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下月面世!1.65米的它还“找”了份工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下月面世!1.65米的它还“找”了份工作……

国内市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文 | 成都发布 赵雨欣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又有新进展!天行者来了,将于12月30日面世!

“目前原型机将开始进行行走训练,并且完成了算法验证。第一代本体已进入生产制造环节,预计12月初可进行整机组装测试。”11月20日,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紧盯屏幕上的仿真调试,反复推演着算法的精确度。

忙碌的背后,是一款全新的“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天行者,即将于12月30日面世,目前它在做最后的冲刺准备。该机器人身高1.65米。更有意思的是,这款人形机器人已找到工作,计划“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

站在千亿产业风口

又一“成都造”人形机器将面世

在国内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亦被认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成都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谈到,这不仅体现在全球融资活跃,也体现在人形机器人产量增多、规模扩大等方面,“换句话说,‘下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企业数量在持续走高。”

这一说法,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得以验证。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投资融资事件超10起,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元。此外,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趋势已明,资本正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汇聚。成都也不例外,“12月30日,我们研发的一款名叫‘天行者’的人形机器人将正式发布。”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冯振宇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曙光显现,市场动力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因素为成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冯振宇坦言,随着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感知等方面的表现显著提升,其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逐渐被认可。“我期待,‘成都造’这款人形机器人,能为推进通用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突破和可能。”

有“外形”、有“内在”

“天行者”已“找”到工作

今年来,人形机器人进场“打工”的消息不断。不管是美国的特斯拉、波士顿动力,还是中国的优必选、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均将人形机器人引入了工业制造的领域。这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最真实的数据反馈,进而促进其在算法优化与工程技术方面的迭代升级。

“‘天行者’已经找到工作了,待它面世后,它将进入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工作。”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程卿苗介绍,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领域,其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大,但实现量产还需克服成本、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适配等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仍面临技术挑战,还需要在特定场景中进行测试和迭代升级。”

而这,也成为“天行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工作的原因。“我们有技术,企业有需求,达成合作是必然的结果。”程卿苗认为,让“天行者”正式“上岗”成为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是机遇也是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厂从事重复、枯燥的工种。为应对这一变化,智能机器人正在成为解决方案。它们不仅能承担企业急需的生产任务,还能通过在一线‘上岗’不断学习和优化自身性能。对于机器人来说,每一次任务都像是一场实战培训,而研发团队则通过这些实践积累数据,推动算法升级和技术迭代。这样一来,不仅让企业的生产线更高效,也让机器人离真正的智能化更近了一步,为未来智能产业铺平道路。”

即将面世的“天行者”具备哪些优势?程卿苗介绍,目前其原型机已开始进行行走训练,并且完成了算法验证。其本体已进入生产制造环节,预计12月初进行整机组装测试。换句话说,相较传统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更有“人味儿”。“行走姿态、稳定度、灵活度、避障感知能力等更先进。当然,机械化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相信,通过大模型、算法、数据等优化与升级,它会越来越有人味儿,能适应不同的场景,辅助人类完成更多工种。”

中试平台“一站式”服务

让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是失败率极高的阶段。许多技术不够成熟、商业可行性低的项目,在这一步就早早夭折。因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科技创新的“死亡峡谷”。而中试平台的出现,便是企业降低试错成本,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

11月20日,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具身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正在生产线上进行作业。“这款人形机器人的控制能力、智能避障感知能力等,是目前我们对其进行测试的主要环节。”在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周江看来,中试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更低成本试错的机会,在产品投产前查找问题、弥补缺陷。这意味着,中试熟化“一站式”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市场的关键一跃。

以“天行者”人形机器人为例,周江介绍,其身体零部件,如下肢关节、手臂等,为了让它们弯曲弧度、感知控制能力等更有人味儿,“我们反复测试了上百次,目的是让其数据模型更精准,最大程度模仿人类关节活动范围。同时,通过不断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还可反向优化、调整技术选型,让其智能硬件成果转化更适配商业化。”

周江坦言,截至目前,来自医疗器械、智慧动静态交通、商用服务机器人、卫星通讯终端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在此“跑”完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程。“项目孵化越成功,企业中试订单和合作才会越多,这将促进企业创新与中试平台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蜂鸟中试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营,中试服务收入累计已经过亿元,与1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19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成功转化创新成果200多件。周江表示,“未来,我们相信成都将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此完成中试走向应用市场。”

来源:成都发布

原标题:“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下月面世!1.65米的它还“找”了份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下月面世!1.65米的它还“找”了份工作……

国内市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文 | 成都发布 赵雨欣

“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又有新进展!天行者来了,将于12月30日面世!

