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儿女风云录》
本书为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上海老爷叔(亦称“老法师”)“瑟”的人生展开。“他向来不是有心智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寂寞,这一辈子,都是在浮泛中度过。”小说写道,主角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至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小说跨越时间较长,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涉及到不同命运、身世的人物的故事,围绕在老法师周遭的男女,人生都有各式残缺。
小说在开头交代,上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流行一种日夜兼营的舞厅。它们多设于人民公园的旧茶室、关停工厂的废弃车间、空地上临时搭建的棚屋,票价也亲民,五元一张。舞厅日间客源以本地居民为主,退休或下岗的有闲人群。到了晚场,就变成外地人的天下,民工和保姆充斥期间。舞厅中的“师傅”是跳舞高手,以一带十,只需交付一杯饮料的钱,就能和师傅跳一曲。小说主角就是“师傅”中最出色的一位,他自带时间感,跳起舞来脚底生风。
《战争,战争,战争》
1947年,阿尔萨斯少女玛蒂尔德追随摩洛哥丈夫飞往“他者之乡”。在那里,她醒悟:逃离与出走不过是另一个深渊,她永远只是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对陌生、贫困、暴力与压抑,她终将会重新活下去。
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位写作中的女人。每当她投身于一段风景描写或场景书写中时,总觉得词汇量不够,她总在同样的词语上磕磕绊绊,仿佛语言是一片巨大的田野,无边无际的游戏场,令她头晕目眩,她想要描绘出伊斯兰教区墙面的黄色,妇女包裹在白色罩袍里幽灵一般的飘过,可是她想要的并非异国情调的词汇,而是真正的、毫无障碍地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战争,战争,战争》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蕾拉·斯利玛尼全新的传记小说,也是其书写家族三代女性真实命运的“他者之乡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深陷政治身份危机的国家,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人,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位置。斯利玛尼是首位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摩洛哥裔女性。2014年她以《食人魔花园》在法语文学界崭露头角,2016年,她凭借《温柔之歌》荣获龚古尔文学奖。2017年,法国政府授予其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
《黑龙江纪事》
本书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作品。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龙江流域史,重点关注300年来该流域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着重检讨清代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
将历史的罪过追责于一两个人是不恰当的,东北失地是整个统治集团造成的:签署《瑷珲条约》的奕山诚然是一个历史罪人,但咸丰帝与身边近臣罪责也不算小,作者在书中写道。如果从努尔哈赤称汗的天命元年(1616)算起,清朝拥有黑龙江流域差不多三百年,与沙俄有战有和,最后则导致左岸与下游大片国土的丧失。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康熙朝留下乌第河待议地区;允许黑龙江将军衙门迁往右岸,并不断后撤;乾隆朝对东北根本之地的长期忽略,不修边备,早已潜伏下祸机。至于咸丰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移民政策的失误,以及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变局也都成为了领土丧失重要因素。
《动物化的后现代》
二创、同人、萌、泪目……它们都是“宅文化”的关键词。本书提出,不了解“宅文化”,就无法理解当下和未来。作者东浩纪试图通过“御宅族”的意识来更新后现代性的僵化之处。“御宅族系文化”诞生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融合了美国亚文化,呼应着197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潮流。 美国式消费社会的逻辑自二战以后稳步扩大,如今已经覆盖全世界:无需他人的介入或是麻烦的社交,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非常简便地获得满足。
本书初版于2001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根基性经典,书中运用“数据库消费”“萌要素”“动物的时代”等概念,分析了御宅族系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并从中理出御宅族系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如戴锦华所说,本书仍是理解今日流行文化与世纪更迭的最突出的文化阐释。
作者东浩纪,1971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科博士,日本著名评论家、作家及文化学者,以研究并评论“御宅族系文化”而闻名。
《血与蜜之地》
本书为刘子超《失落的卫星》之后的最新游记作品。作者带领我们穿越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塞尔维亚、科索沃地区、北马其顿、希腊。就像其所写的,“巴尔干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刘子超探讨了巴尔干的民族与国家、暴力与战争,认同和分裂。譬如说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这里既有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也有塞尔维亚风格的东正教堂;又比如说波黑城市莫斯塔尔也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这里有两套邮政系统、两个汽车站、两支消防队、两只足球队。作者检视现状,并引用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创造的“landswept”一词,这个词由“land”(土地、大地)和“swept”(横扫、扫荡)两个词合成,意为:土地经历了一场大风暴或是严酷的冲突,其上的建筑、树木、生活痕迹等都被彻底摧毁,一切都被“横扫”。只剩下赤裸的大地,默默地承载着伤痕,成为沉默的见证者。
《中国中世都市纪行》
偏偏是被视为贫弱的宋朝孕育了都市风景。本书带领读者追随陆游、成寻、孟元老,以及梁山好汉的脚步,从日渐完善的城墙、道路铺设和水道设施,到打破坊墙阻隔后的街道,从食品店、澡堂到粪便处理和交通工具各方面勾勒出宋代都市、开封生活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还特别发现了女性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和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专门为苏州开辟一章,以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市地图《平江图》为依据,介绍了苏州城的规划、功能区划以及市民生活的独特风貌。本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资料和理论框架,也适合一般历史爱好者阅读。
作者伊原弘,1944年7月4日生。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国际人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和城市史。
《大宋理财》
本书讨论了宋朝历史上青苗法行、罢、复行、再罢的曲折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历史命运,并从青苗法的实际运作方式入手,参照古今中外农业金融的实践经验,回应了王安石到底是“金融宰相”还是“聚敛权臣”的历史公案。
青苗法又叫作常平新法,始行于熙宁二年。常平法为故有的财经政策:政府为调节粮价,在各地广设平仓,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大量收购,避免谷贱伤农,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出售,避免谷贵伤民。王安石对于这种方法进行了改革,他以催抑兼并、均济贫乏为口号,在农村施行官营接待政策,在百姓青黄不接时,官府以平仓所储粮为本钱,给与百姓低息贷款,可使百姓免于民间高利贷剥削。
青苗法推行了近半个世纪,对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青苗法,北宋政坛严重分裂,形成了持久的新旧党争,直至北宋亡国。苏轼因反对青苗等新法而身陷囹圄,司马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废除青苗而战斗。然而时隔数百年,近代时期的著名人物严复、梁启超都曾为青苗法辩诬,称青苗法类似于官办劝业银行,属于惠民政策,王安石更可称为懂银行金融业的宰相。
《色彩的科学》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草是绿色的?为什么有些人喜欢红色,有些人喜欢紫色?为什么有些颜色让我们感到温暖,有些颜色让我们感到冷静?这些问题都与色彩科学有关。本书通过10件事物,从非洲史前岩画、中国瓷器、彩虹、世博会场馆、铅白颜料、钛金属到液晶屏幕,讲述色彩科学知识。
物体具有颜色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一种观点是把光想象成一种波,不同波长的光——无论是光源发出的光,还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波长短的光偏蓝,波长长的光偏红。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白光。
作者亚当·罗杰斯,作家、记者,他的作品《酒的科学》曾在2014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并被亚马逊、《连线》、《卫报》评为2014年最佳科普图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