗普总统的身家还少了7亿美元,但他在全球政治、金融、艺术和慈善界的影响力至今还很难被超越。
这位集财富、名望、地位和荣誉于一身的人,走过了怎样的一生呢?87岁的洛克菲勒在2002年打破了家族近百年的禁言规则,继爷爷约翰·洛克菲勒之后首度发表了个人自传,披露了兄弟之间的观点分歧、同女儿在越战问题上的僵持,以及妻子的抑郁症状,令有幸一窥上流社会隐私的公众大呼过瘾。
当被问到为何要违反家庭传统出版自传时,洛克菲勒简单地回复道:“我只是意识到自己度过了一段有趣的人生罢了。”
热爱经济学的富二代
出生于1915年6月12日的大卫·洛克菲勒是约翰·D·洛克菲勒二世(John D. Rockefeller Jr. )最小的儿子,也是罗德岛参议员尼尔森·奥利奇(Nelson Aldrich)的外孙。五兄弟是老洛克菲勒唯一的嫡传血脉。
财富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象征之一。他位于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对面的家是当时曼哈顿岛最大的私人住宅,周末全家人会去纽约州北部Tarrytown城外的Kykuit地区度假,周围约有3400英亩的土地都被他们购买,附近村民都在他家的土地上劳作,房屋产权归属他的爷爷老洛克菲勒。到了夏天,全家人会到拥有107个房间的缅因州豪宅避暑,而在他们眼中这里只是“乡舍”(cottage)。
据传幼年的洛克菲勒是人们眼中标准的“富二代”,他和哥哥喜欢沿着曼哈顿第五大道滑旱冰,但身后会紧跟这一辆豪华版加长礼车,以防几位小少爷玩儿累了想休息。而出于对昆虫的喜爱,少年时期的他就拥有了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甲壳虫收藏库。
不过洛克菲勒从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勇于挑战家族传统的特质。他上了当时尚属试验性质的曼哈顿著名私立高中:林肯中学(Lincoln School),结交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朋友。
1936年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他于1940年获得了自己家族投资建立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未利用的资源和经济浪费》不仅建议资本家应关注员工和全社会的福利,也肯定了大举外债的“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经济从大萧条中复苏。由于这一观点同极力反对罗斯福政策的家族观点大相径庭,还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博士毕业后,洛克菲勒只收取年薪1美元,帮时任纽约市长的共和党员拉瓜迪亚起草信件回执。并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征入伍,派驻过北非和法国。尽管他拒绝动用父亲的影响力,坚持以一等兵(Private)的普通身份入伍,但还是在3年内晋升到了陆军上尉(Captain)后退役。
与热衷于从政和沉迷于慈善环保事业的哥哥们不同,30岁的洛克菲勒于1946年加入了舅舅Winthrop Aldrich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大通国家银行(Chase National Bank),担任经理助理。尽管洛克菲勒家族常年握有大通银行5%的股权,又有两个董事会席位,但洛克菲勒坚持从中层做起,历任数个部门的管理工作,直至1957年升任大通曼哈顿银行(Chase Manhattan Bank)的首席执行官。
65岁的洛克菲勒选择在1981年退休,离开了自己工作35年的地方。他常戏称自己是家族本代人中唯一一个需要赚钱谋生的人。
饱受争议的银行家
大卫·洛克菲勒可谓精力旺盛的工作狂,到90多岁时还坚持早上10点坐到办公室办公,直到晚上5点下班离开。为了保持体力和健康,他一辈子坚持工作前先健身,并偶尔伴着午餐喝一小杯红酒。
出于拓展业务的需要,洛克菲勒乐于交朋友,通讯录里有15万个联系人。他也热衷于满世界跑,在35年里累计飞行500万英里,并被200多个国家元首所接见。他认为,在美国只有他的好朋友、前国务卿基辛格比他见过的国家领导人多一两位,也正是洛克菲勒与基辛格极力促成了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行程。
在他的开拓下,大通银行的海外分支在60年代从11个增长至73个,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整整翻了七倍,并成为首家在莫斯科和北京开设分部的西方银行。大通银行业也率先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发放贷款,到1976年,其海外分支贡献了营业利润的80%。
但与此同时,大通的国内业务却饱受诟病。在1970年代早期深陷财务报表作假丑闻、贷款坏账率高企和系统技术故障等泥沼,1974年到1976年的国内盈利下滑36%,而同期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银行的盈利能力跃升了12%到31%。
对此,洛克菲勒在自传中辩解道:“在海外做的一切并没有背离我对大通银行的管理责任,所谓的‘表外事务’都同大通银行的经济壮大与国际影响力密切先关。”
纽约与艺术的“守护神”
洛克菲勒和曾担任过四届纽约州州长的三哥尼尔森(Nelson Rockefeller)对曼哈顿的感情很深,曾在30年代大萧条时期敦促父亲在中城兴建洛克菲勒大厦,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复苏。
两兄弟又在20世纪60年代着手重振下城金融区,为了给世贸大厦的破土动工塑造信心,洛克菲勒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大通银行在1961年率先在华尔街修建高64层的现代大厦。而随后建设中的“双子楼”也被当地媒体称为“大卫楼”和“尼尔森楼”。
在1970年代中期,当纽约市因经济增长疲软和市政建设摊子过大而深陷债务危机时,又是洛克菲勒帮助召集联邦、州府和市府官员同纽约商界领袖一起想办法,帮助纽约市度过濒临破产的难关。
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这样评价洛克菲勒:“从没有一个人长期对纽约的商业和民生带来过这么多贡献。当我担任市长时,大卫对纽约市的困难总是责无旁贷,随时准备施以援手。”
洛克菲勒还和母亲一样极度喜爱艺术。在母亲去世后,洛克菲勒于1948年接替了她在纽约现代艺术馆的董事席位,并在1958年到1993年期间担任了16年的董事会主席。在此期间,他热衷于收藏现代派与印象派的画作和彩陶、琉璃、家具等艺术品,共购买了1.5万件藏品,价值至少5亿美元。
他在90岁生日当天组织了850人参加的名人筹款晚宴,每一桌的席位高达9万美元,捐款全部归纽约现代艺术馆所有。他不仅鼓励企业家赞助地方上的小型艺术馆和博物馆,自己也留出1亿美元的遗产捐给纽约现代艺术馆。
他在一生中共捐出了9亿多美元,用于支持爷爷创办的医学研究重镇洛克菲勒大学,也用于回馈母校哈佛大学。在担任商界领袖联盟发起的“纽约市伙伴计划”(New York City Partnership)主席期间,他鼓励公立学校创新,也参与开发了数千套提供给低收入及中产阶层的廉租房。
他因慈善及其他成绩在1998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这是美国最高的民间荣誉之一。
“最大的成功”
随着大卫·洛克菲勒的离世,洛克菲勒家族的掌门人也正式从嫡亲传人的“兄弟时代”(the Brothers)过渡到了曾孙辈人的“表亲时代”(the Cousins)。
洛克菲勒对维系家族的团结非常重视,他率先召集100多个表亲成立了家族委员会,定期举办家族活动,并亲自担任委员会的秘书长。他在自传中写道:“虽然我们兄弟五个存在明显分歧,甚至在很多问题上利益相互冲突,但家族聚会却令我们学会彼此尊重和喜爱,这是其他富裕家族所缺乏的财富。”
在90岁生日接受采访时,洛克菲勒表示:“如果我的儿女和孙辈认识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并学会运用它,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认为他们已经学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