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个大王,一种底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个大王,一种底色

这些共性的存在是脱口秀作为小行业破圈的结果,也是大众情绪流淌过的痕迹。

文|新声Pro  张一童

在付航成为《喜剧之王单口季》冠军的四天后,《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把总冠军颁给了第一次登上线上节目舞台的长沙组合「漫才兄弟」。

付航1994年出生,北京人,在线下脱口秀演出多年,参加《喜单》之前,他在抖音有超过一千万粉丝,是运营自媒体最成功的脱口秀演员;漫才兄弟来自长沙,出生于千禧年后的他们是《脱友》里最年轻的演员,他们组队讲漫才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观众因为节目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存在。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自开播以来,从选手到导师,围绕两档节目的对比不断。从结果来看,最终的冠军似乎都符合两档节目一直以来的内容面貌:

《喜单》聚集了一群在线下演出、沉淀多年的脱口秀演员,他们的风格和内容有未被节目影响过的野生和落地,最终的冠军付航是以互动闻名的线下之王;《脱友》的新人面貌和风格更多、更新,多对漫才组合的参赛延续了腾讯系脱口秀综艺一直以来对新喜剧形式的关注和推广,漫才兄弟是第一对在喜剧节目中拔得头筹的漫才组合,也是近年来喜剧节目中最年轻的冠军。

但他们又有着相近的底色:这其中既有属于个人的,出身和经历中更多的草根色彩;也有属于内容层面的,在议题、笑点、表演上的直给和高烈度。

这种相似性也不仅存在于两组冠军身上,在南瓜、哈哈曹、翟佳宁等更多在两档脱口秀节目中收获热议的演员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印记。这些共性的存在是过去几年,脱口秀在线下不断破圈后的延展,也是大众情绪变化的浓缩。

大专学历和跑场演员

付航当然不是脱口秀演员里唯一的大专学历。

《脱友》舞台上,新人赵越第一次登台就说自己是大专毕业,王继业在段子里提到自己高考299分,如果更宽泛地看,身为《喜单》八强的刘仁铖高中肄业。

「大专」成了今年脱口秀节目的共同标签之一,或者说是草根属性的一种具象化。漫才兄弟同样有相似的背景,在开始漫才演出之前,他们是活跃在长沙本地的相声演员,收入有限,经常跑场,连开始搭档的场景都是网吧。

在此之前,最常被脱口秀演员们使用的标签,是「新东方老师」。后者是脱口秀早期作为一个舶来文化圈子的自然选择,那些拥有外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成为一批参与者;前者则意味着说脱口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工作选择。

这和线下脱口秀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早期的脱口秀仍然精英圈层和都市青年们的表达狂欢,即使是此前被视为「穷鬼脱口秀」代表的何广智,他的地铁段子中呈现的仍旧是一线城市中的生活。

而在过去两三年中,随着脱口秀线下演出的普及,和俱乐部在更多城市的落地,无论是观众层面,还是演员层面,都在逐渐走向大众化,并通过广泛和高频次的线下演出更日常化地渗入更多地区和人群中。这种变化借由出演的演员们在线上节目中展现,就像小罗在《喜单》中说的,是我们组成了这个节目。

将「大专」「保安」作为个人符号在表演中反复提及的付航激起了更多人对小人物的共情和共鸣,与此同时,对个人故事的呈现让这种符号元素更接近自我调侃,而不涉及冒犯。

在《喜单》中,另一位被很多观众评为最符合「喜剧之王」概念的是外卖员南瓜。他们的共性都是,相比于浓烈的价值输出和时事点评,他们都更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表达的核心。在《脱友》的舞台上,哈哈曹也有着类似的内容特点。

这种大多出现在线上新人里的情况也可能是一种限定状态,毕竟几乎每一位演员都或多或少提到了线上与线下的区别,在节目后采、媒体采访以至于个人播客里,他们提到其中的文本区别,「金句的提炼」几乎是所有人都提到的点。

但另一方面,情绪核心确实从冒犯、讽刺变为一种与我有关的代入感,更温和,也更容易被接受。《喜单》的总决赛上,当玩了一整季大专梗的付航在自己的最后一场表演中说出「总有人会爱你」,场内的演员和观众们很多都落下眼泪。

