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进入了“林郑月娥时间”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3月26日揭晓。出身基层的林郑月娥以777票在行政长官选举中胜出,成为特区首位女特首人选。当选人林郑月娥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
确认当选后,现年59岁的林郑月娥在《胜选感言》中承诺:“我深信:行动比话更有力!”“我怀着一直以来都无变的初心,多加一份谦卑,期盼与各位同行,以关心、聆听、行动,建設一个更美好的香港!”
李嘉诚父子率先表态:Workhorse 的女人更加好
香港商界大老的表态,对特首人选的落定,无疑相当关键。各界选委中,李嘉诚父子的投票意向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其造成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包括李氏父子3人在内的长和系8票。谁能获得香港首富力挺,谁的选举声势就会更大。
(李嘉诚父子投票后,与林郑月娥握手)
李家大公子——全国政协委员、长和副主席李泽钜在参加全国两会时,就早早表态已率先提名林郑月娥。选前一周,李嘉诚次子、香港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突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现在全球变数多,一个中央完全信任的特首,会给香港市民带来更多稳定。李泽楷声称,林郑月娥是值得支持的人选。
与两个公子明确力挺相比,“老司机” 李嘉诚显得“口风紧”,但也或多或少地透露了自己“青睐”。有李超人“红颜知己”之称的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旋,意味深长地向外表示,林郑月娥是Workhorse(工作狂),自己认识的李嘉诚“不可能不喜欢Workhorse”。她又说:“Workhorse李生最喜欢,Workhorse的女人就更加好!”
事实上,不光李嘉诚,林郑还获得不少香港商界大老的力挺。
投票日,人称“四叔”的李兆基,就由两名儿子李家杰及李家诚陪同下进场投票。步履不稳,由儿子搀扶的李兆基,仍提起精神称赞林太是众望所归。李兆基是在福布斯最新年度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首富李嘉诚。
(李兆基及儿子李家杰,与林郑月娥打招呼)
“林太公平、公正一些”。被称为香港地价“赌王”的商界巨头吕志和,早已表明会投票予林郑月娥。应该说,香港特首的施政表现,跟商界龙头搞好关系很重要,获得香港工商界支持,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
(吕志和公开表明:已投林太一篇)
从板间房走出来的女特首
林郑月娥成为香港新特首,这位成功女性个人成长的每一步,都值得去关注、学习,甚至模仿,极有可能成为2017年年度励志大戏的主角。
在香港,人们把没有电梯和冲水厕所的老楼,称为“唐楼”,而像今天内地正重拳出击整治的那些“群租房”,港人叫它“板间房”。而林郑月娥,就是从唐楼板间房走出来的香港女特首。
这种唐楼里的板间房,其居住条件和环境不用太多介绍,没有电梯、没有冲厕、采光性极差,而且极度拥挤、消防隐患更不用说了,可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香港底层居民的一个投影。
贫寒出身的郑月娥,生于1957年,父母都是从内地过来的,她在5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家中幺女。从出世到21岁之前,就是在香港湾仔逼仄的唐楼板间房长大的,除了一张高架床,破败的连书桌都没有,只能趴在床上做功课。
如果要冲凉,只能生火烧热水,林郑后来说,如今晚上回家洗澡时,开水龙头花洒有热水出来,就会觉得好幸福!
香港穷人及低下阶层,过去常常上由华商及教会支持的学校,因为他们学费交纳较低。郑月娥就读的学校,就是服务湾仔那些低下阶层的嘉诺撒圣方济书院。上图为念中七时的郑月娥。
生活虽然清苦,但小郑月娥非常勤奋好学。中小学期间几乎年年考第一。有一次考了个第四名,她还为自己学业“失手” 大哭一场,下次考试,她又重回榜首。
书院的校训“力行仁爱,实践真理”,让林郑月娥终身受用。在中七当总领袖生时,老师给她这样一句寄语:“you should care and inspire”。 书院的宗旨是热心社会服务、关心弱势社群,香港中学会考时,郑月娥以优异成绩入读港大,成为家中第一个考入大学的孩子,而她主修的就是社工专业。
“一日社工、终身社工”。 儿时的经历,让林郑月娥对香港底层更多关注。林郑说,有个演员影响了她的一生,那就是香港电视连续剧《北斗星》中饰演社工的演员刘松仁。大学主修社会学,就是希望将来也能做一名社工,帮助有需要的人。
港大毕业后,林郑月娥开始思考未来要走的路;由于从未考虑到私营机构工作,毕业时她报了三份工作,包括政务主任(AO)、行政主任(EO),以及廉政公署社区关系主任,结果获得录取政务主任,从此开始她长达36年的公仆生涯。
2000年,林郑月娥出任香港社会福利署署长,任内曾推出“一病人一社工”计划。而当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时,对有社工被质疑为何不阻止家暴,她就会站出来维护社工。自1980年林郑进入香港政府,她历任社会福利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发展局长等职,2012年出任政务司长。香港民众形容她有两面,一面是“铁娘子”,说的是她的够坚强、有原则、敢担当、能做事。另一面是“大家姐”,指的是注重青年、房屋、社会福利等方面。
2003年SARS,时任社署署长的林郑月娥响应清洁号召,到社区探访老人,并帮助老人打扫房间。
亚里士多德说过:“政治的目标是追求至善”。当选民履行义务时,决定手中握有的神圣一票去向时,总是愿意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或者去找出曾经拥有但如今却失去的东西。香港特首选举的结果,至少将影响香港至少五年,另外两位候选人无缘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之所以能够胜出,除了中央、香港商界龙头支持外,也与林郑月娥在过去36年中,在20个不同岗位服务香港市民的经历有关。
今天复杂的香港社会,裂痕不少,也许,这位从唐楼板间房走出来的女特首,可以给香港更多承担、更多同理心,唯有同理心,才能急民所急嘛!
