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风靡国内的共享单车面对人性之恶时,该何去何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风靡国内的共享单车面对人性之恶时,该何去何从

让共享单车有序健康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最近有不少人反映,共享单车在中国各大城市陆续试点以来给百姓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随意停放单车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人为恶意损坏单车,甚至对一些传统单车业、出租车行业和滴滴专车行业也产生冲击。那么,共享单车到底能走多远?后面的路该何去何从?

HOT!天津的共享单车,你体验了吗?

今年年初,一股共享单车的浪潮涌入了天津,首批五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在地铁1、2、3号线地铁站以及滨江道、南京路、小白楼、鼓楼、大悦城、天佑城等火爆商圈。几乎一夜之间,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就完成了在津城的布局,俨然成为街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据悉,ofo共享单车抢先一步进驻校园市场,目前已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投放了其标志性的“小黄车”,极大方便了学子出行,深受学生族欢迎。而所谓共享单车,就是“无桩式”的公共自行车,可以随时取用和停车,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下载相关APP,完成注册登录、实名认证、缴纳押金等流程,即可直接骑行。

一公里单车方便了出行,乱摆乱放却成新问题

共享单车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解决老百姓在城市中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大城市的道路拥堵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然而公交站点、地铁站点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目的,还有一大部分人需要穿街走巷才能真正到达,而共享单车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公共交通盲区这一问题。

不过好景不长,虽然各个城市路边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然而众多单车的无序摆放,给城市带来的隐患,不禁为共享单车的美好前景蒙上了一丝阴影。倡导低碳出行,不单单体现在使用何种交通工具,更要注意文明摆放单车。虽然共享单车是出行人购买的一种服务,但是保护公共财产仍然是每个人的义务。

二维码扫描被骗子“恶意偷钱扫码”覆盖

共享单车的出现,本是方便出行人使用的一种便捷交通方式,然而3月17日央视的一则新闻报道却让人大跌眼镜。据新闻爆料,浙江宁波有8辆共享单车出现“恶意”二维码,扫码后车骑不了车,钱却被扣。类似这种共享单车二维码遭恶意破坏或者是篡改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

目前共享单车的二维码骗局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在原二维码的旁边贴上假的二维码,第二、是用伪造的二维码覆盖原二维码。前者很容易辨别,遇到第二种情况就需要大伙提高警惕了。

反诈骗专家提醒,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须警惕不法分子设置的扫码陷阱,要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共享单车App,避免遭遇山寨App而导致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扫码前一定要仔细辨别二维码是否存在被撬、被更换、被涂改、被覆盖、粘贴等痕迹。如果二维码是粘上去的,务必提高警惕;正规二维码扫描后一般会进入使用模式,不会跳转至付款页面。

三马路附近百余辆共享单车遭到肆意破坏

记者在南开区三马路靠近西南角地铁站附近发现,有近百余辆共享单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恶意破坏。几十辆共享单车被堆成小山,不少车被人故意损坏,车轮被碾轧变形。“坏的太多了,押金都交了,一辆车还没骑上。”天津市民张先生抱怨道。另一位市民邓先生告诉记者,他交了298元押金,一共骑了两次,很难找到没有问题的车。

不少网友为此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网站上晒出共享单车遭遇的奇葩待遇:没脚蹬子,没车座,没车轱辘,车座上被插针,被人上锁用不了,被人刷成别的颜色据为己有。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网上曝出的共享单车尴尬遭遇,是社会公德现状的缩影,成了社会的一面“照妖镜”。使用者应增强文明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共享单车的运行秩序。

四成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与共享单车有关联

随着共享单车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地面交通压力变的越来越大,共享单车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厦门共享单车闯进隧道 骑手赶时间图方便被罚”、“小学生骑共享单车追逐太危险 出事故家长担责”等新闻频频爆出。对此,交管人士表示,共享车辆跟租赁车辆一样,发生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时,与自行车、普通汽车一样去处理;面临赔偿时,公司要承担连带责任。

在共享单车还未引发更大社会问题时,各地城市都对此做出了规范。比如深圳市明确规定,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将按职责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而针对共享单车被偷、被扔、被拆二维码、被贴小广告、被占为己有等违法乱象,这是侵犯共享单车供应商的财产权,对涉事者将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五大国外主要城市推行固定桩停放,更看重公共秩序

共享单车在中国的推行十分火爆,却被美国被骂成“流氓企业”,原因就是美国更注重公共路权。美国旧金山交通局在写给李刚的信中提到,其职责就是维护和保护“公共路权”,要求小蓝在其运营方案中列出“公共路权”的使用方式。旧金山单车联合会执行主任布莱恩认为,目前的有桩共享单车模式,可以确保安全性和采取标准的服务管理规则,并保证企业承担责任。他认为,小蓝将单车会变成用后即抛的东西,将大街变成垃圾堆积场。

目前,共享单车在全世界形成了关注,已在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放,并逐步确保在美国旧金山、波特兰、新加坡、柏林等五大国外主要城市的正常使用。新加坡本土公司Obike按照中国共享单车模式投放了数千辆单车,并称在年中达到上万辆。不过国外更多观点认为,有桩系统除了可视性好,同样也具有更高的确定性(单车取放位置),而无桩单车很容易诱使骑行人乱摆乱放,破坏秩序。

面对国内的恶意人性,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一个小小的共享单车反应出了人性中的种种丑恶,也有人说“共享单车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管怎么说,共享单车仍然是应该被看好的,毕竟这种模式不但契合人们日益增强的健身意识,又符合控制私家车、绿色出行的社会需要。

可以说,共享单车的初衷是美好的,是利民利己的,既能方便人们日常使用,还能实现低碳绿色出行,因此让共享单车有序健康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风靡国内的共享单车面对人性之恶时,该何去何从

让共享单车有序健康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最近有不少人反映,共享单车在中国各大城市陆续试点以来给百姓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随意停放单车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人为恶意损坏单车,甚至对一些传统单车业、出租车行业和滴滴专车行业也产生冲击。那么,共享单车到底能走多远?后面的路该何去何从?