评委吴镇宇在后采中评价付航,把「火」调到了合适的火候,变成了温暖传达给了观众。

简单快乐和本土表达

付航和漫才兄弟都是演员圈子里广为人知的炸场王。

在短视频平台的千万粉丝为付航带来了远超脱口秀的影响力,而漫才兄弟相声演出时期,则在长沙本地不同类型的演出场地都表演过,这其中也有融合了多种演出内容的娱乐秀。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经常面对的是脱口秀和新喜剧并无认知的观众,相比部分演员所争论的个人表达问题,他们在更多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给予足够好笑的回应。

无论是付航在舞台上夸张的使相,还是漫才兄弟无厘头爆梗,他们的表演都有一种直给和强刺激的「好笑」。这种表演形式并非没有争议,在《喜单》之前,也有脱口秀演员公开发起过「互动」算不算脱口秀的讨论。

对广义的大众而言,「好笑」仍然是脱口秀的最大集。线下演员可能会对这一用户需求有更明确的感知,特别是在更多非一线城市的剧场表演中。同样出演了《喜单》,演员翟佳宁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好笑应该是脱口秀的第一要义,他拒绝煽情,拒绝上价值,坦言过对部分脱口秀演员过度强调自我表达的不认同。

颜怡、颜悦再次止步比赛前半程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她们的线下专场在小红书等社区受到的好评,也说明扩展中的脱口秀市场已经有能力容纳更多不同细分风格内容的存在。

这种线下渗透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本土性的不断加强,这一点在漫才这一舶来喜剧形式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在《刺猬公社》的专访中,漫才兄弟提到二人都是湖南人,看奇志大兵的节目长起来,也受到他们的启蒙,从小就喜欢这种表演方式。与此同时,不同于此前大多漫才组合以童话、动漫等纯虚构内容模拟情境,漫才兄弟的表演里是租房等实在可触的情境,特别是在他们鲜明的湖南普通话下。

陈鲁豫在节目里点评漫才兄弟的表演「让漫才本土化,变得具象,有了风土人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个大王,一种底色

这些共性的存在是脱口秀作为小行业破圈的结果,也是大众情绪流淌过的痕迹。

文|新声Pro  张一童

在付航成为《喜剧之王单口季》冠军的四天后,《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把总冠军颁给了第一次登上线上节目舞台的长沙组合「漫才兄弟」。

付航1994年出生,北京人,在线下脱口秀演出多年,参加《喜单》之前,他在抖音有超过一千万粉丝,是运营自媒体最成功的脱口秀演员;漫才兄弟来自长沙,出生于千禧年后的他们是《脱友》里最年轻的演员,他们组队讲漫才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观众因为节目第一次知道了他们的存在。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自开播以来,从选手到导师,围绕两档节目的对比不断。从结果来看,最终的冠军似乎都符合两档节目一直以来的内容面貌:

《喜单》聚集了一群在线下演出、沉淀多年的脱口秀演员,他们的风格和内容有未被节目影响过的野生和落地,最终的冠军付航是以互动闻名的线下之王;《脱友》的新人面貌和风格更多、更新,多对漫才组合的参赛延续了腾讯系脱口秀综艺一直以来对新喜剧形式的关注和推广,漫才兄弟是第一对在喜剧节目中拔得头筹的漫才组合,也是近年来喜剧节目中最年轻的冠军。

但他们又有着相近的底色:这其中既有属于个人的,出身和经历中更多的草根色彩;也有属于内容层面的,在议题、笑点、表演上的直给和高烈度。

这种相似性也不仅存在于两组冠军身上,在南瓜、哈哈曹、翟佳宁等更多在两档脱口秀节目中收获热议的演员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印记。这些共性的存在是过去几年,脱口秀在线下不断破圈后的延展,也是大众情绪变化的浓缩。

大专学历和跑场演员

付航当然不是脱口秀演员里唯一的大专学历。

《脱友》舞台上,新人赵越第一次登台就说自己是大专毕业,王继业在段子里提到自己高考299分,如果更宽泛地看,身为《喜单》八强的刘仁铖高中肄业。

「大专」成了今年脱口秀节目的共同标签之一,或者说是草根属性的一种具象化。漫才兄弟同样有相似的背景,在开始漫才演出之前,他们是活跃在长沙本地的相声演员,收入有限,经常跑场,连开始搭档的场景都是网吧。

