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改变广告行业,有一样东西却无法替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改变广告行业,有一样东西却无法替代

算法可以运算情感,却无法传递真心。

文 | 新氪度

11月19日,广告界一颗重量级的“圣诞炸弹”提前爆炸。可口可乐推出了一支由AI主导创作的圣诞广告,本想用创新的方式为品牌注入“未来感”,却反而引发了观众的集体冷漠和嘲讽。广告中的场景,尽管精准复刻了圣诞村落的童话氛围,却少了灵魂深处最关键的一抹情感涟漪。

在广告中,虚拟雪花飘落得无比标准,圣诞老人微笑得精确无比,小孩拿到可乐时的表情设计得毫无破绽。但观众看完后却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这广告像一张画得太用力的笑脸,假得让我想哭。”网友如是评价。

这是“恐怖谷效应”的经典重现——当AI的表现离人类情感的真实感越近,观众的不适感反而越强烈。问题不是因为这广告不够逼真,而是它太过“精准”,精准到失去了灵魂的温度。

图源:可口可乐圣诞广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曾在《别让我走》中警示过未来科技的冷酷无情:“科技的进步未必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句话,像极了可口可乐的这场滑铁卢。曾经,我们以为AI将成为创意产业的锦上添花,如今才发现,它更像是偷走人类温情的“创意绑架者”。

这一幕,与电影《银翼杀手2049》的名场景何其相似。片中的虚拟女友乔伊,完美地迎合了主角K的所有情感需求,但她的存在始终无法让K感受到真实的陪伴。人类的复杂情感,无论用多少精妙算法和代码,都难以模拟得惟妙惟肖。AI模仿的,只是表象,而人类需要的,是灵魂的共振。

可口可乐的失败背后,是科技企业和广告主们的误解:他们以为用数据就可以解构情感,以为用算法就能精准传递温暖。但情感从来都不是“设定”出来的,而是在真挚交流中自然流露的不可预见性。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指出,人类情感的本质是“被理解与共情”。而AI生成的圣诞广告,像是一个会模仿笑容的机器人,虽然嘴角上扬的弧度无懈可击,但缺少的正是触动心灵的深刻连接。

以圣诞节为例,这个节日的核心从来不是礼物的堆砌和场景的装点,而是家庭间的团聚和爱意的表达。回想经典的圣诞电影《小鬼当家》,凯文独自在家时,不是凭借奢华装饰驱散孤独,而是依靠家人归来的拥抱,找回了真正的温暖。这种微妙的感情,是AI无法赋予的,因为它无法体会到离别的思念和重逢的欣喜。

可口可乐广告的翻车并非孤例。近年来,AI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创意产业,但它一次次在情感表达上遭遇挫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局限,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球目光都聚焦于这一体坛盛事。而谷歌则趁机推出了一支以“双子座”AI模型为核心的广告:一个小女孩希望给自己的田径偶像西妮·麦克劳克林写信,父亲便让谷歌AI代为执笔,生成了一封“完美的信件”。在广告结尾,小女孩微笑着看着信件被送出。

但广告播出后,舆论瞬间炸开了锅。一些观众认为广告传递的信息极为消极:“本来是一段父女情感交流的机会,却被科技的便利夺走了。”一封信,代表的是孩子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心意,而不是数据计算出的格式化表达。更有人愤怒地表示:“科技真的要插手到孩子表达情感的权利了吗?”

谷歌的“双子座”AI模型虽强大,但此广告却像是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的再现——人工生命体虽拥有逻辑完美的语言,但情感的内核永远空洞。书信传递的情感链接,因技术的干预变得稀薄而脆弱,最终让整个广告变成一场毫无温度的实验。

图源:谷歌奥运广告片

2024年8月,日本麦当劳推出了一则AI生成的薯条优惠广告。广告中,11位AI美女以不同风格出镜,展现薯条的多样魅力。从甜美可人的制服女孩到冷艳高贵的模特,每个角色都被精心设计,以吸引年轻观众和社交媒体用户。

广告在视觉上确实引发了一波赞叹,尤其是AI生成的角色个性鲜明、画面流畅,几乎让人分辨不出真人和虚拟人物的差别。然而,负面声音也很快涌现。有网友批评这些AI角色的“整形脸”审美太过单一,表情过于机械化,甚至有人调侃:“这些恐怖的AI美女让我不想吃薯条了。”此外,广告的炫技风格也让观众忽略了产品本身,反倒引发了对麦当劳薯条口感和品质的质疑。

麦当劳的这支广告,乍看是一场成功的营销创意,但本质上却因“人味”的缺失而失分。美食广告应该唤起人们的食欲,勾起他们对简单美味的渴望,而不是制造一种遥不可及的疏离感。

图源:麦当劳广告片

AI的“空洞”创作,不仅在广告中,在影视创作领域,类似的翻车案例也屡见不鲜。2024年芒果招商会上,于正发布了新剧《玉茗茶骨》的AI先导片。片中试图展现一个“女尊男卑”的权谋世界:女性争权夺势,而男性则沦为繁衍后代的工具。这部剧的设定新颖大胆,但却因AI生成的先导片成为众矢之的。

先导片中所有角色的外貌、背景的纹理、乃至服饰的细节都由AI生成。然而,这种技术炫技式的制作风格很快暴露出问题。画面油腻、人物表情僵硬、动作缺乏流畅感,更有网友调侃:“这是用杨幂的鼻子、迪丽热巴的眼睛、刘亦菲的嘴巴拼接出来的女主角吗?”

