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羊君
就在五天前的3月23日,TV动画《火影忍者-疾风传-》在东京电视台播出了最终话。这部从第一集起播出长达14年半的长篇动画终于落下了帷幕,无数火影迷在最终话《贺词》的弹幕中纷纷留言祝福鸣人和雏田一定要幸福啊。
这一瞬间,仿佛无数人的青春真的结束了,即使《火影忍者》的漫画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完结,但注水的动画却一拖再拖,让人以为它总还能再坚持,再坚持下去。
然而,伴随鸣人和雏田步入婚姻殿堂,这场十四年的大梦终于彻底醒来。
十四年的光阴,让我们从小学时的不谙世事来到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场,其实不少人已经不再像年少时那样每周都追逐着那个橙色头发的笨蛋了。
但当得知《火影忍者》TV也完结的时候,心里终究会留下一声感叹,好像自己的青春岁月真的从那一刻开始已经不再,这个世界已经来到下一世代的手中。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这部长的已经习以为常的动画,相信“血轮眼”、“卡卡西”、“螺旋丸”之类的名词在你的童年一定听过。
连载十五年,连播十四年半,尽管人们在这期间对它褒贬不一,有人因它痛哭流涕,有人却对它不屑一顾,但终究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仅仅用“烂尾”就可以形容的作品了。
曾经的民工三大漫,火之意志最终落幕,死神的千年血战篇估计不会再出动画,只剩下我大海贼似乎还能再战十年。
在一切祝福和缅怀的背后,这个时代已经被刻上了这些超长篇难以抹去的痕迹。
最后的超长篇时代
伴随着鸣人当上火影,一个神话的结束,才会发现原来曾经追逐过的这些超长篇已经长在生活的角落里,当他和你告别,才觉得有些淡淡地不习惯。
这些陪伴我们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漫画和番剧,就好像永远不会完结一样,在漫长的时光里浸润着我们的灵魂。
或许隔着几个月,就会突然去搜一搜永远长不大的死神小学生,看一看已经秒天秒地秒宇宙的超级赛亚人,看看橙黄色的狐狸笨蛋又离火影近了几步,追追某个橡胶人的海贼王之路。
三年前的火影漫画结束,大家撒花挥泪,但还有似乎要出到天长地老的番剧,然而三年一转而逝,我们亲眼见证了那个超长篇的时代正在慢慢远去,就好像曾经那个省下一周饭钱去买漫画的自己,也已经变成模糊不清的幻影,在挥手告别。
回首过去,那真是日本漫画最黄金的年代,那些传奇的漫画家好像一生都只画过一部漫画,就能名留青史。
《棒球英豪》、《网球王子》、《灌篮高手》、《棋魂》、《足球小将》、《邪马台幻想记》、《七龙珠》、《圣斗士星矢》、《怪物猎人》、《游戏王》、《JOJO》、《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妖精的尾巴》……要是再加上《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这个清单可以列得老长老长。
然而,即使是《名侦探柯南》,那个万年小学生最近也开始推进主线,《海贼王》从“3D2Y”后开始缓慢步入中后期。当市场越发庞大的时候,曾经轰轰烈烈的超长篇时代,也终于开始消失。
长篇漫画十几年连载背后的秘密
在过去的二十年,无数璀璨夺目的长篇层出不穷,那是镌刻在我们青少年时光上可以流传百世的痕迹。反观现在,日本漫画中能展现出相似影响力或只是潜力的长篇作品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记忆中那些伟大的漫画长久的生命力呢?又是什么将一个时代的辉煌毁灭了呢?
1、最初——漫画的黄金时代
没有哪一种产业的发展可以脱离时代的因素,漫画也是一样。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些后世著名的漫画出版社都已成型,像销量最高的《周刊少年JUMP》创刊于1968年7月,《周刊少年CHAMPION》创刊于1969年7月,《周刊少年Sunday》创刊于1959年,《月刊少年GANGAN》创刊于1991年,《ANIMEDIEA》创刊于1981年,白泉社的《花与梦》创刊于1974年5月。
到了90年代,日本的漫画发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结构,在娱乐手段还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漫画的购买力相当惊人。
《周刊少年JUMP》在1993年以后每期售卖突破600万册,在1995年曾达到历史销售量的最高点653万册,而近几年的每期销售量只有当时的半数不到,只有200多万册。
第一册《周刊少年JUMP》1968年
与发达完备的漫画发行渠道相对的,是漫画本身经过手冢治虫的发展,已经从源头的连环画形式彻底完成了进化,电视、电影的拍摄手法经过磨合帮助漫画在表现手法上进入成熟期。
优秀的市场消化能力和刚刚脱胎换骨的成熟技法,在二十世纪末到新世纪的头两年那个互联网还未掀起浪潮的时代,带来的是属于漫画的黄金时代。
2、漫画内涵的思考和主题——内容致胜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日本的漫画界出了无数现在让人尊敬的大神,不去说尾田、岸本几位民工漫作者,像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天野明(《家庭教师》),高桥阳一(《足球小将》)、小畑健(《棋魂》、《食梦者》)等等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开始了自己的长篇生涯。
与日渐精致化却又逐步变地庸俗的现在相比,那一时期的漫画家似乎还没有领悟市场的真谛,费尽苦心赋予自己的漫画一个内涵,想让漫画和严肃小说一样成为社会的镜子,给人带来超越感官的心灵刺激。
尽管在画风上今天的漫画家不可否认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漫画的灵魂上,那些正在老去的漫画家至少曾经远比后辈们更加敏感,也更加勇敢。
还未堕落的岸本将友情和羁绊画得深入人心,尾田一生都在画着追逐自由的旗子,《哆啦A梦》永远那么细思极恐,《棋魂》给人的鼓舞比一两句口号深刻百倍。
越搓越大的螺旋丸
