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课题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钱明辉、应芷安、潘菲
界面新闻/界面智库:崔宇、毛盾、王玉
202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界面新闻/界面智库等联合启动了“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旨在科学评估不同区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水平,发现各地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各地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参考。课题组撰写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已于11月9日在南京举办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布。
相关阅读:
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成都、武汉、上海位居前三,部分中小城市更“爱才”
课题组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政策精神,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从政策广度、政策力度和政策效果等维度全面综合地构建了“人才友好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爱才友好度”“育才友好度”“引才友好度”“用才友好度”和“宜才友好度”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32个二级指标。
相关阅读:
城市人才政策观察① | 各地人才服务各具特色,侧重点有何不同?
为了进一步探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爱才友好度”,除了选取“人才服务特色度”二级指标进行评估外,课题组还对“人才政策透明度”进行了考察,人才政策透明度的评估主要基于两个维度,一是城市是否设立官方的人才公众号或小程序,二是在官方人才公众号或小程序内是否公开县域人才政策。
研究发现,在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中,有80.0%的城市已经设立了自己的官方人才公众号,不过到县域层面,人才政策的公开程度则显著下降,仅为40.0%。总体而言,东部城市在人才政策透明度方面表现最为出色,96.0%的东部城市设立了官方人才公众号,而中部和西部城市略显逊色,分别有21.2%和30.3%的城市没有设立相关的人才公众号,尤其是中部地区在县域人才政策的公开度方面存在严重不足,84.6%的城市公众号内没有相关的县域人才政策。从城市规模看,特大超大城市的政策透明度达100%,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则分别为88.5%、75.3%,中小城市在人才政策透明度上稍显乏力。
具体来看,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人才政策透明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东部地区城市在人才政策公开透明方面表现突出,96.0%的城市已经建立了独立的人才公众号,用于发布本地的人才政策和活动信息。但仍有少数城市如舟山等尚未设立专门的人才公众号,而是通过“舟山发布”等综合性政府公众号宣传和展示人才政策。此外,尽管一些地方的人才发展集团等运营的公众号会发布人才活动信息,但其内容大多局限于招聘领域,对于全方位宣传和推广多样化的人才政策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第二,中部地区有21.2%的城市、西部地区有30.3%的城市尚未建立专门的人才公众号,这些城市主要是中小城市,如六安、铜陵、遂宁、泸州、广元、六盘水等。在中部地区,未设立人才公众号的城市中有一半位于安徽省;而在西部地区,四川省的城市占据了较大比例。
第三,从县域人才政策的公开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有84%的城市进行了县域人才政策的披露。虽然西部城市在这一比例上不及东部,但也有45.5%的城市进行了相关政策披露。然而,中部城市在县域人才政策的公开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仅有15.4%的城市进行了相关政策披露,这意味着中部地区有超过80%的城市尚未公开其县域人才政策。在课题组对中部地区部分县域城市的调研中发现,这些地区虽然发布了一些针对紧缺人才的专项招引公告,但缺乏全面系统性的县域人才政策文件。
第四,从城市规模来看,特大超大城市在人才公众号设立和县域人才政策披露方面均表现最佳,实现了100%的覆盖率。大城市的人才公众号覆盖率紧随其后,有88.5%,县域人才政策的覆盖率则超过50%。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在人才政策透明度方面还需努力,目前有24.7%的城市尚未建立人才公众号,而县域人才政策的公开情况更不理想,近70%的城市没有进行相关政策的披露。
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在人才公众号建设和县域政策公开度方面表现出色,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在人才政策公开透明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的宣传效果和实施效率,建议各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公众号等相关人才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策透明度,还能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不仅要涵盖政策查询,还应实现政策应用,简化申请流程,并实现一站式申报与全流程跟踪,以提高用户体验和政策执行效率。
对于县域层面,市级城市需要同县域城市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对接工作,如宜宾市建立了一个集成的人才小程序,这个小程序能够让用户清晰地查询市县两级的人才政策。同时,小程序还设置了人才画像功能,帮助各类人才与各项政策实现精准匹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政策的可见度和覆盖度。此外,市级城市应当积极构建县域人才政策评估体系,对下辖县域的人才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指导和评估。通过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从而对各地人才政策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以增强区域内人才政策的协同效应。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才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平台。除了利用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智能化的内容推送和互动,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外,还应定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让人才政策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人才的需求,实现政策的个性化定制和差异化实施。
此外,打造跨区域的人才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旨在打破地域信息壁垒,为人才提供一个既直观又高效的政策对比与申请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能帮助人才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做出最优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