HOT!天津的共享单车,你体验了吗?

今年年初,一股共享单车的浪潮涌入了天津,首批五万辆共享单车投放在地铁1、2、3号线地铁站以及滨江道、南京路、小白楼、鼓楼、大悦城、天佑城等火爆商圈。几乎一夜之间,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就完成了在津城的布局,俨然成为街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据悉,ofo共享单车抢先一步进驻校园市场,目前已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投放了其标志性的“小黄车”,极大方便了学子出行,深受学生族欢迎。而所谓共享单车,就是“无桩式”的公共自行车,可以随时取用和停车,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下载相关APP,完成注册登录、实名认证、缴纳押金等流程,即可直接骑行。

一公里单车方便了出行,乱摆乱放却成新问题

共享单车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解决老百姓在城市中最后一公里路的问题。大城市的道路拥堵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然而公交站点、地铁站点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目的,还有一大部分人需要穿街走巷才能真正到达,而共享单车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公共交通盲区这一问题。

不过好景不长,虽然各个城市路边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然而众多单车的无序摆放,给城市带来的隐患,不禁为共享单车的美好前景蒙上了一丝阴影。倡导低碳出行,不单单体现在使用何种交通工具,更要注意文明摆放单车。虽然共享单车是出行人购买的一种服务,但是保护公共财产仍然是每个人的义务。

二维码扫描被骗子“恶意偷钱扫码”覆盖

共享单车的出现,本是方便出行人使用的一种便捷交通方式,然而3月17日央视的一则新闻报道却让人大跌眼镜。据新闻爆料,浙江宁波有8辆共享单车出现“恶意”二维码,扫码后车骑不了车,钱却被扣。类似这种共享单车二维码遭恶意破坏或者是篡改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

目前共享单车的二维码骗局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是在原二维码的旁边贴上假的二维码,第二、是用伪造的二维码覆盖原二维码。前者很容易辨别,遇到第二种情况就需要大伙提高警惕了。

反诈骗专家提醒,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须警惕不法分子设置的扫码陷阱,要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共享单车App,避免遭遇山寨App而导致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扫码前一定要仔细辨别二维码是否存在被撬、被更换、被涂改、被覆盖、粘贴等痕迹。如果二维码是粘上去的,务必提高警惕;正规二维码扫描后一般会进入使用模式,不会跳转至付款页面。

三马路附近百余辆共享单车遭到肆意破坏

记者在南开区三马路靠近西南角地铁站附近发现,有近百余辆共享单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恶意破坏。几十辆共享单车被堆成小山,不少车被人故意损坏,车轮被碾轧变形。“坏的太多了,押金都交了,一辆车还没骑上。”天津市民张先生抱怨道。另一位市民邓先生告诉记者,他交了298元押金,一共骑了两次,很难找到没有问题的车。

不少网友为此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网站上晒出共享单车遭遇的奇葩待遇:没脚蹬子,没车座,没车轱辘,车座上被插针,被人上锁用不了,被人刷成别的颜色据为己有。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网上曝出的共享单车尴尬遭遇,是社会公德现状的缩影,成了社会的一面“照妖镜”。使用者应增强文明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共享单车的运行秩序。

四成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与共享单车有关联

随着共享单车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地面交通压力变的越来越大,共享单车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厦门共享单车闯进隧道 骑手赶时间图方便被罚”、“小学生骑共享单车追逐太危险 出事故家长担责”等新闻频频爆出。对此,交管人士表示,共享车辆跟租赁车辆一样,发生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时,与自行车、普通汽车一样去处理;面临赔偿时,公司要承担连带责任。

在共享单车还未引发更大社会问题时,各地城市都对此做出了规范。比如深圳市明确规定,对违反自行车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或违规停放自行车的行为,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将按职责进行处罚,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而针对共享单车被偷、被扔、被拆二维码、被贴小广告、被占为己有等违法乱象,这是侵犯共享单车供应商的财产权,对涉事者将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五大国外主要城市推行固定桩停放,更看重公共秩序

共享单车在中国的推行十分火爆,却被美国被骂成“流氓企业”,原因就是美国更注重公共路权。美国旧金山交通局在写给李刚的信中提到,其职责就是维护和保护“公共路权”,要求小蓝在其运营方案中列出“公共路权”的使用方式。旧金山单车联合会执行主任布莱恩认为,目前的有桩共享单车模式,可以确保安全性和采取标准的服务管理规则,并保证企业承担责任。他认为,小蓝将单车会变成用后即抛的东西,将大街变成垃圾堆积场。

目前,共享单车在全世界形成了关注,已在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放,并逐步确保在美国旧金山、波特兰、新加坡、柏林等五大国外主要城市的正常使用。新加坡本土公司Obike按照中国共享单车模式投放了数千辆单车,并称在年中达到上万辆。不过国外更多观点认为,有桩系统除了可视性好,同样也具有更高的确定性(单车取放位置),而无桩单车很容易诱使骑行人乱摆乱放,破坏秩序。

面对国内的恶意人性,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一个小小的共享单车反应出了人性中的种种丑恶,也有人说“共享单车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管怎么说,共享单车仍然是应该被看好的,毕竟这种模式不但契合人们日益增强的健身意识,又符合控制私家车、绿色出行的社会需要。

可以说,共享单车的初衷是美好的,是利民利己的,既能方便人们日常使用,还能实现低碳绿色出行,因此让共享单车有序健康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