然而,当内涵不再,只剩下情怀的激励和感官的刺激来吸引读者时,长篇的魅力也就消失了。
就好像除了实力不断崩坏就只剩下想象力的《美食的俘虏》,就好像羁绊不再只会把丸子越搓越大的后期《火影》,当失去了长篇应该有的内容的时候,它也就必然面临死去的命运。
3、商业性与互联网——新时代的滥觞
这些超长篇漫画集中出现的时间细细看来,其实都在互联网完全崛起以前,其中的关键在于互联网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多样化娱乐手段。
数量增长迅速的娱乐方式,与增长缓慢的市场之间带来的是商业性的扩张,成绩成为那些新人漫画家不得不放在首位的要素。
而互联网带来的,还有观众时间的碎片化,人们的耐心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消退,“快餐化”成为现在漫画家绘制漫画时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这让超长篇的出现成为一种奢望,因为作品的打磨需要很多精力,当成绩成为鞭子过快地抽打着作者时,焦虑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反而无法精细地在作品中埋下伏笔,或者考虑长远一些。
这是新时代带来的滥觞,商业化入侵严重的文化市场,对于想要出超长篇的漫画已经极为不友好,而新人漫画家即使本身最初希望画出能长久流传的作品,但在越发浮躁的世界能否一直坚持下去,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情怀捞钱,屡试不爽啊
长篇漫画对国产漫画的启示
日漫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慢慢结束了,越来越多的国产漫画正成为下一世代优先的选择。
在浏览“腾讯漫画”的时候,小文(文创资讯)自己都吃惊,现在下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国漫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怀疑,参考了网文套路的国漫正逐渐成为新世代喜爱的作品。
不过,在漫画产业上,国漫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复杂,或许正在远去的日本长篇漫画的命运能为国漫带来更多的启示。
1、国漫本身——套路化的生活不如生活化的套路
即使是最怪异的作品,也一定存在过去的影子。
在文化领域,创作中使用套路是不可避免也没有必要去规避的,但是优秀的作品与劣等的作品相比,唯一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套路化了生活,还是生活化了套路。
前者你以为你讲的是你独有的故事,别人看的时候看见的,却是既视感严重的套路,这也是我看国漫中出现相当多的问题。
好的故事不是靠人物去讲,而是靠细节去演,这就是生活化的套路。
同样一个故事,当你大而化之,就是人人都听过的地摊文学;细细琢磨,花活百出,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就好像郭德纲讲段子,再不好笑的段子他讲,就好笑,为什么呀?
因为他用语调,动作,前期铺垫,各种细节让你感受到,这很好笑。
这就是生活化的套路。
举个例子,《海贼王》前段时间的“乌左”巨象篇,表现皮毛族的性格时候用的方法。
首先,由娜美告知武士可能会被敌视;
然后是各种细节,不断强化皮毛族“不知道”的回答;
最后,武士出场,草帽团战战兢兢,以为要出事了;
但结果是皮毛族重义气,即使受重伤也不愿供出朋友……
可以发现,《海贼王》企图讲的故事也只是一个“抗日剧”的套路,但是尾田选择的方式是将套路融合在具体的情景中,首尾呼应之下,还引出需要的主线。
这就是超长篇漫画的实力。
对于国产漫画来说,学习这种讲故事的本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2、产业发展——程序化和培养机制
日本在八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能够诞生数十部知名长篇以及多部超长篇漫画,基础就在于整个漫画产业的成熟以及优秀的培养机制。
各司其职的联合发行让商业行为和艺术创作形成了很好的平衡点,漫画家在创作出知名作品以后可以直接从作品本身获得不菲的收益,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家企业都获得充足而独立的商业收益。
这种程序化对于国内漫画的产业链来说只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尽快实现漫画产业链的成熟,是出品更多优秀国漫,提升漫画家创作热情的基础。
从培养机制来看,日本的漫画学校可以说遍地开花,而国内就逊色得多,同时也缺乏一系列优秀的人才来充当教师角色。
能否在未来几年构建基本的漫画训练机制,是国产漫画总体质量能否实现突破的重中之重。
典型的“快餐”漫画《斗破苍穹》
3、“快餐化”
“快餐化”是互联网时代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是超长篇漫画难以复杂的根本原因,“碎片化”和“快餐化”对短故事、小故事的偏爱很容易被发现,从《夏目友人帐》连出六季,日常番越来越多就可以轻松地发现。
可以说,漫画作品的“快餐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而在中国,原创网文对大众的影响远比原创漫画要来的早得多,也深刻得多,“快餐化”的印记因此也更加深刻。
不过,相比起日本漫画已经在一个时代刻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国产漫画如果满足于“快餐化”带来的短期收益,就永远只能拥抱商业,而无法成为信仰。
NARUTO,再见
超长篇的时代正在离开,《火影忍者》、《死神-境界》、《哆啦A梦》,那些光辉灿烂的名字终于离开大地,成为星空。
而曾经让人连挑战的心思都不敢有的日本漫画,也终于被时代击败,只靠着那些老人的名字保持着传承的骄傲。
让我们为《NARUTO-ナルト-》的结束举杯,连带着过去那些美好的日子,属于我们时代的刻痕已经开始黯淡,它们结束了NARUTO的青春,也见证了我们真实的岁月。
干杯!NARUTO!然后,再见!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评论