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黄仁勋做PC,坑了高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黄仁勋做PC,坑了高通

正处多事之秋的高通,迎来了英伟达的“神补刀”。

文 | 源Sight  柯基

作为科技行业的“当红炸子鸡”,英伟达自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了210%,创始人黄仁勋个人资产也超过了千亿美元。

借此势头,英伟达剑指PC平台。近日,来自中国台湾供应链的消息证实,在过去十年数次试水失败之后,英伟达将在明年再次进入PC市场,推出整合Arm架构CPU和自家GPU的PC平台,而且同时进军消费级和商用市场。

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占据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20%,到2029年将达到40%。

此前,Arm架构的PC平台几乎是高通一家独大。在Arm架构即将在PC平台上释放行业红利之际,英伟达挟强势算力切入其中,将直接触动高通的蛋糕。

高通很慌

正处多事之秋的高通,迎来了英伟达的“神补刀”。

2016年,微软委托高通主导将Windows操作系统移植到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上。高通获得了开发Windows兼容芯片的独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

与此同时,高通深陷与Arm的纠纷之中。10月23日,据相关媒体报道,Arm计划撤销高通使用其知识产权设计芯片的授权。根据一份最新文件,Arm提前60天向高通发出通知,意图终止双方的架构许可协议。

高通是Arm第二大客户,Arm是高通第一大供应商,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从Arm的角度出发,X86架构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自身已经坐稳移动端市场的情况下,加快向PC端渗透的速度。Arm CEO哈斯在台北电脑展上公开表示,未来五年Arm架构芯片将在Windows PC拿到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PC端上的Arm架构芯片以高通为主,Arm若想实现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希望更多的芯片巨头来分食X86的市场份额。

环视整个芯片行业,英伟达是少数可以兼顾动机与实力的玩家。

从动机上看,英伟达早有涉足PC端CPU的野心,2012年,微软推出了首款Surface RT二合一笔记本,搭载的就是英伟达的Tegra3处理器,后因无法兼容X86架构的软件、发热量过高、系统卡顿等问题,最终被微软快速放到打折货架。续作Tegra4处理器,虽然规避了发热量过高、系统卡顿等问题,但依旧市场反响平平。

英伟达也曾经试水将Tegra用在其他笔记本上,例如谷歌的Chromebook。2014年,宏基推出了搭载首款Tegra处理器的Chromebook,不过并未引起太大声量。

可以说,黄仁勋对于PC平台依旧留有执念,随着Arm与高通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让他看到了全面发力的时机。

从实力上看,AI浪潮的技术更迭,让GPU的权重远高于CPU,全球科技巨头疯狂抢购英伟达的GPU,用于数据中心进行AI军备竞赛。根据TechInsigh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其中,英伟达以9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在消费级市场上,英伟达在游戏和图形处理市场上是绝对的“一哥”,推出CPU后,英伟达可以结合自身在游戏和图形处理领域的优势,为高性能游戏PC和专业图形工作站提供更强大的硬件支持。

对于英伟达而言,借助垄断算力的余威,或许能在PC平台上分得一杯羹。

移动端不稳

联发科的崛起,开始冲击高通的移动端业务,扰乱了高通的基本盘。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联发科在2020年三季度手机芯片出货量超过高通,之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第二季度,联发科以32%的份额位居第一,高通为31%,苹果以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但现在,高通却深陷与Arm的纠纷之中。2021年,联发科抢到了台积电先进的制程,推出了全球首款4nm工艺的芯片——天玑9000。在纸面硬件性能上,天玑9000超越了高通的骁龙8 Gen1,帮助联发科叩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来到今年,联发科有意公开叫板高通,直接抢在高通新款芯片发布前,率先推出最新款的天玑9400。该款芯片亦被重点强调端侧AI能力,据联发科介绍,天玑9400集成了新一代自研AI处理器,首次支持了端侧模型定制(LoRA)和端侧高画质视频生成,相较于上一代芯片产品天玑9300,天玑9400大语言模型的提示词处理性能提升80%,功耗节省35%。

图片来源于联发科天玑9400发布会

从公开信息来看,天玑9400芯片被应用于OPPO的Find X8以及vivo的X200系列等高端旗舰机型之中,虽然未能对高通形成正面冲击,但已逐渐形成高端市场的业务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与英伟达走得越来越近,有消息称,联发科正与英伟达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基于Arm架构的3nm CPU。据悉,这款新处理器将在本月进入流片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这意味着,联发科或将借力英伟达,以AI PC为契机,遏制高通在PC端的势力。过去几年,联发科相继推出了MT8195、MT8192、Kompanio 838等处理器,但这些SoC主要面向Chromebook设备,暂时还没有真正进入消费级笔记本市场。

