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改名,剥离,聚焦,联合利华的食品业务战略转型正式开启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改名,剥离,聚焦,联合利华的食品业务战略转型正式开启了

如果植卓肉匠真的被卖,这可能成为联合利华中国第一个受剥离影响的食品品牌。

文 | 小食代 潘娴

自宣布食品业务变革后,联合利华迅速行动起来了。

近日,联合利华举行2024年投资者大会,为外界详细了解新管理层对食品业务规划打开了一扇窗口。在这次会议上,今年3月履新的联合利华食品业务总裁苏博(Heiko Schipper)首次对外分享“施政纲领”。

联合利华食品业务总裁苏博(Heiko Schipper)

小食代留意到,苏博在会上以视频发言的方式亮相,在圈定未来业务重点的同时,他也提到将处置近80亿元食品业务的计划,退出一些与联合利华优势产品“没那么互补”的品牌和品类。

“瘦身”计划公布后短短几日,市场就陆续传出了联合利华要卖掉多个品牌的消息,最新被点名的则是在中国市场上也有上市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如果植卓肉匠真的被卖,这可能成为联合利华中国第一个受剥离影响的食品品牌。小食代还留意到,就在此番传言前不久,植卓肉匠还换了全球CEO。我们来一起看看。

正式改名

一个揭示联合利华食品业务变革的信号是:改名。

“从现在起,我们将把这个业务集团称为联合利华食品(Unilever Foods),这更好地代表了我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也表明了我们将开始的战略转型。”会上,苏博正式宣布了业务部门改名的决定,由“食品营养(Nutrition)”变成更简单明了的“食品(Foods)”。

事实上,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司马翰(Hein Schumacher)此前已“剧透”这一变动,“我喜欢把这个部门直接叫做食品业务(而非食品营养),因为我感觉它更多是在卖食物,而不是一项真正的营养业务”。

目前,联合利华食品运营着家乐、好乐门、饮食策划等品牌。撇除冰淇淋,按今年前九个月营收算,食品、美妆与健康并列联合利华第二大业务。

2023年,其食品业务年营收超130亿欧元,论规模是全球前十大食品公司。在联合利华内,家乐、好乐门分别为第二大、第五大品牌,年营收分别为50亿、30亿欧元。

分市场来看,食品业务的分布也相当平衡,发达市场与发展中市场的比例分别为46%、54%。其中,中国位列前五大市场,去年营收占比为5%。小食代据此推算,联合利华中国食品去年入账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涵盖了家乐和饮食策划等品牌。

遵循着集团的聚焦思路,联合利华食品板块也为自己圈出了重点。

"联合利华食品将成为一个更加专注、简化的业务集团。与普通食品企业相比,我们将专注于增长更快的产品细分市场。”苏博说,该部门未来专注于发展三个全球性垂直领域: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饮食策划,以及印度食品。

小食代翻查的联合利华2024投资者日资料显示,该公司所圈定的重点领域,都是其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

资料引用的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在印度饮料(注:依靠强势品牌Horlicks)、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中,联合利华都排名市场第一,这三个市场的规模分别为40亿、550亿、1500亿欧元。

其中,在联合利华的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两个板块,面向B端商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饮食策划占据了24%体量。

据苏博介绍,在调味品领域,联合利华目标是将好乐门打造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品牌,包括扩大品牌覆盖范围、通过创新强化优先市场的地位。此外,好乐门也将拓展风味蛋黄酱等高端系列。

在烹饪辅料&迷你餐食领域,联合利华的主要“抓手”是家乐。其中就烹饪辅料(注:如浓汤宝)而言,家乐将通过创新满足便捷性、流行新口味和新菜系的需求。在迷你餐食(注:如加热即食的面条)方面,家乐瞄准了年轻群体,已在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就饮食策划而言,他指出,联合利华过去五年在这一快速增长的渠道取得了良好业绩,平均年增速达到中个位数,饮食策划营收有望突破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8.52亿元),未来将继续扩大地域覆盖以推动增长。

苏博

小食代介绍过,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为独立餐厅、大型酒店及连锁快餐等客户提供专业调味品与餐饮解决方案,旗下品牌包括家乐、好乐门等。中国为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最大市场。