一位专业影评人直接指出,“这段先导片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工业品,完全无法让我关注剧情本身。”由于技术限制,AI无法展现表演中的情感波动,这让影片内容显得冰冷而单调。即便概念再有新意,最终的呈现效果也像是一次未完成的作业。

图源:《玉茗茶骨》AI先导片

从谷歌的AI信件,到麦当劳的AI美女,再到可口可乐的圣诞广告和影视剧的AI先导片,科技的力量无疑令人惊叹。但情感的复杂性恰恰是AI难以模拟的。1950年代的可口可乐圣诞广告,画面粗糙但情感浓烈:孩子们看到彩灯卡车驶入小镇时的欢呼,居民们围坐在桌边分享一罐可乐时的微笑,那种归属感和人情味,简单却直击人心。而今年的可口可乐圣诞节AI广告,即便画面再精致,也不过是一台机器刻意讨好观众的“表演”,缺乏真实的感动。

情感,是无法公式化的。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每个人的情感都有其独特的原型,而这些原型往往无法用逻辑和语言完全解释。”换句话说,人类的情感体验是无法被数据复制的。AI可以生成复杂的画面,甚至模仿人类语言,但它永远无法理解一个拥抱、一句叹息背后的意义。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AI在创意产业中,最适合的位置不是主导者,而是辅助者。例如,AI可以用来加速电影后期制作,或为广告生成多个备选方案,但最终的情感表达,必须由人类把控。正如乔布斯曾说过的那句话:“技术应该成为人类心灵和创造力的延伸,而不是替代品。”

2024年的AI创作浪潮,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从可口可乐到谷歌再到麦当劳,这些失败的案例在提醒我们:当技术无处不在时,人类的情感是否还能被看见?

“情感,是创意的灵魂。”当我们把情感表达交给AI时,也许获得了更快的制作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但我们同时也失去了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独特瞬间。未来属于那些能用技术增强人性温暖的人类创作者,而不是那些试图用科技替代人性的冰冷算法。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什么样的未来,才是值得我们共同期待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改变广告行业,有一样东西却无法替代

算法可以运算情感,却无法传递真心。

文 | 新氪度

11月19日,广告界一颗重量级的“圣诞炸弹”提前爆炸。可口可乐推出了一支由AI主导创作的圣诞广告,本想用创新的方式为品牌注入“未来感”,却反而引发了观众的集体冷漠和嘲讽。广告中的场景,尽管精准复刻了圣诞村落的童话氛围,却少了灵魂深处最关键的一抹情感涟漪。

在广告中,虚拟雪花飘落得无比标准,圣诞老人微笑得精确无比,小孩拿到可乐时的表情设计得毫无破绽。但观众看完后却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不适感,“这广告像一张画得太用力的笑脸,假得让我想哭。”网友如是评价。

这是“恐怖谷效应”的经典重现——当AI的表现离人类情感的真实感越近,观众的不适感反而越强烈。问题不是因为这广告不够逼真,而是它太过“精准”,精准到失去了灵魂的温度。

图源:可口可乐圣诞广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曾在《别让我走》中警示过未来科技的冷酷无情:“科技的进步未必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句话,像极了可口可乐的这场滑铁卢。曾经,我们以为AI将成为创意产业的锦上添花,如今才发现,它更像是偷走人类温情的“创意绑架者”。

这一幕,与电影《银翼杀手2049》的名场景何其相似。片中的虚拟女友乔伊,完美地迎合了主角K的所有情感需求,但她的存在始终无法让K感受到真实的陪伴。人类的复杂情感,无论用多少精妙算法和代码,都难以模拟得惟妙惟肖。AI模仿的,只是表象,而人类需要的,是灵魂的共振。

可口可乐的失败背后,是科技企业和广告主们的误解:他们以为用数据就可以解构情感,以为用算法就能精准传递温暖。但情感从来都不是“设定”出来的,而是在真挚交流中自然流露的不可预见性。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指出,人类情感的本质是“被理解与共情”。而AI生成的圣诞广告,像是一个会模仿笑容的机器人,虽然嘴角上扬的弧度无懈可击,但缺少的正是触动心灵的深刻连接。

以圣诞节为例,这个节日的核心从来不是礼物的堆砌和场景的装点,而是家庭间的团聚和爱意的表达。回想经典的圣诞电影《小鬼当家》,凯文独自在家时,不是凭借奢华装饰驱散孤独,而是依靠家人归来的拥抱,找回了真正的温暖。这种微妙的感情,是AI无法赋予的,因为它无法体会到离别的思念和重逢的欣喜。

