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90后创业者李建是安徽人,在合肥上大学,曾去南京创业数年,今年又选择回到安徽,加入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一职。
这是一家无人驾驶技术与零部件及车辆供应商,技术团队以中科院背景的博士硕士为主,创业之初获得了中科院和合肥高投的引导基金支持。去年公司营收超过5000万元,又获得了本地国有基金的股权投资。“合肥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城市,这几年产业在快速发展,产业政策也非常好。”李建说。
界面新闻近期在安徽实地采访发现,无论是无人驾驶、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还是高校、媒体等企事业单位,亦或是出租车、外卖等服务行业,曾经喜欢往外跑的安徽人如今更愿意留在安徽。不仅是本地人在回流,来自东北甚至国外的面孔越来越多。
一组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省新增各类人才95.5万,人才总量突破1270万;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330余家,柔性引进院士及团队人才450人次。去年,合肥市人口增加21.9万人,人口增量全国第一。
安徽有哪些绝招?
在10月30日召开的安徽省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王炜介绍,安徽省政府出台“皖创22条”,整合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业者集聚,2022年以来,共发放创业贷款350亿元,支持科研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40余万人次,其中科研人员创业者3万人次,高层次创业团队超3000个。
“创业安徽”建设两年来,人社等20多个部门联动部署,全省上下合力开展创业活动1.2万余场。创业需要平台,安徽“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持续助力科技产业人才培育。安徽省认定20家省级创业研究院,发挥“创业智库”作用,全省共有省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460余个。
为了点燃创业“火种”,安徽全省设立了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省级种子基金等政府及社会资本超2万亿。2023年,安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150亿元,位列长三角地区第一。
2024年4月7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若干措施》,省财政每年投入1.3亿元用于博士后专项工作。目前,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815家,在站博士后4262人。
王炜透露了具体的资助模式:安徽首次将在皖高校、科研院所流动站招收的博士后纳入资助范围,按照招收规模给予180万元至1200万元的资助;对博士后生活补贴予以提档升级,按照ABC三档,分别给予2年共30万元、16万元、10万元博士后生活资助;按照科研水平择优给予20万元、10万元、3万元科研资助。
安徽正在探索设站制度改革,充分赋予地方自主权。
安徽建立了市人社部门负责、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备案的设站审批制度;对各市符合建站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不限制设站数量;支持各地探索开展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将有设站需求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纳入工作站培育库开展设站辅导。
对于年龄,安徽也有所放宽至40周岁。同时,企业为博士后支付的住房补贴、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引育用留博士后,在民营企业所得税扣除项、国企利润考核、博士后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出站后首次在安徽省内企业就业的博士后给予30-40万元留皖生活补贴。
随着安徽向制造业大省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技能人才。2023年,安徽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增加26.2万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3万人。截至2023年底,安徽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724.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17.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01%。
王玮透露了一个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安徽省技能人才总量超77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超240万人。这意味着过去9个月里,安徽就新增了技能人才超过45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22.6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安徽省GDP超过3.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分产品看,汽车产量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2.6%,工业机器人增长52.4%,集成电路增长57.3%,充电桩增长52.1%。服务业稳定恢复向好,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9%。
前三季度,安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0.4万人,同比增长7.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42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93元,名义增长4.2%,实际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9元,名义增长6.5%,实际增长5.8%。
即便政策发力,安徽高速增长的产业仍然遭遇了人才不足的困境,对高学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
9月2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4年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报告(目录)》。报告预测,到2026年底,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新增人才需求总量超34万人,人才缺口总量超26万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