在此之前,最常被脱口秀演员们使用的标签,是「新东方老师」。后者是脱口秀早期作为一个舶来文化圈子的自然选择,那些拥有外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成为一批参与者;前者则意味着说脱口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工作选择。

这和线下脱口秀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早期的脱口秀仍然精英圈层和都市青年们的表达狂欢,即使是此前被视为「穷鬼脱口秀」代表的何广智,他的地铁段子中呈现的仍旧是一线城市中的生活。

而在过去两三年中,随着脱口秀线下演出的普及,和俱乐部在更多城市的落地,无论是观众层面,还是演员层面,都在逐渐走向大众化,并通过广泛和高频次的线下演出更日常化地渗入更多地区和人群中。这种变化借由出演的演员们在线上节目中展现,就像小罗在《喜单》中说的,是我们组成了这个节目。

将「大专」「保安」作为个人符号在表演中反复提及的付航激起了更多人对小人物的共情和共鸣,与此同时,对个人故事的呈现让这种符号元素更接近自我调侃,而不涉及冒犯。

在《喜单》中,另一位被很多观众评为最符合「喜剧之王」概念的是外卖员南瓜。他们的共性都是,相比于浓烈的价值输出和时事点评,他们都更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表达的核心。在《脱友》的舞台上,哈哈曹也有着类似的内容特点。

这种大多出现在线上新人里的情况也可能是一种限定状态,毕竟几乎每一位演员都或多或少提到了线上与线下的区别,在节目后采、媒体采访以至于个人播客里,他们提到其中的文本区别,「金句的提炼」几乎是所有人都提到的点。

但另一方面,情绪核心确实从冒犯、讽刺变为一种与我有关的代入感,更温和,也更容易被接受。《喜单》的总决赛上,当玩了一整季大专梗的付航在自己的最后一场表演中说出「总有人会爱你」,场内的演员和观众们很多都落下眼泪。

评委吴镇宇在后采中评价付航,把「火」调到了合适的火候,变成了温暖传达给了观众。

简单快乐和本土表达

付航和漫才兄弟都是演员圈子里广为人知的炸场王。

在短视频平台的千万粉丝为付航带来了远超脱口秀的影响力,而漫才兄弟相声演出时期,则在长沙本地不同类型的演出场地都表演过,这其中也有融合了多种演出内容的娱乐秀。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经常面对的是脱口秀和新喜剧并无认知的观众,相比部分演员所争论的个人表达问题,他们在更多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给予足够好笑的回应。

无论是付航在舞台上夸张的使相,还是漫才兄弟无厘头爆梗,他们的表演都有一种直给和强刺激的「好笑」。这种表演形式并非没有争议,在《喜单》之前,也有脱口秀演员公开发起过「互动」算不算脱口秀的讨论。

对广义的大众而言,「好笑」仍然是脱口秀的最大集。线下演员可能会对这一用户需求有更明确的感知,特别是在更多非一线城市的剧场表演中。同样出演了《喜单》,演员翟佳宁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好笑应该是脱口秀的第一要义,他拒绝煽情,拒绝上价值,坦言过对部分脱口秀演员过度强调自我表达的不认同。

颜怡、颜悦再次止步比赛前半程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她们的线下专场在小红书等社区受到的好评,也说明扩展中的脱口秀市场已经有能力容纳更多不同细分风格内容的存在。

这种线下渗透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本土性的不断加强,这一点在漫才这一舶来喜剧形式上得到了突出体现。

在《刺猬公社》的专访中,漫才兄弟提到二人都是湖南人,看奇志大兵的节目长起来,也受到他们的启蒙,从小就喜欢这种表演方式。与此同时,不同于此前大多漫才组合以童话、动漫等纯虚构内容模拟情境,漫才兄弟的表演里是租房等实在可触的情境,特别是在他们鲜明的湖南普通话下。

陈鲁豫在节目里点评漫才兄弟的表演「让漫才本土化,变得具象,有了风土人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