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成,光大证券转型不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成,光大证券转型不易

光大证券还要多久才能风光再现?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独角金融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成绩单”纷纷出炉,光大证券(601788.SH)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0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33%。

其中,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实现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41.06%;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69.49%。

光大证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2023年出现偶发性事项。2023年9月,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资本”)就昔日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 Silva Holdings S.A.(以下简称“MPS”)相关诉讼事项签署执行和解协议,光大证券由此转回预计负债形成非经常性损益21.5亿元,占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49%,而2024年无此类事项。

尽管已经走出MPS项目阴霾,不过今年光大证券相继4名高管离职,投行业务还收到罚单,保荐项目撤否率22.2%。不考虑2023年的特殊情况,光大证券的业绩“高光”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5.63亿元,同比增长52.66%。光大证券还要多久才能风光再现?

01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4.33%

光大证券是国内资本市场资历最为深厚的老牌券商之一,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2009年登陆上交所,2016年登陆港交所,光大集团通过直接持股25.15%、间接持股20.73%控制光大证券。 也是在2016年,光大证券孙公司光大浸辉、暴风集团全资子公司暴风投资和上海群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等有限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成立浸鑫基金。

其中,光大浸辉的控股股东光大资本出资6000万元,为劣后级合伙人;招商和华瑞银行各出资28亿元和4亿元,为优先级合伙人。当年5月,该基金完成对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 65%股权的收购。

然而收购完成两年半之后,2018年10月MPS宣布破产。这一场曾经轰动资本市场的跨境并购案,被市场简称为“MPS事件”。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交易最后一地鸡毛,涉事方的追责追偿陆续被执行。

2018年11月14日,中间级有限合伙人深圳恒祥就合伙协议和补充协议纠纷申请仲裁,要求光大浸辉赔偿本金及预期收益的差额部分,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1.68亿元。来自招商银行方面的索赔额最高。2019年5月31日,浸鑫基金中的一家优先级合伙人之利益相关方——招商银行作为原告,因前述公告中提及的《差额补足函》相关纠纷,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34.89亿元人民币。

2020年5月11日,光大浸辉收到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判决书,裁决被申请人光大浸辉支付申请人上海华瑞银行投资本金及相应预期收益、律师费、仲裁费等,合计费用共计4.52亿元。

2020年9月17日,嘉兴招源涌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光大浸辉提起仲裁,要求光大资本赔偿投资本金损失6亿元及相应利息。

2018年-2020年,光大证券对MPS项目累计相关计提45.52亿元。光大证券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的预计负债为52.84亿元。

尽管光大证券已然“背锅”,但其并没有放弃弥补MPS事件的损失,也在通过法律追讨MPS原卖方股东的有关责任。

2019年3月13日,光大浸辉作为浸鑫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与浸鑫基金共同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暴风集团及实控人冯鑫作为被告,诉求是未履行相关协议项下的股权回购义务而构成违约,要求被告赔偿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损失,合计7.5亿元。不过该案一审并未获得法院支持。

2021年6月,光大证券公告称,该案原告浸鑫基金的境外项目交易主体开曼浸鑫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主要向MPS公司原卖方股东和机构等提出欺诈性虚假陈述以及税务承诺违约的诉讼主张,涉案金额6.61亿美元。

到2023年9月,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签订执行和解协议,以26.4亿元履行光大资本与两家银行发起设立浸鑫基金终审判决中确定的支付义务。随着光大证券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达成和解,相关诉讼也宣告终结。这意味着,光大证券终于从MPS项目的漩涡中脱身。根据光大证券的公告,该公司与招商银行的执行和解款分期四年清偿,与华瑞银行的执行和解款一次性清偿。此前,光大证券就MPS相关诉讼事项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此次和解转回预计负债21.5亿元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在此期间,光大证券也有好消息,2021年5月28日,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包括光大证券等29家证券公司在列。

根据监管要求,“白名单”是券商开展创新试点业务的入场券,同时,入选券商可以享受部分业务手续简化的权利、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等诸多差异化监管。因此,光大证券未来在衍生品交易、基金投顾等创新业务、上市融资方面将更加快速便利。

2021年,光大证券业绩上升,实现营业收入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5.63亿元,同比增长52.66%。 不过,2022年,证券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和挑战,MPS事件的影响亦未完全消散,光大证券业绩开始回落,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下降35.48%;实现净利润32.41亿元,同比下滑9.04%。

由于MPS项目“回血”21.5亿元,光大证券2023年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2.72%。其中,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3.58亿元,同比增长27.95%。