“我们将重塑业务组合,专注于三个增长强劲的垂直行业和印度食品。”苏博说,“聚焦使我们能精准执行并产生更大影响,我们将加倍努力,持续打造不容错过的品牌优势和(可流行)多年的创新。”

“没那么互补”

在圈重点的同时,联合利华食品也决定要“瘦身”

“聚焦不仅意味着优先关注(大品牌的)资源,也意味着退出一些品牌和品类,它们和优势垂直领域没那么互补。”苏博说。

据联合利华首席财务官形容Fernando Fernandez透露,为精简食品业务,联合利华计划未来一两年处置约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营收规模的业务,尤其是非战略品类,以及欧洲当地品牌。但处置“不会是(低价)甩卖的过程”,也会同时推进几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0亿欧元规模的“资产包”,是司马翰上任一年多以来首次提出“精简”食品业务,也是除冰淇淋以外力度最大的一次业务重塑。作为参考,联合利华此前出售的立顿等茶业务,年营收为20亿欧元,而将被剥离的食品业务规模是这笔大型交易的一半。

精简食品业务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过去数年,联合利华都面临着来自投资者的同一种声音:把冰淇淋、食品这些“吃喝”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以获得更高的估值总和。

此前,联合利华已启动拆分冰淇淋,但坚持留下食品业务。“我想非常明确地指出,食品是我们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Fernandez说,不同于冰淇淋的“特立独行”,食品与联合利华其他板块存在协同,包括市场营销、基础设施等方面。

尽管确认了要保留,但联合利华并不认为食品业务没有优化空间。此前,司马翰曾形容,自己对食品业务的感觉良好,但它需要“强有力的聚焦和执行”。

这一次,聚焦行动先从“修剪”业务组合开始了。也正如CFO所说,联合利华将进行多线程操作。

小食代留意到,在宣布处置近80亿食品业务的计划后,不到一周时间,市场就陆续传出了联合利华正在洽谈出售多个荷兰食品品牌的消息,包括Unox汤品、Conimex调味品、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风向变了

最新传言被卖的植卓肉匠,其实是联合利华六年前才收购回来的品牌。

资料显示,植卓肉匠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源自荷兰的植物肉品牌。2016年,联合利华与植卓肉匠建立合作,为联合利华旗下Unox品牌推出了植物肉丸。两年后,联合利华宣布收购植卓肉匠,并赶上了植物肉热潮。

2023年底,植卓肉匠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旗下产品包括植物汉堡牛排、植物肉丸、植物鸡肉汉堡、植物香肠等。

此前,联合利华为植物基食品定下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年销售额15亿欧元。在该目标下,植卓肉匠曾和植物基冰淇淋、植物基调味品一起,被视为重点产品。

不过,在公司前任CEO时代是“香饽饽”的植卓肉匠,到现任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这里未必有相同待遇。

小食代留意到,在苏博讲话视频和会议PPT上,由始至终,植卓肉匠及其代表的植物肉都未出现。这与联合利华前任管理层时期的情形存在明显反差,那时,植卓肉匠一度会被单拎出来,作为“潜力股”进行展示。

除了公司正处于变革期,植卓肉匠所属行业的境遇也与其被收购时不同了。在一段时间的爆红后,价格偏高、口味口感与动物肉相距甚远等因素导致植物肉遇冷。这条赛道的明星公司Beyond Meat,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恢复季度盈利,是近三年来的第一次,但其当季销售额仍下降7.1%。

联合利华并未披露过植卓肉匠的业绩,但据英国天空新闻引述业内人士,该品牌的销量“正在强劲增长”。尽管如此,相比家乐、好乐门等动辄年入数十亿欧元的品牌,植卓肉匠显然还没到同一个量级,但联合利华当下看重的是大品牌。

小食代还留意到,在此番出售传言前,植卓肉匠刚换了全球CEO。

今年9月,Hugo Verkuil卸任植卓肉匠CEO一职,自称“现在是交出接力棒并开始新冒险的最佳时机”。此前,他在联合利华买下植卓肉匠不久后就开始执掌这一品牌,时间长达五年。其接任者是植卓肉匠首席商务官Rutger Rozendaal。加入植卓肉匠前,两人均就职于联合利华冰淇淋部门。