据相关媒体爆料称,天玑9400处理器的GPU性能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英伟达的技术输出,这款处理器恰好是高通在旗舰市场的主要竞品。

急需英特尔

适逢陷入与Arm的纠纷,高通也在寻觅类似英伟达这样的实力盟友。

为此,高通动了收购英特尔的念头。9月,“高通发起对英特尔的要约收购”的传闻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英特尔的业务基本面表现不佳,仅能从纸面上补充高通在PC端上的不足。根据英特尔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营收为133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6%,较今年二季度环比增长4%。此外,公司公布了其56年历史上最大的单季度亏损,亏损额高达166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亿美元,毛利率创历史新低达到15%,去年同期为42.5%。

事实上,英特尔的财务情况在2022年就开始恶化在,这一年,英特尔实现营收630.54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0%;净利润则是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的198.68亿美元骤降至2022年的80.17亿美元,降幅高达60%。2023年,英特尔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实现营收542.28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8%;净利润进一步恶化,仅16.75亿美元,比上一年大跌79%。

由于英特尔过于依赖CPU业务在PC领域的成功,形成了惯性思维,未能及时把握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导致逐步被市场边缘化。

不过AI PC的概念,始作俑者就是英特尔,通过英特尔的通路,高通或能拿到部分行业红利。去年9月,英特尔CEO基辛格在硅谷率先提出AI PC概念。所谓的AI PC,是指在个人PC终端中插入GPU以实现高算力,包括面向消费者的CPU+GPU+NPU异构计算架构。

随后,上到英特尔、英伟达、AMD、高通等芯片厂商,下至联想、惠普、华硕、华为、苹果等PC厂商纷纷入场布局。

况且,X86架构的内部实现了“和解”,形成了一致对外的原则。10月16日,联想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年度科技创新大会Tech World上,促成了英特尔与AMD的联手。在会议上,英特尔和AMD宣布共同创建一个X86生态系统咨询小组,这一小组将协作改进X86的ISA(指令集架构),推动X86阵营的统一,提升兼容性并简化软件的开发流程。

随着英伟达入局PC平台,势必将进一步加速X86阵营的统一,毕竟英伟达几乎实现了对算力的垄断,倘若将此算力成功在PC领域嫁接至Arm架构,将直接冲击到X86架构的市场份额。

对于高通而言,如果Arm这条路走不通,为何不去X86领域碰碰运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高通

4.8k
  • 苹果首款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或最快明年亮相,寻求逐步取代高通组件
  • 高通收购英特尔的兴趣据悉已降温,或考虑股权交易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黄仁勋做PC,坑了高通

正处多事之秋的高通,迎来了英伟达的“神补刀”。

文 | 源Sight  柯基

作为科技行业的“当红炸子鸡”,英伟达自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了210%,创始人黄仁勋个人资产也超过了千亿美元。

借此势头,英伟达剑指PC平台。近日,来自中国台湾供应链的消息证实,在过去十年数次试水失败之后,英伟达将在明年再次进入PC市场,推出整合Arm架构CPU和自家GPU的PC平台,而且同时进军消费级和商用市场。

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占据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20%,到2029年将达到40%。

此前,Arm架构的PC平台几乎是高通一家独大。在Arm架构即将在PC平台上释放行业红利之际,英伟达挟强势算力切入其中,将直接触动高通的蛋糕。

高通很慌

正处多事之秋的高通,迎来了英伟达的“神补刀”。

2016年,微软委托高通主导将Windows操作系统移植到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上。高通获得了开发Windows兼容芯片的独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

与此同时,高通深陷与Arm的纠纷之中。10月23日,据相关媒体报道,Arm计划撤销高通使用其知识产权设计芯片的授权。根据一份最新文件,Arm提前60天向高通发出通知,意图终止双方的架构许可协议。

高通是Arm第二大客户,Arm是高通第一大供应商,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从Arm的角度出发,X86架构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自身已经坐稳移动端市场的情况下,加快向PC端渗透的速度。Arm CEO哈斯在台北电脑展上公开表示,未来五年Arm架构芯片将在Windows PC拿到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PC端上的Arm架构芯片以高通为主,Arm若想实现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希望更多的芯片巨头来分食X86的市场份额。

环视整个芯片行业,英伟达是少数可以兼顾动机与实力的玩家。

从动机上看,英伟达早有涉足PC端CPU的野心,2012年,微软推出了首款Surface RT二合一笔记本,搭载的就是英伟达的Tegra3处理器,后因无法兼容X86架构的软件、发热量过高、系统卡顿等问题,最终被微软快速放到打折货架。续作Tegra4处理器,虽然规避了发热量过高、系统卡顿等问题,但依旧市场反响平平。

英伟达也曾经试水将Tegra用在其他笔记本上,例如谷歌的Chromebook。2014年,宏基推出了搭载首款Tegra处理器的Chromebook,不过并未引起太大声量。

