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说以用户为中心,悄悄上线的“微信指数”又向商业化迈进了一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说以用户为中心,悄悄上线的“微信指数”又向商业化迈进了一步

微信指数是微信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捕捉热词,看懂趋势;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推出了“微信指数”功能。

一时间朋友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波浪式和抛物线式的截图充斥在朋友圈,有些小有名气的自恋大V,还将自己的名字输入到搜索框内查询在微信上的指数。

根据官方的解释,微信指数是微信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捕捉热词,看懂趋势;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抛开前面两点,小编重点分析一下微信指数如何助力企业精准营销。首先,允许小编吐一下槽。

“入口太深”

“入口太深”

“入口太深”

“不支持模糊搜索”

“不支持模糊搜索”

“不支持模糊搜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测试过微信指数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没有三步(输入“微信指数”;输入你想查找的内容指数;等待结果)是无法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

BAT创始人微信指数

微信指数对哪些行业将产生影响

前有百度指数,后有微博指数,众人瞩目的小程序上线也才二个多月,微信又搞出一个指数,真是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在商业化上的步伐是否有点心急?难道最近小马哥给小龙哥施加了了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小程序还是微信指数,都可以隐约地看出微信在商业变现上的布局和野心。言归正传,换个角度来说,这个时候推出微信指数也是可以理解的,微信已经有了8亿多的用户,百度在移动端疲软乏力,微博和往昔的大V林立相比,已经一落千丈,这个时候乘胜追击确实是个绝佳的机会。微信指数编制算法里不仅包含了搜索,也包括了图文和朋友圈内容。

微信指数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微信上的搜索和浏览两种行为,具体来讲就是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以及朋友圈公开转发文章等三种用户行为。

有人提到,微信数据的推出对业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比如对有直接关联的广告代理公司来说,通过搜索热词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以此分析广告主品牌影响力,获悉其投放效果和动作,从而更合理去做微信端的广告投放。

对于新媒体运营人员来说,也可以通过微信指数了解比较公号的影响力,筛选热点话题,有的放矢。

也有人认为,微信这是为进一步的商业化铺平道路。基于当前微信公众号体系的内容分发能力,再加上微信指数体现出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可以推测微信将在未来衍生出趋势预测、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服务等业务。

微信指数的弊端和缺陷

任何一个新晋的品种刚出来的时候都不是完美的,微信指数也是。知名自媒体人三表就表示,微信指数并没有什么卵用。“指数型工具并不是新鲜玩意,它从来就没有引领过营销,反而是投入新的成本后,让营销变得更脏。新浪热榜是可以刷的,百度指数花钱就能搞定,淘宝指数停摆了,微信指数没理由逃过这种宿命。”

互联网观察者徐磊认为,相较于百度指数的搜索行为的客观性,含了图文和社交属性的微信指数就相对比较容易被操控和被污染。微信指数有可能成为又一场水军的盛宴。对比微博热门话题的生意经和花钱上热搜,图文和社交传播,正是水军擅长的,也是最难过滤的。

使用过几次后,小编发现,在实用性上微信指数还有待完善。虽然微信目前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但它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搜索图谱,甚至连百度指数的地域分布情况和具体的时间节点也没有。单凭一个单薄的数字,对于真正对数据有需求的人来说,用处还是不大。

但是据微信派的说法,目前微信指数也只是处于试水阶段而已,接下来,微信指数还会继续丰富产品形态并扩充关键词汇,以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和更专业的指数分析能力。

营销Or隐私,你Care哪个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自朋友圈推出广告后,就不太在乎营销了,或者说对营销看淡了。反倒是对隐私越来越在意。

不过在接受新榜的采访时,微信团队倒是很严肃地回答了用户的这一问题。

“微信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不会获取用户任何的敏感信息,包括聊天记录、微信号、朋友圈评论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微信

