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川观新闻 祖明远
“四川有科研基础,还有上游稀土资源、有下游应用,中游制造也在壮大,四川具备很好的条件,有望成为国内磁性材料产业第四极。”11月5日,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磁性材料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抛出这个观点。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正式开幕。在“科博时间”,绵阳同期举行多场科技创新和产业对接活动,当天的活动正是其中之一。
磁性材料应用比较广泛,业内通俗的说法是“用电的地方就离不开磁性材料”,特别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据估计,每台新能源汽车约使用2.5公斤磁性材料,预计到2040年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将增加4倍以上。
此前,国内磁性材料发展较好的地区有内蒙古、江西和浙江。如今,随着相关产业链的不断补齐和壮大,四川正成为中国磁材产业的“生力军”。
据四川省经信厅总工程师张海笑介绍,目前省内已构建形成集原料采选、磁材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为推动行业内供需对接,当天活动还在现场设置洽谈区,专门围绕软磁、永磁和磁性材料器件应用三个板块,分别组织相关领域企业负责人、院所专家对接。
在李卫看来,四川磁性材料产业拥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如今随着中游生产制造板块的补齐,产业“闭环”初步形成,而通过类似的行业内供需对接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壮大。
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在当天的活动上展示了新推出的稀土永磁产品,“磁性更强,体积更小。”据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浩说,当天该公司收获了新的合作意向,“我们已经和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接了,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主驱马达上达成合作意向,争取在明年正式上市。”
据统计,当天活动上多家磁性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布供需清单,当天活动上共有14家企业达成合作,签约金额10亿元。
来源:川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