不过,进入2024年,光大证券的业绩又开始出现下滑。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4.0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33%。光大证券表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0.61%。

02 投行收入前三季度下滑18%,因内控问题收警示函

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背后,光大证券各主营业务条线收入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如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8.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95%;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03%;资产管理业务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31%。

图源:光大证券三季度报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整体下滑13.58%;投行业务整体下滑38.38%,光大证券的业绩波动与行业整体低迷关联性较大。”

不过,光大证券的投行业绩自2021年就开始下滑,2021-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8.53亿元、13.23亿元、10.8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05%、28.57%、18.1%。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光大证券共有9家保荐项目,主动撤回两家,撤否率为22.22%。不过IPO保荐项目只有3项,撤回了两家。

图源:Wind数据

Wind数据显示,光大证券今年完成股权主承销家数2家(不含可交债),股权承销规模10.11亿元,主承销家数排名在48家券商中排第24名,主承销金额排名第27名。

其中,光大证券完成IPO项目1家,承销规模9.61亿元,IPO家数在28家券商中排名第14名,IPO承销金额排名第19名。

图源:Wind数据

盛景微(603375.SH)IPO正是光大证券今年唯一保荐成功的项目,盛景微是一家高性能、超低功耗芯片设计能力的电子器件提供商,主要产品为电子控制模块。

投行业务表现不佳之外,在监管持续强化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要求的背景下,光大证券今年也收到了一些罚单。

10月18日,光大证券因存在部分项目质控对项目风险、尽调底稿把关不严、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部分项目发行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内控关注等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光大证券被要求加强投行业务内控管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9月13日,证监会披露,光大证券时任投行部负责人赵远军因违规买卖证券和内幕交易“星星科技”两项违法行为,被处以460万元罚款,并执行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认为,“光大证券遭受监管警示,暴露出项目管控薄弱、尽职调查不足等多环节漏洞。光大证券应当重建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合规文化,确立零容忍的合规执行原则,修复品牌形象,设立持续监控与定期复盘机制,强化员工法律意识与职业操守教育,根植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

03 3个月撤销10家营业部,财富管理转型进行中

财富管理转型是近年来各家券商竞相比拼的重点方向,屈放表示,“目前各券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均提出了财富转型的不同方式,头部券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科技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强投研发能力,从总体上推动企业财富转型;中型券商依托股东背景发展特色化经营,强调部分业务的突出性;小型券商则更强调营业部自身在经营业务上的灵活性。”

光大证券亦在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加速转型。今年8月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公司决定撤销北京西直门、北京永安里证券营业部。而2024年6月以来,光大证券已接连撤销了10家证券营业部。

屈放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券商竞争越发激烈,行业整体利润率出现下滑,因此部分券商采取裁撤亏损面较大的营业部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以来,包括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天风证券在内的近10家券商均进行了营业部裁撤,2023年券商撤销的营业部有近百家。

对于撤销营业部,光大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营业网点优化是财富管理业务展业模式、团队建设、客户服务需求正在发生重大转型背景下的主动变革,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向投资者减费让利和打造专业团队中去,以更好发挥金融机构功能性职责,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年,光大证券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为266家,到2023年末已减少至242家。如再减去今年撤销的10家,该公司目前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为232家。

与此同时,光大证券亦在不断精减员工规模,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职员工共计7860人,而2022及2023年末,光大证券在职员工数分别为8541人和8064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光大证券还经历了多位高管相继离职。据光大证券公告,今年1月,光大证券公司业务总监梁纯良、监事吴春盛离职;3月,另一位公司业务总监李炳涛因工作调整离职。

5月,光大证券副总裁王忠因工作调整离职。公开信息显示,王忠于2015年3月受聘为副总裁,曾任公司债券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光大金控资管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

今年6月,同样是由于工作调整,光大证券另一位副总裁付建平离职,其在2023年6月30日才刚被聘任为副总裁,任职不到一年。

此前,付建平曾任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业务经理、战略管理部高级副经理,光大集团股权管理部副处长、处长,光大集团股权管理部副总经理,投资与重组部副总经理,光大云付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光大证券专职董事等职。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频繁的高管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新任高管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公司的业务和文化,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此外,高管变动还可能引发员工的不安和离职潮,对公司的团队建设和士气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应尽可能保持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频繁变动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你是否在光大证券办理过业务?感受如何?你是否看好光大证券财富管理转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光大证券

4.5k
  • 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盈利增速将修复至10%以上
  • 光大证券:进入11月份,市场风格或将再次切换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成,光大证券转型不易

