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水面偶有波澜泛起,映出岸边的芦苇丛,这里是山东肥城市石横镇的一处农光+渔光互补项目。
过去,这片是一处煤矿的塌陷区,如今搭建上了光伏项目,下面则用于养殖小龙虾、黄鳝等生物。
11月中旬,界面新闻自现场了解到,该农光+渔光互补项目共分为两期,装机容量共150兆瓦。项目由天合光能在2022年11月中标,采用该公司210至尊系列产品。今年5月30日正式全容量并网,总投资约8.28亿元,收益回收周期约11.4年,项目业主方是国家能源集团下的国电电力。
近年来,土地资源制约加剧,光伏建造成本下降和技术更迭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建造形式,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并不是单一光伏侧的应用,还配套了27 MW/54 MWh天合储能液冷系统,因此它也是泰安当地的渔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在储能电站现场,界面新闻记者看到8套储能变流升压PCS一体机、16套3.354 MWh Elementa金刚系列柔性液冷电池舱排布在两侧。当光伏组件侧发的电超出电网容载的部分,就会充至储能端,当电网电力不足时,再下达指令放电。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因具有的生态意义、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这里建成后已经成为当地重点示范项目。
随着新能源配储的兴起,光储融合趋势被频繁提及。除了山东,近年浙江、湖北、安徽等地也涌现诸多渔光储一体化项目。
储能电站与光伏电站深度融合,出发点是为了利用储能电站削峰填谷的功能,有效缓解光伏电站弃光问题,提高光伏电站利用率。但实际上,各地往往将“配储”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的“敲门砖”,很多“光伏+储能”的项目都未以盈利为第一开发点。
界面新闻了解到,储能项目收益主要看当地政策,目前国内的电力市场还缺乏明确的市场交易制度,和海外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近期出台的《能源法》,已在引导中国电力市场向市场化交易转型,但还需要时间。”天合光能全球市场储能营销负责人王森表示,在此之前,独立储能项目的盈利存在挑战。在如今情况下,类似光储融合的项目,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现实条件下博弈的结果,比较契合当前市场情况的解决方案。
长江证券相关研报数据测算,2024年,在产业链价格趋稳情况下,光储项目整体IRR达到6.8%。若考虑市场化交易导致电价折让0.015元/千瓦时,光储项目整体IRR达到6.1%。考虑远期配储时长提升至4.0小时,在光伏EPC成本下降到2.9元/W,储能EPC成本下降到1元/Wh,储能循环寿命提升到8000次的情况下,电价随着储能配比的提升而有所回暖,光储项目整体IRR达到6.3%,依旧具备一定的经济性。
储能行业仍在持续“内卷”。王森认为,内卷的原因或许是目前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整个业主在源网侧储能在前期投资过程中更关注去计算如何降成本。
天合光能认为,未来需要通过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来解决盈利困局。希望下游能够把光储融合场景经济价值跑通,业主基于这样的前提下,对于前期的固定成本投资会有更好的接受度。
在王森看来,如果大家只提供相对比较同质化、标准化的产品方案,内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
他提议,破局的方式之一是在下游场景和下游价值上去做加法,例如天合光能基于光储融合等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此外也有一些微网项目、绿电制氢项目在推进中,积极探索基于光储氢制氨制醇的解决方案。
据天合光能透露,该公司在山东地区累计拿到的光储项目容量在1 GWh左右。
天合光能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近年来在同步发力储能业务。
在月初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天合光能表示,光储融合是行业的必然趋势,天合是组件商中储能业务最领先的,未来还会坚定地发展储能板块,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储能出货超 2.5GWh,同比增速近300%。
该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构建光储协同的新能源装机模式,破解电网消纳压力和突破光伏装机瓶颈,可以打开市场的天花板,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发展的关键。
在今年两会期间,高纪凡提出,鼓励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以及独立储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源网荷侧的储能作用。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光储企业与电网的协同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光伏储能与电网的互补优化,提高新能源消纳效率和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破解光伏、储能、电网、用能不协同的难题。
去年至今,中国各省市密集发布储能相关政策细则,国内多数地区要求配置15%-20%比例、2h的储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