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丨城市总体规划敲定,预见济南“下一个十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丨城市总体规划敲定,预见济南“下一个十年”

蓝图已绘,目标已定,下一个十年,期待更好的济南!

文丨孟宝乐

济南,以泉水众多名扬天下,是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人口众多,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在山东乃至全国发展大局和国土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这份规划明确济南四大城市性质: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提出要“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南篇章”。

这无疑为济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面向2035年,这座古今辉映的千年古城,将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的新模式、新路径,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迈向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定位明确,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涉及人口规模、交通规划、城市空间格局等,对于城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及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已先后经历了1980版、1996版、2011版和2021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是济南首个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被确定为“山东省会,以泉水著称,以机械、轻纺工业为重点,适于开展旅游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中,济南城市性质首次被定为区域中心城市,为“华东地区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中,济南城市性质被定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从“山东省省会”到“华东地区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到“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现在又上升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凸显出济南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被赋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五年来,济南市坚决扛起历史使命,主动融入、积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加快推进、河湖水质大幅改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破题起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新画卷”在这座城市加速铺展。

黄河奔腾不息,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不止。按照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济南将与德州、聊城共同打造黄河百里风貌带,共建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同时,发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济南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作用,促进沿黄产业集聚平台横向联合、纵向协同,引领沿黄城市交流合作。

系统保护沿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沿黄城市共同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实施黄河干支流河道及滩区综合提升整治工程,与沿黄城市统筹推进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协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

一个河与城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故事将不断续写。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图扩容,多中心化城市框架拉开

此次获批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济南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性安排,是济南市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根据规划,济南将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

具体来看,“一主”即主城,包括中心城区和长清、章丘、济阳组团。其中中心城区包含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不含南部山区)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一副”即副城,包含莱芜和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省会城市的副中心。“两城”指南部门户平阴、北部门户商河两个县城。“三轴”指由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

由此,未来济南多个城市片区差异化联动式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朗。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大可以将主城—副城—县城—城镇发展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看作是城市发展空间的延展,那么对于主城区的各项功能划分,则可视为济南多中心化的趋势的体现。

这其实不难理解,一个城市想发展,就必须拉开框架。随着近年来济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于人口、发展要素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也将进一步得到满足。

站在这个角度上,这样的规划其实极为契合济南市发展前景。

而以济南为中心,把视野放地更大,随着济南都市圈获批,济南作为山东省“双核”之一,承担着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更好地服务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责任。

《规划》提出建立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经济圈、经济圈支撑城市群的空间动力机制,落实“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布局。

济南要聚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进与泰安、淄博、德州同城化发展,以一小时通勤圈为核心构建济南都市圈。

同时,联合近域地区协同发力,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保、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完善区域一体化与协调互动机制,进一步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从主城区的扩大,到多中心化的节点打通,再到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伴随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大济南的时代呼之欲出。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与城和谐共生,建设更生态宜居家园

梳理此次规划,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利用上着墨颇多。

《规划》首先提出锚固“山河交融”的全域开发保护本底的理念。在市域层面,南部山区一带筑牢泰山北麓生态涵养区,商河、济阳一带稳固济南北部平原农业区,中部保育穿越主城的黄河生态文化带,保护全域以南山、中城、北田为基本特征的自然地理格局。

同时,《规划》明确将构建“一山一河、多廊多点”的全域生态空间格局。

“一山”即泰山北麓生态涵养区;“一河”即黄河绿色生态走廊;“多廊”指河流生态廊道和城市组团间生态隔离廊道;“多点”指重要湖泊湿地、水库等生态节点。

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趵突泉、黑虎泉、百脉泉等千泉竞涌,小清河、徒骇河、大汶河等136条骨干河道纵横交错。拥有济西、雪野湖等5处国家湿地公园,药乡、五峰山等12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近年来,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济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伴随着规划的落地实施,济南将持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理想成为现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切实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城市建设须凸显城市独特的烙印,不应千篇一律,这一理念在济南此次国土空间规划中也体现地极为充分。

针对济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富集的优势,《规划》因地制宜提出系统保护济南泉水文化景观,注重在保护中体现泉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

将整体保护“山泉湖河城”相融一体的特色景观格局,尊重城市空间肌理,加强历史城区、重要自然山水景观地区和公共中心地区的国土空间设计。

延承“山水圣人”文化轴,打造连接千佛山、古城、大明湖和鹊山的泉城特色风貌轴,展现泉城山水意象和文化魅力。塑造凸显沿岸自然景观魅力和历史文化特征的黄河景观风貌带,营造“山河新泉城,人文大都会”的城市意象,彰显泉城风貌特色。

一个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济南跃然眼前。这座拥有独特泉水风貌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千年古城,将不断焕发崭新生机,愈发令人向往。

蓝图已绘,目标已定,下一个十年,期待更好的济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丨城市总体规划敲定,预见济南“下一个十年”

蓝图已绘,目标已定,下一个十年,期待更好的济南!