“目前原型机将开始进行行走训练,并且完成了算法验证。第一代本体已进入生产制造环节,预计12月初可进行整机组装测试。”11月20日,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内,研发人员紧盯屏幕上的仿真调试,反复推演着算法的精确度。

忙碌的背后,是一款全新的“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天行者,即将于12月30日面世,目前它在做最后的冲刺准备。该机器人身高1.65米。更有意思的是,这款人形机器人已找到工作,计划“入职”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

站在千亿产业风口

又一“成都造”人形机器将面世

在国内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亦被认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达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成都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人员谈到,这不仅体现在全球融资活跃,也体现在人形机器人产量增多、规模扩大等方面,“换句话说,‘下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企业数量在持续走高。”

这一说法,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得以验证。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投资融资事件超10起,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元。此外,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趋势已明,资本正向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汇聚。成都也不例外,“12月30日,我们研发的一款名叫‘天行者’的人形机器人将正式发布。”在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冯振宇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曙光显现,市场动力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因素为成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冯振宇坦言,随着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感知等方面的表现显著提升,其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逐渐被认可。“我期待,‘成都造’这款人形机器人,能为推进通用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多突破和可能。”

有“外形”、有“内在”

“天行者”已“找”到工作

今年来,人形机器人进场“打工”的消息不断。不管是美国的特斯拉、波士顿动力,还是中国的优必选、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均将人形机器人引入了工业制造的领域。这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最真实的数据反馈,进而促进其在算法优化与工程技术方面的迭代升级。

“‘天行者’已经找到工作了,待它面世后,它将进入柔性产品制造业企业工作。”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程卿苗介绍,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领域,其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大,但实现量产还需克服成本、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适配等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仍面临技术挑战,还需要在特定场景中进行测试和迭代升级。”

而这,也成为“天行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工作的原因。“我们有技术,企业有需求,达成合作是必然的结果。”程卿苗认为,让“天行者”正式“上岗”成为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是机遇也是挑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厂从事重复、枯燥的工种。为应对这一变化,智能机器人正在成为解决方案。它们不仅能承担企业急需的生产任务,还能通过在一线‘上岗’不断学习和优化自身性能。对于机器人来说,每一次任务都像是一场实战培训,而研发团队则通过这些实践积累数据,推动算法升级和技术迭代。这样一来,不仅让企业的生产线更高效,也让机器人离真正的智能化更近了一步,为未来智能产业铺平道路。”

即将面世的“天行者”具备哪些优势?程卿苗介绍,目前其原型机已开始进行行走训练,并且完成了算法验证。其本体已进入生产制造环节,预计12月初进行整机组装测试。换句话说,相较传统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更有“人味儿”。“行走姿态、稳定度、灵活度、避障感知能力等更先进。当然,机械化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相信,通过大模型、算法、数据等优化与升级,它会越来越有人味儿,能适应不同的场景,辅助人类完成更多工种。”

中试平台“一站式”服务

让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是失败率极高的阶段。许多技术不够成熟、商业可行性低的项目,在这一步就早早夭折。因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科技创新的“死亡峡谷”。而中试平台的出现,便是企业降低试错成本,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

11月20日,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具身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正在生产线上进行作业。“这款人形机器人的控制能力、智能避障感知能力等,是目前我们对其进行测试的主要环节。”在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周江看来,中试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更低成本试错的机会,在产品投产前查找问题、弥补缺陷。这意味着,中试熟化“一站式”服务,是科技成果转化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市场的关键一跃。

以“天行者”人形机器人为例,周江介绍,其身体零部件,如下肢关节、手臂等,为了让它们弯曲弧度、感知控制能力等更有人味儿,“我们反复测试了上百次,目的是让其数据模型更精准,最大程度模仿人类关节活动范围。同时,通过不断的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还可反向优化、调整技术选型,让其智能硬件成果转化更适配商业化。”

周江坦言,截至目前,来自医疗器械、智慧动静态交通、商用服务机器人、卫星通讯终端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在此“跑”完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程。“项目孵化越成功,企业中试订单和合作才会越多,这将促进企业创新与中试平台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蜂鸟中试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营,中试服务收入累计已经过亿元,与1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19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成功转化创新成果200多件。周江表示,“未来,我们相信成都将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此完成中试走向应用市场。”

来源:成都发布

原标题:“成都造”人形机器人下月面世!1.65米的它还“找”了份工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