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是海洋大县、渔业重镇和造船强县。冯雨露生长在这片富饶的象山半岛,是象山造船行业中的杰出后辈。他自小便对造船这个行当情有独钟,立志要超越父辈,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在造船业中,一直存在着“工艺派”与“实用派”的理念碰撞,而冯雨露则致力于提升造船效率,凭借非凡的决心,成为了行业中为数不多精通船舶建造全流程的造船“多面手”。
传承与“超越”
2024年9月的一个上午,坐在船厂办公室的冯雨露,低头沉思着一个深刻的问题:你想超越你的父亲吗?
他是象山众多造船企业里年轻一代的缩影。过去几年,冯雨露凭借丰富的多型船舶建造经验和船舶及船用机电产品的设计能力,在年轻一辈中崭露头角。然而,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超越他的父亲冯贤宁。
冯贤宁是象山第一批造船人之一。在那个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代,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用一支笔、一把尺,在纸上绘制出一张张精确的船舶工程图。这些手绘工程图因高度的准确性和科学的布局设计,被同行频繁借阅,作为设计的参考模板。
在父亲的影响下,冯雨露早早在心中播下了热爱船舶建造的种子,并逐渐生根发芽。自2011年进入船舶行业以来,他参与及负责组织生产建造了80多艘船舶,涵盖船型设计、船舶建造以及船用设备设计等工作,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冯雨露坦言,与父亲相比,他更注重船舶建造项目的高效性和船型种类的多样性及高附加值。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就一定能持续书写自己的新篇章。
造船理念的转变
冯雨露清晰地记得他从图纸设计到下水试验全程参与建造的第一艘船——一艘型宽8.2米、长52.5米的鱿钓渔船。那是2014年,船厂领导让他尝试独立负责这艘船的建造工作。当时他非常紧张,毕竟以往都是前辈带着工作。6个月后,这艘船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迎来了下水仪式。冯雨露紧张不已,直到船顺利下水,他才如释重负。
如今回望,那艘400吨的鱿钓船与如今动辄上万吨的船相比,只是个“轻量级选手”,但在冯雨露眼里,“那400吨好像40万吨。”
鱿钓渔船顺利交付后,冯雨露在造船理念上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此前深受父亲影响,对船舶工艺有着极高的追求——每一寸钢板的切割、每一条焊缝的打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力求达到完美。然而,在与船东的深入交流中,他发现,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船东希望在确保船舶建造符合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和建造流程来减少工时、控制成本。
这一发现让冯雨露开始反思。他意识到,虽然追求细节和工艺美感是船舶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追求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延长、市场适应性下降等问题。
“事实上,大多数船舶是作为生产力工具而存在,服务于特定的运输任务,因此,实用性和经济性往往比工艺美感更为重要。”这种认识的转变,让他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工艺派”视角,而是成为了一位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完美融合的“实用派”。
因此,他开始探索如何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施工便利性,选择更适合、更快速的建造工艺和工法。同时,通过船型设计、建造流程优化等,确保新建船舶符合标准化、绿色化船型要求。2023年,他成功负责建造了一艘5.7万吨的散货船,这是当时象山建造的最大吨位散货船。
冯雨露对传统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不仅是他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整个造船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自我革新的缩影。也正是“冯雨露们”推动了象山造船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与造船业“不可分割”
当前,中国造船业正面临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焊工、装配等技术工种供不应求等问题。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未来很多国内船厂可能会向外寻求新的劳动力资源,考虑迁移至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对此,冯雨露态度坚决:“如果我工作的船厂真的决定迁移,我愿意跟随前往。”
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解决当前造船业面临的问题并为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冯雨露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以船舶破舱稳性为例,破舱稳性关乎船体在破损进水后的稳定状态,是保障船舶及人员安全的基石。针对最新法规对砂石输送带船破舱稳性的严格要求,冯雨露迎难而上,研发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机架回收装置”、“一种干散料舱最大稳定流量装置”,这两项专利极大地提升了船舶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系数。
在冯雨露内心深处,造船早已超越了单纯职业的范畴,它更是一种担当与坚守的事业。自幼年起,受父亲手绘船舶图纸的启迪,这份对造船的热爱便悄然生根。时至今日,他已在船舶行业深深扎根,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朱智凤、谢坤烜综合整理)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