女特首身后的“三个男人”
林郑月娥胜选,不少报章纷纷发表“浙江舟山出了两个香港特首”,事实上,与首任香港特首董建华父辈董浩云的显赫身世相比,林郑的家庭背景就相当简单、式微。
林郑父亲是上海移民,早年“行船”,后来做点小生意。由于祖辈很早就离开了舟山,加上父亲已过世,自己祖籍在舟山具体什么位置,已无从考究。
生于香港的母亲,是个任劳任怨的人,没有受过教育,但正是这位没有受过教育的社会底层妇女,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我能给女儿一个受教育的机会”,母亲为她觅找一个好学校上学,而这决定了林郑月娥的一生。难怪人说,母爱不一定要“虎”,用心装载,从儿女出发,才是最重要的。
林郑月娥有两个孩子,33岁时生下大儿子林节思,3年后又生了小儿子林约希。2000年她出任香港社会福利署署长,大儿子10岁,而小儿子才7岁,在政府工作量这么大,很多人好奇,林郑月娥是怎么管理家庭的?
没有雇外佣,每天到街市买菜,每天亲自做饭,晚饭后继续OT(加班),这就是林郑月娥的家庭管理学。
如果没空亲自到街市,她就会把需要的食材传真给平常相熟的菜贩“执药咁执”(粤语)(意思就是像抓药一样照单拿),下班后自己或者让丈夫去拿取。为了家中两个“仔”, 林郑坚持回家亲自煮晚饭,然后再继续工作。
与丈夫相识,还得从一个交通事故说起。
23岁那年,加入港英政府的林郑月娥,被委派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孰料,没上几天课,就因骑单车遇上交通意外,住院一个月,这事还登上了当地报纸。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男人走进了郑月娥的内心世界。原来,从报纸上得知消息的香港留学生们,很多前去医院探望,其中就有在剑桥攻读数学博士的林兆波,两人就此认识,3年后结为伉俪。现在的“林郑月娥”,就是按香港惯例婚后冠夫姓。
(留学时的一对恋人 郑月娥与林兆波)
对外,郑月娥是“好打得”( 职场女强人),可在家里,面对家中“三个男人”(丈夫和两个儿子),林太又有种“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家庭在人生中永远占据崇高的位置。
在儿子的成长阶段,林郑月娥坚持不请外佣帮忙照顾。每天即使有工作未完成,也会把握机会与孩子相聚。林郑觉得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做“虎妈”,不强迫孩子学才艺或者什么长大要做医生律师什么的。她从不体罚孩子,以大人的口吻教训孩子,在林郑月娥眼里,不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两个儿子都是剑桥毕业生,目前在小米公司就职的大儿子林节思,原本反对她参选特首,知道以往妈妈在政府工作的日子很辛苦!
后来,林节思还是收回“我反对”,到场为妈妈打气。林节思对大家说,会怀着童年时的信念,支持及陪伴妈妈一同走未来的路。
(与儿子林节思在参选中合影)
林郑月娥曾不无感慨地说,自己参选的决定,来得突然及仓促,亦是非常艰难的决定,但幸好得到家中三个男人(丈夫及两个儿子)的支持。
(林郑月娥与家中“三个男人”,图为一家人参加二儿子林约希(右一)剑桥大学三一书院毕业礼时合影)
在竞选时,林郑月娥引述其大儿子的话形容自己:“她不会贪恋利益而刻意迎合;她不会追求安逸而选择沉默;她不会害怕失败而放弃改变。”
由于梁振英宣布不谋求连任后“局势有变”, 林郑月娥决定参选,这背后得到丈夫和儿子“三个男人”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小儿子林约希仍在剑桥读书。2012年,林郑月娥一度计划卸任香港发展局局长后不再出任公职,想到英国小镇过清净的生活。每次谈及家庭,林郑月娥说自己凡事也会征求丈夫意见。她说:“事实上,我每一次的决定都会问他,其实我也是个小女人”。 林郑月娥能继续从政,就是丈夫林兆波说服她要继续为香港服务的。
本公号文章版权归“一波说”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一波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