光大证券还要多久才能风光再现?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独角金融 谢美浴

编辑 | 付影

上市券商2024年三季报“成绩单”纷纷出炉,光大证券(601788.SH)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4.0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33%。

其中,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实现收入22.23亿元,同比增长41.06%;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69.49%。

光大证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2023年出现偶发性事项。2023年9月,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资本”)就昔日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 Silva Holdings S.A.(以下简称“MPS”)相关诉讼事项签署执行和解协议,光大证券由此转回预计负债形成非经常性损益21.5亿元,占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49%,而2024年无此类事项。

尽管已经走出MPS项目阴霾,不过今年光大证券相继4名高管离职,投行业务还收到罚单,保荐项目撤否率22.2%。不考虑2023年的特殊情况,光大证券的业绩“高光”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5.63亿元,同比增长52.66%。光大证券还要多久才能风光再现?

01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4.33%

光大证券是国内资本市场资历最为深厚的老牌券商之一,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2009年登陆上交所,2016年登陆港交所,光大集团通过直接持股25.15%、间接持股20.73%控制光大证券。 也是在2016年,光大证券孙公司光大浸辉、暴风集团全资子公司暴风投资和上海群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等有限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成立浸鑫基金。

其中,光大浸辉的控股股东光大资本出资6000万元,为劣后级合伙人;招商和华瑞银行各出资28亿元和4亿元,为优先级合伙人。当年5月,该基金完成对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 65%股权的收购。

然而收购完成两年半之后,2018年10月MPS宣布破产。这一场曾经轰动资本市场的跨境并购案,被市场简称为“MPS事件”。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交易最后一地鸡毛,涉事方的追责追偿陆续被执行。

2018年11月14日,中间级有限合伙人深圳恒祥就合伙协议和补充协议纠纷申请仲裁,要求光大浸辉赔偿本金及预期收益的差额部分,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1.68亿元。来自招商银行方面的索赔额最高。2019年5月31日,浸鑫基金中的一家优先级合伙人之利益相关方——招商银行作为原告,因前述公告中提及的《差额补足函》相关纠纷,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34.89亿元人民币。

2020年5月11日,光大浸辉收到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判决书,裁决被申请人光大浸辉支付申请人上海华瑞银行投资本金及相应预期收益、律师费、仲裁费等,合计费用共计4.52亿元。

2020年9月17日,嘉兴招源涌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光大浸辉提起仲裁,要求光大资本赔偿投资本金损失6亿元及相应利息。

2018年-2020年,光大证券对MPS项目累计相关计提45.52亿元。光大证券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的预计负债为52.84亿元。

尽管光大证券已然“背锅”,但其并没有放弃弥补MPS事件的损失,也在通过法律追讨MPS原卖方股东的有关责任。

2019年3月13日,光大浸辉作为浸鑫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与浸鑫基金共同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暴风集团及实控人冯鑫作为被告,诉求是未履行相关协议项下的股权回购义务而构成违约,要求被告赔偿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致的损失,合计7.5亿元。不过该案一审并未获得法院支持。

2021年6月,光大证券公告称,该案原告浸鑫基金的境外项目交易主体开曼浸鑫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主要向MPS公司原卖方股东和机构等提出欺诈性虚假陈述以及税务承诺违约的诉讼主张,涉案金额6.61亿美元。

到2023年9月,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签订执行和解协议,以26.4亿元履行光大资本与两家银行发起设立浸鑫基金终审判决中确定的支付义务。随着光大证券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达成和解,相关诉讼也宣告终结。这意味着,光大证券终于从MPS项目的漩涡中脱身。根据光大证券的公告,该公司与招商银行的执行和解款分期四年清偿,与华瑞银行的执行和解款一次性清偿。此前,光大证券就MPS相关诉讼事项计提了相应的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此次和解转回预计负债21.5亿元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在此期间,光大证券也有好消息,2021年5月28日,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包括光大证券等29家证券公司在列。

根据监管要求,“白名单”是券商开展创新试点业务的入场券,同时,入选券商可以享受部分业务手续简化的权利、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等诸多差异化监管。因此,光大证券未来在衍生品交易、基金投顾等创新业务、上市融资方面将更加快速便利。

2021年,光大证券业绩上升,实现营业收入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5.63亿元,同比增长52.66%。 不过,2022年,证券行业整体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和挑战,MPS事件的影响亦未完全消散,光大证券业绩开始回落,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下降35.48%;实现净利润32.41亿元,同比下滑9.04%。