文丨孟宝乐

济南,以泉水众多名扬天下,是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作为山东省会,济南人口众多,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在山东乃至全国发展大局和国土空间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这份规划明确济南四大城市性质: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提出要“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南篇章”。

这无疑为济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

面向2035年,这座古今辉映的千年古城,将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的新模式、新路径,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迈向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定位明确,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

国土空间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涉及人口规模、交通规划、城市空间格局等,对于城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及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已先后经历了1980版、1996版、2011版和2021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是济南首个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被确定为“山东省会,以泉水著称,以机械、轻纺工业为重点,适于开展旅游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中,济南城市性质首次被定为区域中心城市,为“华东地区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中,济南城市性质被定为“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

从“山东省省会”到“华东地区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到“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现在又上升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凸显出济南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被赋予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五年来,济南市坚决扛起历史使命,主动融入、积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加快推进、河湖水质大幅改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破题起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新画卷”在这座城市加速铺展。

黄河奔腾不息,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不止。按照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济南将与德州、聊城共同打造黄河百里风貌带,共建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同时,发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济南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作用,促进沿黄产业集聚平台横向联合、纵向协同,引领沿黄城市交流合作。

系统保护沿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与沿黄城市共同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实施黄河干支流河道及滩区综合提升整治工程,与沿黄城市统筹推进黄河干支流防洪体系建设,协力打造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区。

一个河与城共生共荣、双向奔赴的故事将不断续写。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图扩容,多中心化城市框架拉开

此次获批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济南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性安排,是济南市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根据规划,济南将构建“一主一副,两城三轴多圈”的市域城镇格局。

具体来看,“一主”即主城,包括中心城区和长清、章丘、济阳组团。其中中心城区包含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不含南部山区)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一副”即副城,包含莱芜和钢城两个副城片区,是省会城市的副中心。“两城”指南部门户平阴、北部门户商河两个县城。“三轴”指由主城向北、东南、西南方向辐射的三条发展轴。

由此,未来济南多个城市片区差异化联动式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朗。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大可以将主城—副城—县城—城镇发展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看作是城市发展空间的延展,那么对于主城区的各项功能划分,则可视为济南多中心化的趋势的体现。

这其实不难理解,一个城市想发展,就必须拉开框架。随着近年来济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于人口、发展要素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也将进一步得到满足。

站在这个角度上,这样的规划其实极为契合济南市发展前景。

而以济南为中心,把视野放地更大,随着济南都市圈获批,济南作为山东省“双核”之一,承担着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更好地服务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责任。

《规划》提出建立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经济圈、经济圈支撑城市群的空间动力机制,落实“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布局。

济南要聚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进与泰安、淄博、德州同城化发展,以一小时通勤圈为核心构建济南都市圈。

同时,联合近域地区协同发力,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保、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完善区域一体化与协调互动机制,进一步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从主城区的扩大,到多中心化的节点打通,再到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伴随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大济南的时代呼之欲出。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与城和谐共生,建设更生态宜居家园

梳理此次规划,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利用上着墨颇多。

《规划》首先提出锚固“山河交融”的全域开发保护本底的理念。在市域层面,南部山区一带筑牢泰山北麓生态涵养区,商河、济阳一带稳固济南北部平原农业区,中部保育穿越主城的黄河生态文化带,保护全域以南山、中城、北田为基本特征的自然地理格局。

同时,《规划》明确将构建“一山一河、多廊多点”的全域生态空间格局。

“一山”即泰山北麓生态涵养区;“一河”即黄河绿色生态走廊;“多廊”指河流生态廊道和城市组团间生态隔离廊道;“多点”指重要湖泊湿地、水库等生态节点。

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山、泉、湖、河、城交相辉映,趵突泉、黑虎泉、百脉泉等千泉竞涌,小清河、徒骇河、大汶河等136条骨干河道纵横交错。拥有济西、雪野湖等5处国家湿地公园,药乡、五峰山等12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近年来,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济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荣获“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伴随着规划的落地实施,济南将持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理想成为现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切实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城市建设须凸显城市独特的烙印,不应千篇一律,这一理念在济南此次国土空间规划中也体现地极为充分。

针对济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富集的优势,《规划》因地制宜提出系统保护济南泉水文化景观,注重在保护中体现泉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

将整体保护“山泉湖河城”相融一体的特色景观格局,尊重城市空间肌理,加强历史城区、重要自然山水景观地区和公共中心地区的国土空间设计。

延承“山水圣人”文化轴,打造连接千佛山、古城、大明湖和鹊山的泉城特色风貌轴,展现泉城山水意象和文化魅力。塑造凸显沿岸自然景观魅力和历史文化特征的黄河景观风貌带,营造“山河新泉城,人文大都会”的城市意象,彰显泉城风貌特色。

一个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济南跃然眼前。这座拥有独特泉水风貌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千年古城,将不断焕发崭新生机,愈发令人向往。

蓝图已绘,目标已定,下一个十年,期待更好的济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