在华情况

除了植卓肉匠,联合利华在华还运营着家乐、好乐门、饮食策划。从苏博说法来看,后三块业务都在“安全范围”内。

和全球的情况类似,植卓肉匠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偏小,但生意势头还行。今年5月,该品牌中国负责人曾透露,植卓肉匠的中国业务三年来实现持续增长。

不过,增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入中国市场时,植卓肉匠采取了常见招数,即从餐饮B端切入,并与西式快餐连锁汉堡王合作推出植物肉汉堡。但这一照搬国外经验及产品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2022年,植卓肉匠重新梳理了在华策略,以打造更贴近本土需要的产品。

一个明显转变是,考虑到中外消费者膳食结构差异,植卓肉匠在华定位从原本的模仿替代动物肉改为助力膳食均衡,产品宣传也从对标动物肉的营养、味道开始逐步转向强调植物原料健康益处,如突出植物食材的丰富程度和膳食纤维成分。

除此之外,植卓肉匠也通过聚焦大单品的方式来控制生产成本,从而解决定价偏高的品类痛点。在B端产品,其部分牛肉类产品已低于同类动物肉价格,海鲜类产品基本实现平价。

目前,植卓肉匠在中国拥有两处代工厂,分别位于上海和山东双塔食品企业。其中,双塔食品设置了一条植卓肉匠产品的专属产线,设备来自联合利华。

着眼于积极的增长态势,在中国植物肉遇冷时,植卓肉匠也在逆势加码。今年3月,植卓肉匠亚洲产品创新中心在江苏揭牌,旨在进一步提高品牌上下游产业链能力,提供更丰富的植物基食品。

随着联合利华食品掀起新一轮变革,这会如何影响中国业务?小食代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联合利华

74
  • TOPBRAND | 金龙鱼称增资鲁花实为换股;TOUS创始家族回购25%股份;星巴克美国罢工行动扩大;联合利华合并两大部门
  • 不想被抛弃的立顿还在挣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改名,剥离,聚焦,联合利华的食品业务战略转型正式开启了

如果植卓肉匠真的被卖,这可能成为联合利华中国第一个受剥离影响的食品品牌。

文 | 小食代 潘娴

自宣布食品业务变革后,联合利华迅速行动起来了。

近日,联合利华举行2024年投资者大会,为外界详细了解新管理层对食品业务规划打开了一扇窗口。在这次会议上,今年3月履新的联合利华食品业务总裁苏博(Heiko Schipper)首次对外分享“施政纲领”。

联合利华食品业务总裁苏博(Heiko Schipper)

小食代留意到,苏博在会上以视频发言的方式亮相,在圈定未来业务重点的同时,他也提到将处置近80亿元食品业务的计划,退出一些与联合利华优势产品“没那么互补”的品牌和品类。

“瘦身”计划公布后短短几日,市场就陆续传出了联合利华要卖掉多个品牌的消息,最新被点名的则是在中国市场上也有上市的“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如果植卓肉匠真的被卖,这可能成为联合利华中国第一个受剥离影响的食品品牌。小食代还留意到,就在此番传言前不久,植卓肉匠还换了全球CEO。我们来一起看看。

正式改名

一个揭示联合利华食品业务变革的信号是:改名。

“从现在起,我们将把这个业务集团称为联合利华食品(Unilever Foods),这更好地代表了我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也表明了我们将开始的战略转型。”会上,苏博正式宣布了业务部门改名的决定,由“食品营养(Nutrition)”变成更简单明了的“食品(Foods)”。

事实上,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司马翰(Hein Schumacher)此前已“剧透”这一变动,“我喜欢把这个部门直接叫做食品业务(而非食品营养),因为我感觉它更多是在卖食物,而不是一项真正的营养业务”。