由于MPS项目“回血”21.5亿元,光大证券2023年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2.72%。其中,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3.58亿元,同比增长27.95%。

不过,进入2024年,光大证券的业绩又开始出现下滑。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4.0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54.33%。光大证券表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0.61%。

02 投行收入前三季度下滑18%,因内控问题收警示函

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背后,光大证券各主营业务条线收入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如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8.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95%;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03%;资产管理业务及基金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5.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31%。

图源:光大证券三季度报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认为,“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整体下滑13.58%;投行业务整体下滑38.38%,光大证券的业绩波动与行业整体低迷关联性较大。”

不过,光大证券的投行业绩自2021年就开始下滑,2021-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8.53亿元、13.23亿元、10.8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3.05%、28.57%、18.1%。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光大证券共有9家保荐项目,主动撤回两家,撤否率为22.22%。不过IPO保荐项目只有3项,撤回了两家。

图源:Wind数据

Wind数据显示,光大证券今年完成股权主承销家数2家(不含可交债),股权承销规模10.11亿元,主承销家数排名在48家券商中排第24名,主承销金额排名第27名。

其中,光大证券完成IPO项目1家,承销规模9.61亿元,IPO家数在28家券商中排名第14名,IPO承销金额排名第19名。

图源:Wind数据

盛景微(603375.SH)IPO正是光大证券今年唯一保荐成功的项目,盛景微是一家高性能、超低功耗芯片设计能力的电子器件提供商,主要产品为电子控制模块。

投行业务表现不佳之外,在监管持续强化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要求的背景下,光大证券今年也收到了一些罚单。

10月18日,光大证券因存在部分项目质控对项目风险、尽调底稿把关不严、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部分项目发行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内控关注等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光大证券被要求加强投行业务内控管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9月13日,证监会披露,光大证券时任投行部负责人赵远军因违规买卖证券和内幕交易“星星科技”两项违法行为,被处以460万元罚款,并执行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认为,“光大证券遭受监管警示,暴露出项目管控薄弱、尽职调查不足等多环节漏洞。光大证券应当重建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合规文化,确立零容忍的合规执行原则,修复品牌形象,设立持续监控与定期复盘机制,强化员工法律意识与职业操守教育,根植长期稳健经营的基础。”

03 3个月撤销10家营业部,财富管理转型进行中

财富管理转型是近年来各家券商竞相比拼的重点方向,屈放表示,“目前各券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均提出了财富转型的不同方式,头部券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科技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强投研发能力,从总体上推动企业财富转型;中型券商依托股东背景发展特色化经营,强调部分业务的突出性;小型券商则更强调营业部自身在经营业务上的灵活性。”

光大证券亦在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加速转型。今年8月2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公司决定撤销北京西直门、北京永安里证券营业部。而2024年6月以来,光大证券已接连撤销了10家证券营业部。

屈放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券商竞争越发激烈,行业整体利润率出现下滑,因此部分券商采取裁撤亏损面较大的营业部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以来,包括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天风证券在内的近10家券商均进行了营业部裁撤,2023年券商撤销的营业部有近百家。

对于撤销营业部,光大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营业网点优化是财富管理业务展业模式、团队建设、客户服务需求正在发生重大转型背景下的主动变革,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向投资者减费让利和打造专业团队中去,以更好发挥金融机构功能性职责,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年,光大证券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为266家,到2023年末已减少至242家。如再减去今年撤销的10家,该公司目前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为232家。

与此同时,光大证券亦在不断精减员工规模,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职员工共计7860人,而2022及2023年末,光大证券在职员工数分别为8541人和8064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光大证券还经历了多位高管相继离职。据光大证券公告,今年1月,光大证券公司业务总监梁纯良、监事吴春盛离职;3月,另一位公司业务总监李炳涛因工作调整离职。

5月,光大证券副总裁王忠因工作调整离职。公开信息显示,王忠于2015年3月受聘为副总裁,曾任公司债券部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光大金控资管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

今年6月,同样是由于工作调整,光大证券另一位副总裁付建平离职,其在2023年6月30日才刚被聘任为副总裁,任职不到一年。

此前,付建平曾任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业务经理、战略管理部高级副经理,光大集团股权管理部副处长、处长,光大集团股权管理部副总经理,投资与重组部副总经理,光大云付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光大证券专职董事等职。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频繁的高管变动可能导致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新任高管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公司的业务和文化,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此外,高管变动还可能引发员工的不安和离职潮,对公司的团队建设和士气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应尽可能保持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频繁变动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你是否在光大证券办理过业务?感受如何?你是否看好光大证券财富管理转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