可以说,黄仁勋对于PC平台依旧留有执念,随着Arm与高通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让他看到了全面发力的时机。

从实力上看,AI浪潮的技术更迭,让GPU的权重远高于CPU,全球科技巨头疯狂抢购英伟达的GPU,用于数据中心进行AI军备竞赛。根据TechInsigh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其中,英伟达以98%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在消费级市场上,英伟达在游戏和图形处理市场上是绝对的“一哥”,推出CPU后,英伟达可以结合自身在游戏和图形处理领域的优势,为高性能游戏PC和专业图形工作站提供更强大的硬件支持。

对于英伟达而言,借助垄断算力的余威,或许能在PC平台上分得一杯羹。

移动端不稳

联发科的崛起,开始冲击高通的移动端业务,扰乱了高通的基本盘。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联发科在2020年三季度手机芯片出货量超过高通,之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第二季度,联发科以32%的份额位居第一,高通为31%,苹果以1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

但现在,高通却深陷与Arm的纠纷之中。2021年,联发科抢到了台积电先进的制程,推出了全球首款4nm工艺的芯片——天玑9000。在纸面硬件性能上,天玑9000超越了高通的骁龙8 Gen1,帮助联发科叩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来到今年,联发科有意公开叫板高通,直接抢在高通新款芯片发布前,率先推出最新款的天玑9400。该款芯片亦被重点强调端侧AI能力,据联发科介绍,天玑9400集成了新一代自研AI处理器,首次支持了端侧模型定制(LoRA)和端侧高画质视频生成,相较于上一代芯片产品天玑9300,天玑9400大语言模型的提示词处理性能提升80%,功耗节省35%。

图片来源于联发科天玑9400发布会

从公开信息来看,天玑9400芯片被应用于OPPO的Find X8以及vivo的X200系列等高端旗舰机型之中,虽然未能对高通形成正面冲击,但已逐渐形成高端市场的业务基本盘。

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与英伟达走得越来越近,有消息称,联发科正与英伟达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基于Arm架构的3nm CPU。据悉,这款新处理器将在本月进入流片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这意味着,联发科或将借力英伟达,以AI PC为契机,遏制高通在PC端的势力。过去几年,联发科相继推出了MT8195、MT8192、Kompanio 838等处理器,但这些SoC主要面向Chromebook设备,暂时还没有真正进入消费级笔记本市场。

据相关媒体爆料称,天玑9400处理器的GPU性能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英伟达的技术输出,这款处理器恰好是高通在旗舰市场的主要竞品。

急需英特尔

适逢陷入与Arm的纠纷,高通也在寻觅类似英伟达这样的实力盟友。

为此,高通动了收购英特尔的念头。9月,“高通发起对英特尔的要约收购”的传闻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英特尔的业务基本面表现不佳,仅能从纸面上补充高通在PC端上的不足。根据英特尔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营收为133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6%,较今年二季度环比增长4%。此外,公司公布了其56年历史上最大的单季度亏损,亏损额高达166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3亿美元,毛利率创历史新低达到15%,去年同期为42.5%。

事实上,英特尔的财务情况在2022年就开始恶化在,这一年,英特尔实现营收630.54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0%;净利润则是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的198.68亿美元骤降至2022年的80.17亿美元,降幅高达60%。2023年,英特尔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实现营收542.28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8%;净利润进一步恶化,仅16.75亿美元,比上一年大跌79%。

由于英特尔过于依赖CPU业务在PC领域的成功,形成了惯性思维,未能及时把握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导致逐步被市场边缘化。

不过AI PC的概念,始作俑者就是英特尔,通过英特尔的通路,高通或能拿到部分行业红利。去年9月,英特尔CEO基辛格在硅谷率先提出AI PC概念。所谓的AI PC,是指在个人PC终端中插入GPU以实现高算力,包括面向消费者的CPU+GPU+NPU异构计算架构。

随后,上到英特尔、英伟达、AMD、高通等芯片厂商,下至联想、惠普、华硕、华为、苹果等PC厂商纷纷入场布局。

况且,X86架构的内部实现了“和解”,形成了一致对外的原则。10月16日,联想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年度科技创新大会Tech World上,促成了英特尔与AMD的联手。在会议上,英特尔和AMD宣布共同创建一个X86生态系统咨询小组,这一小组将协作改进X86的ISA(指令集架构),推动X86阵营的统一,提升兼容性并简化软件的开发流程。

随着英伟达入局PC平台,势必将进一步加速X86阵营的统一,毕竟英伟达几乎实现了对算力的垄断,倘若将此算力成功在PC领域嫁接至Arm架构,将直接冲击到X86架构的市场份额。

对于高通而言,如果Arm这条路走不通,为何不去X86领域碰碰运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