目前,联合利华食品运营着家乐、好乐门、饮食策划等品牌。撇除冰淇淋,按今年前九个月营收算,食品、美妆与健康并列联合利华第二大业务。

2023年,其食品业务年营收超130亿欧元,论规模是全球前十大食品公司。在联合利华内,家乐、好乐门分别为第二大、第五大品牌,年营收分别为50亿、30亿欧元。

分市场来看,食品业务的分布也相当平衡,发达市场与发展中市场的比例分别为46%、54%。其中,中国位列前五大市场,去年营收占比为5%。小食代据此推算,联合利华中国食品去年入账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涵盖了家乐和饮食策划等品牌。

遵循着集团的聚焦思路,联合利华食品板块也为自己圈出了重点。

"联合利华食品将成为一个更加专注、简化的业务集团。与普通食品企业相比,我们将专注于增长更快的产品细分市场。”苏博说,该部门未来专注于发展三个全球性垂直领域: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饮食策划,以及印度食品。

小食代翻查的联合利华2024投资者日资料显示,该公司所圈定的重点领域,都是其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

资料引用的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在印度饮料(注:依靠强势品牌Horlicks)、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中,联合利华都排名市场第一,这三个市场的规模分别为40亿、550亿、1500亿欧元。

其中,在联合利华的调味品、烹饪辅料&迷你餐食两个板块,面向B端商户提供解决方案的饮食策划占据了24%体量。

据苏博介绍,在调味品领域,联合利华目标是将好乐门打造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品牌,包括扩大品牌覆盖范围、通过创新强化优先市场的地位。此外,好乐门也将拓展风味蛋黄酱等高端系列。

在烹饪辅料&迷你餐食领域,联合利华的主要“抓手”是家乐。其中就烹饪辅料(注:如浓汤宝)而言,家乐将通过创新满足便捷性、流行新口味和新菜系的需求。在迷你餐食(注:如加热即食的面条)方面,家乐瞄准了年轻群体,已在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就饮食策划而言,他指出,联合利华过去五年在这一快速增长的渠道取得了良好业绩,平均年增速达到中个位数,饮食策划营收有望突破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8.52亿元),未来将继续扩大地域覆盖以推动增长。

苏博

小食代介绍过,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为独立餐厅、大型酒店及连锁快餐等客户提供专业调味品与餐饮解决方案,旗下品牌包括家乐、好乐门等。中国为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最大市场。

“我们将重塑业务组合,专注于三个增长强劲的垂直行业和印度食品。”苏博说,“聚焦使我们能精准执行并产生更大影响,我们将加倍努力,持续打造不容错过的品牌优势和(可流行)多年的创新。”

“没那么互补”

在圈重点的同时,联合利华食品也决定要“瘦身”

“聚焦不仅意味着优先关注(大品牌的)资源,也意味着退出一些品牌和品类,它们和优势垂直领域没那么互补。”苏博说。

据联合利华首席财务官形容Fernando Fernandez透露,为精简食品业务,联合利华计划未来一两年处置约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营收规模的业务,尤其是非战略品类,以及欧洲当地品牌。但处置“不会是(低价)甩卖的过程”,也会同时推进几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0亿欧元规模的“资产包”,是司马翰上任一年多以来首次提出“精简”食品业务,也是除冰淇淋以外力度最大的一次业务重塑。作为参考,联合利华此前出售的立顿等茶业务,年营收为20亿欧元,而将被剥离的食品业务规模是这笔大型交易的一半。

精简食品业务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过去数年,联合利华都面临着来自投资者的同一种声音:把冰淇淋、食品这些“吃喝”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以获得更高的估值总和。

此前,联合利华已启动拆分冰淇淋,但坚持留下食品业务。“我想非常明确地指出,食品是我们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Fernandez说,不同于冰淇淋的“特立独行”,食品与联合利华其他板块存在协同,包括市场营销、基础设施等方面。

尽管确认了要保留,但联合利华并不认为食品业务没有优化空间。此前,司马翰曾形容,自己对食品业务的感觉良好,但它需要“强有力的聚焦和执行”。

这一次,聚焦行动先从“修剪”业务组合开始了。也正如CFO所说,联合利华将进行多线程操作。

小食代留意到,在宣布处置近80亿食品业务的计划后,不到一周时间,市场就陆续传出了联合利华正在洽谈出售多个荷兰食品品牌的消息,包括Unox汤品、Conimex调味品、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风向变了