5k
  • 出租微信账号每月可赚500?微信:违规租售或被永久限制登录
  • 微信发文打击租售微信账号行为,多次违规者或被永久限制登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说以用户为中心,悄悄上线的“微信指数”又向商业化迈进了一步

微信指数是微信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捕捉热词,看懂趋势;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3月23日晚,微信官方推出了“微信指数”功能。

一时间朋友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波浪式和抛物线式的截图充斥在朋友圈,有些小有名气的自恋大V,还将自己的名字输入到搜索框内查询在微信上的指数。

根据官方的解释,微信指数是微信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主要应用于三个场景;捕捉热词,看懂趋势;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抛开前面两点,小编重点分析一下微信指数如何助力企业精准营销。首先,允许小编吐一下槽。

“入口太深”

“入口太深”

“入口太深”

“不支持模糊搜索”

“不支持模糊搜索”

“不支持模糊搜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测试过微信指数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没有三步(输入“微信指数”;输入你想查找的内容指数;等待结果)是无法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

BAT创始人微信指数

微信指数对哪些行业将产生影响

前有百度指数,后有微博指数,众人瞩目的小程序上线也才二个多月,微信又搞出一个指数,真是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在商业化上的步伐是否有点心急?难道最近小马哥给小龙哥施加了了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小程序还是微信指数,都可以隐约地看出微信在商业变现上的布局和野心。言归正传,换个角度来说,这个时候推出微信指数也是可以理解的,微信已经有了8亿多的用户,百度在移动端疲软乏力,微博和往昔的大V林立相比,已经一落千丈,这个时候乘胜追击确实是个绝佳的机会。微信指数编制算法里不仅包含了搜索,也包括了图文和朋友圈内容。

微信指数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微信上的搜索和浏览两种行为,具体来讲就是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以及朋友圈公开转发文章等三种用户行为。

有人提到,微信数据的推出对业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比如对有直接关联的广告代理公司来说,通过搜索热词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以此分析广告主品牌影响力,获悉其投放效果和动作,从而更合理去做微信端的广告投放。

对于新媒体运营人员来说,也可以通过微信指数了解比较公号的影响力,筛选热点话题,有的放矢。

也有人认为,微信这是为进一步的商业化铺平道路。基于当前微信公众号体系的内容分发能力,再加上微信指数体现出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可以推测微信将在未来衍生出趋势预测、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服务等业务。

微信指数的弊端和缺陷

任何一个新晋的品种刚出来的时候都不是完美的,微信指数也是。知名自媒体人三表就表示,微信指数并没有什么卵用。“指数型工具并不是新鲜玩意,它从来就没有引领过营销,反而是投入新的成本后,让营销变得更脏。新浪热榜是可以刷的,百度指数花钱就能搞定,淘宝指数停摆了,微信指数没理由逃过这种宿命。”

互联网观察者徐磊认为,相较于百度指数的搜索行为的客观性,含了图文和社交属性的微信指数就相对比较容易被操控和被污染。微信指数有可能成为又一场水军的盛宴。对比微博热门话题的生意经和花钱上热搜,图文和社交传播,正是水军擅长的,也是最难过滤的。

使用过几次后,小编发现,在实用性上微信指数还有待完善。虽然微信目前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但它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搜索图谱,甚至连百度指数的地域分布情况和具体的时间节点也没有。单凭一个单薄的数字,对于真正对数据有需求的人来说,用处还是不大。

但是据微信派的说法,目前微信指数也只是处于试水阶段而已,接下来,微信指数还会继续丰富产品形态并扩充关键词汇,以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和更专业的指数分析能力。

营销Or隐私,你Care哪个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自朋友圈推出广告后,就不太在乎营销了,或者说对营销看淡了。反倒是对隐私越来越在意。

不过在接受新榜的采访时,微信团队倒是很严肃地回答了用户的这一问题。

“微信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政策,不会获取用户任何的敏感信息,包括聊天记录、微信号、朋友圈评论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