可口可乐广告的翻车并非孤例。近年来,AI生成内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创意产业,但它一次次在情感表达上遭遇挫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局限,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球目光都聚焦于这一体坛盛事。而谷歌则趁机推出了一支以“双子座”AI模型为核心的广告:一个小女孩希望给自己的田径偶像西妮·麦克劳克林写信,父亲便让谷歌AI代为执笔,生成了一封“完美的信件”。在广告结尾,小女孩微笑着看着信件被送出。

但广告播出后,舆论瞬间炸开了锅。一些观众认为广告传递的信息极为消极:“本来是一段父女情感交流的机会,却被科技的便利夺走了。”一封信,代表的是孩子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心意,而不是数据计算出的格式化表达。更有人愤怒地表示:“科技真的要插手到孩子表达情感的权利了吗?”

谷歌的“双子座”AI模型虽强大,但此广告却像是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的再现——人工生命体虽拥有逻辑完美的语言,但情感的内核永远空洞。书信传递的情感链接,因技术的干预变得稀薄而脆弱,最终让整个广告变成一场毫无温度的实验。

图源:谷歌奥运广告片

2024年8月,日本麦当劳推出了一则AI生成的薯条优惠广告。广告中,11位AI美女以不同风格出镜,展现薯条的多样魅力。从甜美可人的制服女孩到冷艳高贵的模特,每个角色都被精心设计,以吸引年轻观众和社交媒体用户。

广告在视觉上确实引发了一波赞叹,尤其是AI生成的角色个性鲜明、画面流畅,几乎让人分辨不出真人和虚拟人物的差别。然而,负面声音也很快涌现。有网友批评这些AI角色的“整形脸”审美太过单一,表情过于机械化,甚至有人调侃:“这些恐怖的AI美女让我不想吃薯条了。”此外,广告的炫技风格也让观众忽略了产品本身,反倒引发了对麦当劳薯条口感和品质的质疑。

麦当劳的这支广告,乍看是一场成功的营销创意,但本质上却因“人味”的缺失而失分。美食广告应该唤起人们的食欲,勾起他们对简单美味的渴望,而不是制造一种遥不可及的疏离感。

图源:麦当劳广告片

AI的“空洞”创作,不仅在广告中,在影视创作领域,类似的翻车案例也屡见不鲜。2024年芒果招商会上,于正发布了新剧《玉茗茶骨》的AI先导片。片中试图展现一个“女尊男卑”的权谋世界:女性争权夺势,而男性则沦为繁衍后代的工具。这部剧的设定新颖大胆,但却因AI生成的先导片成为众矢之的。

先导片中所有角色的外貌、背景的纹理、乃至服饰的细节都由AI生成。然而,这种技术炫技式的制作风格很快暴露出问题。画面油腻、人物表情僵硬、动作缺乏流畅感,更有网友调侃:“这是用杨幂的鼻子、迪丽热巴的眼睛、刘亦菲的嘴巴拼接出来的女主角吗?”

一位专业影评人直接指出,“这段先导片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工业品,完全无法让我关注剧情本身。”由于技术限制,AI无法展现表演中的情感波动,这让影片内容显得冰冷而单调。即便概念再有新意,最终的呈现效果也像是一次未完成的作业。

图源:《玉茗茶骨》AI先导片

从谷歌的AI信件,到麦当劳的AI美女,再到可口可乐的圣诞广告和影视剧的AI先导片,科技的力量无疑令人惊叹。但情感的复杂性恰恰是AI难以模拟的。1950年代的可口可乐圣诞广告,画面粗糙但情感浓烈:孩子们看到彩灯卡车驶入小镇时的欢呼,居民们围坐在桌边分享一罐可乐时的微笑,那种归属感和人情味,简单却直击人心。而今年的可口可乐圣诞节AI广告,即便画面再精致,也不过是一台机器刻意讨好观众的“表演”,缺乏真实的感动。

情感,是无法公式化的。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说:“每个人的情感都有其独特的原型,而这些原型往往无法用逻辑和语言完全解释。”换句话说,人类的情感体验是无法被数据复制的。AI可以生成复杂的画面,甚至模仿人类语言,但它永远无法理解一个拥抱、一句叹息背后的意义。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AI在创意产业中,最适合的位置不是主导者,而是辅助者。例如,AI可以用来加速电影后期制作,或为广告生成多个备选方案,但最终的情感表达,必须由人类把控。正如乔布斯曾说过的那句话:“技术应该成为人类心灵和创造力的延伸,而不是替代品。”

2024年的AI创作浪潮,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从可口可乐到谷歌再到麦当劳,这些失败的案例在提醒我们:当技术无处不在时,人类的情感是否还能被看见?

“情感,是创意的灵魂。”当我们把情感表达交给AI时,也许获得了更快的制作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但我们同时也失去了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独特瞬间。未来属于那些能用技术增强人性温暖的人类创作者,而不是那些试图用科技替代人性的冰冷算法。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什么样的未来,才是值得我们共同期待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