最新传言被卖的植卓肉匠,其实是联合利华六年前才收购回来的品牌。

资料显示,植卓肉匠创立于2007年,是一家源自荷兰的植物肉品牌。2016年,联合利华与植卓肉匠建立合作,为联合利华旗下Unox品牌推出了植物肉丸。两年后,联合利华宣布收购植卓肉匠,并赶上了植物肉热潮。

2023年底,植卓肉匠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旗下产品包括植物汉堡牛排、植物肉丸、植物鸡肉汉堡、植物香肠等。

此前,联合利华为植物基食品定下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年销售额15亿欧元。在该目标下,植卓肉匠曾和植物基冰淇淋、植物基调味品一起,被视为重点产品。

不过,在公司前任CEO时代是“香饽饽”的植卓肉匠,到现任CEO司马翰(Hein Schumacher)这里未必有相同待遇。

小食代留意到,在苏博讲话视频和会议PPT上,由始至终,植卓肉匠及其代表的植物肉都未出现。这与联合利华前任管理层时期的情形存在明显反差,那时,植卓肉匠一度会被单拎出来,作为“潜力股”进行展示。

除了公司正处于变革期,植卓肉匠所属行业的境遇也与其被收购时不同了。在一段时间的爆红后,价格偏高、口味口感与动物肉相距甚远等因素导致植物肉遇冷。这条赛道的明星公司Beyond Meat,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恢复季度盈利,是近三年来的第一次,但其当季销售额仍下降7.1%。

联合利华并未披露过植卓肉匠的业绩,但据英国天空新闻引述业内人士,该品牌的销量“正在强劲增长”。尽管如此,相比家乐、好乐门等动辄年入数十亿欧元的品牌,植卓肉匠显然还没到同一个量级,但联合利华当下看重的是大品牌。

小食代还留意到,在此番出售传言前,植卓肉匠刚换了全球CEO。

今年9月,Hugo Verkuil卸任植卓肉匠CEO一职,自称“现在是交出接力棒并开始新冒险的最佳时机”。此前,他在联合利华买下植卓肉匠不久后就开始执掌这一品牌,时间长达五年。其接任者是植卓肉匠首席商务官Rutger Rozendaal。加入植卓肉匠前,两人均就职于联合利华冰淇淋部门。

在华情况

除了植卓肉匠,联合利华在华还运营着家乐、好乐门、饮食策划。从苏博说法来看,后三块业务都在“安全范围”内。

和全球的情况类似,植卓肉匠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偏小,但生意势头还行。今年5月,该品牌中国负责人曾透露,植卓肉匠的中国业务三年来实现持续增长。

不过,增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入中国市场时,植卓肉匠采取了常见招数,即从餐饮B端切入,并与西式快餐连锁汉堡王合作推出植物肉汉堡。但这一照搬国外经验及产品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2022年,植卓肉匠重新梳理了在华策略,以打造更贴近本土需要的产品。

一个明显转变是,考虑到中外消费者膳食结构差异,植卓肉匠在华定位从原本的模仿替代动物肉改为助力膳食均衡,产品宣传也从对标动物肉的营养、味道开始逐步转向强调植物原料健康益处,如突出植物食材的丰富程度和膳食纤维成分。

除此之外,植卓肉匠也通过聚焦大单品的方式来控制生产成本,从而解决定价偏高的品类痛点。在B端产品,其部分牛肉类产品已低于同类动物肉价格,海鲜类产品基本实现平价。

目前,植卓肉匠在中国拥有两处代工厂,分别位于上海和山东双塔食品企业。其中,双塔食品设置了一条植卓肉匠产品的专属产线,设备来自联合利华。

着眼于积极的增长态势,在中国植物肉遇冷时,植卓肉匠也在逆势加码。今年3月,植卓肉匠亚洲产品创新中心在江苏揭牌,旨在进一步提高品牌上下游产业链能力,提供更丰富的植物基食品。

随着联合利华食品掀起新一轮变革,这会如何影响中国业务?小食代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